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干眼的取穴规律与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2023-01-24 09:29姬慧杰孙心怡高卫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攒竹干眼滴眼液

姬慧杰,孙心怡,高卫萍

干眼以泪膜不稳定为特征,是一种伴有炎性反应和神经异常的多因素慢性眼表疾病。针刺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运用适当的针刺手法,达到疏通经络瘀滞,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对于干眼,针刺可以通过促进泪腺分泌泪液、抑制眼表炎症反应等途径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1]表明,针刺在治疗干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阅读并整理近年来关于针刺治疗干眼的文献,从以下2 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探讨。

1 针刺穴位

1.1 选穴规律

郑晓骏等[2]认为,运用局部取穴或辨证取穴都能有效治疗干眼。朱永政[3]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干眼选用最多的局部穴位为攒竹、睛明、太阳、丝竹空,远端穴位多用合谷、三阴交,其与局部攒竹、睛明、太阳、丝竹空配合治疗干眼的频次最高。马雪娇等[4]研究得出,针刺治疗干眼应用频次前1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睛明、攒竹、太阳、三阴交、合谷、风池、丝竹空、四白、太冲、太溪、足三里、承泣、百会、肝俞、肾俞。李镜等[5]认为,针刺治疗干眼使用频次最多且作为主穴使用频次最多的都是睛明,其次是攒竹、太阳、丝竹空,而对于配穴使用频次最多的是三阴交,其次分别为太溪、足三里、丰隆。付伟伟等[6]发现,针刺治疗干眼,选穴以头面部及下肢穴位为主,其中头面部多选用攒竹、睛明、太阳、四白、丝竹空、风池、瞳子髎、承泣等,以眼周穴位居多;下肢穴位多选用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太溪等;上肢穴位多选用合谷、曲池;腰背部穴位多选用肾俞、肝俞;胸腹部穴位多选用气海、中脘。张雪等[7]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干眼的常用穴位以睛明、攒竹、瞳子髎、太阳、丝竹空等眼周穴位为主。梁永瑛[8]认为,针刺治疗干眼时,常选与本症具有相对特异作用的穴位,如瞳子髎、上晴明、下晴明等。王超等[9]将40 例干眼患者分为2 组,远端组针刺光明、地五会穴,眼周组针刺攒竹、瞳子髎、太阳穴,结果显示,远端取穴(光明、地五会)有促进干眼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的作用,且持续效应优于眼周取穴。

选穴对于治疗干眼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针刺治疗干眼常用穴位的使用频次这一方面研究较多,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从选穴部位上来看,眼周穴和远端穴或头面穴和四肢穴常被组合研究,眼周穴以睛明、攒竹、太阳、丝竹空、承泣、瞳子髎、四白为多,头面穴除了眼周穴之外,还包括百会、风池等。远端穴或四肢穴以三阴交、足三里为多,还包括光明、地五会等。其中,眼周穴或头面穴通常被选为主穴,远端穴或四肢穴通常被选为配穴。另外,也有关于胸腹穴和腰背穴的研究,如气海、中脘、肝俞、肾俞等穴位。

从以上穴位的所属经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针刺治疗干眼涉及胆经、膀胱经、胃经,即循行于内眦部和锐眦部之经络的穴位较多,其次是任脉、督脉、三焦经和脾经。针刺选穴规律的探究对指导临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不容忽视。

1.2 内睛明穴、睛明穴、承泣穴相关研究

在眼周穴位的选择上,内睛明、睛明、承泣以往的研究相对较多,且眼针穴、腹针穴具有治疗特色,与全身脏腑关系密切,以下将针对内睛明、睛明、承泣3 个穴位和眼针穴、腹针穴作具体论述。

