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飞
近来,我将历年来创作的连环画手稿以及为文学书籍绘制的插图梳理了一下。其中有一组图画,既未署名,也没有标注创作的时间,当初是谁约我创作的,现在也记不清了。时隔多年,我再次看到这些旧作,勾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且将这8幅作品称作《水乡姑苏市井》组画,因为画作表现的内容都是当年苏州的市井风情。这组作品的人物、场景均采用传统中国画的白描手法,来表现画面的疏密虚实效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场景年轻人看见会觉得陌生了。
三十年前,我参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的《唐诗一百首》和彩图《唐诗三百首》的插图创作,此图为配唐代诗人杜荀鹤诗《送人游吴》而作。诗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 人家尽枕河
☉ 姑苏卖花女
☉ 玄妙观新年庙会
☉ 腌冬菜
☉ 听说书
虎丘花农每到栀子花、白兰花成熟时,便将其摘下,用细线穿缀,或戴在手腕上,或挂于胸前,或插于发髻,闻之,沁人心脾。花农提篮叫卖,让人感受到吴门市井生活特有的魅力。
小时候家离玄妙观很近,我和小伙伴经常去玄妙观看新春庙会。三清殿庙堂里挂满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对此我特别感兴趣。当年,年画对于苏州人来说是很有讲究的,苏州人家的中堂上一般挂有福禄寿三星图,新婚房内挂和合二仙图,大门上挂秦叔宝尉迟敬德两门神图,卧室门上挂麒麟送子图,后门挂钟馗图。
玄妙观庙会,三清殿里里外外挤满了来购买年画的人们,大家买了年画还相互传看,充满了热烈的喜庆气氛。殿大堂中的台面上,还放着各种造型的泥玩具,以虎形为主,其中一件俗称“皮老虎”,按动时会发出“咕咕”之声,我至今印象极深。
过去家里主妇每年秋天要去菜场买来雪里蕻,用井水洗净,晾晒在屋外院中,挂好风干,然后置于缸中腌制。等到冬天即可取出食用,很是鲜美。直到现在姑苏农村还保留着这种习俗。
☉ 水上卖菜
☉ 街头艺人
☉ 集市
苏州评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奇葩,深受江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光裕书场位于苏州小公园附近,书场内设有包厢。听客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姿态各不相同。
小桥流水人家是姑苏的象征。农妇摇着自家的小船,船上载有自己种植的蔬菜,划在四通八达的小河中。家住河边只要探出半个身子就可买到想要的蔬菜。如果住在楼上,只要用绳子系好菜篮,徐徐放下,这是枕河人家特有的风景,极富诗情画意。
以前苏州街头常能见到“卖拳头”,街头艺人表演绝技,例如胸口碎石、手劈木棍等,动作惊险有趣,引得众人围观。画中街头艺人正在敲锣耍猴,俗称“猢狲出把戏”,猴子身穿人服、头戴官帽,向围观的人们乞钱。现在已很难再看到这种场景了。
集市是姑苏农村特有的交流盛会,每逢新春、元宵、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都会举办集市。每个乡村都会拿出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带到集市出售。传统集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村与村、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