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平
(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意味着一个人对困难的反弹能力,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在遇到逆境、困难时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心理弹性是幼儿适应社会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能力,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1],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已经意识到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和尝试提升的方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这方面的教育仍然具有盲目性,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心理弹性研究最早出现于挫折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发现儿童在遭遇困境时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有的适应不良,有的适应良好,其成因具有多重性、发展结果具有多样性。从此,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
心理弹性也称心理复原力、心理韧性和抗逆力或者抗挫折力,目前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个体经历了逆境或者创伤后,仍能保持或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能力。主要包括个体遭遇逆境和成功应对两个要素。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童年早期的经验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是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幼儿面对挫折、困境时的应对及恢复的能力。苏玲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第一,幼儿在总体上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比较低的;第二,幼儿抗挫折能力水平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但个别差异较大[2]。幼儿处于生命最柔软的时期,心理弹性普遍偏低,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培养。
关于心理弹性的理论众多,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心理弹性呈现为多维度、多水平的复杂结构。鲁特(Rutter)提出,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包括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3]。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心理、认知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是指能够促进个体良好适应的人格、社会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因素,包含个体、家庭和社会因素。对于这两类因素的探讨几乎贯穿于心理弹性的所有研究中,并且,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从危险性因素转向保护性因素,这种变化符合现代心理健康理论的趋势,即更加关注人如何变得更为优秀、更有能力。冯江平提出,抗挫折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4]。耐受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时能经得起打击和压力,并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排解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后进行调整和转变,积极改善挫折情境,并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卢塔尔(Luthar)认为,心理弹性不是某一种特质,它是在显著困境中包含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5]。陆小娅认为,人的抗逆力至少包括4个方面的因素:良好的自我形象,了解接纳自己,有自尊和自信;有归属感,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有较强的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的技能;对生活持乐观态度[6]。这些研究从各自角度对心理弹性进行了诠释,并探索提升心理弹性的方案,聚焦于个体、家庭、社区、文化,学界关于如何干预的讨论方兴未艾。
教育干预需要更易于转化为实践操作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金斯伯格(Ginsburg)提出的心理弹性7C模型应运而生,这一模型对心理弹性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将抽象的心理弹性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内容,便于人们理解心理弹性的形成和结构,使心理弹性理论转化为教育干预变得可行。
美国心理学家金斯伯格教授建构出了7C模型[7],这一模型将心理弹性划分为7个维度,研究者可以对应不同的维度,并根据维度的先后关系,构成一个阶梯型的逐步帮助幼儿发展心理弹性的模型(7C模型),如此可以有的放矢、精准提升幼儿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的7C模型提出心理弹性包含7个维度,即:“能力(Competence)、自信(Confidence)、人际关系(Connection)、品格(Character)、贡献(Contribution)、应对(Coping)和掌控(Control)”,7个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一个心理弹性“网络”。由于这7个维度的首字母都是“C”,于是简称为“7C”模型。
1.能力(Competence)。是指后天通过实际经验获得的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或专门知识,并非那种“我能做到”的模糊的内在感觉。儿童在遭遇困境时,可以形成特别的技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积极面对困难情境,从而变得更有能力。
