靳育德
古城台,西宁地名,指今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中段的一片地区。三国时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 年),魏文帝曹丕为了加强对河湟地区的统治,命令“凭依西平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互为犄角之势。据已故地方史学者魏明章先生在《青海历史纪年》一书中说,西城即建在今古城台地区。百余年后,南凉秃发傉檀为防范西方劲敌,大规模地改建西城,筑虎台、修演武场,这里一度成为南凉国政治、军事中心。北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 年),唃厮啰入据青唐(西宁),因其崇尚佛教,所以这时西城“城中之屋,佛舍居半”。唃厮啰死后,第四代青唐主辖正“既为乾展等逼逐,移居新城,弃其印于旧城。”自后城西旧城一直被废弃不用,荒堞故墟,废垒满目,“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900年岁月流逝,古城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古城台”这一地名。
古城台市场旧貌
今日南山凤凰台
凤凰台,西宁地名,指西宁南禅寺(又名南山寺)背后山巅凸起处。据民间传说,当年有只凤凰飞经西宁时,曾落于此处,停留有时,人们称落凤之处为“凤凰台”。西宁南山被称为凤凰山,得名已是很久很久的事了,因为明代石槚的《塞下曲》中已有“龙旗摇曳凤凰山,汉将英风振百蛮”的诗句。凤凰品性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作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吉祥富贵之鸟,落凤本身就代表一种“祥瑞”,所以“凤台留云”被列为古湟中八景之一,清人张思宪的一首“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的七绝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凄丽的南山月夜图,更使凤凰山声名远播。凤凰台扼西宁南川川口,翘首麒麟河东岸,北近城郭,下有寺院,是人们登高望远、游目骋怀的最佳之地。明代,青海大建长城、修筑烽墩时,凤凰台上曾筑起凤凰墩,上世纪80 年代,这儿曾建起凤凰亭,现已被风帆状的凤凰台所代替,一年四季,这里游人不断。
山陕会馆
山陕台,西宁旧地名,指今城东中南关附近的土台。它的得名,与山西、陕西两省的商家在西宁经商是分不开的。自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 年)建西宁卫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开发与管理,明王朝在河湟谷地建起军屯与民屯,施行屯田政策,大批山陕及南京人移居青海,随之山陕一些商人也来宁经商。“晋人善贾”,至20 世纪中期,仅其中“绛太帮”就发展至106 家,故有“客娃满半城” 之说。在那交通险阻、时局不靖、货物匮乏的岁月里,他们为了相互照应、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建起类似“同乡会”的组织。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山陕商人在后街(今城中兴隆巷)茶店地址修建“山陕会馆”,作为“聚会”的场所。山陕会馆是当时西宁有名的文化场所,在那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岁月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有的发了财,但还是有不少人因天灾人祸,或经营不善,有的落魄街头,有的流徙四乡,甚至有的靠别人周济维生,最后竟客死西宁,魂寄异乡。为了安葬他们,山陕会馆筹资购买中南关土台作为义地。埋葬于义地的,条件好者,若干年后骨殖被家人或亲朋搬回原籍重新安葬;条件差者,只得尸骨留在土台,长眠他乡。久而久之,土台被人们称为“山陕台”。
