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宠菊 章涤凡
摘 要:云南石漠化片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药农带来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为石漠化片区顺利脱贫摘帽贡献了力量。但是在新形势下,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缓慢、药农自身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了药农收入的提高,需要药农选择最优方式、提高技能,中医药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与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业融合,从而扩大药农收入,早日实现富裕生活目标。
关键词:云南石漠化片区;中医药产业;药农收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6-0034-03
收稿日期:2021-07-12
基金项目: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2019J1079);2020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2020TDXMY0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中医药产业发展创新团队”(2020CX03);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云南省高校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
作者简介:万宠菊(1981-),女,湖北荆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研究;通讯作者:章涤凡(1971-),女,云南永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从事健康产业发展与促进政策研究。
云南石漠化片区包括曲靖、红河和文山三个州市十二县市范围,其中曲靖主要是罗平和师宗两县,红河是屏边和泸西两县,文山全州范围都被划分为石漠化区域,即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及文山八个县市。我们去文山、曲靖和红河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石头比土多,成片成片地出现,风景不错,但对于农业种植有很大影响。经过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云南石漠化片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原来的石漠化荒坡披上了绿色植被,生态环境好转。在此基础上,石漠化片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本文主要研究云南石漠化片区依据当地的野生中草药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产业过程中如何提高药农收入,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一、云南石漠化片区中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一)种植方面
云南省201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872万亩,产量94.95万吨。其中,曲靖10.64万吨,红河5.18万吨,文山1.86万吨。石漠化片区12个县市中有7个县市是“云药之乡”,具体名单及适生中药材品种见下表。文山州主要种植三七,2019年三七种植面积超过160万亩。曲靖罗平县是生姜主产区,2020年种植面积20万亩,罗平小黄姜已入选中國农业品牌目录和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曲靖师宗县是云南最大薏仁产区,种植面积达10多万亩,“师宗薏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红河州屏边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30万亩,一些地方开展林下种植中草药,既不占用耕地,又能获得药材和木材收益,一举数得。红河州泸西县中药材面积不足10万亩。泸西灯盏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该县种植面积有2万余亩,每亩可获利7 000元左右,远高于种植一般的农产品。
(二)加工等方面
文山州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以三七为原料加工制造的产品不仅有药品,还向保健品、化妆品和日用保健品等方向延伸进行了精细加工,有代表性的中医药制造企业有七花、七丹、特安呐等,目前天士力也来文山发展。文山三七除加工外,在商标品牌、技术研发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方面也有一定建树。曲靖师宗和罗平的生产加工主要以生姜和薏仁为原料加工制作中药饮片、食品、保健品等。红河州屏边和泸西主要进行三七、石斛、砂仁、草果、生姜等的粗加工以及黄藤等中药饮片加工。总体上看,曲靖和红河石漠化片区的加工技术和精细化程度与文山片区有一定差距。
二、云南石漠化片区药农收入来源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发现,药农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药材、在合作社务工,少部分来源于土地流转和资金入股等。下面通过实际调研来看看具体情况。
(一)调研案例一
