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应惠,夏子豪,张鸿雁,叶永康,2*,操小栋,郑海松,李云飞*
(1.合肥工业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2.北方民族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3.合肥海关技术中心,安徽 合肥 230022)
在过去20年,转基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1],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驶入“快车道”,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布局已覆盖全国。同时,为确保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及满足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关切,不仅需要制订一系列转基因作物∕产品的安全评价程序、方法和管理措施[2],也对转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目前,针对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主要有两大类,即针对转基因作物∕产品中特定蛋白质成分[3]和DNA特定序列进行检测[4]。当前针对转基因作物∕食品中常见的外源基因花椰菜病毒35S(CaMV35S)启动子[4]和根癌农杆菌终止子(TNOS)[5]检测的DNA生物传感器已成为筛查转基因作物的重要途经。其中,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快速、简便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转基因作物∕产品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之一[6-7]。
纳米聚合物聚吡咯(PPy)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稳定性、纳米模拟酶活性且易于合成等特性,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8]。氯化血红素(Hemin)是血红蛋白家族的“活跃分子”,其性质稳定,催化活性与过氧化物酶类似[9-10]。因此,基于Hemin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而设计的电化学DNA传感器亦越来越受到关注[11-12]。
点触发链置换反应(TSDR)是通过核酸辅助扩增来改善生物传感器性能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和稳定性高的特点[13]。通过触发反应的单链DNA触发链置换反应,进而暴露出另一段可与其它模板互补的单链区域,并通过引入具有更多的碱基互补配对数的模板链,置换目标DNA,进一步引发新的点触发链置换反应,从而起到信号放大的作用[13]。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可用于灵敏检测艾滋病毒(HIV)相关的DNA[14]及microRNA-21[15]。
本研究制备了Hemin复合的羧基化聚吡咯纳米复合物(cPPy-hemin),并以其为标记物标记由信号DNA链(Ps)、模板链(Ts)和辅助链(As)结合所形成的DNA双链体结构,利用cPPy-hemin对底物H2O2的模拟酶催化特性和TSDR信号放大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检测CaMV35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吡咯(Py,纯度> 99.7%),巯基乙醇(MCH,99%),三(2-羧乙基)膦(TCEP)氯,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99%),氯化血红素(Hemin,95%),聚乙烯醇(72.5% ~ 74.5%,4.2 ~ 5.0 mPa∕s)和氯金酸(三水合物,99%)购自上海阿拉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90%)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99%)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dNTP mixture、DNA聚合酶(Taq DNApolymerase)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实验所用缓冲溶液为:DNA储存缓冲溶液(10 mmol∕L Tris-HCl,1.0 mmol∕L EDTA,pH 7.4),DNA固定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1.0 mmol∕L EDTA,1.0 mmol∕L TCEP,0.1 mol∕L NaCl,1.0 mmol∕L MgCl2),DNA杂交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1.0 mmol∕L EDTA,0.1 mol∕L NaCl,1.0 mmol∕L MgCl2),电化学测试缓冲溶液(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8.0),CTAB缓冲液(0.1 mol∕L Tris-HCl,20 mmol∕L EDTA,1.4 mol∕L NaCl,2% CTAB)。实验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实验所用的DNA序列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并纯化,序列如下:
