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

2023-01-24 21:29杨亚琴伍孟珺杨华萍吴道勋
公关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群体心理健康青少年

文/杨亚琴 伍孟珺 杨华萍 吴道勋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流动人口显著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外地农民工达1.7172亿。受到自身因素(家庭经济条件、流动人口职业性质和受教育水平)和环境因素(随迁地教育质量、迁移距离、户籍门槛)影响[1],产生了流动人口子女是否随迁的不同结果,形成了不同的儿童群体。

我国加入WTO后的一个阶段,流动人口出现跨越式增长,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父母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家庭的主流形式,农村青少年群体生存发展环境呈现出特殊性、复杂性,面临更多问题,引发社会和学界关注。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缓解了家庭经济困境,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但经济收入的提升并未缓解亲子疏离造成的严重影响。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由于家庭结构的拆分,缺乏父母直接照料,导致该群体长期缺乏心理支持、家庭教育,引发心理、行为、社会等系列问题;二是临时监护人的缺失或提供的有限监护,导致该群体面临严重的人身伤害风险;三是亲子教育缺失、价值观引导匮乏、农村资源约束等原因造成超龄就学现象明显、学业观念不良、学业表现方面不佳,导致该群体面临较多学业困扰。诸多困境造成这一青少年群体成长环境受到系统性破坏,其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层面上,农村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与农村社会现状问题交织,该群体在心理和身体健康、人身安全、社会行为方面呈现出更多负性结果[2];二是家庭层面上,进一步瓦解亲子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呈现一定程度的弱化[3],此外,城乡间劳动力流动使得农村居民的离婚率大幅提升,导致部分儿童所在家庭彻底瓦解;三是社会层面上,不良生存环境更可能导致人力资本水平不高,加剧贫困代际传递。农村青少年成长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焦点,其长期存在和演化,将带来更多难以预见的复杂后果。

近20年来,对农村青少年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向纵深发展,我国将“儿童优先”纳入国家战略、多方位开展农村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革,农村青少年群体在自身规模、所处家庭环境(流动人口认知、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等)和社会环境(信息技术水平、政策等)方面都面临机遇和挑战。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阐述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评述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乡村环境和农村青少年群体呈现的新趋势,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应对父母外出务工带来的教育缺位问题提供参考。

二、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多项研究结果均揭示了因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父母缺位的农村青少年群体心理行为健康问题突出,关注该群体心理健康对农村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该群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情绪特征

该群体青少年在焦虑、抑郁、孤独感等消极情绪特征上明显高于同等环境其他青少年[4],在心理理解能力、情绪共情等方面偏低[5],在人格特征上表现出更内向、情绪更冷漠、消沉[6]。

2.认知能力

研究认为缺乏家长直接教育监控,对青少年学业成绩产生负性影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将产生较大影响[7]。

3.自我意识

研究显示该群体青少年在自尊、自我控制及主观幸福感等指标都呈现出得分水平偏低特点[8]。

4.社会行为

由于缺乏父母监督,该群体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吸烟、厌学、攻击性强、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等偏差行为[9]。

同时,农村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有关,但该领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项研究显示该群体女性在抑郁等指标上检出率和得分高于男性,低龄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务工影响更突出,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

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父母外出务工客观因素、农村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同样证实,该群体心理状况同时存在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

1.社会支持因素

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儿童期群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明来自父母、同学、老师的支持都将有效缓解个体负性情绪或行为的出现[10]。与之相反,遭遇同伴侵害或严重负性生活事件,将通过影响个体主观感知(如歧视知觉、情绪感受)等导致个体产生更多负性行为或情绪[11]。

2.父母和监护人因素

部分农村青少年长期面对父母缺位困境,但父母或监护人的人口学特征、教养方式仍然较大程度影响、调节个体心理健康。研究显示隔代抚养过程中隔代亲合、监护人受教育水平对个体抑郁、积极或消极评价有影响[12]。有研究结果支持父母外出务工时间长短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此外,大量研究显示父母外出务工但保持较好的亲子依恋,减少情感忽视,提供恰当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仍将发挥积极作用。

3.生活学习因素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将促成饮食、锻炼等多方面的健康行为。研究显示体育锻炼活动,特别是高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群体焦虑情绪的环节、增加其心理资本,进而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3]。

