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协同研究
——重庆市梁平双桂城区湿地城市设计

2023-01-24 09:08杨黎黎
中国园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梁平景观生态

杨黎黎

黎元杰

袁兴中

王 怀

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过度的人工干预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于2018年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明确提出了“生态价值”的概念。自此,构建生态价值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新命题,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求[1]。

近年来,相关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湿地生态价值进行了探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景观建设领域。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天然湿地,如通过对国家不同地理区位和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湿地的生态特征进行专项研究[2-7],提出科学干预和合理利用的差异化湿地保护方法。在湿地景观建设领域,重点结合湿地公园与滨水景观建设开展了相关研究,认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分布等有必然联系[8-11]。在城市地区,湿地通过改善水质、固碳、为野生动物物种提供栖息地、减少城市热岛影响及创造娱乐机会,提高城市的宜居性[12]。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就开始将城市发展与城市湿地环境相结合,并在城市规划中综合考虑城市湿地的保护与设计[13]。国内关于城市湿地的研究集中在城市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城市湿地动态检测[14],以及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湿地修复运用的技术方法等[15];在城市设计与建设中对于湿地保护修复的研究则仅局限在局部生态技术和景观设计措施层面[9]。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对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如何从城市全域到微观系统化地指导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6]。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设计与建设实践中能起到生态保护作用。但在湿地修复与城市建设方案的有机协同方面,尚存在多学科交叉所涉及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因此,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将湿地修复方法有机融合,科学地实现湿地保护与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协同共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2022年6月,重庆市梁平区通过“全域治水,湿地润城”获得了“国际湿地城市”的殊荣。本文探讨了梁平区双桂城区城市设计与湿地生态修复协同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湿地保护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范式参照。

1 研究区域概况

梁平区介于东经107°24′~108°05′、北纬30°25′~30°53′,地处重庆东北部,西距重庆主城区180km,东距万州区60km,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幅员面积1 892km2,处于长江干流与嘉陵江支流渠江的分水岭上,地势高于四周,为三峡库区长江干流一级支流龙溪河的发源地。属暖湿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2010—2019年,梁平工业产值从85.6亿元增长到464亿元,呈现出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规划区紧依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东西长约4.2km,南北长约2.5km,用地面积约4.9km2,其区位条件优越,浅丘散布,水丰田茂,丘区湿地资源丰富,是最能集中展现梁平田园城市风光的核心区域。

2 湿地资源现状与城市发展关系辨识

2.1 梁平湿地资源条件

梁平城区三面环山,境内丘陵蜿蜒密布,坝浅丘低,408条河溪纵横交错,77座水库零星散布其中。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优越的生态本底资源,自古以来便是一座与湿地协同共生的湿地之城。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区西南部,总面积349.97hm2。从双桂湖湖面到湖岸高地再到背景山地,湿地景观层次分明;湖、塘、溪流、稻田等湿地元素交错分布,生态序列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湿地生境画卷。

大沙河、小沙河、白沙河、大河、张星桥河5条河流呈树枝状在中心城区内纵横交织,研究范围内河流总长度约52km,河流湿地总面积约45hm2。平坝上形成了众多丘区稻田-水塘人工湿地,参照中国湿地分类研究[17-18],规划区范围内主要包括库塘湿地、河流湿地和稻田湿地3类,其中库塘湿地面积约220hm2,稻田湿地面积约450hm2。

规划区临近双桂湖,区内湿地资源包括“两主”(张星桥河、窝子溪)、“三支”(十方冲沟、李家沟和牛头寨支沟)、“一塘”(山窝堰塘),其中张星桥河和窝子溪2条主要河流宽度均在10m以上,最宽处达30m,是城市重要的湿地资源和景观资源,承担部分抗洪排涝功能;十方冲沟、李家沟和牛头寨支沟是片区内部的小型支流,大部分为自然岸线,周边植被丰富,有较大的景观塑造潜力;品字山上的山窝堰塘,库容约20 000m3,池水碧绿,缓丘围绕,稻田映衬(图1)。

