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高瞻远瞩谋生态,生态思想作统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中共中央高瞻远瞩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生态文明惠及子孙万代,也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旨。
谆谆嘱托显情怀,落实指示见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语重心长、谆谆嘱托云南省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的排头兵,既彰显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也昭示中共中央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方略,还为云南省指明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云南落地生根,见诸行动。
目标明确指向明,具体指标规划清。云南省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以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统领,补短板、树典型、创模式、推机制,推动实现绿美云南建设取得新成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达到新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生态安全得到新巩固、生态文明制度实现新突破、生态价值观念实现新提升6个方面的主要目标,设置了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低碳生活4大类别共23项具体指标。
六大任务定具体,重点亮点指路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争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排头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升固废危废风险管控处置水平,争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排头兵;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彰显云南生物多样性优势,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争当生态安全体系建设排头兵;建设彰显云南特色的新时代生态文化,凝聚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争当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排头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争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排头兵。
擦亮生态底色,推进绿美云南建设。《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大力开展城乡绿美行动。“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减碳增效,增强固碳增汇能力,建立完善碳市场制度体系,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全面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和绿色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提高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同时,还将推动实施新一轮绿色技术改造行动、各类开发区“环保管家”行动。推进国土绿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治黑臭水体,推进水生态建设,稳步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改善城市水体源头水质,实现水生态建设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确保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城乡山水清又清,生态文明沁人心。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走深、走实,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取得显著成果,云南城乡逐渐呈现出一派青山绿水的靓丽景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规划》的落地、落实,云南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云南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绿美云南建设全面开启,生态文明体制将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更加浓郁,生态文明的愿景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