渔场台,西宁旧地名,指今长江路南端、南山路西口西宁市消防大队一带的台地。明清时,渔场台只是西宁城墙外西南角的一片荒郊野地,每当暮色四合、星斗满天时,这里枯树啸风,野犬吠伴,路过此处,令人胆寒。那时,环湖地区先后是蒙古族、藏族牧民游牧的地方,青海东部农民尚未有去青海湖捕鱼的,“每年冬至前后,由蒙古族人捞取出售,冬为冰鱼,夏为干鱼,销路最广。”因西宁西门地接青藏大道,渔场台又紧靠西门,驮鱼驼队东来,此处近城而便于圈养,贩鱼商贩蜂拥而至,就近“批发”,久而久之,这里竟成了渔货市场。为此,人们称这里为“渔场台”。1929 年初,国民革命军孙连仲部进驻西宁,在享堂沟与马仲英部交战中,有300 多名官兵阵亡,后来孙连仲将阵亡将士埋葬在渔场台,修门垒墙,建成坟园,这里曾一度被称为“国民军义地”。
虎台,位于西宁城西杨家寨,老百姓俗称其为“谎粮墩”“将台”,并附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虎台是曾建都于乐都、西宁的南凉王国遗留在西宁的重要史迹,当时曾被称为方亭,是南凉国举行重大政治、军事活动的场所。南凉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国,立国仅18 年,历三主,尽管兴亡匆匆,但却在青海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飞扬大纛接云汉,龟鼓声中画角吹。鲜卑畏威来献马,青海部落拜台下。兵卫森列顾盼雄,观者如山语呕哑”。从后代诗人的想象中,可以体会到当时人喊马嘶、山动地摇的壮观场面。上世纪60 年代前,城西川原平旷,出西门不远,即可见到虎台,“西平郡西矗层台,台势嵯峨出尘埃”,因而成为古城一景。历代文人登临凭吊,多有题咏。如明代刘敏宽《湟中三捷纪事》诗中就说:“亲提义旅虎台西,夜向荒祠藉草栖。” 清末西宁诗人李焕章在《虎台怀古》诗中说:“君不见虎台突兀风雨中,满目萧条蓬蒿碧。”这里只能触发人们思古之幽情。历经近1600 年风雨沧桑的虎台遗迹,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于2005 年建成“南凉虎台遗址公园”,现已成为西宁市民休闲游览的最佳去处之一。
朔屏台
虎台遗址公园
朔屏台,西南距西宁约40 公里,位于地方名胜南朔山山顶。天下诸山皆有峰,唯独南朔山无峰,所以称为朔屏台。南朔山亦称西元山、南佛山,自古是西宁名山,号称“终南之尾,西源之巅”。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元山,在县(西宁县)西南八十里康缠沟脑。巨石崇悚,黛色侵云,即道藏之第四太元极真洞天是也,俗称为佛山。”它背倚照壁山和金纳河,前瞰大小康缠和石灰沟,左连大小石门,右接大源乡,襟山带河,确实是一处旅游胜地,难怪清末西宁名士基生兰游后惊叹:“偶会同人入洞天,始知仙境匪虚传”。由于神奇的山势地形和美丽的民间传说,明清以来,南佛山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在西宁周边名气很大,朔屏台下“青石坡前万树松”,被人们作诗赞誉。这里古松遍布,一沟松涛,透过浓荫,你可以听见和看见“钟声疑是空中落,泉影遥看树梢悬。”尤其朔屏泉前,在那如练的瀑布氤氲中,松冠翠染,随风轻摇,令人心醉。过朔屏泉,便是石楼梯,手攀足蹬,只有不畏险阻者可达岩顶。仰首前望时,前面却是一马平川,如果不是远处峰峦起伏,你还真以为到了千里草原——这就是有名的朔屏台。天下名山万万千,但山顶平得能跑马的,只有南朔山。朔屏台东西数里平坦如砥,除茵茵芳草外,高山蝶在翩翩起舞,金露梅撒下一地金黄。南望照壁山如屏,金纳河似练,山风徐来,透心凉爽,青翠满目,令人心旷神怡;北瞰湟中西部三川,群山蛇行,村落葱茏,麦田菜地,绿黄分明。青山迎碧水,碧水绕青山,天光水色,真使人流连忘返。
黄蒿台,地处湟中区原什张家乡境内,是闻名小南川一大名胜,北距西宁40 余公里。《西宁府续志》中清人李荣树《南山》诗中“黄蒿台下三河水,青石坡前万树松”的黄蒿台就指这里。号称小南川一大名胜的黄蒿台不是指黄蒿台村,而是指离流水沟不远的仙佛洞。傍山岩,过小桥,沿着潺潺山溪前行,路右赭色山崖上突然出现了一座玲珑的殿宇,仙佛洞到了。仙佛洞奇就奇在它的山、洞、水。据矗立在崖下石碑上的碑文介绍,早在明洪武年间,就有道人在此结庐修行,历尽明清两朝数百年,一度曾香火兴盛。清代在外做官的李荣树,尽管看遍了广东的清山秀水,也为这里的幽静山水所折服,写下了上面所引用的诗句。仙佛洞倚崖临河,垒石成院,山门简陋,石径草封。崖高数十丈,土红色的山崖在天地一碧的深山里,显得格外醒目。崖下有数间殿宇,油彩焕然,距地面五六丈的悬崖上,还有数间殿堂,经幔翻卷,香烟缭绕,但遍观四周,难觅登殿通道。原来秘密就在崖下殿堂内。进殿堂,穿小门,就像登西安大雁塔一样,有楼梯直通高处。顺着咯吱作响的楼梯,上板阁,过悬桥,可达崖上殿堂。原来崖上有古洞,巧匠们依势设计,既有屋宇,又有走廊。站在离地数丈的悬崖上,背靠“悬空寺”凭栏远眺,眼前拉脊山如黛,峰岭相连,浮云若絮,横挂天际,真使人展翅欲飞,心旷神怡。俯瞰脚下,碧流蜿蜒,银光闪烁,时隐时现。这里由于有水,黄蒿台才有了灵气。仙佛洞看似道观,又塑有佛像,佛道合一,看来“仙佛洞”之名倒是很符合实际的。清净而险峻的仙佛洞在清末同光年间曾毁于战乱,后经修复,其上殿凌空悬架,构思奇巧,加之地处深山,环境幽静,在青山碧水之间兀现出一座雕梁画栋的宗教场所,给这里平添了一处人文景观。