图1 区域生态格局“一湖两主三支一塘”湿地资源分布

2.2 现状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2.2.1 河流湿地缺乏治理

河流湿地包含水域和近岸湿地,面临河道水体治理,水岸设计和水生、水岸植物配置等问题[19]。现状城区大部分河道两侧绿带的预留宽度较窄,未能形成良好的绿廊格局;河流交汇处预留绿地面积较小,不利于生态缓冲区和景观节点建设;部分绿地位置或形态造成相邻地块异形,不利于后期建设,且与其他绿地未能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尽管其中的窝子溪河道进行了简单的驳岸设计,采用自然斜坡处理岸线,但景观造型生硬平直,植物类型单一,景观异质性较低;张星桥中段河岸两侧布置了直排水管,废弃物较多,严重影响水质。

2.2.2 其他湿地资源与城市建成区缺乏协同

双桂湖、大河坝水库、沙坝水库等几处重要的库塘资源集中分布于梁平区东、西两侧外围;稻田资源集中分布在建成区的北侧、西南侧外围,与城市之间的生态缓冲界面较为生硬,与城市建成区边界自然形成的生态缓冲带的空间结构较差,使得湿地资源与城市风貌缺乏有机协同。

2.2.3 湿地植被缺乏多样性

植被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要素,水陆生态系统间的过渡与缓冲区域具有保护物种多样性、调节雨水径流方向、净化水体及减少污染等功能[20]。现状梁平城区的城市公园、湖滨带和河岸廊道建设对自然关注较少,原生植被的种类单一,缺乏提升和优化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区域范围内全部生态要素的整体生态健康缺乏长期动态平衡的系统生态保护措施、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和有效的管控手段[21]。

2.3 城市开发与生态安全的价值权衡

由于梁平城区历来集中在印屏山和高梁山间的槽谷平坝中发展,因此呈现出典型的带状城市特点。2000年前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建设开始突破梁山片区向西拓展,逐步形成了现今的老城区——梁山片区,以及东侧的火车北站片区、西南侧的双桂湖片区、西北侧的工业园片区的组团空间结构。

其中,双桂湖片区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依托行政中心和高铁站两大核心功能,已建设完成;二期即为本轮规划区域,已开展了部分建设。

从整个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格局来看,尽管保留了“三山六水”的山水格局,但在一些具体的城市界面、公共空间及水体廊道等的设计管控上,由于城市自身功能布局较为完善,山丘、田塘等生态要素并未得到良好的利用。在双桂城区传统的设计布局下,沟渠田塘的湿地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保留;前期建成的开敞空间都是千篇一律的传统广场和公园。

由于城市开发与生态安全存在着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城市生境的调节能力与城市空间服务功能之间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因此不能一味地强调湿地保护而拒绝景观改造,也不能过度人工干预而降低原生湿地的自然属性。为了在城市开发和生态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应首先从城市设计的宏观视角,系统性分层化地构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做好城市生态系统整体化设计;合理确定湿地生态容量,打通生态廊道,优化生态格局;通过不同空间层次的生态技术手段科学修复城市湿地,从而在城市开发进程中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满足城市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新区设计规划过程中,如何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更加有机地完成生态湿地修复是核心问题。

3 湿地修复与湿地城市发展策略

在本轮规划设计前,上位规划“区域生态保护项目”率先提出了湿地城市建设的方略: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小微湿地“+”。从3个方面充分考虑了梁平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需求。

