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及时代价值——基于“人民性”的视角

2023-01-25 16:01刘培卿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

刘培卿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及时代价值——基于“人民性”的视角

刘培卿

(中共中央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它所蕴含的认知逻辑、分析方法和价值取向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遵循。基于“人民性”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学理阐释,其内涵意蕴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生动诠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索经验的现实启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回归人本逻辑的价值旨趣,破解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霸权,创造了社会主义新文明,从而摆脱了资本逻辑宰制,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人民性;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1](p40),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遵循。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一代代共产党人赓续努力,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p64)。回顾历史,从建立新中国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步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砥砺奋进,绘就了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宏伟愿景。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实践,重视民意、顺应民心、关注民情、保障民生,捍卫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过程中充分彰显。在新时代,人民性仍然是我们确立现代化标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依据。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民性”内涵意蕴

人民性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探索到发展的全过程,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人朴素的人民情怀。现代化是涵盖了世界现象、文明进步、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概念[3]。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的大道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走出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探索,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党的领导下,基于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和具体国情的深刻把握,选择最适合中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人民立场为前提基础、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人民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还是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受益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本质的属性,因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无疑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内涵。

(一)“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人民观的继承与创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新思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怀。纵观历史,人民始终是推动历史进步最根本的力量,是现代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来源。古代封建王朝的盛衰更迭、苏联模式的兴亡废弛一再表明,一个政权若要找到跳出政怠宦成的“历史周期律”的新路[4](p148),必须要依赖民主。“从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利益出发”[5](p253)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这一立场在新时代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体察人民之所盼、解决人民之所需,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与人民保持统一战线。

物质现代化服务于人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两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是我们党披荆斩棘、开辟现代化事业的“助推器”,也是我们党勇涉险滩、突破改革藩篱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6](p128)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共产党人始终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步伐。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最广泛地凝聚了民心,披荆斩棘夺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胜利,又严格遵循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准确研判社会矛盾,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摒弃了“唯GDP”情结,将民生工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工作,破除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因素,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不竭动力。

(二)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点是“现实的人”,论证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人是理解现实历史的基础。从“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7](p199),到“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体”,再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p501),马克思揭露并批判思辨哲学的奥秘,对资本统治下人的异化现象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最终将视野聚焦到现实社会中的现实人。马克思在批判中超越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9](p426),科学揭示了“人是本质、是人的全部活动和全部状况的基础”[8](p295)的唯物主义原理,对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充分肯定,指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中国式现代化是“六化协同”①的现代化,中国摒弃了物化逻辑转向人本逻辑,紧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多维需求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为建设重点。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庞大人口规模的现实出发,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开发人力资源,防止物质财富发展过程中人的异化,创造人力资本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的现代化水平。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得以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是多向度的现代化,其目的不是为了无止境地增殖资本,而是要依靠人民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丰沛和生活富足的现代化,而是在更高层次实现所有人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2035远景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作出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崭新部署,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进一步凸显。

(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独有优势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0]。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变的是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奋进的崇高理想。在党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也在破浪前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就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地主阶级所有制,中国人民的权利得到最有力的维护,并以国家主人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再到进行农业合作化改造时期,党就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1](p442),并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概念,指出实现合作化是为了“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1](p437)。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始擘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蓝图,继续踏上波澜壮阔的减贫历程,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再次审视和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进行了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党的战略重心转向促进共同富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全球化和复合型发展的挑战,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现代化探索一直是个动态演进过程,但朝着“共同富裕”奋斗的目标从未止步。“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特别强调,推进为人民造福的事业必须始终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既要做好战略部署,又要注重“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要统筹做好各领域民生工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抓好就业工作,持续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等。每个时代总有需要回答的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是新时代我们党必须回答好的历史考卷。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是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人民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历史与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与人民携手奋进,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国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在建设途中百折不挠,在挫折之后毅然奋起,在失误之际拨乱反正,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探寻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中始终与人民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共同奋斗,人民永远是我们党一往无前、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要以唯物史观方法论为指导,以传统民本思想为镜鉴,从我们党百年来对中国发展道路曲折探索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奠基

