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为的根本内驱力:观点与思考

2023-01-26 16:45华,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旅游者动机旅游

冯 晓 华,黄 震 方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28)

0 引言

当今社会,旅游已然成为人类活动的常态,其关联度广、综合性强、涉及人数规模庞大,是一种不可忽视和低估其影响的社会现象。旅游动机作为直接指导旅游行为的驱动力量,有助于了解游客的旅游行为,是旅游行业分析旅游市场和旅游消费特征、改善管理和服务决策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与清晰的认识和界定[1],具体表现在对旅游动机本身的概念界定上和对旅游行为动力机制的认识上。一些学者在进行旅游动机研究时未意识到旅游动机“具体情境根本差异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将来自具体情境的研究结论不加限制地一般化,出现了过度概化或区位谬误[2]”,导致将旅游行为的动力机制单一化,将一切影响旅游行为的动力因素界定为旅游动机,“人们只要是想了解旅游动机问题,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对旅游行为的动力因素进行非常琐屑的细分,直到罗列一个漫长得令人茫然的解释清单[2]”。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根本动力吗?旅游动机能回答“人为什么旅游”这一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吗?显然,陷入多元论困境的旅游动机无力承担这个一般性问题的解释任务,旅游动机只能回答“为什么到某地旅游?”或“为什么喜欢旅游?”“为什么喜欢某某旅游?”等针对具体对象、具体情境的问题。谢彦君建构的旅游行为动力学模型[2]中,旅游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旅游内驱力、旅游需要、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几个基本范畴。旅游内驱力是旅游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是某种非常原始、根本、统合和恒久的力量,对旅游需要、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具有最高的统领和制约作用[2]。旅游行为的动力来源除了直接作用于旅游行为的旅游动机外,还应重视对激发旅游动机的根本内驱力的研究。这是旅游研究中被长期忽视的一般性基础理论问题,不针对个别人或个别情境,触及旅游行为动力研究的根本,有助于从更高的格局和更开阔的视野认识并分析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从而更好地指导旅游实践。

1 旅游行为的根本驱动力研究回顾

由于绝大多数研究者在探讨旅游行为的驱动力时,并不刻意区分该动力系统的构成、层次和特征,而是统一以旅游动机贯之,学界在对旅游动机研究进行综述时,基本上均将该部分研究界定为“旅游动机理论”[1,3],还有不少学者在探讨旅游本质问题时也关注到旅游行为的驱动力问题[4-22]。

1.1 基于“旅游动机理论”的旅游根本内驱力研究

1.1.1 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在谈到旅游动机理论时,绝大多数学者会以Dann[23]、Iso-Ahola[24]等的旅游动机模型为经典理论进行分析。实际上,更早涉及旅游根本内驱力讨论的是Gray[25],他提出休闲旅行的两种驱动力:漫游癖(wanderlust)和恋物癖(sunlust)[2],认为前者是一种“推动”因素,后者是一种对存在于异地的“拉动”因素的反应。按照谢彦君的翻译,这两种驱动力类似于人的两种癖好,都应是人类内在的本质特征,是推动人离开家外出休闲旅行并找寻符合个人特殊意愿的、优美异域风光的内在力量。Dann明确地将“推力”和“拉力”概念应用于旅游领域[23],并进行了主客二分的清晰界定,认为推力是旅游的内驱力,由失范、自我提高和白日梦等人类的主体意识和需要构成,而拉力则是旅游目的地的具体吸引物,是客观存在物。Gnoth则对“推力”和“拉力”进行了不同的界定[26],认为推力是旅游者内在生成的各种动力,推动旅游者去寻找各种缓解当前压力的符号;拉力是旅游者掌握相关知识所产生的力量。Iso-Ahola同样认为旅游的根本内驱力有两种[24],一种是逃避,类似于推力,推动旅游者离开日常环境,另一种是寻求,寻求适合个人内心需求的环境旅游以获得内在的心理补偿,二者均为来自旅游者的内在力量。从Gray到Iso-Ahola,学者们均试图将旅游动机界定为两种驱动力的相互作用,这两种驱动力的作用机制以及驱动力的内涵界定却各不相同。从本质上看,Gray、Gnoth和Iso-Ahola虽然表面上探讨的是两种驱动力,但这两种驱动力与旅游者联系密切,均来自旅游者的认知、喜好或愿望,Iso-Ahola尤其强调外部世界对旅游者个体的影响,从而产生逃和寻的驱动力量,具有较强的社会心理需求特征;而Dann的“拉力”完全界定为客观吸引物,与从旅游者出发的探讨角度有很大不同。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为认识旅游行为动力机制提供了解释框架,但对于旅游动机产生的理论缺乏深入探讨,并未揭示旅游动机“推—拉”理论的心理学或哲学理论依据。