2020年11月我们课题组去文山参加“第六届文山三七节”,并去调研了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通过与商户交流,我们了解到一些商铺老板家里有种植三七,时间到了就直接拿到店里销售,按照三七头数分类,另一些商铺老板就是低买高卖,他们低价收购原料后囤积在店里销售。在店铺里商家一般可以进行简单的磨粉加工。在市场边缘的地方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卖三七花、三七根等,一包500克25元左右,据他们讲是自己家在山上种的。在三七国际交易中心里面还有一大块地方是用于简单分拣加工的,有很多农民聚在一起对三七等中药材进行清洗、分类、剪三七花根、磨粉等。在交易中心外边的路上有药农直接售卖自己种植的新鲜三七。
(二)调研案例二
另外,我们还去广南县调研了L公司,他们公司主要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生产一系列产品,除石斛产品外,还向食品、化妆品、饮料等方向延伸。L公司成立了合作社,流转林地1 200多亩,合作社社员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用工方面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L公司通过石斛产业帮助社员脱贫增收。措施一,给社员统一进行石斛种植技术培训,在公司技术指导下石斛达到标准的公司统一收购,有的药农年收入可达20多万,不能自己种植的就将土地流转给公司,获得土地流转收入。措施二,培训工人进行石斛等产品加工技术合格后上岗,比如加工西枫斗、精粉、切片、干花等,有底薪加提成,月工资3 000元左右,同时还能以自己的资金入股公司获得分红,一般分红率8%左右。公司除加工制造石斛系列产品外,还与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如石斛面膜、唇膏、护手霜、牙膏、手工皂等。但在延伸产品这一块药农无法介入。措施三,该公司以石斛为原料,向健康食品、观光旅游发展,开发了石斛馒头、鲜榨汁、花茶、花酒、石斛酒和啤酒等向餐馆、酒店、养生馆等供应;在石斛种植基地所在小镇结合当地资源、民族文化打造石斛特色小镇,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中心广场改造,还沿着石斛种植基地建设了一条石斛观光长廊,吸引游客来乡村休闲旅游。游客参观游玩后可以品尝石斛花茶和石斛宴等,既健康养生又能享受山野乐趣。公司在此过程中为社员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比如石斛馒头加工、石斛宴制作、改造工程等。
(三)调研案例总结分析
1.从上面两个调研案例可以发现药农如果没有参加合作社,自发种植中药材的话还要自己解决中药材的销售,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去销售,也可以自己开店销售,二者都要承受一定的市场风险,但是前者需要的资金少,后者需要的资金多但获利空间也大。药农如果参加合作社的话,一般是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统一采购,药农不必考虑销售问题,承担的风险小。
2.药农收入一般集中在与中药材种植和简单加工的环节。自己种植获得收入前文已经分析了不再赘述,不能独立种植中药材的农民也可以通过去合作社打工参与种植活动,比如移栽。中药材收货后需简单地物理加工,略有经验的农民也可以参与获得劳务工资。
3.中医药企业从工业向服务业延伸可以带来更多机会。上例的L公司将药品向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也能够带来新的培训机会和岗位;向休闲旅游业延伸为当地药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带动当地民宿、餐饮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药农转型专业从事旅游服务业,增加收入。
4.在劳动力要素获得报酬的同时,可以使药农闲置的土地和资金以入股的形式获得土地收益和资本收益,在相同时间内获得多份收入,有利于药农提高总体收入水平。
三、云南石漠化片区药农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收入来源虽多,但总体收入不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云南石漠化片区的药农主要收入是种植中草药后销售获得的收入以及在合作社、企业务工的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及分红。种植收入一般要看中草药的生长周期,比如三七要三年期的才有药用价值,这意味着如果要获得种植收入必须等三年,其间可能还会遇到价格下跌的风险;务工收入一般工作一天可以获得60~70元左右,这个收入不高而且不稳定,有务工需求的时候才能实现收入;土地流转收入一般是以药农自己的土地低价入股获得收入,资金分红一般是以自有资金入股合作社或中医药企业获得分红,比如本文调研的一家中医药公司吸收药农的入股资金6万元,年终分红4 800元,可见土地和资金要素能获得的收入有限。因此,药农的收入虽多,但也不是很稳定,总体收入不高。
(二)药农的收入主要依靠简单劳动获取,附加值低
药农在与公司合作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药农都能获取种植收入。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公司一般要求只有掌握了种植技术的农民才会从合作社或公司领取种苗自己种植,不具备相关技术的农民将土地低价流转给合作社或公司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药农去合作社或公司的工厂务工一般从事的也是比较简单的种苗分拣、移栽、中草药成品的分类、切片等初级加工,一般一天只有几十元。
(三)中医药产业向下游延伸力度有待加大
