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珠
莆田涵江医院妇产科,福建莆田 35111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女性常见的合并症,即妊娠后糖代谢异常且首次发生的糖尿病,若未予以有效的血糖管理措施,能够引起孕产妇感染、高血压、羊水过多,以及胎儿胰岛素分泌过多、高血糖、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危及母儿的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GDM患者主要建议进行饮食与运动干预,若血糖控制不佳则推荐使用胰岛素治疗[2]。然而,多数患者缺少对于GDM知识的正确认知,情绪消极,加之疾病应对力与治疗配合度较差,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血糖管理效果[3]。时效性激励是一种创新性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患者进行时效性地肯定与激励,使其生理与心理达到最佳状态,继而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医疗行为[4]。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莆田涵江医院开展了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护理模式的4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27.65±5.23)岁;孕周20~27周,平均(24.65±1.02)周;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上12例,高中14例,初中10例,小学4例。研究组年龄22~39岁,平均(27.65±5.40)岁;孕周20~27周,平均(24.60±1.05)周;文化水平为大专及以上12例,高中13例,初中10例,小学5例。两组一般资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得到莆田涵江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纳入标准:参照第9版《妇产科学》[5]中标准确诊;首次发生GDM;既往无糖尿病史;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研究方案已告知患者与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代谢性疾病者;其他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恶性肿瘤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及胎儿情况监护;遵医嘱合理用药,并向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采用口头宣教方式向患者进行GDM知识宣教,包括GDM饮食、运动、用药方法,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出院时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用药、血糖监测,并定期到院复查。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情感激励:护理人员在沟通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引导性的语言鼓励其表达内心想法,对其存在的错误观点及不良认识进行纠正,并通过耐心安抚与劝解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起对于治疗的信心。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发挥监督、帮助、鼓励等职能,并给予其更多地关心与陪伴。②需要激励:评估患者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文化水平等情况,明确其生理与精神需求,并予以针对性地指导,例如,GDM患者心理负担过重影响饮食,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饮食喜好与家庭情况推荐不同饮食方案,指导其学会食物交换份法,同时给予心理安抚,说明合理饮食对于胎儿发育的重要性。③成就激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订个体化康复目标,以患者通过自已努力可以达成的目标为宜,例如,保持合理且适量的运动、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遵医嘱坚持合理用药等,待患者完成小目标后给予其表扬或小礼品奖励,形成积极的反馈机制,激发其达成目标的动力。④认知激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水平与健康需求,利用多媒体视频形式对其进行生动且直观的GDM健康宣教,包括,GDM治疗与预后、饮食、运动、用药治疗、自我护理、情绪状态等方面。同时,向患者播放成功康复者的视频资料,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利用掌握的健康知识自觉改善不良行为。组建GDM患友群,鼓励患者在群内分享血糖管理经验,并通过患友间互相监督、帮助消除孤独感与焦虑情绪。⑤行为激励:指导患者每日坚持进行呼吸训练与肌肉放松训练,其中呼吸训练5 min/次,早晚各1次,肌肉放松训练20~30 min/次,1次/d。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予以持续性指导,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分娩。
①血糖指标:干预前后分别在规定时间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进行检测。②遵医行为:包括胰岛素使用、定期检查、血糖监测3个方面,其中遵医嘱合理且规范完成90%以上为依从。③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 Care Agency Scale, ESCA)进行评价,量表涵盖自我概念、责任感、护理技能、健康知识4个维度,共计43条内容,评分范围0~172分,分值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性。④护理满意度:干预后采用《GDM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内容涵盖护理操作技术、人文关怀、服务态度、护理实践效果等方面,评分范围0~100分,根据分值将满意度划分为不满意(0~79分)、基本满意(80~89分)、满意(90~100分)3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各项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PG、2 hPG、HbA1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FPG(mmol/L)干预前6.45±0.56 6.40±0.55 0.403 0.688干预后5.12±0.30 5.65±0.29 8.034<0.001 2 hPG(mmol/L)干预前8.85±0.65 8.83±0.54 0.150 0.881干预后6.30±0.45 6.85±0.54 5.176<0.001 HbA1c(%)干预前6.12±0.43 6.10±0.50 0.192 0.848干预后5.40±0.30 5.88±0.35 6.586<0.001
研究组胰岛素使用、定期检查、血糖监测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n(%)]
干预前,两组ESC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ESCA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ESCA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干预前85.65±4.56 85.46±5.07 0.176 0.861干预后128.65±5.56 100.52±4.56 24.741<0.001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GDM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妊娠合并发症,若血糖管理不当,能够给妊娠结局与母儿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6]。有调查发现,虽然多数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问题能够恢复,但再次妊娠时疾病复发率高达33%~69%,且有20%~50%的患者将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7]。同时,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后代发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概率[8]。因此,加强GDM患者血糖管理,保障母儿预后十分必要[9]。
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饮食、运动与胰岛素控制GDM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受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健康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极大程度上干扰了血糖控制效果[10-11]。常规GDM护理模式主要将遵医嘱用药与病情观察作为服务重点,且健康宣教单元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充分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性,整体开展效果并不理想[12]。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是具有整体性、创新性与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强调对患者主动性与积极性地调动,激发其内在动力,再以时效性地鼓励改善其心理与生理方面的状态,继而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13]。其中情感激励能够将患者的内部情绪外部化,之后以安抚与劝解的方式消除其不良情绪,利于建立起治疗信心;需要激励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体现了人文服务与个体化干预理念,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度;成就激励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鼓励患者完成相应的健康行为,并建立起反馈机制,可以促进其健康行为养成[14];认知激励利用多媒体视频形式开展宣教,便于患者深入理解GDM健康宣教知识,同时播放成功康复者的激励视频,以及微信群中良好的患友互动可以调动患者对于疾病管理的主观意愿,建立起康复信心[15];行为激励指导患者坚持呼吸训练与肌肉放松训练,能够使其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16]。
学者刘东梅等[17]对60例GDM患者应用了时效性激励护理,结果发现本组对于胰岛素使用、监测血糖、定期检查的依从率为96.67%、98.33%、95.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67%、83.33%、76.67%(P<0.05)。本文研究中,研究组胰岛素使用、定期检查、血糖监测的依从率为97.50%、90.00%、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67.50%、70.00%(P<0.05),干预后FPG、2 hPG、HbA1c结果均较对照组低(P<0.05)。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变传统“填鸭式”口头宣教的弊端,帮助患者循序渐进地接收到健康知识,建立起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确保血糖的控制效果。学者徐小兰等[18]将11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时效性的激励理论进行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ESCA评分(129.63±6.79)分高于对照组(102.00±5.38)分(P<0.05)。本文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结果(128.65±5.56)分高于对照组的(100.52±4.56)分(P<0.05),与上述报道相近。可见,在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病情与心理变化,并予以针对性地支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与护理能力。在护理总满意率对比,研究组结果为100.00%较对照组的85.00%高(P<0.05)。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模式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身心需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此护理模式可以使服务更为人性化,且良好地沟通及互动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强化GDM患者的遵医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保障血糖管理效果,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