1.1.2 旅游动机的“需求层次论” “需求层次论”的代表研究是Pearce 等提出的旅游动机层次模型[27],该模型将旅游动机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关系、自我尊重、自我实现5个维度。后来,Pearce 等对原旅游动机模型的5个层次进行了修正[28],从低到高分为放松动机、兴奋动机、追求新奇动机、社交动机、自我发展动机5个维度。旅游动机的“需求层次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29]为基础,以管理心理学为导向,针对企业员工的理论,其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是否对应旅游者的需求还有待验证。暂且不论旅游动机的“需求层次论”在论证游客动机层次逻辑方面的局限性,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对人性积极的肯定,对于旅游者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主动需要仍有非常重要的解释作用。

1.2 旅游本质探讨中的根本内驱力研究

旅游目的一直被视为旅游本质探讨的重要角度之一,很多学者在探讨旅游本质时不同程度地探讨了旅游驱动力,主要有3种代表性观点:有学者基于进化论认为旅游是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四处迁移遗留的身体和心理惯性[4-7];也有学者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认为旅游是人们为了逃离日常生活的压抑和异化并求得补偿[8-17];还有学者认为促成旅游的原因既有因逃离现代性压抑而寻求补偿的被动因素,也有人性内在积极追求自我的自觉因素,是逃逸和追求的统一[2,18-22]。

1.3 旅游根本内驱力研究的主要观点

无论是基于旅游动机理论研究,还是基于旅游本质的旅游驱动力探讨,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认识“人为什么旅游”这个根本驱动力问题时,大体可以总结出3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一是进化的观点,认为旅游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种自然的心理适应[4-7];二是基于现代性批判的典型后现代观点,认为由于现代性对人性的压抑,造成现代人对日常生活的出离并通过旅游寻求释放和补偿[8-17]。该观点强调被动性和社会性,认为逃离和补偿之间具有先后逻辑关系,持此观点的学者人数众多,包括Dann[23]、Gnoth[26]和Iso-Ahola[24]界定“推—拉”理论时也多从此角度予以解释;三是更为客观包容的观点,认为旅游是被动逃离和主动追求的统一,强调人在不同时段,会由于现代性的影响而逃离日常生活或由于自身内在积极主动的发展需要而旅游,逃逸和追求之间不一定存在先后逻辑关系[2,18-22]。Gray的“推—拉”理论[25]和Pearce等的旅游动机层次论[27,28]均对人由于内在积极完善和发展自我需要而出游的观点持肯定态度。

2 旅游根本内驱力主要观点辨析与思考

2.1 旅游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种自然的心理适应

这是探讨旅游根本内驱力的一个独特视角,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思想,但关注的学者不多[4-7],胡传东[4]、马宝建[5]的研究更具代表性,他们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认为旅游这种从古代就开始的行为有深厚的人性基础,旅游世界与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类世界存在异地性和暂时性等共同特征。迁移是人类形成的基因记忆,旅游动机是人类远古留下的心理种子,在现代环境条件下激发和发展。旅游心理承担着适应器的功能,旅游正是对远古人类因生存与繁衍需要而不断探索新世界的原始心理的适应,是人类心灵的回归[4]。由于适应的漫长性,现代人身心依然具有不断迁移的身体适应性和精神特质。但社会条件的变化使现代人无法像古人那样自由迁移,于是这种身心深处对于移动的需求与倾向以旅游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认为,现代人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非生计性的“见异(地)思迁(移)”的移动行为,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身心留下的印记[5]。这一观点对人类从古至今的旅游行为具有持续解释力,抛开了一切其他影响因素,从基因记忆和心理适应角度认识旅游的产生动因,但忽视了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性对人类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其理论依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进化心理学尚较年轻。进化心理学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认为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人类筛选出一系列专门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理机制,即适应器[29],其目的是处理人类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作为新生事物,进化心理学受到的认可和质疑兼备。历经多年的稳步发展,进化心理学似乎已经在主流心理学中占据一定位置[30]。但质疑也很多,如认为进化心理学完全就是社会生物学的翻版[31];尚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体系[32];只是一种不具备科学性的主观推测,研究假设具有不可证伪性[33,34];是生物决定论,完全忽视了文化对心理机制的影响[35, 36]。总体而言,从人类进化角度探讨旅游根本驱动力才刚刚起步,其理论依据科学性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作为旅游驱动的解释力,但可以作为继续关注的方向。

