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曦锃,华绪庚,林维杰
(1.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宁德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流行交织,给政治、经济、社会、人民健康等层面带来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防疫工作得到阶段性控制。但是,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与以往短期“四大疫情”不同,其长期呈多点散发态势,甚至出现多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加大防控难度和不确定性,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空前挑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近三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等相关部门频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决策和部署。2020年3月,为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1];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并在两会期间形成“六稳”加“六保”的工作架构,将“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居于首位;2021年3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平稳就业。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加重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生产延迟、用工成本提高、招聘计划缩减,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锐减、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薪酬水平降低、就业质量下降、人职匹配度降低、求职环境恶化等问题[3],也对高校应届毕业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心理调适也迫在眉睫,需要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和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影响。企业停工停产,产业链步骤紊乱,国内诸多行业的中小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挽救企业,尤其是吸纳就业人员占国民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显著,餐饮、零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体育等行业恢复缓慢。疫情前,毕业生大多进入中小型企业,而企业因疫情面临降薪、裁员、缩招、停招甚至倒闭,岗位供给萎缩。企业急需“回血”“复活”“生存”,关闭了校园招聘通道,只面向社会招收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无疑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丧失了许多就业渠道和机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874万人,2021年达到909万人[4],而2022年突破千万达到1 076万人[5],无疑给毕业生带来激烈的就业竞争。2011—2016年间,全国研究生招生控制在60~70万人,考研在150万人左右,而2017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后,以每年40万左右的增速增长,2022年达到457万人。造成考研人数猛增的原因,一是国外对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迟缓,阻碍了学生出国留学的计划而转向考取国内研究生深造;二是每年考研失利人数上涨,“二战”甚至“三战”的学生大有人在。人员结构的变化,降低了考研成功率,还影响到就业率。
高校在疫情管控下严格审批入校人员,防止聚集性活动引发安全隐患。目前,高校主要以中小型招聘会吸纳邻近地区的用人单位,跨省流动人员受限,企业甚至因入校手续烦琐而放弃线下招聘。因此,用人单位供给量较以往减少,岗位匹配度低,效果大打折扣。不过,网络招聘信息增多,但是不少企业青睐现场面谈,而毕业生又因属地疫情管控,影响跨地区就业的流动性。公职单位招考,一般需要组织线下笔试和面试,但因疫情不断延迟,阻碍了毕业生求职进程,故采用“双机位”线上考试形式,虽能解燃眉之急,可是面试设备不足、环境嘈杂、信号接收差等因素都会影响考生正常发挥。
我国高等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类课程历史由来已久,当前,大多数高校逐渐配备专业的就业创业教师团队和双创教研室等,将就业育人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但是,职业生涯教育方面没有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依然跟不上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课程内容比较老旧,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一方面,疫情防控以来多数企业招聘采用网络简历投递和“云”招聘面试等形式,但就业指导课程在网络求职技能培训等方面较为欠缺,导致毕业生在线上面试时不能做到正常发挥,甚至失去意向岗位;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在大四毕业班年级修读的高校不在少数,而学生到大四毕业班课程较少,陆陆续续开始求职面试,并到企业岗位实习、就业,若在这个时期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来说,受用率低,并且疫情防控频繁出入校上课和实习有所冲突,不如大三年级学生在校集中授课效果好。
目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抓手是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但是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因专业门类、意向岗位、就业观念等不同,需要课后个性化辅导,而授课是以团体辅导的方式,这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是只针对一种或一类职业角色,当每位学生的需求不一致时,学生的个性展现、综合能力、思想道德、家庭经济、心理调适甚至疫情防控带来的观念转变等因素造成了课程教学内容与个人需求匹配度大大降低。另外,用人单位招聘与应届毕业生求职本是一个双向互动选择的过程,高校疫情防控常态化限制入校招聘的企业人员、用人单位数量、岗位供给量与招聘会规模,往往会出现学生所需的岗位校园招聘企业无法提供,校园招聘提供的岗位也不被学生认可,虽然高校举办多场中小微型招聘会,但来参加的大部分是怀揣就业探索之心的非毕业班学生,应届毕业生不是在外实习就是在准备考公、考研,对校园招聘和就业资讯置之不理。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队伍,高校目前主要依靠思政辅导员。