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武威市中医医院门诊部,甘肃武威 733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临床最常见的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缺乏[1]。但是胰岛素抵抗和缺乏同时也是脂代谢紊乱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是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种疾病相互作用,会加重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程度,进而加重病情。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研究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糖尿病在中医被称为“消渴症”,其病机、病因和辨证分型已经有详细记载,并且其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也被诸多文献所讨论[2]。但是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炎性因子是否有所关联,相关研究较少。明确中医证型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既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又能够为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帮助。因此本研究随机选择2021年1—12月于武威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医并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0例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就医并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0例进行临床研究。其 中 男182例,女118例;年 龄47~75岁,平 均(60.31±10.52)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3.50±0.86)年;高脂血症病程3个月~12年,平均(1.80±0.56)年。本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予以批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3]:依据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对DM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及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VPG)≥11.1 mmol/L(200 mg/dl);②或空腹(禁热量摄入至少8 h)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③或口服葡萄糖(75 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的血浆葡萄糖(2 hPG)水平≥11.1 mmol/L(200 mg/dl)。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4]: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5.17 mmol/L(200 mg/dl),或/和血浆三酰甘油(TG)浓度>2.3 mmol/L(200 mg/dl)。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订如下中医证型判定标准:①阴虚热盛证:主证为口渴引饮、易饥多食、尿频便秘;次症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悸怔忡、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脉弦数。②气阴两虚证:主证为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自汗盗汗;次症为面色苍白、心烦失眠、遗精早泄、口渴喜饮、舌质淡红,脉细数无力。③阴阳两虚证:主症为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大便溏泄、阳痿遗精;次症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下肢浮肿,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④肝肾阴虚证:主症为咽干舌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次症为双目干涩、视物模糊、潮热盗汗、烦躁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⑤脾胃湿热证:主症为疲乏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次症为形体肥胖、气短汗多、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舌淡红,苔厚腻,脉数。
所有证型均需要两项主症,或者一项主症+两项次症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①患者同时确诊为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②患者来诊前2周内未服用调脂药物;③患者年龄18~75岁;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③由于痛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的高脂血症患者;④近2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糖、血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检测。血脂检测包括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血清总胆固醇(total serum cholesterol, TC)。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所有指标均由本院生化实验室进行检测。
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根据KS检验确定本研究中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种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其他4种证型,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阴虚热盛证和脾胃湿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以及阴虚热盛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之间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患者高脂血症病程长于其余4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证型之间高脂血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证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5种证型患者FPG、2 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FPG、HbA1c高于其他4种证型,阴阳两虚证患者2 hPG水平高于其他4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证型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s)
表2 不同证型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s)
注:与脾胃湿热证相比,*P<0.05;与阴阳两虚证相比,△P<0.05
证型阴虚热盛证(n=37)气阴两虚证(n=144)阴阳两虚证(n=18)肝肾阴虚证(n=59)脾胃湿热证(n=42)F值P值FPG(mmol/L)(9.19±1.57)*(9.13±1.90)*(9.43±1.25)*(9.20±1.55)*10.13±1.23 1.782 0.114 2 hPG(mmol/L)(11.95±1.70)△(12.23±1.69)△13.14±1.93 (12.38±1.79)△(11.88±1.38)△1.637 0.135 HbA1c(%)(8.21±1.62)*(7.75±1.98)*(7.74±1.84)*(7.99±1.81)*9.92±1.48 2.852 0.016
5种证型患者TG、LDL、HDL、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证型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不同证型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证型阴虚热盛证(n=37)气阴两虚证(n=144)阴阳两虚证(n=18)肝肾阴虚证(n=59)脾胃湿热证(n=42)F值P值TG 2.70±0.42 2.53±0.97 2.99±1.03 3.17±0.85 2.84±0.80 0.842 0.529 LDL 3.04±1.19 2.91±0.90 3.54±1.15 3.41±0.63 3.31±1.16 0.371 0.886 HDL 1.08±0.35 1.10±0.71 1.07±0.16 1.37±0.26 1.11±0.70 0.709 0.605 TC 5.03±1.44 5.12±1.35 5.23±1.17 5.82±1.97 5.40±1.68 0.524 0.711
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IL-6、CRP、TNF-α水平高于其他3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之间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之间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证型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s)
表4 不同证型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s)
注:与阴阳两虚证相比,*P<0.05;与气阴两虚证相比,△P<0.05
证型阴虚热盛证(n=37)气阴两虚证(n=144)阴阳两虚证(n=18)肝肾阴虚证(n=59)脾胃湿热证(n=42)F值P值IL-6(ng/mL) (0.61±0.19)*△0.87±0.16 0.82±0.12 (0.66±0.14)*△ (0.65±0.15)*△2.983 0.037 CRP(mg/L) (3.70±0.56)*△4.23±0.50 4.22±0.64 (3.20±0.77)*△ (3.44±0.77)*△2.841 0.038 TNF-α(ng/mL)(0.60±0.16)*△0.98±0.17 0.94±0.19 (0.61±0.10)*△ (0.61±0.15)*△3.037 0.014
有数据统计表明,目前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占比高达40%~50%。糖尿病本身就能够诱发多种并发症,是目前所知的能够导致最多并发症的一种疾病[6]。而高脂血症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出现心梗、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升高[7]。同时,两种疾病同属于内分泌疾病,同时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基础,因此二者相互影响,为疾病治疗带来困难[8]。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症”范畴,并且临床医生具有相当丰富的治疗经验[9]。但是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也是基础,只有正确辨证后才能有后续论治的过程。为了将传统的中医辨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不同中医证型疾病的微观指标方面的差异,近年来临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0-12]。
在本研究中,选择了5种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进行分析。从本研究来看,5种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其他4种证型,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阴虚热盛证和脾胃湿热证(P<0.05),阴阳两虚证患者高脂血症病程长于其余4种证型(P<0.05),可见性别、年龄并非影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因素,但是长病程患者容易出现阴阳两虚。这是因为在糖尿病发病的过程中,早期是阴虚热盛或者脾胃湿热,是以阴虚为主的疾病[13]。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机体阴阳进一步失衡,阴损及阳,而出现阴阳两虚。所以阴阳两虚通常是消渴症后期的证型,因此患者病程通常较长。在血糖方面,脾胃湿热证患者FPG、HbA1c高于其他4种证型,阴阳两虚证患者2 hPG水平高于其他4种证型(P<0.05),这是因为脾胃湿热证往往在疾病早期,此时血糖控制不佳,而出现空腹血糖升高。而阴阳两虚为疾病后期,患者此时脾胃功能损伤,而对糖消化功能低下,导致餐后血糖水平异常[14]。同样,在炎性因子水平上,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IL-6、CRP、TNF-α水平高于其他3种证型(P<0.05)。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是细胞因子介导的严重反应,炎症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媒介,由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病理基础同为胰岛素抵抗,两者相互影响,因此炎症在高脂血症中也处于重要地位。IL-6是急性炎症反应的始发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是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密切相关的生物活性因子,CRP是急性炎症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这几种炎性标志物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5]。而阴阳两虚和气阴两虚均为糖尿病后期的证型,因此上述炎性因子的升高也说明对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上述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辨证和分期的参考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IL-6、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差异,其中阴阳两虚证和气阴两虚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最高,这种差异既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也能够为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