王星博[10]发现,针刺内睛明在提高泪液分泌量、减少角膜上皮损伤上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应可持续12 周;针刺内睛明在改善干眼主观症状、减轻干眼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上,近期疗效与玻璃酸钠滴眼液相当,远期疗效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应可持续12 周。朱文增等[11]对27 例干眼患者予针刺治疗,取内睛明为主穴,太阳、攒竹、鱼腰、瞳子髎、天柱、百会、神庭、神门、照海、中脘、天枢等为配穴,总有效率达90.7%。李金全等[12]对30例干眼患者予针刺治疗,以睛明、承泣为主穴,以攒竹、丝竹空、合谷、曲池、太溪、三阴交、光明、血海等为配穴,结果显示,第1 次治疗后及每周治疗后症状均有所减轻,治疗3 周后,患者泪液分泌量和BUT均较前提高,总有效率为86.67%。

内睛明,为经外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3]中提及:“睛明在目内眦泪孔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针刺内睛明穴对于改善干眼症状及增加泪液分泌量上有显著优势,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睛明属足太阳膀胱经,承泣属足阳明胃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针刺睛明、承泣穴可以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液分泌量和BUT。《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4]中提及睛明穴为“手足太阳少阳足阳明五脉之会”,同时,《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全书》[15]中提及:“足太阳睛明穴的部分冷降之液下走足阳明承泣穴”。因此,睛明、承泣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穴往往配合使用,且大部分同时作为主穴使用。

1.3 眼针穴、腹针穴相关研究

1.3.1 眼针穴 眼针疗法,源于古代五轮八廓学说,用后天八卦将眼睛分为八区,内连五脏六腑,外查形色丝络,通过针刺眼部特定的穴位诊察病人的疾病和机体的情况。眼针穴包括肺、大肠、肾、膀胱、肝、胆、心、小肠、脾、胃、上焦、中焦、下焦13 个穴。程娟等[16]运用眼针联合常规针刺,取睛明、攒竹、承泣、风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光明等,眼区穴取上焦、肝、肾、脾,能改善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泪液分泌量,延长患者BUT,恢复角膜上皮完整性。

1.3.2 腹针穴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腹针穴包括神阙、中脘、关元、气海、滑肉门、外陵、大横等,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犹如一只神龟。张安丽[17]和段小莉等[18]对干眼患者辨证取穴,观察“辨证针刺”运用腹针为主,分证论治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痰瘀互结型取承满、滑肉门、外陵、水道、归来、大横;热炽阴伤型取气穴、大赫、膏肓俞、中极、关元;肝阴不足者,取急脉,肝火上炎,取章门,并结合远部、近部取穴,结果显示,治疗后1 个月自主症状感觉及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nce staining,FL)评 分、BUT、泪 液 分 泌 试 验(Schirmer Ⅰtest,SⅠT)结果对比优于治疗前。

眼针疗法和腹针疗法是在原有针刺理论上加以创新,自成的一个小的针刺治疗体系,近几十年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建立、发展。同时,在眼针疗法和腹针疗法的指导下,眼针穴和腹针穴在选穴上有其内在规律和特征,眼针注重眼球经区划分,紧密联系经络,进而取穴以治疗疾病;腹针注重借助腹部的神龟生物全息影像,进而取穴以调节与人体相对应的部位。虽然目前眼针穴和腹针穴在治疗干眼的研究中相对较少,但以上研究都将辨证论治这一原则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体现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2 辨证论治

2.1 肝肾阴虚型

陈婷婷[19]将40 例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的干眼患者分为2 组,研究组予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辨证取穴治疗,针刺除基础用穴外,还选取太冲、太溪、肾俞、肝俞、光明等穴位以滋补肝肾,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0%)。刘莹等[20]对证属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予针刺治疗,除基础用穴外,另取合谷、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联合驻景丸加减濡养肝肾之阴,研究发现治疗效果显著。罗海兰[21]将72 例辨证为肝肾阴虚证型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研究组予针刺配合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针刺除基础用穴外,另取阴陵泉、太冲、太溪以补益肝肾,结果显示,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上有明显提升,总有效率为88.9%。张婷等[22]将65 例证属肝肾阴虚型的干眼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予羟糖甘滴眼液,研究组予针刺联合养阴润目汤治疗,针刺除眼周主穴外,还选取三阴交、肝俞、肾俞等配穴辨证论治以滋补肝肾之阴,发现用针刺联合养阴润目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FL 评分、BUT 和泪液分泌量。鲁炎[23]将60 例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予针刺眼周穴及常规配穴,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针刺取攒竹、丝竹空、四白、鱼腰、合谷、液门、三阴交,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定穴中都、水泉以调理肝气、滋补肾阴,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症状都有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陈俊等[24]将142 例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分为2 组,研究组予针刺联合自拟育阴润珠颗粒治疗,针刺除眼周穴位外,还选取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调理肝肾,并予聚乙二醇眼液滴眼,对照组仅予聚乙二醇眼液滴眼,研究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95.77%)高于对照组(64.79%)。

