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四史”教育工作机制的研究

2023-01-25 02:55刘浩东蒋庆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四史大学生教育

□赵 颖 刘浩东 蒋庆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加强“四史”教育作出重大部署,多次重申“四史”教育关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突出强调要在学生中加强“四史”教育,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史”教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和省、市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为重点,让青年学生弄清楚三个“为什么”,了解党的历史,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党的理论。高校为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就要加强学生“四史”教育,把“四史”教育学习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制定高校“四史”教育相关制度方案,抓好队伍和课程,努力探索“四史”教育新路径。

一、高校“四史”教育工作设想

高校大学生的“四史”教育,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指导,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高等院校为了深入开展“四史”教育,需要围绕学生,抓好“第一课堂”,用好“第二课堂”,建好教师队伍,依托网络媒体,综合设计,协调配合,全力提升大学生“四史”教育成效。

(一)高校“四史”教育要紧扣学生发展。高校进行“四史”教育主要采用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想方向,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思想行为的方式,评价“四史”教育的成效最终取决于受教育方,也就是看学生是否做到了知行统一,是否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是否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是否做到了爱党爱国。因此,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贴近学生开展“德”的教育。

教学内容需要有针对性,根据大学生的年龄段选取学生容易理解、比较感兴趣、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接受灵魂的启迪、感同身受,掌握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全覆盖。恰当选取“四史”教育的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情,又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不断使“四史”教育的感染力增强。

教学手段上注重时效性,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融合课堂讲授、研讨交流、情景模拟、虚拟现实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借助新媒体新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四史”教育落地、接地气,进而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共鸣,使“四史”教育更具有亲和力。

教学评价上要看学生收获。只有学生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青年一代才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和人民的期望,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得更好。“四史”教育不同于知识技能教育,是信仰教育,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四史”教育效果既要看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看学生通过“四史”学习,能否做到在行动中真正践行伟大革命精神,进而实现知行统一。

(二)高校“四史”教育要抓好课堂主阵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四史”教育也要重视课堂教学。“四史”教育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者具有一致性。在内容上,“四史”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四史”也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范畴。在目标上,两者都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其对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确立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按照严格的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必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在思政课堂中插入“四史”模块,能够让学生系统接受“四史”教育,为全面开展“四史”教育提供保障。

探索“四史”与大学其他课程深度融合。党中央决定开展“四史”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上,就是要做好教学设计、组织好教学实施、开展好教学评价等,在高校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课程学习中不断渗透“四史”教育,进一步调动所有课程、所有人员参与到“四史”教育,力求在课程中自然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种子,发挥好文化育人功能。开展“四史”教育要与其他课程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专业课程等相关课程的作用,引导人人参与,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

同时,适当新增“四史”教育相关的必(选)修课,增加必要的“四史”学习内容,最大程度上推进“四史”教育融入课堂和社会实践,深化“四史”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学校要为“四史”教育提供相关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以便于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学术研究和活动等。只有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四史”教育的效果才会得到体现。

(三)高校“四史”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高校,“四史”学习的主体是大学生,而“四史”教育的引导者是教师。教师是“四史”学习内容的讲授者,广大教师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提高结合理论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讲明白党领导的正确性,讲清楚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前景,弄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因此,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有崇高理想信念、有过硬专业能力的“四史”教师队伍。启动“四史”教师培养项目,逐渐形成系统的“四史”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师培训的效果,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教学能力。同时,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主体意识,夯实信仰基础,不断提升“四史”教学能力。

(四)高校“四史”教育要利用好网络媒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的水平,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融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手机、微博、微信、QQ、慕课、微课等新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方便了学生思想的交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主体,互联网使他们可以方便地获取讯息和实时沟通交流。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形式单一,空间固定,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强,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四史”知识的效果。所以,开展“四史”教育就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贴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高校“四史”教育的具体措施

想取得好的“四史”教育效果,就要采取相关措施,需要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网络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

(一)课程体系方面突出“四史”学习内容。目前高校“四史”教育主要借助公选课、讲座等形式实施,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要建立系统的“四史”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起“四史”教师队伍,组织好“四史”教育活动。一是建立起相关组织机构。开展“四史”教育先拟定计划方案,建立起开展教育工作相关的领导人员机构、队伍,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二是组织实施“四史”教育课程建设方案,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思想状况特点,分析大学生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各门课程明确规定融入认知与价值目标教育要求,在教学目标、教材选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突出“四史”教育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案例的选取确定上,充分考虑“四史”教育实际情况,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四史”教育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四史”教育的作用。三是加强“四史”师资建设。”四史“教师队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渊博的知识,并且热爱祖国、深爱人民,只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做好“四史”教育工作。

(二)开展“四史”教育实践课。“四史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在开展好“四史”教育课堂的基础上,也需要创新“四史”教育“第二课堂”。第二课堂能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升“四史”学习教育效果,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积极开展相关活动。第二课堂主要从实践教学角度来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大学生好奇心旺盛、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的学习欲望,要在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参观革命烈士陵园、革命遗址、调研社会变迁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了解我党的奋斗历史,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搭建线上“四史”教育平台。利用新技术,“四史”教育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大量鲜活生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放在网络平台,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其乐于学习。线上“四史”教育平台为学生学习“四史”提供了新途径,实现了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使“四史”学习更加方便。

(三)组织“四史”教育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校园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运行环境,也是思政教育载体,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思政教育。组织“四史”教育校园文化系列实践活动,能为“四史”教育提供更多途径。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做好“四史”教育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四史”教育环境。开展广泛宣传,促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开展“四史”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使其从内心重视“四史”学习,自觉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四史”学习的要求,从而使“四史”学习入脑入心。

开展以“四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歌唱比赛、舞台剧、征文比赛、观看红色电影等,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使“四史”教育更加日常化。同时,要不断更新现有教学途径,与时俱进,注重把现代新技术手段运用于“四史”教育教学中去,进而使“四史”教育内容更生动立体,更具有时代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构建“四史”教育网络平台。习总书记强调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新技术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四史”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大学生易于接受使用新媒体技术,“四史”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新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获得最大的支持,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提升,使其更好地传播了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四史”主题教育网站,使用微信、微博和各类应用程序等方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使“四史”教育与新技术手段有效结合,实现课内课外信息的互通。丰富“四史”学习资源,设置各类学习板块,理顺“四史”学习历史脉络,开展练习答题和互动环节,整合有关“四史”教育的各种媒介资源,内容中除历史知识之外,加入时政热点、创新理论、先模事迹、榜样在身边等内容,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入模式,实现双向互动,打造“四史”新宣传方式。扎根社会现实,做到学习内容及时更新,及时把握时代发展新变化,鼓励身体力行,真正起到教育引导作用。为了让“四史”网络教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内容选择上要新颖,最好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和故事,这样容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能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结语

加强高校“四史”教育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构建起高校“四史”教育工作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必将推动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四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