2.2 旅游是对现代日常生活的逃离和补偿

2.2.1 逃离 现代性崇拜理性和科学技术,钟情于发展、速度和规模。工业革命及科技革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最快的加速度。“劳动分工、批量生产以及自动化使人们异化于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劳动产品,更广泛的移动性和通信方式使人们异化于自己的朋友和家庭,城市使人们异化于自然,人们甚至开始异化于自身。人们沉浸在一个由经济和经济增长所主导和引导的世界中,丢失了自己的地方感和归属感;独立和自由取代了集体,拥有取代了付出,物质主义取代了知足常乐。生产者创造着新产品以使每件事都更加简单、快速并且毫不痛苦,但是科技进步也减少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交流的必要。当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时,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对于很多人而言,现代生活的现实便是压力、束缚、幻灭以及不满的来源。人们失去了对时间和地方的感觉,失去了自我认同[37]。”在现代性情境下,劳动力的组织化、城市污染、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疏离等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烦恼、压力、紧张、焦虑、单调、厌倦等负面情绪不断增多,旅游成为人们暂时逃避现实、放松身心、寻求情感愉悦和精神慰藉的重要希望,人们犹如小鸟冲破“樊笼”,去远方寻求诗意的生活与栖居。由于旅游者多来自发达地区及经济收入较好的群体,属于现代社会的“有闲”阶层,其生活方式具有典型的现代性特征。从表面看人们旅游是为暂时逃离日常生活,从深层看是对自身所处现代社会的“反抗”。旅途使旅游者与日常生活隔离,为身体和精神创造了一个解脱束缚、压力、没有规定性身份的游戏态的新世界[38]。

以弗洛伊德[39]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为“逃逸—补偿论”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依据,该学派主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和人格,强调人本能、自然、无意识的一面,肯定非理性因素在人行为中的作用,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是在寻求某种补偿,弥合某种缺失,使人回归或张扬自己的本性。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约束和要求不断提高,人的“本我”(即最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其唯一要求是获得快乐,求得个体的舒适,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行为规范)不能得到满足,超我(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主要监督、批判和管束自己的行为)与本我、本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会经常处在直接而尖锐的矛盾之中,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从而造就现代文化下的病态人格,出现消极、悲观、焦虑、烦躁等病态心理[39]。所有人都是社会性的,人的基本目的都是在社会共同体中获得自己的归属感和位置,即“社会兴趣”。当一个人没有归属感时,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从而感到自卑。阿德勒[40]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追求卓越与自尊,其原始决定力量却是为了克服不足感和自卑感,并将所有心理失调和不适问题都视为社会兴趣的缺失,认为神经衰弱、行为不良以及心理障碍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深深的自卑感基础上为争取特殊地位而进行的努力。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无论是弗洛伊德从个体生理角度所认为的本我压抑,还是阿德勒从社会文化角度所认为的归属感缺失,都是引起现代人各种精神、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现代性加速度愈演愈烈,人们不自觉地沦为时间的奴隶,被物质消费所牵引,更容易失去自我。当人们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遭遇到本我压抑、归属感缺失等问题时,萌生出逃逸之意,选择旅游作为一种情感的防卫或治疗方式也就很有说服力了。

2.2.2 补偿 暂时逃离日常生活只是表象,寻找梦想中的美好生活作为对日常生活的补偿,从压抑到释放,这才是激发人们旅游的根本动力。几乎所有的旅游行为都是基于旅游者对旅游美好生活的理想化想象而产生的。在旅游出发前,每个游客都有一个自己心中想象和期待的美好旅游世界,并随着旅游行程的开始而不断建构和实现。这个梦想中的旅游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马尔库塞苦苦追寻的审美乌托邦,旅游和审美乌托邦都是人们解放自我、救赎灵魂的重要方式。马尔库塞把艺术和其他审美活动视为克服异化、逃离压抑、使人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41],“艺术都包含着否定的合理性,在其先进的境地,它即是大抗拒——对现存本身的反抗。”[42]换言之,艺术和其他审美活动可以创造一个完整的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并保持否定性、超越性与理想性,将反抗的矛头直接指向异化、压抑的社会现实。马尔库塞很清楚文学等艺术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想象和幻想,改变的是人的意识,但他又希望通过意识推动现实变革,“幻想,作为一种基本的、独立的心理过程,有它自己的符号。它自己的经验的真理价值,这就是超越对抗性的人类实在。”[43]他晚年执着于把幻想化为现实的努力,试图“建构出全然不同和对立的现实”,使现实中的生活得以彻底改变,在另一种崭新的生活世界,人的新感性得以诞生,压抑得以消除,人类得到自由[41]。马尔库塞一生对艺术审美革命寄予无限厚望,遗憾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旅游这种审美活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在现实层面实现他的审美乌托邦理想。旅游虽然不能像马尔库塞所希望的那样推动整个人类世界的艺术形式现实化,但在与惯常生活相对的另一个独立的旅游生活时空里,可以为人类建构一个没有压抑、自由美好的理想世界。因此,除了文学、艺术等审美活动外,旅游成为现代人逃离日常生活的理想所在,不知不觉中部分成就了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理想,成为人们对抗现代性以及自我救赎、自我补偿的重要途径。