捕获探针(Cs):SH-TTTT AGG AGC GAC TAA。
CaMV35S序列(tDNA):ATT GTG CGT CAT CCC TTA CGT C。
模板链序列(Ts):GAC GTAA GGG ATG ACG CAC AAT CAGGC AGG AGC GAC TAA。
辅助链序列(As):TTTT TTTT TTTT TTTT A GCCTG ATT GTG CGT CAT CCC T。
信标链序列(Ps):NH2-TTT TTT TTT TTT TTA GTC GCT CCT。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系列培训能够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高有促进作用,对促进我院护患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燃料链序列(Fs):TTA GTC GCT CCT GCC TGA TTG TGC GTC ATC CCT。
单碱基错配序列(Mis1):ATT GTG CGT CAT CCC TTA CTT C。
非互补DNA序列(NOs):GCA TGA CGT TAT TTA TGA GAG A。
非互补DNA序列(FMV):A TCT TTG CAA TAA AGG CAA AGA。
正向引物:CTT CCT TTC TCG CCA CGT T。
反向引物:CTT AAT AAC ACA TTG CGG ACG TT。
材料的形貌表征在SU802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本日立公司)上进行。材料的成分及元素分析在ESCALAB250Xi(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上进行。电化学表征及测试在配有三电极体系的CHI832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上进行,以直径为3 mm的修饰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Ag∕AgCl(饱和K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表征修饰的GCE。EIS实验在含5.0 mmol∕L [Fe(CN)6]3-∕4-的0.1 mol∕L KCl溶液中进行,频率范围为1 ~ 10 000 kHz。采用计时电流法(i-t)测定不同浓度的目标CaMV35S基因,测定电位为-0.4 V,缓冲溶液为0.1 mol∕L pH 7.0的PBS,H2O2浓度为2 mmol∕L。
利用信标链序列Ps上的—NH2与cPPy-hemin中—COOH之间的共价键合反应,制备基于cPPyhemin的Ts∕As∕Ps DNA双链结构纳米信标。具体方法如下:将含Ts、As、Ps的核苷酸链混合溶液(浓度均为30 µmol∕L,各100 µL)加热至95 ℃,保持2 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形成Ts∕As∕Ps三链DNA双链体结构;将含有10 µmol∕L Ts∕As∕Ps DNA双链体结构、10 mg∕mL EDC、5 mg∕mL NHS和2 mg∕mL cPPy-hemin的混合溶液在轻微振荡下反应2 h,离心去除未结合的DNA,将所制备的Ts∕As∕Ps-cPPy-hemin分散于杂交缓冲液中。
GCE依次用1.0、0.3、0.05 µm氧化铝浆抛光,先后用硝酸(1∶1)、乙醇和水进行超声清洗,并在室温下氮气吹干备用。DNA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步骤为:将预处理的GCE浸入5.0 mL含3.0 mmol∕L HAuCl4的KNO3(0.1 mol∕L)溶液中,在-0.2 V恒定电位下电化学沉积70 s以获得电沉积AuNPs修饰的GCE(AuNPs∕GCE)。然后,将5 µL 1 µmol∕L的捕获探针Cs滴加至AuNPs∕GCE,顶部罩上离心管密封,并在4 ℃冰箱中放置12 h后,用0.1% SDS溶液和10 mmol∕L Tris-HCl(pH 7.4)溶液冲洗电极以除去未结合的捕获探针,所得修饰电极记为Cs∕AuNP∕GCE。接着,该修饰电极用5 µL MCH(1 mmol∕L)封闭30 min(顶部罩上离心管密封),以消除非特异性吸附。最后,用10 mmol∕L Tris-HCl(pH 7.4)溶液和水冲洗电极,得到MCH∕Cs∕AuNPs∕GCE。
将不同浓度的目标CaMV35S与10 µL Fs(10 µmol∕L)和10 µL上述制备的Ts∕As∕Ps-cPPy-hemin悬浮液混合,用杂交缓冲液稀释至50 µL;将MCH∕Cs∕AuNPs∕GCE插入上述混合液中,在37 ℃条件下温育90 min,充分淋洗后采用计时电流法进行电化学测量。
转基因大豆中的CaMV35S片段用CTAB法提取:将0.1 g转基因大豆置于研钵中用液氮研磨后放入5 mL离心管中,加入600 µL CTAB裂解缓冲液,混匀后65 ℃水浴1 h,期间不断晃动。待材料冷却至室温后在10 000 r∕min下离心10 min,上清液加入600 µL氯仿-异戊醇混合液(24∶1,体积比)进行抽提,清液中再加入400 µL异丙醇,-20 ℃条件下预冷后,10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用75%乙醇清洗沉淀3次,室温下晾干后加入40 µL TE溶解,加入RNase酶37 ℃温育30 min后,所得溶液即为大豆DNA溶液。
PCR反应总体积为50 µL,包括25 µL PCR Mix,5 µL提取的DNA,1 µL正反向引物(10 µmol∕L),18 µL ddH2O。PCR扩增条件为:94 ℃ 5 min(DNA变形,双链解开),采用以下三步进行30个循环:94 ℃45 s(DNA变性,双链解开),64 ℃ 45 s(引物退火),72 ℃ 1 min(DNA链延伸),然后在72 ℃下延伸10 min。最后,将5 µL PCR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实验,通过凝胶成像鉴定PCR产物。