3.1 全域治水,湿地润城

以三峡库区长江干流一级支流龙溪河源头区的治水为契机,在各级河溪的水环境治理中,充分发挥湿地的污染净化作用。梁平城区内部基本无大面积水体,数条宽度不超过10m的小型河溪穿流其间,外围北侧多为农田,库塘集中分布于东、南两侧。从区域层面划定研究范围,划分为4个功能区:以“牛头寨-双桂湖”为主体的生态保护恢复区;以工业新城为主体的生态优化区;以老城为主体的生态修复区;以北部稻田湿地集中区为主体的湿地合理利用区(图2)。依据每个分区的湿地资源特征,分别提出解决河流生态修复、河道分类治理、湿地景观营建等问题的湿地生态修复策略。

图2 区域湿地生态保护类型分区

3.2 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

在保护城市原生水系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湿地为主体的城市自然空间。流经双桂城区内的河溪,有机串联起各类型湿地公园、城市小微湿地,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复合的湿地网络——城市湿地连绵体。对于水系资源丰富的生态优化区,重点营造良好的亲水空间、设计建造河流湿地公园、柔性营造自然河流,同时提供多种护岸形式的设计模板;针对生态保护恢复区(本轮规划对象所在区域),力求延续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积极保护和利用现状稻田湿地;针对缺少自然湿地资源的生态修复区,重点做好河道自然形态修复,减少硬化驳岸;针对梁平城区范围以外的合理利用区,由于包含大面积的稻田且荷塘、丘区湿地景观突出,因此集中打造梯级多塘湿地系统,以及复合圩田湿地农业展示、浮田湿地农业游赏、林泽-稻作等多种功能的稻田湿地公园。将城市湿地连绵体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将城市中的雨水通过海绵系统净化排至河道,增加河道来水[16]。结合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设计,利用城市海绵系统建设技术,建设成中国首个“城市湿地连绵体”,形成完整的湿地生态格局[22](图3)。

图3 水量保持原理示意

3.3 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small and micro wetlands)是指面积在8hm2以下的自然或人工湿地[23],如植被葱茏、流水潺潺的山地梯塘小微湿地,鱼稻共生、橘柚花香的传统稻作小微湿地,以及苔藓铺石、蒲草环绕的山间水潭小微湿地等。利用海拔高差、地形起伏等空间结构设计手段,以及生物育种、原生植物种类筛选、动物栖息等网络结构设计手段构建“小微湿地”[24]。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城市系统管理,以城市小型景观及污水处理为目的,模拟“塘、堰和浅水沼泽”,利用“沟、渠、塘、堰、井、泉、溪”各要素,通过人工建造的多带多功能的缓冲系统进行外源截污,通过底泥清淤处理和原位消减修复进行河渠治理,同时构建浮水-挺水-沉水植物的水质净化系统。本文提出小微湿地“+”的概念,即将小微湿地与多功能需求相结合,利用现状水塘、井、溪流、梯田、水田,设计营造不同生境类型的小微湿地群[24],并整体达到一定规模。通过多功能小微湿地群建设,实现城市地面下渗、雨水往复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目标,美化城市景观(图4)。

图4 小微湿地系统设计剖面图

4 湿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协同路径

在整体城市空间格局大致确定的前提下,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及湿地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设计不同空间层次的策略中,从而满足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需求。在城市用地空间层面,针对区域性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工建设的城市风貌,提出生态保护和湿地景观延续的策略,贯彻“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生态修复理念,保障城市大面积的湿地生态基底;在城市线性空间层面,利用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投入资金,对街道和滨水岸线进行系统化设计和控制开发,构建湿地景观系统,打通城市湿地脉络,从而进一步完整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在城市微观空间层面,系统化布局社区中心、街头绿地、城市空园等公共空间节点,利用小微湿地“+”的生态技术,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化植入,在城市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湿地生态斑块(图5)。

图5 湿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耦合关系

4.1 城市用地空间与湿地生态基底耦合

4.1.1 远山近丘、错落有致的山形格局

基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分析,强化牛头寨作为城市水源涵养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及牛头寨郊野公园与城市的对景和观景功能,让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牛头寨成为城市绿化背景。严格保护和控制城区内品字山和土堡寨等浅丘地貌,保留自然山体格局,形成城市绿心。对现状浅丘湿地内的堰塘、植被资源进行少量人工干预,提升生态涵养能力。尤其针对浅丘间的现状鱼塘养殖废水,通过地形处理、种植湿生植物等手段予以净化。保留土堡寨山地制高点,作为双桂湖的近距离眺望点。