需要关注到,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缺位现象对个体心理的消极影响未得到研究人员的完全认可,部分学者通过调查发现,该群体青少年在孤独、焦虑等主观感受和学业、行为等方面并未出现异常,在个体独立性、低年级学业成绩方面甚至有优于同等条件下青少年群体的现象。目前该类研究主要采用对比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指标的差异,对农村环境、经济条件、教养方式等其他综合因素考虑的少,长期影响的关注较少,忽视了对该群体的全面研究和动态追踪。

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父母异地务工导致的父母缺位、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群体在抑郁、焦虑、孤独感等情绪状况,认知能力,自我意识和社会行为方面的表现,但良好的社会支持、监护人教养方式和依恋、社会校园环境均能对儿童心理健康发生积极影响。

三、农村青少年发展的路径选择面临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我国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变革。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要求加强该群体心理健康服务,有力保障了农村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在各项举措支持下,根据我国民政部公布数据,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幅度减少。同时,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从2015年开始,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进入调整期,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21年以来,随着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一系列利好政策颁布,为构建农村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农村青少年发展的新格局是指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趋势。随着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乡村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农村青少年发展问题作为中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化产物,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发展格局下,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发展机遇体现在:一是随迁现象不断增加。随着乡村经济发展,返乡务工人员增加,同时,年轻一代的外出务工人员逐渐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在国家提供户籍、教育资源保障情况下,选择随迁的务工家庭逐渐增多,大幅度减少了亲子分离现象的发生。二是乡村经济、文化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职业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等内容,因此,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儿童健康发展。随着乡村整体环境变化,乡村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发生变革,配备儿童督导员、主任,各类举措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和心理支持教育。三是信息科技进步和物流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农村儿童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新媒体获取线上知识,通过物流体系快速获得物资支持。

困境挑战体现在:一是目前我国仍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中,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各项制度保障不够健全[14],乡村振兴战略从宏观层面,对农村青少年人权司法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做出要求。现实条件下农村儿童获取教育、医疗等多方面资源有限,获取支持的来源有限,课余生活单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儿童保障的政策举措尚未完全覆盖到每一个儿童。二是农村青少年精神需求尚未得到满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不断推进,农村儿童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发展缓慢的精神文明满足度。受限于父母、实际监护人受教育水平、乡村教育资源,农村青少年难以获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和引导,难以得到针对性的关爱和心理指导。

三是新媒体双刃剑带来行为、心理问题的新困境。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带来获取新媒体服务的便利性,年轻一代成长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新环境下,儿童群体在缺乏合理引导、教育情况下,过度使用手机、过度获取网络信息,导致新的行为、心理问题产生。

面对上述机遇与挑战,既是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发展赋予的宏观要求,也是乡村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体来看,乡村振兴为农村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支持,在这一特殊背景下,适应新形势,进行路径选择尤为重要。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建议

农村青少年成长发展问题作为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结果,应纳入国家社会治理系统统筹解决。

一是从国家、社会、学校层面完善农村青少年关爱体系建设。

国家应在资源配置、政策倾斜方面完善支持体系,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农村服务体系,提供统筹机制。基层政府应结合实际,加强农村儿童生活环境建设,提供其基本的发展保障条件。学校教育在农村儿童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加强心理关注,特别注意对其提供社会支持,增强其主客观社会支持,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弹性、心理韧性,加强对儿童在校生活的管理和校外的指导,在体育锻炼、饮食睡眠方面进行规范教育。各级单位应加大对现有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督查力度,调研显示近50%的家长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政策缺乏了解,学校设置的留守儿童之家发挥作用不足[15]。

从长远看,随迁对个体情绪健康的作用更积极。引导流动人口返乡务工或支持农民工子女随迁,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进一步提供创业就业、进城户籍管理和教育资源支持。

二是从家庭层面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功能。

家庭教育仍是青少年成长发展教育的必要内容。一方面务工人员所在企业、乡村基层组织,应开展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宣传,对亲子教育方式作基本科普和指导,让流动务工人员认识到亲子沟通、良好教养方式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法律角度明确父母和监护人责任,强化家庭功能,采取激励措施引导提高监护人主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框架下,应采取积极措施,通过管理监督、政策激励、培训教育支持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三是从信息技术方面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群体的心理支持力度。

当前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尚未有效应用于该群体的心理辅导教育,这一现象与儿童大量使用新媒体、进行网络游戏形成矛盾。国家、社会应提供优质网络资源服务于儿童心理健康,完善监督监管力度,保障该群体合理使用平台;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使用网络平台的引导,协助家长、儿童利用好信息技术资源,积极拓宽城乡互动课堂等信息资源,促进网络资源共享,提升青少年群体网络素养。

猜你喜欢
群体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