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 冯家硕 郭香麟 张 茜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疫情的爆发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企业延期复工,学校延期开学,毕业生就业门槛收紧,使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随着我国疫情发展态势逐步向好,防控逐渐常态化,本文基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分析了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及面临的就业困难,并从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问题的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我国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下,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疫情防控态势逐步向好,从应急状态进入常态化阶段。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身处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不久的将来也要面临就业的相关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就业现状,面临的就业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择业教育、提高高校的就业率、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为大学生择业观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2020年4月,又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都分别排在首位,足以说明就业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据教育部相关统计,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在疫情常态化以及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各年未就业毕业生的叠加,无疑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
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人防”与“物防”的压力持续增大。求职与招聘本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互动的过程,用人单位方面,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大幅度缩水,用人门槛提高。此外,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限制措施不统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区间求职者的流动,放弃异地面试机会,限制毕业生寻找工作的范围;大学生方面,存在消极,被动就业心里,而且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实践经验欠缺,在竞争激烈的求职过程中,加大了落选概率。此外,大学生就业观念在疫情背景下趋于保守,中国青年报经济部,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针对应届毕业生(2002人参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60%的受访者会趋于选择更加稳定的工作。
综上,各项数据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防控常态化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新冠疫情的肆虐,重创我国各行各业。据相关调查显示,企业一直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2003年以来超五成的大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就业。尤其2011年以后,该趋势更加显著,超七成大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就业。此次疫情的突发,使大量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面临财务危机,甚至有倒闭的风险,企业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缩小规模,降低成本,调整人力资源相关战略,如:对外缩招,对内降薪,裁员,致使大学生就业机会大幅缩减。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显著下降,而高校毕业生的供给规模大幅增加,造成供需严重不平衡,矛盾突出,势必会加大毕业生就业困难程度。
求职和招聘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互相选择的过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遵循各地防疫要求,为减少人群聚集,很多高校都取消了现场招聘会。学校是高校毕业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每年都有近一半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的形式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校园招聘会的取消,一方面阻碍了大学生获取部分就业信息的渠道,但又进一步推动了线上招聘形式的发展。基于网络的招聘形式,使用人单位传统招聘渠道,即线下笔试加面试的方式受到影响,也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带来不便。用人单位没有与毕业生真正的面对面交流,不能对毕业生的相关情况有真实准确的把握;而毕业生也不能通过实体参观用人单位,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致使双方都不能作出有效的选择,甚至存在先签约后毁约的情形。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持续扩张招生规模,大学生就业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等岗位。再加上疫情的突发以及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众多大学生就业观念也趋于保守,纷纷参加公务员等招录考试。据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国考报考人数比去年足足超出11万余人,是最近三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毫无疑问,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偏好于“求稳”,而激烈的竞争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稳定与促进问题,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陆续印发了众多疫情背景下就业相关政策文件。此外,我国政府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策略。当前,我国就业应对举措基本覆盖《就业促进法》中关于政策支持,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等六个方面。在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同时,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法治框架内不断优化应对举措,抓好“六稳”“六保”之首的就业问题。
企业在当前疫情常态化以及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方面应积极了解我国相关扶持补贴政策,合理合法的享受相关政策给予的优惠;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前环境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加强内部控制,有效规避和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型风险。在生产经营稳定的基础上,分析自身人力资源结构,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结合岗位实际需要,进行公平合理的招聘,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专业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大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也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否胜任专业岗位工作的衡量指标。尤其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更应该意识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加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大学生要调整好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择业观,切忌“眼高手低”,“佛系”就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状态。
总之,从长远来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大学生必须将自己摆正到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扩大择业范围,在工作选择、起薪标准和目标地域的选择上灵活把握,尽可能使自己在更广阔的空间中选择自己理想的单位,施展自己的才华。高校毕业生既是今天的求职者,也将是未来的生产者,创业者和工作提供者。无论面对怎样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条件,高校毕业生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保持一种理性、客观、冷静的择业心态,努力做好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准备,就一定能从容地应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