4.1.2 河溪纵横、湖塘密布的水网结构

梳理规划区内两主三支的现状水系资源,依据上位规划及现状地形条件,打通现状水系,形成7条完整的水系网络(图6),依据场地资源条件、地块功能布局和景观需求等因素,测算每一条水系的水域规模和季节流量等(表1)。一方面创造充分循环、水源洁净、生态安全的水生态格局;另一方面在河流交汇处建造人工湿地,结合用地南部的现状稻田湿地斑块,系统化设计湿地水网生态结构,将规划区边缘原有稻田(已划为城市绿地)改造为生态功能更优的小微湿地,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现状水体和湿地资源,确保水体功能利用与水环境功能相协调,彰显梁平的湿地生态特色。规划区共形成约14km长的城市河溪湿地景观,70%的地块紧邻河溪湿地景观,16个地块可直接利用湿地造景,达到“推窗见湿”,从而显著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土地价值[25]。

表1 水系设计流量

图6 水系结构分析示意

4.1.3 风格分异、色彩协调的建筑风貌

建筑风貌体现了城市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干预的效果,也是规划区范围内城市重要的景观基底。结合用地功能特点划分七大主题风貌区:传统建筑风貌区、邻里社区中心风貌区、生态休闲风貌区、综合服务核心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现代生态居住风貌区和滨水居住风貌区。传统建筑风貌区重点展示梁平西部城市入口形象,反映地方建筑传统风貌;邻里社区中心风貌区作为居住用地的核心地块,注重内部空间、轴线和景观的塑造,强调与城市水系和公园环境充分融合;生态休闲风貌区结合水系和山体等景观进行整体打造,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达到城在景中的效果;综合服务核心风貌区作为展示城市田园形象的重点区域,结合稻田湿地公园景观,打造与双桂湖串联的连续生态界面;现代产业风貌区不做调整,沿用现状风貌;现代生态居住风貌区强调公共开放用地与建设开发用地间的比例配置,增加公共绿地与开放空间,增强城市内部与滨水公共空间的景观联系;滨水居住风貌区结合水域湿地打造景观效果,使建筑与水环境相融合,展现傍水而居的风貌特色。

4.2 城市慢行系统与湿地生态网络耦合

4.2.1 湿地景观轴线布局

系统设计、综合控制“一带双轴七廊”的湿地景观结构,满足城市慢行交通需求。沿双桂湖滨湖路集中打造“城市滨湖魅力空间带”。采用柔性设计策略应对具有柔性美感的城市湿地景观设施,师法自然,建设具有蜿蜒多变、多景观层次、多生态序列的城市湿地景观。沿福德大道和碧湖大道规划2条道路湿地景观轴线:“南部门户景观轴”和“城市居住生活轴”,扩宽城市绿化控制带,重点强化道路两侧绿化和水体景观的可视性、参与性,通过绿化造景、街道家具、建筑沿街界面风貌等地块设计导则加以管控;控制7条连通山、水、城的生态景观复合廊道:“牛头寨—双桂湖”“品字山—双桂湖”“品字山—李家沟”山水景观绿廊,“兰湖路”“知德大道”“桂香路—土宝寨”城市景观视廊,以及“张星桥河”生态景观通廊。

3.1 外在感官特征 临沭地瓜呈紫红色至黄色,纺锤形及不规则圆形,薯肉黄色、橘红至红色,肉质细腻。块根肥大、集中,薯皮光滑,单株薯块1个至十几个不等,具有该品种的基本特性。无霉变味及其他异味。

