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内在特征与优化思路

2023-01-26 10:09范媛吉彭薪羽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园区育人大学生

范媛吉,彭薪羽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作为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课堂,是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乃至终身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的“硬结构”主要侧重于园区宿舍建造、公用空间和相关硬件设备的建设。“软结构”主要是指在大学生生活园区这一特定范围内,以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人际交往等为重点,通过制度规范、组织团队、文化氛围、精神环境等落实具体举措,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条件。

一、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内生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空间和时间的延伸,新生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使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功能定位不再局限在居住和休息层面,在以下三对关系的不平衡发展中不难发现促成大学生生活园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一,教育建筑与居住建筑的矛盾。从建筑群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生活园区同时具有教育建筑和居住建筑双重性质。传统的宿舍是设施设备导向型建筑,注重物理环境,宽敞干净、生活便利是基本的亦是主要的价值目标。各建筑的居住保障已经相对完善,但教育性能仅只冰山一角。教育建筑性质意味着园区内的各建筑应是学生导向型建筑。尤其是学生宿舍,应注重人际环境,利用宿舍环境促进学习。统观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大多在原有宿舍区基础上进行改造。育人价值是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园区建设过程中育人价值的发挥需要平衡社区建筑的教育性质和居住性质,甚至更多地发掘各建筑的教育性。

第二,个体价值与社会生活的冲突。大学生生活园区本是大学生生活和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在生活园区,学生个体的价值观的不同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直接表现出来,学生之间的生活需求、贫富差距、学习习惯等更现实、更直白地表现出来。青年学子与管理人员之间也会有价值观冲撞,学生与园区所在的地域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等都有直接的接触。这些都让个体价值与生活现实产生一系列的冲突,冲突越大,教育的意义就越大。

第三,自律与他律的动态平衡。园区建设过程中,设施现代化、体制社会化、管理物业化、生活社区化、宿舍单元化等特点给公寓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1],“重建轻管”“重管轻育”使园区文化建设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层面。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意识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大部分园区活动局限于管理者组织或开展内务评比等,富有学生成长特色或学生自发组织倡导的功能挖掘不够。

二、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三大层面

(一)人与环境的层面

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来看人与其所在环境互动关系,对大学生成长产生作用的要素分为个人需求、群体诉求和环境文化。个人需求是构成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核心要素,群体的集体价值观会作用于个体的价值判断,而环境文化既是当下的群体文化表现,又能反向影响着个体的价值形成。

从个人需求来看,大学生生活园区最主要的个体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个人的价值判断、精神追求,在园区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爱好需求。结合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学生在生活园区的个人需求也可呈阶梯式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如生源地的不同会在饮食、作息等方面产生个体差异,消费习惯的不同会在用水、用电等集体开销上表现差别,个人追求的不同会在园区空间内体现为追剧、学习、锻炼身体等不同的行为。个人需求是“软结构”的最基础要素,应对学生个体做针对性了解,充分把握学生的特性需求。

从群体诉求来看,园区内的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成员往往因为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追求而慢慢聚在一起,通常有相同的学习、生活诉求。例如考研群体对自习空间、睡眠环境的要求相对统一;球类爱好者根据兴趣的不同,对篮球、羽毛球等场地各有需求等。由于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主动靠拢、加入对应的群体,通常对群体组织的活动积极性较高,对群体的行为方式较为认可。在园区内,以群体为单元的互动行为直接作用于个体的习惯养成、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群体成员较其他人而言更容易达成共识,表现出共同的特征。

从环境文化来看,首先表现为园区硬件设施和外在布局的视觉表现形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温馨的、整洁的、安全的园区环境有利于构建宿舍“家”文化。其外,大学生生活园区的环境文化更涵盖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如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等。除了园区本身的环境文化,多数大学生园区由于地缘关系还受到周边社区环境文化的影响,例如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及周边的环境治理等。内外部环境文化共同影响着园区内的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个人的意识形态转化,促进个体的精神发展。

(二)人与组织的层面

结合大学生和园区内的组织互动来看,主要从规章制度、队伍机构、实践活动三点展开分析。规章制度是规则的具体体现和表达,队伍机构主要指管理者牵头组建的集体,实践活动提供个性化、体验性的内容。大学生在园区的规章制度、队伍机构、实践活动的三线牵引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断以“他律”促“自律”。

规章制度表现为正规的、成文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制度、须知、公约等文件,作为“有形的手”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规范着学生的言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管理者之间会在这种互动行为中形成一定的互动关系,当表现为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有序的园区氛围时,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组织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外向情感性支持以及实用工具性支持,以帮助其顺利应对遇到的困扰与问题。规章制度作为人人都需要遵守的要求,可以在生活习惯、场地使用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需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推动园区内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

队伍机构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规范建立起来的组织,往往由管理者牵头开展队伍建设,如党团组织、勤工助学中心、入住园区辅导员队伍等。依据参与人员类别,可划分为以教师或园区工作人员为主的管理者队伍机构,和以学生骨干为主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机构,这两支队伍共同促进规章制度的作用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

