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研究
唐代峡州流贬官考
尚永亮(1.19)
王定安与《求阙斋弟子记》
黄河 端木鑫玉(1.25)
关羽之殒与“关公文化”
俞思念(1.29)
论重庆市灌溉工程遗产的价值及保护利用
程得中 李秀珍(1.34)
近代宜红茶区茶商及其经营
葛政委 吴运江(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宜红茶的产销问题探析
黄祥深 张雪琪(2.9)
白帝天王信仰研究进路与展望
刘冰清 刘晓宇(3.1)
革故鼎新:近代武陵山地区基层治理转型之困
——以德政碑为中心的探讨
郭峰 申莉(3.6)
胡适《读楚辞》的学理缺失与历史贡献
冉魏华(4.25)
论《楚辞·渔父》的经典化
陈芳(4.33)
2021年三线建设研究述评
徐有威 张程程(5.12)
国内三线建设决策动因问题研究述论
宋银桂 岳小川(5.18)
青冢源流及其符号象征意义
王前程(6.1)
近四十年来三峡历史文化研究述评
刘兴亮(6.7)
薅草锣鼓:土家族歌乐到说唱的过渡形态
熊晓辉(6.15)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余永跃 阮睿颖(1.4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时代价值解读
胡孝红 郭文璐(1.5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金明 张艳艳(2.34)
小区党支部赋能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理路、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
吴淑娴 彭莉(2.41)
生成性思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论的启示
喻学林 刘天仪(3.39)
教育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闫少华 李梦颖(3.44)
政党自省、政党自强和政党自信探赜
项久雨 杨冉 牛军政(4.1)
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建设的基本经验
郭国祥 杨慧哲(4.5)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实践推进
冯兵 曾理然(5.1)
党的优良传统与党的自我革命
王进 刘美华(5.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重塑
吴艳东 陈明(6.23)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覃美洲 王淑仪(6.30)
列宁晚年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时胜利 姚佳媛(6.36)
乡村振兴与旅游研究
旅游商品的符号价值与地方感关系解析
阚如良 曾煜(1.72)
环境保护视域下乡村“三治融合”建设实践探索
熊敏瑞 许昕(1.78)
文化遗产旅游对游客的教育作用:以武当山为例
程绍文 冯娟 张毅 等(2.46)
非经济因素视角下我国妇女致贫之因与脱贫之路研究
——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
向延平 陈友莲(2.52)
农村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宗华 毛天平(3.66)
民族旅游村寨青年东道主主体性的影响因素与激活路径
——以皖南千秋畲族村为例
汤云云 晋秀龙(3.71)
后脱贫时期我国贫困治理的演变趋势与应对路径
刘名军 章彩(3.77)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美食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周瑜 侯平平(4.38)
基于SWOT分析的东山岛民宿经营策略研究
李沁优 温璐璐 陈一萍(4.48)
聚利而治:乡村振兴的组织化路径与共同体建构
——基于湖北X村的个案研究
陈荣卓 车一頔(5.26)
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功能研究
——以贵州荔波乡村调查为经验来源
贺海波 向月华(5.33)
乡村振兴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基于湖北赤壁Z村的调查
唐琼 陶放 陈镜伊(5.39)
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皮海峰 雷成阳(6.40)
基于凝视理论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投射—感知形象对比分析
王钦安 曹炜(6.46)
移民研究
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移民利益分享研究
孙海兵 梁纯(1.58)
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稳发展初探
——以湖北外迁安置区为例
李彦强 逄智堂(1.62)
在华国际移民杂糅性文化身份的建构
——以“文明交流互鉴”为视角
卢毅 任振一 陈朋(1.66)
基于CiteSpace国际移民研究领域可视化计量分析
段卓廷 唐赫(4.54)
三峡聚落遗址变动反映的盐业移民现象
史威 张静(4.68)
经济研究
货物贸易发展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
胡飞(2.79)
对中美贸易战的认识及应对策略思考
徐清海 李兰芝(2.84)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知识产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王守文 李申浩 胡向阳 等(2.111)
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
徐俊武 李春城(6.54)
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对员工网络怠工的影响研究
——基于认知视角
向常春 付成丽 王旭,等(6.63)
人力资本高级化、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以安徽省为例
王刚(6.70)
文学研究
彭淑佚诗补遗及与许兆椿互见诗考辨
李建国 陈晏葶(2.59)
李渔《十二楼》中“楼”的功能性与权力场域
王一雯(2.63)
山泽与世俗:网络仙侠小说的二元叙事
王志强(2.68)
《占卜者》的空间艺术与女性艺术家的成长
王芳(2.74)
唐传奇爱情故事人物矛盾形象及其小说史意义
陈际斌 冯万琴(3.98)
历史的重奏:北宋前期士人对金陵的咏叹
张再林(4.93)
抒情与时间:周策纵“当下”美论
付璨璨(4.98)