4.2.2 慢行交通环线规划

打造城市游憩环线、滨湖游憩环线、城市步行环线和登山游憩环线“4个类别、4种形态”约20km的主体慢行网络。通过连通慢道,将主体慢行网络与各居住小区步行系统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慢行交通体系(图7)。城市游憩环线靠近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必须建设配套的步道和骑行道,充分结合湿地水系布局,串联其他3种环线。在与主干道相交处建议采用立交形式,以保证通行顺畅。其中,平交处建议设置特殊形式斑马线,加强慢行道的衔接性和安全性。

图7 慢行步道系统道路设计示意

滨湖游憩环线沿湖布置,尊重北侧现状已建慢道和《双桂湖公园二期景观方案设计》中中心慢道的设计线型,完成步道和骑行道合建;城市步行环线结合牛头寨支沟和竹海大道布置;登山游憩环线以步道为主,是规划区至牛头寨的主要游览路径。

4.2.3 滨水驳岸设计

规划区设计3种岸线形式:生态驳岸+湿地、生态驳岸+亲水草坡、硬质驳岸+草坡。其中,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滨湖岸线主要为生态驳岸+湿地的形式。秉承尊重地形地貌和湖岸原有线型的原则,强调滨湖岸线的公共开放性,因地制宜地规划滨湖活动类型,将具有观赏、休闲、娱乐、锻炼等功能的亲水活动有机组织到滨水区,满足市民亲水需求;张星桥河两岸以居住用地为主,考虑防洪的功能需求和现状情况,岸线形式设计为硬质驳岸+草坡,设置与居住区相配套的生活休闲服务设施、滨水广场、亲水平台和步道,设置多级缓坡;规划区内其他水系岸线宜结合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统一规划,主要采用生态驳岸+亲水草坡的形式,作为人们近距离感知和接触水体的主要空间,为健身操、阅读、棋牌、聊天等活动提供场地。

4.2.4 城市慢道设计

将步行道、骑行道、慢跑道、景观水渠、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等,统一集成到慢行步道系统道路设计中,总宽度建议不低于2m。遵循“快道外置、慢道内置”的原则,建议骑行道布局在临近车行道路一侧,跑步道布局在临近建筑界面一侧;在跑步道与骑行道之间布置景观水系和小型活动空间;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与景观水系之间至少留出1m宽的生态缓冲空间(图8)。

图8 城市慢道设计平面示意

4.3 公共空间节点与湿地生态斑块耦合

4.3.1 湿地核心景观区布点

图9 湿地核心景观区布点分析

4.3.2 生态服务设施设计

将城市不透水地面修复为下渗地面。在河流治理时恢复河流的自然弯曲度,增加植被的多样性[20]。增加雨水循环途径,设计截流渠、汇集池、蓄水净化池、传输渠,通过植被缓冲带、下沉绿地、雨水湿地公园、建筑屋顶垂直绿化、雨水花园和生物沟等方式,“抗、汇、蓄、排”,让雨水能从地面入渗,补充地下水,同时缓解城市内雨洪污染的压力(图10)。

图10 生态服务设施布点示意

明确各类型生态服务设施,包括湿地公园、城市小微湿地、城市水敏性结构(如雨水花园、生物沟渠洼地等)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布点情况。通过连续流动的河溪水系,建成一个结构和功能系统化的湿地网络,使其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连续体,更具有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连续性。

4.3.3 湿地生态斑块的文化植入

利用城市湿地公园和其他生态服务设施节点开展城市湿地宣教活动,设置富有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感的户外宣教设施;设计乡村生活、稻田探索等湿地环境体验活动;筑建稻田湿地博物馆。以中国稻田湿地博物馆为“基站”,通过多形式的体验型户外宣教活动,将稻田与博物馆紧密连接,内外一体,既有常设展厅用以展示“万旦耕春”和中国稻作文明、世界稻作文化,更能让人亲身体验插秧放水、秋收冬割,探寻稻田秘境、夜访稻田、追逐肥硕稻花鱼。