实践活动的类型包括文化传承感悟、劳动教育、周边社区服务等,强调亲身体验,注重参与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生活园区文化节系列活动,从文明宿舍评选、生活知识竞赛到园区摄影大赛、园区趣味运动会等。大学生在园区的时间较多,积极引导大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小的宿舍集体生活走向丰富多彩的园区实践活动,对青年学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有益于提升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引导适应社会。

(三)人与时空的层面

从人与时空的层面来看,主要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展开讨论。空间要素分为宿舍楼栋、公共社区、园区外缘三种层次,不同空间发挥的育人作用有所不同。时间要素可以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种横纵向角度理解。

从空间角度来看,宿舍是大学生园区中的最小场域单位,数百个宿舍组成楼栋。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也从最初以宿舍为主,随着园区的建设覆盖面扩大而不断丰富。宿舍空间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感的需求,楼栋邻里能够拓展不同宿舍间、不同班级间、不同专业间的共融共通,而公共社区则可以真正帮助大学生走出宿舍、扩展活动、丰富实践,助力学生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体验。个人需求、群体诉求、环境文化、规章制度、队伍机构、实践活动为空间这一客体要素划定大致范围,而空间的范围扩大或缩小也促进或制约着生活园区中个人需求、团体建设、环境文化等要素的发展。

从时间角度来看,可以从“软结构”发展过程的纵向与横向时间内的要素共建来解读。从历时性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总体明确,但现实境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也从注重“硬结构”到不断丰富构建“软结构”。居住功能向教育功能的过渡,规范管理向管理育人的转变,“软结构”在不同的纵向发展境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共时性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同一时期各构成要素的协调融合。如部分学生要求的私密安静与群体活动的热闹开放是否协调,个体追求生活的舒适自由与规章制度要求的统一有序是否协调,园区实践活动是否精准服务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需求等。只有在要素间有效互动的前提下,“软结构”才能发挥出理想的育人效果。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的优化思路

(一)彰显时代性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也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对于高校而言,随着社会基本矛盾和学生群体特点发生的改变,立德树人成为高校着眼于顶层设计、机制建设、激励保障等系统架构的根本所在,目标是建立同向同行立德树人大格局[3]。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建设也要强化教育引导功能,防止思政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状态。要注重实践养成,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生活园区精神文明创建与传播的引领作用。让学生生活园区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道德品行完善、社会责任践行的精神家园。

(二)体现开放性

“软结构”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园区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增大,线上虚拟空间的拓展,资源共享性的增强,可选择服务的日趋完善等方面。大学生较容易迷失在网络空间复杂多样的信息中,重视网络空间的肃清和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空间拓展视野、获取知识、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4]。从线下来看,学生宿舍内的生活条件和园区内公共活动场所不断提升优化,打印、快递、外卖等生活服务种类多样。园区内的公共空间实行开放共享,自习室、会议室、图书馆、自助洗衣房、成长辅导室等均免费使用。开放性给便利使用场地、加强交流交互创造条件,为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基础,园区内的兴趣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价值观共同体不断增多。

(三)突出协同性

当前的大学生生活园区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生活园区管理部门为主体;二是园区管理部门和辅导员协同分工;三是实施书院制,园区管理部门、学院、学工部等共同参与,如浙江大学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资源力量。第三种模式的效果更佳,表现出协同育人的特点。“三全育人”视域下,“软结构”的协同性不断突出强化。“软结构”的构成要素多元,人与组织层面涉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园区内的学生自治组织和基层党团组织等多个主体,呈现“多中心”有效协同的需求。因此,只有在各要素都能有效协调的前提下,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才能发挥理想的育人作用。良好的协同性具体表现在学生的个人需求与园区资源供给相匹配,个人行为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相融合,学院教育管理与园区管理服务有效衔接,线下活动与线上教育有效共振。

(四)打造体验性

体验性表现在激发学生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同时体现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是大学生生活园区的主体,通过组织入驻园区辅导员等教师队伍展开引导[5],不断强化“以学生为本”,优化管理、服务、活动等内容的体验性,提升大学生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利用地缘优势开拓育人活动的渠道,充分发挥园区和社会接壤的属性优势,从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组织精化活动,发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组建青年学子团队运营勤工助学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主题教育中心,由学生为主策划开展主题党日、文化活动、学术竞赛、创新实训等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学子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学生参与的体验性,深化育人效果。

(五)坚持价值性

“软结构”建设的落脚点归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体现出育人价值性。立足新青年在生活需要、成长需求上发生的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产生的新问题,“软结构”应在不断优化中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一方面,“软结构”在建设过程中会逐步形成群体意识形态,最终升华为特定的文化,引领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软结构”的建设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充分把握群体的共性特点及个体的特性需求,承载多元价值存在的同时尊重学生个体价值。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诉求的重视,对学生个人成长需求的尊重。通过意见信箱、“吐槽大会”座谈会等形式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通过园区工作问卷调查、走访宿舍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评价。

四、结语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以及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园区“软结构”形成的内生原因和呈现的内部结构,有益于对标新时代新目标,不断优化体现时代性、开放性、协同性、价值性、体验性的特征,发挥好大学生生活园区在时代新人培育中的联动作用。

猜你喜欢
园区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