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1-24 19:09黄新民谭晓斌孟灵灵郭岭岭
西部皮革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黄新民,谭晓斌,孟灵灵,郭岭岭

(盐城工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根据习近平同志关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牢牢把握好高校社会服务的科学发展、促进人才就业需求的办学方向,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地方高校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模式,坚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相互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并推动社会各界尤其是服装产业重点企业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努力建设并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在高等服装设计教育领域中,专业负责人及其教师应注意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在对教学方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充分有效的探索之后,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加有效、科学的创新。

1 当前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建设随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应运而生,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最重要的特征是地方性和教学性,这类型的学校办学特点应该是培养企业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定位要求立足于企业与社会的需求[1]。就现今的状态而言,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刚刚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其现阶段在这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现今的众多服装本科院校普遍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2],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校企合作不稳定,产教融合渠道不贯通[3];同时在本科人才方案制定过程中过多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架构[4],缺乏对实践环节的关注,导致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不高。

2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找准双方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围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以服装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链对接服装产业链,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为基本原则,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强化科研训练,建设时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使专业教学更能面向市场、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保障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方案,建设系列课程改革和教学制度管理平台;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2.1 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为进一步加强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全面有效衔接,加快盐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区域企业的紧密融合,学校方面应着力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高层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学校邀请江苏悦达纺织集团、盐城福汇纺织有限公司、盐城市国泰高新防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人员来校进行交流工作,了解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和实践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以便我校能及时调整好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符合相关产业市场发展需求、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此外,还多次聘请相关企业专家到校联合开设短期课程和专业讲座,担任我校客座教授和兼职学生校外导师,合作指导本科毕业生。积极建立企业和学校的长期联系与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2.2 强化教学科研训练,建设具有时尚、科技、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育主旨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服装行业与现代科技创新融合为抓手,组建导师团队,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系统的专业科研与指导,制定各种奖励支持政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字化艺术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全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1000 多人次,获奖200 多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3 项、一等奖11 项。

2.3 打造校内外实践创新基地

服装设计是一个专业实操性非常强的专业,其人才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大量的线下实操活动[5]。因此,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出服装行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打造一个校内外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首先,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打造要具有针对性,由校企双方深入协作后建设。“衣得体”是国内首家提供3D 软硬件技术的全渠道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工业4.0”技术为终端用户打造大规模工业化级的定制平台。衣得体作为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众创空间,依靠在服装行业多年的经验及技术,支持学生团队开设智能定制店,实际经营校园市场,共同培育“工业4.0”时代下的新型人才[6]。其次,学院已建成了多家校外实习、见习基地,与江苏红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利步瑞服装有限公司、江苏华艺时装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江苏双山集团、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大学生校外实习、见习基地协议,通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多方面的合作,为纺织服装学院提供更好的科研实践平台。

2.4 优化培训方案,打造一系列课程改革和教学体系管理平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基于应用性强、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解决繁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社会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动态要求,迅速修改、丰富和更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并根据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增加专业必修课。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它面向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校企合作的根本保障。本着课内课外相结合、教研相结合的理念,联合企业导师共同创建教改专家委员会,增设了校园持续改进体系,校友返校研讨,明晰了专业培养定位和目标[7]。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学院构建了“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其中“三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德能文化平台、专业通用平台[8],“三模块”包括通识模块、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专业模块。

2.5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企之间无缝连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水平

在高等教育阶段,还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素质、高水平的职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公司学习或工作,送学生到公司的特定职位进行实际工作,职位轮换或参与公司决策。通过临时职位和研发等方式的合作,加强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质量。与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盐城雪儿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高效合作,根据专业特点以建立一个培训基地,以鼓励学生到江苏省大中型企业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参加服装设计、生产和管理活动,并应用到服装产业实际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吃苦耐劳,以提高学生适应相关岗位的能力。服装企业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实质性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校和企业在科学研究和专业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将紧密结合,以便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促进教育。高校可以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服务;企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任和相关实践指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职业平台,参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双方的优势,做到互补,共享资源,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6 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保障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双导师制”是实现校企联合教育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中,员工培训的整个过程分别由来自大学和企业的两种导师模式来完成,以形成校企协同教育的联动机制。一支优秀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积极引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从青年骨干教师中挑选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发展潜能大的教师,采取针对性培训的方式,为其出国深造或进修提供便利。近5 年,有5 位老师深入纺织服装企业进行挂职锻炼1 年,参与企业的技术转型、项目设计和新品开发,提高其在专业领域实践创新的能力。聘用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有较高影响力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融入校园文化大平台,主动开辟“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实践,建立以专职为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双能型”队伍。选拔校内外的知名教师,作为学术领袖,指导学科建设,赋予相应的权利、责任、义务和待遇;在学校层面建立各类时装设计工作室、技术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有计划地安排师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纺服学院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品研发协议,就“绿色环保功能家用纺织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展合作。以提高师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解决创新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建设打造一支由企业与高校共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肩负起培养大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3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随着校企合作的全面开展,大大加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同时也缩减了人才培养周期。将学校科研创新优势条件与企业的工程实际项目相联系,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训、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加强,教师能力培养富有成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经统计,2018 年共有400 多家纺织企业来学院举办专场招聘,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毕业后,进入江苏悦达纺织、海安联发集团、海澜集团、红豆集团等大型企业。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超95%;普本考研录取率均超过31%,2022 年考研录取率高达35.23%。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推广及社会培训等工作,成果应用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与校企合作,课程团队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学生创新创意及实践动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与企业联合申报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项目、横向项目课题多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技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盐城市自然科学成果等奖项。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发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题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40 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进行职工专业素养培训,获得近百项横向课题,转让专利50多项。将团队教师的研究成果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指导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多项,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3 项、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1 个。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相关高校服装专业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将学校科研创新优势条件与企业的工程实际项目相联系,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训、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实践环节加强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进行纤维、织物产品及服装设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推广以及社会培训。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