总体看,目前主流的旅游理论研究多基于后现代视角对现代性展开思考和批判,在诠释旅游动因时支持旅游逃逸论和补偿论者甚众。但该观点过分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似乎现代社会的所有人都处于日常生活的困境中,都想逃离惯常环境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讨论旅游根本内驱力时主要停留在对现代性影响的认识上,旅游活动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属现象,这个观点很难解释前现代社会人类的旅游动因,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2.3 旅游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超越

“在日常生活中……外出旅游可能成为一种释放压力的重要甚至唯一的途径。这时,旅游成了一种社会疗法。不过……很多旅游行为是由健康的个人在健康的环境背景下做出的一种积极的行为选择[2]”。旅游者中有一部分人是源于逃逸和补偿心理而出离,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个人内在发展进步的主动愿望而热爱旅游;又或者对于同一个人,不是每一次旅游的原因都相似,有时是被动逃逸,有时又是主动自我追求。前文已经讨论了被动逃离和寻求补偿,这里主要讨论引发旅游行为积极主动的一面: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2.3.1 对真善美的自在追求 真善美一直是从古至今哲学追求的永恒话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家都对真善美问题展开过深刻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主要源于儒道两家,其秉持的个体真善美内在价值追求理念是激发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力。“性本善”是儒家所首倡,强调人性善先天的自然属性。孟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不是外来的作用),我固有之也”[44]。道家也认同人性善的观点,崇尚“善”的理念。“上善若水”语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45]老子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样的心态和像水一样的行为。立足于善良的人性本质,真善美就成为中国人实现个体价值的必然追求。魏晋时期,很多文人雅士受到道家思想的浸染,开始向外追寻自然体验,向内感悟灵魂生命,不自觉地超越了人格完善和生命尊严,试图指向一种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的理欲交融的审美境界,浸润着“人生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到了宋明时期,“人性”理论成为宋明理学的体系核心,“天人合一”从宇宙论升华至“心性之学”[46],自此,真善美合一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内容。中国人坚信人性本善,由善出发寻找真与美,因善而真,因善而美。旅游是人的兴趣所致,是旅游者内心对美好事物的体认和热爱,从而发现人性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万物之美实际都在于其所投射的人性的美、生命的美,正如柳宗元所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西方哲学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 “真、善、美” 思想。黑格尔认为只有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和宗教)才是最高的,是真正绝对的、无限的自由,“光是符合概念的意志,是自在地自由的,而同时又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只有作为真正被规定的内容,才是真实地自由的”[47]。苏格拉底[48]、柏拉图[49]、亚里士多德[50]、康德[51]等都将善看成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哲学理念,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西方哲学深厚的真善美思想为旅游动因指明了方向,在约翰·特赖布等编著的《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一书中,就围绕“真、美、善”这3个基本哲学命题“呼吁我们正确认识旅游的本质,用‘深思熟虑的旅游’去替代‘失控旅游’,积极创造一个理想的旅游世界”[52]。在旅游中,“真”就是要知道关于旅游的不同的可能描述,“美”在于培养强烈的旅游审美感,“善”则是清晰地说出一个符合我们梦想的旅游世界[53]。旅游之美正在于天人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真善美合一、超越感性愉悦,指向心灵的满足,是对自由追寻过程中生命归属的终极思考,恰如特赖布所言“深思熟虑的旅游”。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一直在寻找真善美的路上,历经迁徙、朝觐到旅游,向善而生,向美而行,终遇美好。通过旅游可以体验生命的快乐和丰富,不断焕发生命的活力;通过旅游可以寻找超越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方式和情怀,获得生命的“涅槃”,这正是旅游从古至今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所在。