1.历史动力论:人民是历史创造者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审视了人类社会发展,将唯心史观从现实历史中的人类主体和人的理性上升为绝对一般(形而上学)的东西重新回落于社会历史,把“历史”的方向归于“人的发展”。马克思批评黑格尔把现实的人类历史转变为一种“抽象或绝对的精神”的历史,黑格尔的哲学历史观认为,历史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行动着的群众,纷繁复杂的人类现实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特定形式[13](p306)。马克思主义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民置于历史创造者的位置上,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人民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并在劳动中不断总结劳动经验,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科技发展。作为物质生产承担者的人民,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人民生产生活的丰富实践也成为精神财富和精神创造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社会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必须依赖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2.人民主体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主体”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不仅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存在,还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指出了“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8](p320)。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了新世界,阐明了人民主体思想,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14](p42),“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15](p566),从而打破了资产阶级宣扬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对立的主体性思想。同时,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的基本依据,“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6](p57),通过实践人的主体地位才得以确证。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深刻而鲜明的“人民性”的价值关怀和实践品格,始终坚信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实践中的作用,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论”的理论自觉,始终赋予人民群众崇高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生力军。

3.初心使命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的历史。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已经过了174年波澜起伏岁月的检验,至今仍然是先进性思想的光辉典范。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p413),并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党。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使命和宗旨,又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智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就是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历史,人民始终是永葆事业兴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初心和使命”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是对“我是谁”“去哪里”“如何去”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回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感叹,“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7](p139)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8](p511)历史已经证明,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现代化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以人民心为心,对人民群众怀抱一腔真情,关心群众冷暖疾苦,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现代化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战胜现代化事业中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其立场的鲜明性、现实的针对性、布局的系统性、行动指导的具体性等优点体现了独特的理论创造。时代风云变幻,但只要与人民群众携手奋进、勠力同心,定能排除万难,赢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启益

1.扶贫济困、厚生利民的人文关怀

中国式现代化发轫于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天下大同的历史传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传统智慧的体现,蕴含着中华文化底蕴与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商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实行于两汉盛唐,内化于北南两宋,提升于明清之际,包蕴着宽政惠民、厚生利民、矜恤民困、济世助民等思想精华,肯定了人生命的价值,限制了权力的扩张,并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圣人先哲在阐述民本思想时,认同民众是社稷的根基,肯定了养民富民是国泰安邦的万全之策,提供了民主政治的思路和近现代民主的雏形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撇去历史文化因素孤立地分析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不正确、不全面的,当代中国情境中的“现代化”所蕴含的扶贫济困、厚生利民的历史传统,是中国历史环境、文化土壤和时代特色留下的烙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思想家出于人文关怀目的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2.民惟邦本、裕民惠民的政治智慧

以“民惟邦本”“惟民其康”为核心理念的传统民本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作为深具典型意义的政治文化符号之一,“民”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面理解中国政治文化的透视镜。裕民富民是固本安民的首要任务,旨在使百姓生活殷实、安居乐业,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爱民、富民思想如涓涓溪流绵延不绝。传统民本思想认为人民能够影响政治发展,先秦儒家的孔子则提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19](p117),强调“省力役,薄赋敛”,取信于民,方为固国之本;管仲主张“政之所兴,在于顺民生”[20](p2),强调民心向背决定政治成败;唐朝李世民主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21](p1);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2](p62),主张注重民生,以“井田”求均平,反对土地兼并等等。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爱民、利民、富民思想的阐发实践,在保障人民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民本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世理念,还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

3.天下大同、小康社会的美好夙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的先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在为消除贫困、实现“大同”和“小康”而奋斗,这一理想的追求承载着人民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和文化血脉孕育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古代,“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构想承载着人们的憧憬,“大同”是高度文明的理想社会、是“仁”的最终归途,“小康”则是殷实富足的生活状态。这些思想能够引起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对构筑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吸收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历经百年奋斗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汔可小康”变为现实,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并在现代化的逐步探索中实现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智慧总结