采用TEM表征cPPy-hemin的形貌,结果如图1A所示。可以看出,cPPy-hemin纳米颗粒呈球状均匀分布,粒径约为50 nm。对其进行XPS分析(图1B)发现,谱图中位于723.44、532.22、399.80、284.78 eV处的光电子峰,分别对应于Fe2p、O1s、N1s及C1s的结合能[18]。其中,材料中的Fe2p光电子峰来自复合物中Hemin的铁活性中心。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PPy-hemin纳米复合物已成功合成。
图1 cPPy-hemin的TEM图(A)及XPS表征(B)Fig.1 TEM image(A) and XPS characterization(B) of cPPy-hemin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修饰过程通过EIS进行表征,其半圆直径可用于表示电荷传递阻抗的大小。图2分别为裸GCE、AuNPs∕GCE、Cs∕AuNPs∕GCE、MCH∕Cs∕AuNPs∕GCE和Ps-cPPy-heminMCH∕Cs∕AuNPs∕GCE在含0.1 mol∕L KCl的5 mmol∕L[Fe(CN)6]3-∕4-溶液中的EIS曲线。由图可知,电沉积AuNPs后,AuNPs∕GCE(曲线b)的阻抗较裸GCE(曲线a)小,主要是由于AuNPs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极大地改善了电极的电子传输性能;当Cs通过Au-S键组装到AuNPs∕GCE后,Cs∕AuNPs∕GCE的阻抗(曲线c)较AuNPs∕GCE大幅增大,且当用MCH对Cs∕AuNPs∕GCE上未结合的活性位点进行封闭后,所组装的MCH∕Cs∕AuNPs∕GCE的阻抗进一步增大(曲线d)。这主要是由于组装在电极表面的Cs和MCH阻止了[Fe(CN)6]3-∕4-向电极表面扩散,降低了电子传输 速 率。最 后,当MCH∕Cs∕AuNPs∕GCE在 目 标CaMV35S(100 pmol∕L)和Ts∕As∕Ps-cPPy-hemin混合溶液中温育90 min后,修饰电极的阻抗再次降低(曲线e),表明电子在该修饰电极上传输速率较快。这是由于此时电极表面形成了DNA双链-cPPyhemin纳米结构,即Cs-Ps-cPPy-hemin纳米结构,该结构中的双链DNA的电子传递速率比单链DNA高[19],同时纳米结构中的cPPy-hemin也可提高电子传递速率。
图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Fig.2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curves of different modified GCEs
CaMV35S基因传感器对目标的灵敏检测主要基于cPPy-hemin对H2O2的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及TSDR目标放大策略。该传感器对目标CaMV35S的检测是通过传感界面结合Ps-cPPy-hemin后,所形成的纳米结构中cPPy-hemin对H2O2的催化还原产生的电信号实现,其电信号大小和电极表面所结合的cPPy-hemin的量有关。如图3A所示,当目标CaMV35S触发TSDR后,所释放的信标Ps-cPPyhemin随着CaMV35S浓度的增加,通过Cs-Ps杂交结合在电极表面的cPPy-hemin亦越多(图3B),因而其催化H2O2还原的电信号越大。图4A为传感器在不同条件下对检测体系中H2O2的计时电流法安培响应曲线。当不存在Fs(图4A曲线a)或目标DNA(图4A曲线b)时,TSDR过程无法进行,因而无法释放出信号标签Ps-cPPy-hemin,导致H2O2在电极表面的还原信号低。然而,当使用100 pmol∕L CaMV35S触发TSDR后,释放的Ps-cPPy-hemin与电极表面的Cs通过杂交反应相结合,导致H2O2的催化还原电流信号提高(图4A曲线d)。同时,通过比较采用TSDR策略及夹心策略(图4A曲线c)所记录的H2O2催化还原电流信号的大小,评估了TSDR过程对传感系统信号的放大作用。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在100 pmol∕L CaMV35S存在下,TSDR过程极大地放大了传感界面上H2O2的电催化还原信号,起到了很好的信号放大作用。
图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组装过程与策略Fig.3 Stepwise process of the fabrication and strategy of the propo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图4 CaMV35S基因传感器的原理及可行性验证Fig.4 The principl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abricated CaMV35S genosensor
TSDR的过程也通过凝胶电泳图像进行验证,结果如图4B所示。图中泳道1、2、3分别为Ts、As和Ps三条单链的电泳图,泳道4为由Ts、As和Ps三条单链杂交形成的Ts∕As∕Ps双链结构。由图可看出,该双链结构的迁移速率明显低于其它单链,表明Ts、As和Ps链杂交形成了DNA双链体。图中泳道5和6分别为目标CaMV35S序列和Fs的电泳条带,当在Ts∕As∕Ps双链结构加入目标CaMV35S和Fs充分混合90 min后,其电泳条带(泳道7)中出现两条明显的条带,其中一条对应于Ts∕As∕Ps双链结构,而另一条新获的亮带则对应于Ts∕Fs双链DNA条带。这表明,目标CaMV35S的存在触发了TSDR过程,导致模板链Ts与燃料链Fs结合形成了双链。该结果表明在目标CaMV35S存在下可成功进行TSDR过程。
为使CaMV35S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最优的分析性能,分别对Ts∕As∕Ps双链结构的浓度、检测缓冲液的pH值、TSDR反应时间及杂交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如图5A ~ D所示。由图可知,CaMV35S传感器的最优检测条件为:Ts∕As∕Ps双链结构的浓度为10 µmol∕L,缓冲溶液pH值为7.0,TSDR反应时间及杂交温度分别为90 min和37 ℃。