2.3.2 更好地实现自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人内在的本质追求,马克思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自由和发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极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包含人的诸多方面规定性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发展,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面提高,人的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54]。西方的人本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也认为,驱使人类行动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本能的良好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对人格积极倾向的充分肯定,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的本性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人的机体的基本倾向在于尽量实现自身能力,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追求自我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内在的向好向美的追求产生自我不断完善的力量: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以后,开始追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超越需要[29]。这些需要是人类最基本、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令人惊喜的是,旅游似乎可以成为人类自我实现的完美方式。在旅游世界里,马斯洛所建构的人类所有需要几乎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从生理到心理到审美再到自我超越,可以实现人类内心追求的所有美好形态。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19],旅游活动是人自我生成和发展的重要表现[55],体现了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18],从人追求自由的秉性和谋求更好生存的角度而言,旅游指向自由和超越[56]。旅游是一种关乎人存在或生存与发展的生活方式,是提升人类生命价值与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57]。所以,当人们内心涌动着对生命价值无限热爱的情感时,自然会选择旅游。

3 旅游行为根本内驱力的现实个案分析

从文章《梦想中的旅游,一直是这样》[58]中还可以稍许透视部分游客对于旅游的态度:“我梦想中的旅游我曾经幻想过无数次,……旅游对于我来说是我最好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我最想要过的生活。在我伤心的时候想要去旅游,因为旅游可以让我就是不要去想那些烦恼的东西,……来到了新的地方,见到不一样的东西,转移了我的注意力,……让我觉得是世界很美好,我的每一分钟都不应该去难过,……除了在我不开心,不快乐,难过,伤心的时候去旅游,或者是说生活压力大了,想要放松自己的时候去旅游之外,在我高兴我开心我快乐的时候我也想要去旅游,我开心了我快乐了,心情好了,看什么都是美好的,那使得我更希望去拥抱自然,热爱自然,体验生活的美好,寻找自然的美妙,在旅游之中不断的,让自己更好,感悟人生,认真的去过好生活……”这段文字从普通游客的角度诠释了“人为什么旅游”这个问题,代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普通人的旅游观。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对哲学及其他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旅游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身心自由”,对多种人生状态的自由选择已成为后现代旅游的动因[59]。可以看出,推动人类旅游行为的内在力量不一定是单一的,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压抑和个人发展进步的自觉愿望都可能是推动旅游行为的内在根本力量,针对不同人、不同时间,可能是多种力量的同时爆发或某一种力量的主导作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主流旅游群体的驱动力也会存在差异,旅游研究应密切关注不同历史背景下旅游者的主要驱动因素,始终回应人对美好的理想旅游世界的追求。

4 结语

人为什么旅游?这是一个承载着旅游研究学术责任和使命的命题,也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现实命题。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很少对这一普遍性问题展开专门的讨论,既有研究或是对旅游动机等涉及具体情境的应用研究,或是隐藏在旅游本质研究的目的探讨中,不能很好地洞悉旅游行为的根本驱动力,更无益于对旅游其他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本文通过对既有主要观点的辨析和思考,发现无论是尚存在争议的进化论,还是基于后现代视角带有极强现代性批判色彩的逃离和补偿论,又或者是更为客观公允的逃逸和追求统一论,都不同程度地将旅游行为根本驱动力的焦点指向人性。人性中有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人的本质心理属性,如对真善美的热爱,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对自我思想的升华与超越;有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心理属性,如对自由时空的喜爱,对生理舒适度的需要和对生命安全的重视;也有进化过程中的自然体质属性,如遗传因素;还有在社会环境中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建构形成的社会属性。不同的人性属性会以不同的状态呈现在每个个体身上,也会在不同的时候在同一个体身上发挥作用,可能是一种或几种人性属性的组合,因此,在作为根本驱动力作用于旅游行为时,其表现不会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和变化的。这是一个有趣却又异常复杂的命题,未来的旅游研究如果更多从“人学”的视角关注人性需求,也许可以期待更多精彩而深刻的洞见。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与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与发展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60]。旅游既是一门科学(外向求索旅游世界),也是一门人学(内向求索旅游世界),只有立足于人学视野,才能整体反映和把握旅游的存在、功能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洞见旅游的真谛和旅游研究的本质。未来的旅游研究应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性需求、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为研究基础,因此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需要人学理论的光照[57]。

猜你喜欢
旅游者动机旅游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动机不纯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