2.自信(Confidence)。自信是植根于能力当中的,对自己行为力量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并不是通过被告知他有多特别、多珍贵而获得的,而是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获得的自信。儿童体验过自己的能力,知道自身是安全的和受保护的,进而产生出深沉的安全感,促进他们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并有足够的信心去尝试冒险和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3.人际关系/联结(Connection)。能够与周边的人和事形成亲密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形成坚实的安全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做出正面选择。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核心力量,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地,当然,与社区、学校、社会团体等的联结也可以增强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4.品性(Character)。儿童有基本对错意识,有利于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为世界做出贡献,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具备良好性格的儿童拥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充分的自信心,他们会更愿意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关心他人。
5.贡献(Contribution)。当儿童意识到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变得更美好时,儿童会通过获得目标感来激励自己前行。他们会实施具体行动,为世界变得更美好做出选择,还能使得能力、性格和人际关系质量获得提升。
6.应对(Coping)。儿童能有效应对压力,就能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对不安全、令人担忧的行为最好的保护是采取积极的、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儿童应学会这些应对和减压的技能。
7.控制(Control)。控制是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的把控。当儿童意识到他们可以控制自己决定的结果时,他们就更能知道自己有能力做什么。如果父母做了所有的决定,儿童被剥夺了学习控制的机会。如果一个孩子觉得“所有不幸都发生在我身上”,他就会变得消极、悲观和抑郁。他把控制看作是外在的——不管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因为他无法控制结果。但是,具备心理弹性的儿童知道可以进行内部控制,他相信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可以决定结果,他相信自己可以有所作为,这进一步提升了他的能力和信心。
儿童的心理弹性可以通过这7个要素构成的“网络”获得发展。儿童需要体验能力来获得自信,他们需要与成年人建立联结来加强这些能力。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应该为家庭和社会做些什么,性格是通过与他人的密切联结而形成的。贡献能构建性格并进一步加强人际关系。贡献使儿童获得了自信,他们会感到自己越来越有能力,认识到自己可以改变环境,这给了他们一种高度的控制感。有控制感的儿童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们会更顽强地解决问题,直到找到解决方案。新发现的能力领域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当以后需要加强对自己控制能力的信念时,他们就会这样跟环境发生互动。金斯伯格提出的7个要素是儿童心理弹性教育的核心领域,构成心理弹性教育的“网络”,7C模型对于幼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影响幼儿心理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个人能力、自信和品格)和外部因素(父母教师等社会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很多幼儿身处困境时并没有退缩,反而表现出“有信心、能力、爱心”[8]。由于个体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对逆境的应对和控制的处理完全不同,也即幼儿面对逆境的处理能力是不同的。
提升心理弹性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大危机(比如战争灾难、父母离异)之后的紧急干预;另一种是预防性的,即在危机前实施干预,增强个体在挫折情境中的心理弹性,使其摧而不垮,甚至愈挫弥坚。对于幼儿心理弹性的提升,我们更强调后一种。预防性提升心理弹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组课程学习。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心理弹性及其对成长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情绪起伏的机制,学习如何向他人求助等内容,使幼儿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其实是通过元认知提高幼儿心理弹性,适合于在年龄较大的幼儿中逐步实施。
2.工作坊。通过成立工作坊让幼儿、家长、教师对具体的压力情境进行讨论,使心理弹性的理论和幼儿具体实际生活相结合,产生解决方案,促进幼儿心理弹性的提升。有一项国际心理弹性干预项目(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Project)曾经对幼儿及其家长在应对困难时使用的心理弹性要素和在压力情境下如何发展心理弹性展开了深入探讨[9]。这项研究对3~11岁之间的589名幼儿及其父母或照顾者一起进行干预。研究发现3岁以下的幼儿应对能力较低,但是在工作坊活动后,心理弹性有明显提升。
3.阅读、游戏活动法。上面两种方法都是把心理弹性要素直接设置为课程内容,直接而抽象的主题课程对于幼儿来说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安排绘本阅读或者游戏活动让幼儿间接学习心理弹性要素,从而提高心理弹性。比如,可以选取适合幼儿且含有相应心理弹性要素的绘本,通过为幼儿讲故事,有针对性的师幼共读或亲子阅读,让幼儿代入和体验角色,改变态度和思维,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应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升心理弹性。游戏活动中,可以瞄准幼儿心理弹性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适当的困难情境,既让幼儿可以克服困难,又让其产生一定的挫败感,要及时表扬幼儿的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4.家园合作。幼儿的心理弹性增强离不开家长和教师共同启蒙、引导和教育,只有家园合力,才能给幼儿提供完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和家长要加强联系沟通,相互理解支持。从心理弹性的7个维度出发,挫折观一致、教育观念一致,教育要求一致,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勇敢面对困难,使其在逆境时不仅能保持身心平衡,而且能战胜挫折。