但是,不少辅导员本身的阅历浅,工作经历不足,事业发展时间较短暂,欠缺实践指导经验,专业化水准不够,自身专业背景与授课对象专业不匹配,授课内容相对单一,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着眼点大同小异,流于形式,无法让学生体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就业模式,很难起到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应对疫情形势的就业指导业务培训和研讨较少,形势研判力度不大,没有统筹好疫情防控下的就业工作,就业舆情动态关注少,导致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对我国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的新政策和新举措不了解,没有及时更新教案内容,而且就业育人思政体系落后,不能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易沿用传统结构性培养方式误导学生,影响毕业生平稳就业的局势。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一部分学生职业目标模糊,暂时选择“躺平”甚至所谓的“摆烂”;一部分学生就业意向不是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而考虑考公、考研等成功率较小的就业形式;还有一部分学生沦为“啃老族”和“慢就业”群体。不少高校将就业帮扶工作压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事务繁杂,所带学生人数多,精力有限,开展专项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难度高、耗时间、压力大,无法及时做到对每位学生的跟踪和帮扶。而且,高校也缺乏社会扶持资源,市场调研开拓力度小,与政府、人才市场、行业商会、重点企业的互动联系不够,难以撬动部门、学院、校友、企业、校外机构和新兴领域等资源。
就业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就业服务长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就业服务机制与学生个人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捕捉就业育人时机,高校就业办甚至二级学院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机制,在就业方面出台政策,比如可以设立专项就业经费,确保疫情防控后勤,配备就业工作专员协调组织,就业成效与绩效挂钩,增强队伍培训的力度等。高校应该把就业作为招生的反馈活动,最终形成“建立—实施—评价—反馈—优化”的就业服务长效机制,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益、效率、效能。
需求是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原动力,包括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和行业需求等,尤其个体需求是就业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就业指导课更要突出课后对学生需求的关注。疫情改变就业形势,高校在思想教育、能力训练、创新思维、管理服务等方面均要立足学生需求变化,做好“一生一档”,尊重人格差异性和成长成才规律性,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措施,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求职技能、职业发展的本领。高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搭建长期合作平台,提前确定用人单位需求并为实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因疫情管控受限且有线上面试需要的毕业生,可以开辟出专门面试间,创造良好条件。当然,对于疫情影响择业观念,未衡量个人实际目标而盲目跟风考研考公的毕业生,及时开展谈心谈话纠正“伪需求”观,帮助学生在后疫情时代实现“更好地就业,就更好的业”。
就业工作不等于毕业生工作,高校就业精准服务可以分阶段开展,面对疫情的不稳定性,不能临近毕业才关注就业。首先,高校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思维、创业实践、就业指导等课程前置教育;其次,将疫情背景下的就业形势、政策宣传、法律咨询、手续办理、就创资讯推送、职业发展咨询等服务工作贯穿大学各年级;另外,引导低年级学生结合实际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互联网+”大赛,以赛促学,提升就业的主动性和主观性。同时,个性化指导不能局限于毕业班,学生成熟度不一致,在面临疫情突变时,不同年龄段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要根据学生职业认知发展阶段进行指导,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双方有效匹配度,就业工作队伍要有的放矢,将工作阵地集中在有意愿、没能力,或有能力、没意愿的学生,提升就业工作实效性。
就业不是少数人的工作,更不只是毕业班辅导员的工作。高校应重视并建立起一支由就业指导专家、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就创专任教师、毕业设计导师和辅导员等群体组成的就业工作团队,与学生建立情感基础,成为良师益友,在大一开展职业生涯启蒙等教育。就业意识的树立需要就业工作者长期以情动人,用情化人,教师要具备共情能力,尤其面对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就业压力和风险意识,就业工作队伍要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心态,理性降低就业期望,增强就业信心,提升抗压能力。比如,任课教师开展实训课,导师带学生参观企业,辅导员带学生到基层一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都能发挥就业指导的情感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友模范、高年级示范作用,社会机构资助帮扶,家长的循循善诱,让情感发挥最大的价值和功能。
高校应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不拘泥于形式,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用前瞻性的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时空界限,以职场文化品牌建设育人阵地。其一,依托团学活动形式,结合日常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也包括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与就业育人灵活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对就业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转变就业观念。其二,通过“空中”宣讲会、网络双选会、“云”讲座、网络直播、在线答疑等活动对毕业生就业提供可靠指导,包括简历诊断、网络面试技巧、劳动合同签署等,提升就业技能;其三,院系教师、专业课导师、辅导员提供并整理可靠的就业信息、具体的就业指导、准确的岗位推荐,有助于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6];其四,盯紧特殊学生群体,包括弱势、残疾、经济困难、少数民族、零就业家庭的学生,制订个性化就业帮扶方案,开展关爱帮扶系列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解决其后顾之忧。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成为全球或局部地区长期流行的传染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无论是解决毕业生求职困境,还是完善高校就业精准服务,要坚持就业育人,将“三全育人”贯穿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疫情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人生观,联动各方形成育人合力,健全疫情背景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