1.初步探索: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既伴随着最深重的苦难,也镌刻着最灿烂的辉煌。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的典型。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被动地接受着现代化的“洗礼”,而与这个“洗礼”相伴而来的还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殖民主义的刀剑风霜。随之而来的疾风暴雨般的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者的暴力掠夺无不威胁着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正面临着“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救亡图存而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与“工业化”划上等号,提出了把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战略构想。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3](p1080)。我们党所描绘的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蕴含着对现代化的憧憬。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在革命的风浪中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开启了对现代化道路的赓续探索。

2.战略奠基: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既伴随着最艰辛的破冰,也积累了最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百业待举。中国共产党人在选择中国现代化的体制坐标时,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体制方向,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也在逐步转变,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毛泽东认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克服传统社会主义封闭僵化的体制弊端。因此,他不仅强调了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强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确立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指针。在这一阶段,我们党致力于建设工业化强国,正式提出了“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24](p51)的任务,强调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953年之前中国共产党人都将现代化视为工业化,将现代化理解为从传统的农业向工业的转型。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仅仅依靠工业化还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为此,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巩固的现代化的国防”[25](p704)。此后,毛泽东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就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作了阐述。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要动员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些开拓性工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3.创新突破: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既伴随着最艰险的挑战,也孕育着最丰硕的成果。上世纪70年代末,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同志站在中国社会发展现有阶段的基点上描绘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前景,提出要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清算农业工作中“左”的错误;初步阐述了“先富带动后富”思想,认为这是“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26](p152),还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他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也就是要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心人民生活的改善与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将“群众和群众观点”视为党的传家宝,将“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上升为社会主义本质,阐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观点,并且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改革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基于对我国发展时局的敏锐判断,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4.深化拓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既伴随着最生动的实践,也汇聚着最磅礴的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新坐标。“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课题。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作出“两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年底,中国已如期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任务[27](p39),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减贫奇迹。下一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将贯穿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全过程,成为我国反贫困工作的新重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赋予了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概念,对其内涵特征、发展目标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还首次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论断,指出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筚路蓝缕,披星戴月,新时代党在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蓬勃生命力,并将鲜活的实践转化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富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现代化道路必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在2022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进行了回顾,洞悉了时代发展趋势,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战略有利条件”[28]重大论断,以宽阔的视野和透彻的把握,深刻阐释了新征程上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显著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9],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清晰脉络和实践导向,还为新时代夺取现代化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反思“资本逻辑”:回归人本逻辑的价值旨趣

现代化与资本逻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联。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确立了资本逻辑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而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危机和困局。中国共产党对“资本逻辑”进行了深刻反思,摒弃了“拒斥论”和“一致论”两种错误认知,坚持利用与规制“资本逻辑”并行,正确引导和限制“资本逻辑”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倾向,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资本逻辑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困境的线索,立足资本逻辑语境能够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境遇和理论境遇,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是建立在对劳动者个人的异化的关系之上的社会关系。资本以雇佣劳动来支配劳动,颠倒了人类生产活动的目的和方式,资本对人的异化在资本拜物教的产生中被遮蔽了起来,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也逐渐沦为了为经济权力扩张服务的工具,这是资本主义与其他生产方式不同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人的“类本质”即物质生产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剥削,这一特殊的生产方式受到了资本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的制约,称之为“资本逻辑”,即资本运行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反映在资本的积累与周转过程中,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简单说就是,资本家拥有作为物化劳动结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进而通过这个所有权拥有了对工人劳动的支配权,从而占有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最大化地转化为资本,作为物化的客观力量支配工人,由此形成了正反馈循环圈,形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化劳动的“资本逻辑”[30](p927)。资本逻辑是支配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力量,它造成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通过支配各种生产要素来支配人,同时又使人成为贫困的动物式的“单面人”、成为资本机器中的齿轮。资本主义生产以“物”的现代化为旨归,其双重性体现在:一方面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又造成劳动者贫困的积累;一方面极大地推动历史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全社会陷入无法避免的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人本逻辑,力图破解资本逻辑困局和负面效应,是现代化的有益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目标的遵循。人本逻辑不仅与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高度吻合,还与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高度契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得以充分彰显。现阶段我国国民能力已经普遍提升,从需求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更注重长期经济发展,而不是短期经济增长,既考虑经济增长总量,又努力形成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制度体系。从供给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供给能力和效率,为人民配备更多更好的资金、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又通过不断改革和修订制度,更好发挥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功能,引导人民行为,不断促进要素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31](p348)。