7C模型展示了心理弹性形成的路径,据此可以构建一个线性的干预流程,在对接教育干预的过程中,这种细致的划分可以发挥指导作用,便于研究者将抽象的心理弹性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模型中包含的心理弹性维度互相关联,可以在干预期间前后呼应,因此,无论从哪个维度开始干预都能促进幼儿心理弹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心理弹性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从上述7个核心领域入手,培育幼儿心理弹性。
1.帮助幼儿培养必胜的信念
帮助幼儿培养必胜的信念,本质上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它首先包含幼儿对自我能胜任的认知,也即当幼儿身处逆境时,能清晰地感觉到“我能做到”。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欣赏幼儿,给幼儿积极的期望,让幼儿注意到自己的长处,并善于发挥这些长处;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判断,并能做出正确选择来面对困境。
其次是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挫折未必总是坏事,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挫折一方面使人产生心理痛苦,同时也可以给人以教益和磨炼。心理弹性的培养,正是要引导幼儿在挫折中学会克服挫折,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坚忍不拔的品格。要教会幼儿正确对待,既不过分夸大其正面作用,也不否定其消极影响,要认识到顺境、逆境都出人才,但是逆境中成长的人其生命力、竞争力都更强。
2.帮助幼儿尝试独立面对困境
有些家庭中家长的包办代替、呵护备至使幼儿对家长过度依赖,从而导致自信不足、缺乏应对困境的能力。遭遇困境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成长经历,家长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探索、领悟,这样,再次遭遇困境时,幼儿就有经验从容自信地去面对。另外,要注意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从而在应对困境时可以做到从容不迫。
3.帮助幼儿自我鼓励、自我教育
自信心主要来自幼儿胜任的成功经验和成人的积极评价。要多鼓励幼儿,适时地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成人评价是幼儿自我评价的来源,家长、教师的鼓励会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自我鼓励是一种自我教育,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包含了自我接受、自我肯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幼儿心理发展更加平衡,变得更加自信,心理承受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成长环境对幼儿心理弹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家庭要给幼儿提供无条件关注的积极环境,对幼儿要有积极的期待,要让幼儿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保持与亲人、教师、同伴的密切联结。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情感功能,让儿童感到有人关爱他们。在家庭和幼儿园里,幼儿总是以父母和教师为榜样,观察并学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处理,从而获得自尊和主动性。幼师和家长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给幼儿做好示范,这也是幼儿可以获得的最好的经验,可以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应对方式。
5.培育和谐的人际联结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催化剂。心理弹性良好的幼儿一般情商高,与人有着良性互动,他们不轻易求助,但必须求助时,他们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心理弹性较弱的幼儿。教师和家长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与人接触的机会,鼓励幼儿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引导幼儿学会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技巧,建设性地解决人际冲突,并且合理求助。培育幼儿形成和谐的人际联结,把幼儿培养成为积极快乐、愿意分享,没有攻击性,有较多的双向交往,具有领导才能,能进行高水平的合作游戏的受欢迎儿童。
6.形成正确的应对技巧
面对变化、压力或困境,人们处理的能力是不同的。遭遇困境之后,有的幼儿愈发坚韧、干练,有的幼儿退缩、依赖。良好的应对方式是可以培养的,家长和教师要真正关爱幼儿,了解幼儿的真实内心体验。压力之下,幼儿不可能完全免受影响。因此,对逆境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评价,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心理弹性。遭遇各种困境时,要鼓励幼儿先自助再求助,可以给幼儿榜样示范具体的方法主动迎接挑战和合理决策,也可以教会幼儿通过运动、阅读、游戏、听音乐、唱歌、绘画、舞蹈等方式放松下来,暂时逃离压力,为自己赋能。
7.培养幼儿的控制力
自控力是成功者的核心特征之一。延迟满足实验告诉我们,自控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能抵御诱惑的幼儿在十几年后会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能力,可以积极自信面对和应对困境。延迟满足感会让幼儿懂得等待的意义,明白不是每个要求都能立刻得到满足。教育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和培养延迟满足感,要帮助幼儿认识到,如果遇到困境,只要努力就可能有好的转机;另外,幼儿通过对无数次的小成功的体验,提升了心理弹性,可以成就未来的大成功;家长和幼师要做好榜样,帮助幼儿信任自己的决策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教育。
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如果没有抗逆力,没有一颗弹性的心,他们很容易被击垮。家长、教师除了付出无条件的爱,也需要理解心理弹性要素,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培养幼儿耐压承挫、持之以恒的积极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