《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文体探赜
王齐洲(6.78)
刘基《拟连珠》的思想情怀
顾瑞雪(6.87)
阐释学视域中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刘月新(6.94)
英语世界唐代小说翻译的文学价值认同
何文静(6.99)
新闻与传播研究
我国移动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问题、影响及对策
刘建新 陈梦琦(1.83)
近十年高校自媒体应用研究综述
赵秀丽 岳俊峰(1.88)
论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
严孟春(2.101)
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错误的系统分析
王志标(2.106)
西方电影观众理论新走向
——以21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电影观众研究为考察对象
卢康(3.80)
鄂西土家族文化事象的影像表达与族群记忆建构
林静 刘进华(3.88)
“米姆”式传播:昭君形象经典化建构路径再探析
张芹 都春屏(3.93)
论智能广告起源
柳庆勇 刘好 王惠敏(4.76)
技术拟真·感知沉浸·关系再造:“元宇宙”视域下媒介生态的变革逻辑
赵红勋 王飞(4.83)
新闻价值链视角下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胡艳红 李鑫垚(4.89)
贾樟柯电影的“声音诗学”
王杰泓 汪弘扬(5.62)
技术、身体与伦理:《攻壳机动队》的后人类思考
张晶 陈祎(5.68)
论中国古典文学对谢晋电影创作的艺术浸润
王凡(5.74)
法律研究
比较法视域下被告人庭前供述证据能力的三种模式
——以被告人翻供为主要研究视角
罗春梅 王海(1.94)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启动困境与应对
曾鹏 余林(1.104)
我国抵押物转让新规探析
李国际 王昌稳 周若愚(2.90)
未成年人网络打赏效力证明责任再探析
夏璇 苏世伟(2.95)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被害人陈述可信度研究
骆东平 周荣(4.106)
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新《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评析
卢以品 王鑫武(4.112)
论游戏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类型化
——以游戏的本质特征为考量
宋倩(5.101)
我国破产债权确认程序的审视与改造
余澜 雷鼎(6.104)
刑法谦抑视野下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刑法治理
项婷婷(6.110)
教育研究
劳动教育内容的四重维度
李磊(3.13)
青年学生劳动素养教育的历史变迁、时代转向及守正创新
范伟伟 李闻娇(3.20)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李静蓉(3.27)
多元化与非均衡
——小学劳动教育现状扫描与修正路径
赵军 易倩(3.31)
从传统治理到数据治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协同治理逻辑
李志峰 沙尼达·阿斯哈提(5.80)
自我效能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课堂卷入水平:理论审视、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
张继平 马会丽 邓可(5.86)
神经教育学视角下解读体育运动学习与教育
何燕燕 李迎春 贺道远(5.93)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点领域英语人才培养
孙华丽(5.97)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社科类核心期刊论文作者类群分布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黄少成 赵姗姗 廖林雄 等(5.109)
历史文化研究
民国时期汉冶萍公司职工福利的内容、效应与局限
——以汉冶萍公司档案为中心的研究(1920—1938年)
刘远铮(3.105)
汉魏晋国家图书整理职官考
李心灵(3.112)
乡约的属性、职能及其历史演变
董建辉 覃桐(4.13)
学术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对湖南省侗学研究会参与侗族非遗保护实践的考察
段超 石霞锋(4.19)
《二战前后中国知识界的战争与和平观——基于报刊所见》评介
潘大礼 邱鹏涛(6.116)
“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研究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思考
黄浩涛(1.1)
碳中和:需要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发展范式转型
潘家华(1.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实践研究
何伟军 张晓燕(1.12)
民族学研究
个人学术历程中的生态人类学思考
——崔明昆教授访谈记
翟淑平 崔明昆(1.109)
畲族文书搜集、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曹大明 黄惠(2.14)
从南方山田到东南山客:唐至明朝历史记载中“畲”的含义变迁
李扬(2.21)
畲族最早入迁浙江的年代考辨
——基于两则民间地方文献的反思
孟令法(2.27)
水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研究
跨国界河流水资源冲突下的“水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袁亮 何伟军 孔阳 等(3.48)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的立法建构机理及完善路径
欧阳庆芳 张海龙 殷仁胜(3.53)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路径研究
——以广东省考洲洋典型海域实证调研为视角
臧博(3.59)
社会学研究
数字包容视角下“老漂族”的数字融入研究
黎昌珍 饶玲瑜(5.45)
职业差异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的实证分析
王晓娟(5.50)
社会认同视角下职业污名感的应对机制研究
段波 赵双双(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