5 湿地城市实施效益初步评估

本轮湿地城市实践是梁平区政府牵头的城市建设向大自然回归的探索,是协调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矛盾、实现城市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工作。设计团队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指导下,同步完成了双桂城区城市设计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从而保障方案的落地实施和法定效力。

5.1 生态环境效益

截至2021年6月,城区湿地建设已初具成效,水网、绿网、慢行系统的实施效果与规划预期基本一致。规划区内位于双桂湖西侧的田塘已优化升级为小微湿地群;临近规划区的双桂湖北岸通过实施湿地修复,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拓展部分。已建成的城市湿地不仅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同时固碳制氧净化城市空气,提高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由于全域城市湿地生境类型多样,生境质量优良,将近2年时间后回访调查,发现湿地植物种类与周边未实施修复和建设的对照区相比,增加了11种优势种植物(表2),反映出小微湿地繁盛的生命体系。植物可有效净化空气,湿地植物绚丽的色彩及释放的芳香物,可帮助居民缓解焦虑、消除疲劳,有益健康[25]。

表2 双桂湖北岸修复区与对照区优势植物种类

5.2 社会效益

双桂湖北侧已经有一定数量的住宅项目完成落地,住区风貌基本符合规划预期。湿地建成区的生境景观和游憩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建成的湿地环境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了共享的绿意空间。规划区内部景观大道两侧的湿地景观通过设计和艺术加工,提炼和再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感,创造出多样化的生态艺术,形成了拟自然化的生活境域。同时通过湿地科普教育体系的建设,满足了梁平城区基于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需求,提升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5.3 经济效益

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取决于相邻地块土地价值的提升和梁平旅游产业收入的增加,而间接经济效益会在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成倍累计。该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涵盖:降低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植被产生氧气的价值,防治大气污染、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所创造的价值,涵养水源的价值,以及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价值等多项生态价值因素。其虽难以量化,但可以抽象理解为依托于城市湿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等功能效益与取得这些成果的成本费用的比值[26],计算如下:

城市湿地价值(V)=城市湿地功能(F)②/费用(C)③

由于湿地自身的自然净化与生态循环能力,小微湿地群建成后,随着“城市湿地连绵体”逐渐形成规模,还可以降低绿化管理工作的人力投入,从而帮助城市用尽可能少的建设管理成本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6 结语

本研究结合重庆梁平双桂城区湿地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小微湿地“+”的城市湿地建设方略。基于生态学理念、城市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关键技术,提出了双桂城区湿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的协同路径。在城市用地空间层面,针对区域性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工建设的城市风貌,提出生态保护和湿地景观延续的策略,将城市用地空间与湿地生态基底耦合,保障城市大面积的湿地生态基底;在城市线性空间层面,将城市慢行系统与湿地生态网络耦合,打通城市湿地脉络,进一步完整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在城市微观空间层面,将公共空间节点与湿地生态斑块耦合,利用小微湿地“+”生态技术,系统化布局社区中心、街头绿地、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节点,在城市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湿地生态斑块。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是城市建设的良好驱动力,但城市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并合理利用人力恢复与自然修复相协调的方法与途径。本研究提出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可以为其他城区湿地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启发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使城市建设工作更好地朝人与自然、自然与城市协同的方向发展。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重庆大学设计总院梁平双桂城区二期城市设计项目组提供帮助。

注释:

① “双桂八景”(由项目设计团队命名):廊桥湖月、牛背望远、桂阁映日、玉樽流香、青石禅音、竹影画帘、名楼灯戏、柚竹迎客,对应于传统“梁山八景”:石马归云、福利钟文、万石春耕、垂云北观、赤牛卧月、高梁耸翠、崖泉瀑布、古洞蟠龙。

② 城市湿地功能(F)=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③ 费用(C)=建设费+管理维护费。

猜你喜欢
梁平景观生态
景观别墅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昆士兰大学
The Color Pur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