大小方台
大小方台即古时闻名的石堡城,新旧《唐书》《通鉴》《方舆纪要》《甘肃通志》《西宁府新志》等史料中都记有它的名字。大小方台东距西宁近90 公里,在今湟源县日月乡药水河东岸、莫多吉村东的高山上,山顶平整,峰侧崖壁陡峭,状若城堡。唐代诗人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感》中“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的诗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名鼎鼎的石堡城“在府(西宁)西南,本吐蕃铁仞城,崖壁峭立,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唐蕃大非川(今海南共和切吉旷原)之战后,10 万唐军全军覆没,主帅薛仁贵等与吐蕃议和,吐蕃迅即控制了青海湖地区,双方对峙在赤岭(今日月山)一线。吐蕃为了打通通往富庶的湟水流域的通道,在青海湖地区设置军事据点,磨刀砺马,准备厮杀;唐军为了守住陇右大门,进而谋取攻占青海湖地区,除在今西宁设置河源军之外,沿西石峡、药水峡设置了白水军、绥戎城、定戎城等据点。但吐蕃却捷足先登,越赤岭,占据了“石堡城”这个战略要地,并垒石筑城,定名“铁仞城”,以扼守药水峡通往赤岭的要道,这成了唐玄宗心腹之患。之后经反复争夺,唐军用数万士卒的鲜活生命,终于攻下了石堡城,而仅俘获“吐蕃铁仞悉诺罗等四百人。” 天宝八年,唐玄宗诏改石堡城为神武军,后封哥舒翰为“西海郡王”,着紫袍,这就是李白“西屠石堡取紫袍”诗句的由来。
旧寺台
旧寺台,湟源古遗迹地名,即原东科寺寺址,东距西宁约50 公里,位于今湟源县城东二里许的二级台地上。这里当年曾建有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东科寺,亦称“东科尔寺”“洞阔寺”,原名全称“东科尔具善法轮洲”,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 年),由四世东科活佛多居嘉措创建于湟源县县城东百米处。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 年),在罗卜藏丹津掀起的反抗清廷之叛乱中,东科寺作为叛军据点被清军焚毁。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 年),经皇帝允许,由五世东科尔索南嘉措移建于湟源县日月乡境内隔板山之阳,所遗旧址被人们称为“旧寺台”。
火烧台
火烧台,大通地名,位于大通老爷山北侧半坡处,南距西宁约30 公里。《大通县志》中记载:“火烧台原称双鹤台,古有佛寺,清雍正初年因战乱被焚毁,故得此名。”火烧台背倚峭壁,前瞰东峡河,是一块南北较窄而东西稍宽的台地,据说当年台上建有一座佛教寺院,人称“老佛寺”。在清雍正年间的罗卜藏丹津掀起的反抗清廷的动乱中,老佛寺被烧毁,人们遂称其地为“火烧台”。乱平之后,一些被毁寺院陆续得到皇家准许后重建,如广惠寺、却藏寺等,但因火烧台地处要津,乃兵家必争之地,后虽有人多次欲在此重建寺院,但清廷严禁在此重建寺院,并在台上“立碑封禁,以昭炯戒”,所以人们一直称其为火烧台。
塌庙台,大通地名,位于娘娘山半山腰,南距西宁约30 公里。据史料记载,隋大业五年(公元609 年),隋炀帝亲征吐谷浑,率军及文武百官、嫔妃和各种服役人员约10 万之众巡于河右,5 月进入西平(今西宁市)以北的长宁谷(今北川),在金山大宴群臣。据传,随行的隋炀帝胞姊乐平公主(即前北周天元皇后) 因受不了青藏高原的寒气,殂于金山。正当炀帝万分悲伤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无数白蛾落满了葬地,隋炀帝认为是“天地吊唁之兆”,因之把金山改名为“金蛾山”。炀帝经门源、扁都口东还长安时,传说曾留兵吏驻扎在长宁为地方官,并让兵吏在金蛾山景色秀丽的地方修建“金山圣母庙”,以示纪念。千百年风流云散,金山圣母庙“年久失修,遂致倒塌”,人们便把这里称为“塌庙台”。
塌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