2.2 气阴两虚型

周美娇等[25]观察加味增液汤联合针刺治疗证型为气阴两虚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除眼周穴位、头颈部穴位外,还选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冲等益气养阴,研究发现,加味增液汤联合针刺治疗气阴两虚型的干眼患者有较好疗效,较单纯应用人工泪液有明显优势。薛研等[26]对32 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干眼患者予针刺法治疗,除眼周取穴外,加用膻中、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太冲以益气滋阴,研究发现,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及BUT 对比,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2.3 肺阴不足型

胡靖[27]将64例辨证为肺阴不足型干眼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研究组予针刺五输穴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针刺取五输穴之太渊、太白,配合眼周穴等滋补肺阴,研究发现,针刺五输穴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比单纯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效果好。

2.4 阴虚湿热型

周璇等[28]通过针刺局部穴和远端穴对阴虚湿热型干眼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除睛明、承泣等局部穴外、还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远端穴以滋阴、清热祛湿,结果显示,治疗10 d 后眼部干涩、疼痛、异物感明显减轻,查其舌质舌苔均较前改善,治疗30 d 后患眼不适感消失,眼科复查无异常。

2.5 肝火上炎型

王超等[29]将证属肝火上炎型及肝肾阴虚型的39 例干眼患者分为远端组和眼周组,远端组予以针刺远端穴位(光明、地五会)以疏利肝胆、清热泻火,眼周组予眼周穴位(攒竹、瞳子髎、太阳)治疗,研究发现,针刺治疗后远端组总有效率为60.0%,随访时为75.0%;眼周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3.6%,随访时为65.8%,针刺光明和地五会穴有促进干眼症状改善、泪液分泌量增加、延长BUT 的作用;2 组对于肝火上炎型干眼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对于肝肾阴虚型,远端取穴更优。

2.6 肝经郁热型

卢慧蓉等[30]将68 例辨证为肝经郁热型干眼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针刺取行间、承泣、太溪、足三里、太阳、少商以清肝解郁,研究发现,清肝解郁针刺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有效改善患者干眼的中医症状体征,改善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水平。

干眼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肺阴不足型、阴虚湿热型、肝火上炎型、肝经郁热型等。其中,以肝肾阴虚型研究为主,针刺主要选取攒竹、承泣、丝竹空、睛明等基础穴位,并常配以太冲、肝俞、肾俞、天枢、章门等穴调理肝肾,另外,在配合使用的中药疗法方面,以杞菊地黄汤、养阴润目汤等为主,临床取得良好效果。其他几种证型相对肝肾阴虚型研究较少,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数据。另外,干眼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且呈年轻化趋势,可能与情绪波动及压力大有关,因此,肝郁气滞型干眼值得进一步重点研究。

3 小结

本研究探讨了取穴规律与辨证论治在针刺治疗干眼过程中的规律。在取穴上,一般选用基础穴位,选择包括眼周穴和远端穴2 个方面,继而应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辨证取穴,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还可辅助运用眼针穴、腹针穴,最终形成最优的针刺取穴方案,达到全面性与针对性的双重效果。取穴规律包含着辨证论治,其又指导和推进着取穴规律的最终形成。因此,在针刺治疗干眼中应注重取穴规律与辨证论治二者的相关性,使其充分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在今后治疗干眼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扩大针刺在干眼患者的应用,充分发挥针刺治疗干眼的显著优势。

猜你喜欢
攒竹干眼滴眼液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竟是“干眼”找上门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高血压的简易按摩疗法
除风益损汤治疗LASEK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