图5 CaMV35S基因传感器检测实验条件的优化Fig.5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在上述最优实验条件下,采用制备的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CaMV35S序列进行检测。如图6A所示,传感器上H2O2的还原电流随着目标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电流变化值与CaMV35S浓度(1.0 × 10-14~1.0 × 10-9mol∕L)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图6B),回归方程为ΔI(µA) = 0.042 4 + 0.686 lgc(mol∕L),相关系数(r2)为0.998。传感器对目标CaMV35S的检出限(S∕N= 3)为3.2 × 10-15mol∕L。表1列出了该传感器与其它CaMV35S传感器的性能数据。本文制备的传感器表现出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这可归因于cPPy-hemin的优良模拟酶活性及TSDR的信号放大作用。
表1 不同CaMV35S生物传感器性能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CaMV35S biosensors
图6 CaMV35S基因传感器对不同浓度CaMV35S的检测Fig.6 Detection of CaMV35S using the fabricated genosensor
通过比较CaMV35S传感器对其它DNA序列(FMV基因序列、NOs基因序列和单碱基错配Mis1)与对目标CaMV35S的电化学响应电流的大小,对其选择性进行评估,结果如图7A所示。由图可知,传感器对目标CaMV35S(100 pmol∕L)的响应电流明显高于对其它序列(分别为1 nmol∕L)的响应电流。此外,传感器对浓度分别为1 nmol∕L的其它DNA序列与100 pmol∕L CaMV35S混合液进行检测后,所得的响应信号为100 pmol∕L CaMV35S的110%。上述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采用相同方法分别制备6个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检测100 pmol∕L目标CaMV35S,测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图7B)。将传感器放置冰箱4 ℃保存3、7、14 d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发现传感器对100 pmol∕L目标CaMV35S的响应信号分别为最初信号(0 d)的96.9%、91.8%和88.2%(图7C)。以上结果表明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图7 传感器的选择性(A)、重现性(B)及稳定性(C)Fig.7 Selectivity(A),reproducibility(B) and stability(C) of the fabricated biosensor
为评估该CaMV35S基因传感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采用计时电流法对转基因大豆中的CaMV35S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对转基因大豆中总DNA进行提取后,以其为模板,PCR扩增后得到转基因大豆中CaMV35S基因片段的PCR产物,其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如图8A所示。由该图可看出,当以转基因大豆DNA提取物为模板,但未使用引物(泳道2)及非转基因DNA提取物为模板(泳道3)时,电泳图像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的条带。而以转基因组DNA为模板,且在引物存在条件下(泳道4),图中可观察到250 ~ 500 bp处存在明显的条带(442 bp)。电泳结果表明,以转基因大豆中的DNA提取物为模板成功扩增了CaMV35S基因片段长度为442 bp的PCR产物。随后,以制备的CaMV35S基因传感器对非转基因大豆DNA提取物、转基因大豆DNA提取物(有∕无引物条件)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如图8B所示。由插图可明显看出,传感器对非转基因大豆的PCR产物无明显的响应信号,而对转基因大豆DNA提取物(有∕无引物)的PCR扩增产物均有响应,且对有引物存在条件下的PCR产物响应信号最强,计算得到该PCR产物的浓度为2.83 × 10-10mol∕L。结果证明,该传感器能区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作物,可用于实际样品中CaMV35S的检测。
图8 传感器对转基因大豆中CaMV35S基因片段的检测Fig.8 Detection of CaMV35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本研究利用具有优良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的cPPy-hemin作为纳米信标,结合TSDR循环扩增的信号放大策略,建立了一种灵敏检测特定转基因序列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在优化条件下,通过记录该基因传感器上cPPy-hemin对H2O2的催化所产生的电流信号变化,成功实现了对目标CaMV35S序列的灵敏检测。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直接区分未经PCR扩增的非转基因和转基因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