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霞,周德锋,刘志芳,董宗哲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地方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湘发〔2021〕1号)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结合株洲市实际,2021 年株洲市拟定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这对株洲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株洲市农业的发展方式是传统与现代并存,农业保持了稳量增收的良好势头,但是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当前与长远的矛盾日益突出,存在智慧农业相关基础设施较落后,高素质农业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1-3]。因此,转变现有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势在必行。
株洲市高度重视发展智慧农业,总体部署并进行顶层设计,着力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村信息管理等工作。
目前,株洲市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超过100 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44 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26 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由“靠天吃饭”逐步向“靠技术吃饭”转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机械化逐年递增,2018 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83 万kW,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8%,农村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已培育本土化农村电商平台和龙头企业118 家,从业人员超过7500 人,2018 年农村电商营业额达到60 亿元,实现足不出户就将农产品销到全国各地。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农业企业2 92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 318 家,家庭农场1 923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耕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0%,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0%,所创造利润占总额的70%,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1.2.1 技术应用方面
广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为智能控制和创造生长环境提供条件,实现科学指导生态轮作和智能化管理。例如株洲首家智慧农业产业园——天睿智慧农业产业园,该园区建有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示范项目80 hm2,是湘赣边高标准农田建设核心示范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系统一平台”:智能大棚温室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即智慧农业综合管控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测、生产监控、分析决策、配置管理、水肥一体化设备远程控制、温室智能大棚控制、物联网综合管控系统(APP)模块,见图1。
图1 天睿智慧农业三系统一平台
在茶陵县马江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有了智慧“大脑”。渌口镇木易现代农业基地,连栋智能控温玻璃大棚采用“水肥一体化+沙培”技术,利用渌江水循环系统自动控温,实现智慧化、节能化种植蔬菜瓜果。朱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设产品展示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中国联通株洲市分公司将为该产业园在通信服务、智慧农业、农业旅游、农业项目开发、5G 场景应用等领域提供5G 技术支撑,让过去“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变为“知天而作”的高效、低耗、安全、可持续智慧农业,不断助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2.2 政策支持方面
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来指导地方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和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政策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
株洲市拟定了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意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4-6],力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科技园4 类农业园区于一体的园区体系,推动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例如,2022 年株洲市举办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培训班,2022 年株洲市乡村振兴局与中国电信株洲市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综合治理数字化、农民生活智慧化、农业生产智能化,实现城乡信息生活共享。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株洲市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如茶陵县聚焦“三清三小”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实施“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攸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坚持四动四合齐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
1.2.3 人才储备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农业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人才发展平台的吸引力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到智慧农业发展事业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株洲市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全市年末常住人口388.33 万人,较2020 年减少1.9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9.76 万人,较2020 年增加1.64 万人;乡村人口108.57 万人,较2020 年减少3.62 万人;城镇化率为72.04%,较2020 年提升0.78 个百分点。2021 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68.7 亿元,增长9.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6.4 亿元,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192.24 亿元,增长2.6%。虽然农村人口减少,但农业产值有一定增长,见图2、图3。发展智慧农业迫切需要更多优秀的专技人才加入。
图2 株洲市2021 年人口分布情况
图3 株洲市2021 年农业产值情况
目前,株洲市已建成一些优秀智慧农业产业园,例如天睿智慧农业产业园、茶陵县马江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渌口镇木易现代农业基地和朱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这些农业产业园应用了一些物联网控制技术、5G 技术,可以独立实现温度控制、水利灌溉、实时监测功能。但是相比于智慧农业发达国家,例如以色列采用对部分牲畜安装传感器或摄像头的方式,改善对牲畜饲育状态;西班牙农业技术人员采用pH 传感器等,观测并改善水培营养液中的pH 值,使pH 值保持在适宜状态,以此改善花卉产业和蔬菜产业;巴西为智能灌溉提供服务并开发了Smart&Green 框架,可节约灌溉水量高达56.4%~90%。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的农业先进技术应用仍不够充分。
另外,先进技术大部分集中应用在少数现代农业产业园,其普适性还需要提高。智慧农业是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来支撑农业生产和发展,因此技术应用是智慧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势,在科技驱动下,农业的精细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更有保障。
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是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家、省、市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但是政策执行仍倾向于离城区较近、较大的农业产业园,对于村镇、偏远山区的执行存在较多困难。
另外,资金投入也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智慧农业对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要求较高。株洲市2021 年乡村人口108.57 万人,较2020 年减少3.62 万人,人力资源日益紧张。
目前,市内农业产业园、散户农场的多数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且年龄偏大,掌握先进农业装备和技术的能力较差,农业技术人员尤其是懂智慧农业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要发展智慧农业,需要大量引进或培育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依靠先进技术来支撑农业生产全过程,因此,更新扩充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引进先进技术是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要想提升智慧农业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程度,离不开大力发展和应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感知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农业分析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技术三大关键技术。
政府部门应联合多学科领域专家做好、做优顶层规划设计,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出台兴农、强农、惠农政策,指导和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株洲市应协同上级部门出台符合地域特点的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指导,花大力气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构建因地制宜的智慧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做好离城区较近的农业产业园的同时,也要扶持好村镇、偏远山区的智慧农业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投资、贷款和保险等服务,促进智慧农业发展[7]。
智慧农业发展离不开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智慧农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8]。
一是要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选派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任职,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9]。
二是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育体制机制,鼓励支持优秀企业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将优秀人才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智慧农业[10]。
三是要加强农村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公益性农民培训制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持续开展惠民农技培训活动,推广应用更多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提升职业农民科技水平和专业技能,培养更多职业农民,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力量,加速智慧农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速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是大势所趋。根据株洲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不足,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智慧农业发展对策,加快智慧农业发展速度,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