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丁谊嘉
(1.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报刊社,太原 030006;2.中国农业大学 国际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1〕。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再次强调,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对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支撑,而要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则离不开乡镇干部这个群体的积极参与。这是因为,乡镇干部处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的具体执行者和参与者,肩负着深化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移风易俗等重要职责,其素质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可程度。近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效。为此,相关部门要多措并举,不断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其治理能力,进而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2〕。
当前,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影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还在于乡镇干部本身。乡镇干部的能力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而且还关系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实践也充分证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当前,我国城乡基层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乡镇日益成为各种错综复杂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集聚点,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乡镇干部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以何种姿态、何种方式开展工作,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支持力度,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既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导者和实践者,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乡镇干部对政策理解的程度、执行的方式、宣传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策的执行效果。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拥有一支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乡镇干部队伍,有利于不断提高乡镇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网络安全、恐怖主义、公共卫生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不断发酵,乡镇干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在实践中,通过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能够使他们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时,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精准施策,带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各项工作。
当前,我国乡镇干部主流是好的,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能力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乡镇干部的文化素质虽然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仍有少数乡镇干部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偏低,综合能力和素质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服务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还有些乡镇干部学历和知识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仅对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而且对一些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钻研不够深入,导致其在面对实际困难时往往显得办法不多,习惯于用老经验、传统的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3〕。另外,有些新分配到乡镇的年轻干部,未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难免存在“本领恐慌”现象,有时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其次,思想意识与现实要求不相匹配。少数乡镇干部思想观念陈旧、满足现状、得过且过,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看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而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出发,对工作缺乏公共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宏观把握和长远规划意识,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心声、俯下身子解决群众之忧,对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存在的棘手问题不积极想办法解决〔4〕,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乡镇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而且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以不断增强乡镇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而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初心的坚守、理论的清醒、信仰的坚定、责任的担当,是提高新时代乡镇干部基层治理能力的根基和灵魂。乡镇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治理理念、科学治理方法,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的新规律、新特点、新方向,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不断为党的事业注入信仰力量、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乡镇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服从党的领导,严守纪律底线,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5〕;要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而使自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6〕。
其次,要增强创新意识。乡镇干部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在创新中解决发展难题、施展个人才智,将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行在脚下,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不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抗击疫情等工作中,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要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投入更多精力,以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再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新征程中,乡镇干部唯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够在工作中锤炼担当品格,并用担当尽责的工作作风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乡镇干部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一环,如要围绕提高专业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等方面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提高工作本领上下足功夫,以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中的行家里手〔7〕;要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把学与做结合起来、知与行统一起来,主动到矛盾突出、问题多发、基础薄弱的地方去,到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工作的一线中去,经历风雨、锤炼身心、砥砺意志,充分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能优势,想尽办法让群众从内心上认同、从行动上参与,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治理能力。
相关教育培训部门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乡镇干部教育培训,从而不仅使其能够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而且能够不断提升其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各种能力,以切实把新部署和新要求领会好、贯彻好。
首先,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组织部门要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把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并抓好落实;计划和财政部门要把对乡镇干部进行培训的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以真正解决教育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有关部门要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鼓励乡镇干部多渠道进行学历提升教育、晋升技术职称教育,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对其所需经费予以适当补助〔8〕。
其次,要拓宽培训内容。教育培训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政策法规、产业技能,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为主要培训内容,以短期培训班为主体,分层次、分批次对乡镇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为落实培训任务、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要认真组织乡镇干部学习政策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搞好农村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乡镇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确保其在理论学习中增强政治意识和法治意识,唤醒为民初心、为党使命和为官准则,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为官做人准则、有效应对诱惑等进行有针对性和接地气的学习教育,以不断推动乡镇干部对“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和“使自己人生有价值”进行感悟;要加强对乡镇干部进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教育,不仅要通过定期和常态化学习培训来进行,还要通过开通相关热线、进行虚拟交流、开展心理帮扶等工作,有效解决乡镇干部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价值观扭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持把推动工作和培养干部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乡镇干部在实践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如选派乡镇干部到县直机关进行跟班学习,到相对落后村、情况复杂村担任第一书记。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乡村振兴、民生发展等重要的民生战略。相关部门唯有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使其真正有所作为、有所担当。
首先,要把落实乡镇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要常抓不懈,把工作中不思进取、消极应付、政绩平庸的乡镇干部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促进其不断转化,以达到提高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相关部门在对乡镇干部监督的过程中,方式要多样化,不仅要立足上级监督、同级监督,更要发动群众和依靠网络来加强监督,如通过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邮箱等,逐步构建基层立体化监督体系,以进一步提升监督的公信力和监督的实效性〔9〕。相关部门在对乡镇干部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监督的同时,更需要上级部门和领导对其加强管理,如工作上的沟通和指导、思想上的引领和鼓励、心理上的帮扶和教育等,从而使他们能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其次,要多措并举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部门要在工资待遇、加班补助和各项政策性奖励方面对乡镇干部给予倾斜,包括关注乡镇干部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求,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忧,使其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上级无微不至的关怀;要克服论资排队现象,注重在干部交流、选拔任用等方面向乡镇干部倾斜,以激发其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相关部门要通过物质支持、精神激励等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精气神。
再次,要通过建章立制,使乡镇干部在正道上成长。其一,定章程、立规矩、明纪律。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如流程公开、集体决策等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外部监管,统筹规划、协同发力,如定期开展巡视巡查、舆情监督等。其二,规范用人制度。组织部门用什么样的人,对乡镇干部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方面,要选拔德才兼备、勇于担当、作风优良和实干为民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干部;另一方面,要到基层一线调查、考核乡镇干部的工作实绩、日常表现等,同时要了解群众对他们的客观评价,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