(二)破解“西方中心论”:改变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是一个近乎“重合”的历史过程。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发轫于1500年前后的西欧,它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32],涵盖了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急剧变革。客观而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确一度引领了现代化潮流,西方现代化理论同样也承载了人类关于发展进步的美好憧憬。但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带有“西方中心论”色彩的现代化理论已然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武器”,西方现代化模式被鼓吹成为人类进步的“唯一范式”“唯一路径”。“西方中心论”不仅是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主张,其背后更是一种由资本现代性主导的人类社会秩序的现实建构。“西方中心论”是以“文明优越”为价值内核、以“种族优越论”“制度优越论”“文化优越论”为形式表达的一种文明观话语。综观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奉为金科玉律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带来的是极具破坏性的后果,金融危机、政局动荡、贫富分化等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非“灵丹妙药”,也绝非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模式。经历了百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打破了人类现代化的“普世模式”,克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体制弊端,走出了一条通往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话语霸权,为后发国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昭示了现代化路径多样性。在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上,中国要求尊重文明体之间的平等、多样、互鉴的事实,倡导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一个开放包容和普遍繁荣的世界,改变资本主义文明所造成的强者称霸和弱者从属、强者攫取利益和弱者消化矛盾的实际状态,改变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文明谱系,倡导文明间的共生秩序而非文明优越和文明独大,这正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有力破解。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始终坚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致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将人的现代化贯穿于我国物质生产、精神生活、生态文明等多维度的现代化中,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书写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上实现了对“西方中心论”的破解。

(三)创造社会主义新文明: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社会主义新文明。面对鸦片战争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严峻考验和全面危机[33],“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p64)。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诉求,是一种既充分吸收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成果、又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型文明,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格局,还将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发展方式。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遵循着“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16](p857),其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辩证运动过程:在形态上先从资本主义文明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文明的第一阶段,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过渡到高级阶段,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在规律上,人类文明将由低级走向高级,从“异化的文明”走向消除了异化的文明,从落后的文明走向发达的文明,资本的内在矛盾推动其解体,最终将被社会主义的高级文明形态所取代。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30](p928)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超越现代资本主义的文明类型,是一种社会主义新文明。

中华文明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换羽新生,实现了现代复兴。从“文明蒙尘”到“文明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秉承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文明理念,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并致力于在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对抗性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文明多元共生为基本前提,将中华文明的“天下一家”“仁爱和平”的理念传递给世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明精神,它是超越了国别、民族和政治的中国智慧和文化自信,以正义的价值追求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贯穿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记录了中国救亡图存、民族觉醒的时代记忆,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朴素炽热的民族情感和人民情怀,“人民性”是解读它的一把“钥匙”。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连接历史的深处,还将通往更加美好的未来。

① 六化协同指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六个方面协同发展、整体推进。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9.

[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3]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模式演进[J]. 人民论坛, 2021(24).

[4] 黄炎培. 八十年来[M]. 北京: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5] 毛泽东文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9] 孙伯鍨, 张一兵. 走进马克思[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10]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 人民日报, 2021-08-18(01).

[11] 毛泽东文集: 第六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2] 习近平.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09-04(02).

[13] 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十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7]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8]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9] 孔子家语[M]. 王国宣, 王秀梅,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20] 管子[M]. 梁运华, 校点.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21] (唐)吴兢. 贞观政要[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2] 张载集[M]. 章锡琛, 校点. 北京: 中华书局, 1978.

[23] 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4]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七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25]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四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26]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27]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28] 用好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N]. 人民日报, 2022-03-21(01).

[29]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7-02(02).

[3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七卷[M]. 人民出版社, 2009.

[31] 厉以宁, 黄奇帆, 刘世锦.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22.

[32]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3] 唐爱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叙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2).

D616

A

1008-4479(2022)06-0057-10

2022-05-06

刘培卿(1995-),女,安徽颍州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化理论与贫困治理研究。

责任编辑 王静

猜你喜欢
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中国式民主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