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碳达峰’的空间碳监测遥感技术”专刊序言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是“减排、增汇”,必须协同并举,加强我国基于碳监测数据的碳排放、碳汇核算工作。
利用空间卫星进行碳排放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可以对“自下而上”的清单统计法进行验证,实现广域全覆盖,与地面监测互为补充;并且可以实现全球测量,同步衡量国内外相关情况,掌握话语权。
我国在2016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了中国碳卫星(TanSat),用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2022年8月4日,我国又成功发射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
“句芒号”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06km、倾角为97.4°的太阳同步轨道。采用主被动结合的遥感体制,可获取全球森林碳汇的多要素遥感信息,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转变传统的人工碳汇计量手段,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供重要的遥感支撑,助力我国对森林、草原、湿地和沙化土地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同时兼顾探测大气气溶胶,服务于大气环境监测。
为全面反映空间碳监测遥感技术的进展,《航天返回与遥感》编辑部策划推出“面向‘碳达峰’的空间碳监测遥感技术专刊”。专刊共收集论文14篇,涵盖卫星总体、遥感器设计、遥感应用、碳汇估算和管理、碳排放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技术领域。期待大家在专刊文章中领略到空间碳监测遥感技术发展的力量,也希望大家对“碳达峰、碳中和”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愿借此机会,向本刊作者和为本刊作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2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