一般情况下,药农种植的中草药收货后由签协议的公司包干收购获得收入,此后中医药企业进行深加工获得的增值价值与药农无关,药农一般处于产业链上游,属于原料供给端;少数在中医药工厂务工的人员会获得少部分的劳务工资。从上面调研案例可以看到药农在中医药延伸到旅游业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但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中医药企业都像L公司做得那么全面,向一二三产业同时进军,有一些还主要集中在收购原料,然后加工制造,向下延伸力度不够。
(四)中医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业有待融合
从上面的调研案例中我们发现药农增加收入的途径除了种植、简单加工外,还可以通过中医药健康旅游这样的服务业来增加收入,由于没有中医药深加工门槛高,一般的药农经过培训都可以上岗。但是从石漠化片区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提出了中医药产业要立足大健康产业,要与乡村旅游融合的方针,但在实际中能够做到的并不多。
四、提高云南石漠化片区药农收入的路径
(一)药农要从优选择,致力于收入最大化
药农的时间、土地、资金等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务工和种植,必须进行取舍。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药农自己种植中药材需要技能、需要经常管理和操心,但只要种植质量和规模上去了,一般收入都很不错,一年十多万元或几十万元都可能实现,相比务工的死工资和低工资而言要可观得多。因此,药农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安于现状打工挣点小钱,要勇于挑战自己,从优选择,即使自己种植会压力大工作量重,但有奔头。同时有闲置的资金也可以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虽然少但也可以增加总量。
(二)药农要不断学习,提高技能
云南石漠化片区的药农务工收入低的原因是工种简单,技术含量低。脱贫的标准是年人均收入超过4 000元,这个目标通过打工也很容易实现,但是脱贫之后要与乡村振兴衔接,要实现生活富裕,那靠务工收入还是不容易实现的。药农要改变这种情况的前提是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掌握更多技能。药农要为获得富裕生活付出努力,在政府或公司组织的中草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等培训上认真学习,以中医药种植能手或加工能手为目标培养自己。只有这样,药农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适应岗位获得高收入。其次,药农在中医药产业链不断延伸的情况下,需要适应变化,让自己从以前简单的农业劳动慢慢向服务业转变,比如从事物流、销售、导游等活动来提高收入。
(三)中医药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延伸产业链,提供稳定工作岗位
1.中医药企业稳定发展是提高药农收入的前提。中医药企业不断发展,制造加工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市场销售良好,反过来会加大对中草药原料的需求,能够提高药农种植中药草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企业发展良好,需要扩大规模,在原材料种植基地建立加工厂等,可以为药农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工作岗位,不断提高药农的收入。
2.不断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中医药企业除了在中医药制造环节不断深加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产品外,还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向衍生品市场发展,比如开发中医药保健品、中医药饮品和中医药化妆品;像中医药流通市场延伸,如中医药批发与零售、中医药电商及物流等。在中医药企业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將会为药农提供新的工作岗位,比如简单的加工工作,也可以从事为中医药电商服务的快递、打包等工作,实现非农收入的增加。
(四)依靠中医药资源建设特色小镇
云南石漠化片区要抓住云南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契机,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依靠中医药资源,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优势建设中医药特色小镇,使中医药产业与乡村旅游尽快融合。在特色小镇,游人可以观光中草药种植基地、参观中医药加工、品尝当地特色药膳、了解当地文化等,吸引游人的同时,带动当地农家乐、民宿的发展,增加药农的非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王秀兰,刘晖,汪宏亮.基于VAR 模型的甘肃省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药农增收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5):29-31+42.
[2] 云南省统计局.2020年云南统计年鉴[K].2020.
[3] 拟用3—5年培育推出“十大云药”云南精耕道地中药材[EB/OL].云南日报,2020-08-06.
[4] 收入翻番 屏边“三化”助推中草药材产业发展[EB/OL].云南网,2020-01-08.
[5] 云南泸西灯盏花开 兴产助农[EB/OL].搜狐网,2021-03-28.
[6] 云南罗平:“小黄姜”创出大产业[EB/OL].人民网,2021-01-08.
[7] 石斛花开日子甜 云南广南石斛产业带动千余户群众增收[EB/OL].人民网,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