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三腊,刘旭,胡建如
(1 新干县林业局,江西新干 331300;2 新干县审计局,江西新干 331300)
新干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年均气温17.5℃,年均降水量1604.5mm,全年无霜275d。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东北、东南高,逐步向中部、西北部倾斜,北部平坦,形成低山、高丘、岗地、河流两岸冲积平原。土壤属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红壤类型,主要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土、丘陵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成土母质母岩主要有花岗岩、千枚岩、页岩、红砂岩、石英质岩、砾岩类风化物及河流冲积物。
据2019 年森林资源“二调”结果显示:(1)全县国土面积124686.9hm2,其中,林地面积72279.6hm2、非林地面积52407.3h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57.97%、42.03%。在林地中,乔木面积55115.5hm2、竹林面积7281.6hm2、灌木林面积7094.9hm2、疏林面积73.8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127.4hm2、无立木林地面积1292hm2、宜林地面积294.5hm2。(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5624919m3,其中,乔木林分活立木蓄积5561154m3、疏林活立木蓄积852m3、散生木活立木蓄积27919m3、四旁树活立木蓄积34994m3。(3)全县竹林总株数25580618根,其中,毛竹林分22057037 根、散生毛竹78005 根、杂竹3445576 根。(4)全县人工林面积56201.2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9.13%,其中,人工乔木林面积48126.8hm2、人工竹林面积999.5hm2、人工灌木经济林面积7074.9hm2。(4)全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为55.73%、57.06%。
由表1 可知,(1)有林地、疏林地、宜林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面积比2013 年增加2693.9hm2,主要原因是实施“山上山下”造林绿化工程,发展绿化苗木、果木经济林、森林药材等林业产业,加上实施封山育林,导致有林地面积增加;疏林地面积比2013 年增加36.3hm2,主要原因是零星清理森林病虫疫木导致;宜林地面积比2013年增加90.3hm2,主要原因是赣江航电枢纽实施抬地、增地工程。(2)林地、灌木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比2013 年减少244.9hm2,主要原因是工业园区、新农村、东昌高速、昌吉赣高铁、风电、赣江航电枢纽等项目建设,林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灌木地面积比2013 年减少2533.8hm2,主要原因是封山育林成效显著,同时,部分效益不高的果、药、油等灌木经济林改成乔木树种;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比2013 年减少225.5hm2,主要原因是人工造林逐步减少;无立木地面积比2013年减少305.7hm2,主要原因是国有林场林木采伐量减少,实施封山育林、争取人工造林资金补贴项目等。(3)林木绿化率比2013 年降低2.68%,森林覆盖率与2013年相比增加0.13%。林木绿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林地面积增加,但增幅不大。
表1 新干县2013-2019 年林地资源变化分析表
由表2 可知,一是防护林、用材林面积增加。防护林面积比2013 年增加611.6hm2,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加大了天保林、长防林工程建设力度;用材林面积比2013 年增加2492.1hm2,主要原因是人工造林纳入资金补贴项目,同时,封山育林力度加大,部分宜林荒山、薪炭林转变为用材林。二是薪炭林、经济林面积减少。薪炭林面积比2013 年减少176hm2,主要原因是经过封山育林后,部分薪炭林转变为用材林或防护林;经济林面积比2013 年减少2229.3hm2,主要原因是部分效益不高的果、药、油经济林改造成乔木树种。
表2 新干县2013-2019 年林种结构变化及分析表
由表3 可知,一是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面积增加。中龄林面积比2013 年增加8236.8hm2,主要原因是2005 年林改后,营造林木普遍进入中龄林阶段;近熟林面积与2013 年相比略有增加;成熟林面积比2013 年增加265.1hm2,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同时,国有林场调减采伐计划。二是幼龄林、过熟林面积减少。幼龄林面积比2013 年减少6182.7hm2,主要原因是原来的幼龄林逐步进入中龄林阶段,同时,大面积人工造林逐步减少;过熟林面积比2013 年减少449.9hm2,主要原因是林木采伐进入正常轨道,采伐过熟林较多。
表3 新干县2013-2019 年乔木林林龄结构变化及分析表(面积:hm2、蓄积:m3、单位蓄积m3/hm2)
由表4 可知,一是杉木林、混交林、软阔类面积增加。杉木林面积比2013 年增加2762hm2,主要原因是杉木造林成活率高、管理简单、病虫害少、成材快、经济效益较高,因而深受当地林农喜爱;混交林面积比2013 年增加3437.4hm2,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软阔类面积比2013 年增加204.6hm2,变化较小。二是马尾松、湿地松、硬阔类面积减少。马尾松面积比2013 年减少2812.1hm2,主要原因是病虫害原因更换了其他树种;湿地松面积比2013 年减少1455.9hm2,主要原因是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占用的大部分是湿地松山场;硬阔类面积比2013 年减少235.3hm2,主要原因是发展油茶产业,开发了部分效益不高的阔叶林。三是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硬阔类、软阔类、混交类分别占乔木林分总面积的69.66%、5.18%、11.29%、2.95%、2.12%、8.80%,以杉松为主的针叶林占86.13%,阔叶和针阔混交林占13.87%。虽然混交类比2013 年增加了6.1%,主要原因是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取得的成效,但针叶林占比重仍然较大,改变树种结构,提高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重任务依旧艰巨。
表4 新干县2013-2019 年乔木林树种结构变化及分析表(面积:hm2、蓄积:m3、单位蓄积m3/hm2)
由表3、表4 可知,全县乔木林分总蓄积5561154m3,与2013 年相比增加1552927m3。(1)林龄方面,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蓄积分别增加414650m3、1230213m3、76529m3,但成熟林、过熟林蓄积分别减少10929m3、157535m3。幼龄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单位蓄积增加;中龄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面积和单位蓄积增加;近熟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单位蓄积增加;成、过熟林蓄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林分总体质量、单位蓄积减少。
(2)树种方面,杉木林、软阔类、混交林蓄积分别增加2762m3、204.6m3、3437.4m3,湿地松、马尾松、硬阔类蓄积分别减少1455.9m3、2812.1m3、235.3m3。杉木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面积和单位蓄积增加;混交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封山育林,营造长防林、“四化”森林和针叶林补植楠木等针阔混交造林取得的成效;软阔类略有增加;湿地松、马尾松、硬阔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面积减少。
(3)单位蓄积方面,总体蓄积100.890m3/hm2,与2013 年相比增加25.59m3/hm2。按林龄分,1hm2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蓄积分别为57.998m3、120.669m3、136.136m3、164.169m3、180.943m3,与2013 年相比分别增减27.91m3、15.422m3、10.967m3、-20.936m3、-76.852m3。按树种分,1hm2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硬阔类、软阔类、混交林蓄积分别为106.618m3、98.577m3、90.278m3、82.406m3、50.222m3、89.807m3,与2013 年 相比,分别增减30.918m3、14.577m3、16.478m3、18.206m3、-10.678m3、26.507m3。单位蓄积增加的主原因是资源保护管理和自然生长取得的成效,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林分总体质量下降。
由表5 可知,人工乔木林面积48126.8hm2、蓄积4923071m3、单位蓄积102.294m3/hm2,与2013 年相比分别增加3023.1hm2、1569272m3、27.934m3。主要原因是人工造林纳入资金补贴项目,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四化”等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导至人工乔木林面积和蓄积增加。
表5 新干县2013-2019 年人工乔木林资源变化分析表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干县2013 年与2019 年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可知,森林蓄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但存在杉松针叶树面积过大、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过大、林地保护压力大的问题。建议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营造力度,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