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琴 广东财经大学
古代中国瓷器在汉代时已传入邻近国家,但“陶瓷以商品面目出现则始于唐代”。[1]9世纪初,瓷器即成为唐朝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通过陆、海丝绸之路远播亚非各地。“陶瓷之路”由此而来。[2]1987年8月,“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台山、阳江交界海域打捞出水,沉船的主要货物均为瓷器,即是明证。“南海一号”原是南宋时一艘装满瓷器的远洋商船,其船身历经800多年没有腐烂,沉船上文物也得到了比较完好的保存,数量和种类都不胜枚举,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提供了最翔实、最具有说服力的实物资料。“南海一号”沉船于阳江绝非偶然,与阳江在“陶瓷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这要先从阳江的海洋文化优势谈起。
阳江原是汉武帝时在岭南合浦郡新设高凉郡的一部分。至唐代晚期,高凉郡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虽然高凉郡版图历代续有变迁沿革,但其州、郡、县治都位于今阳江市境内。阳江地处珠江三角洲以西的山海之间,属于粤西的一部分,地理中心为漠阳江流域的“两阳”(阳江、阳春)地区。[3]从生产生活类型的角度,阳江文化或高凉文化蕴含五种文化要素,分别是海洋文化、海外文化、农耕文化、山川文化和渔猎文化。其中,阳江市主要为海洋文化,阳春市则包含山川文化及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从航线角度划分,可分为“南海丝绸之路”和“东海丝绸之路”两条航线。“南海丝绸之路”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港口出发,途经马六甲海峡、东南亚沿海、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最远点是红海尽头(今苏伊士运河)及非洲东海岸今肯尼亚位置;“东海丝绸之路”是从我国东部山东半岛海港出发,跨越东海,到达朝鲜和日本等地。
阳江地处南海边,是“南海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地理条件优越,水利资源充足,当年的阳江海域面积宽广,2万多平方公里,是当时从广州启程向西航行的远洋运输大动脉,串珠般分布着大大小小多处渔商两用码头。据航程测算,阳江所属螺州(即今阳江市所辖岛屿——海陵岛)恰是这条大动脉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商贾船员在螺州上岸盘桓,船货接受类似海关机构的“税馆”盘检。
在五条漠阳江水系入海河流中,内外交通十分方便的沿岸江城—春湾—梧州一线,是通向西南内地的另一条南北大动脉。走南闯北的商贾和东来西往的货物都汇聚在阳江。阳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带,是多种物资汇聚地,也是广府文化和福佬文化荟萃之地。阳江的地理位置、海上交通及文化交流等因素使阳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转运港和补给站”。
2022年3月,“南海一号”发掘阶段结束,自1987年发现至今历经35个年头。逾18万件(套)文物出水亮相,其中陶瓷器约17万件(套)[4],汇集了超过30个品种的瓷器,包括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福建的德化窑、磁灶窑、闽清义窑、罗东窑及陕西耀州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以及极具异域风情的瓷器和少量颇具特色的墨书瓷器。
江西景德镇窑以青白瓷为主,主要器型为碗、碟、盘等,装饰以剔花、刻花和印花等方式为主;浙江龙泉窑以盘、碟、碗、钵等器型为主,有少量壶、瓶等器型,装饰以刻画、印花、剔花等为主;福建的德化窑瓷器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器型有碗、盘、执壶、军持、钵、葫芦瓶、粉盒、罐、炉等,装饰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大碗的数量较多;磁灶窑陶瓷器种类丰富,包括酱釉的陶罐、瓮、扁壶等,铅绿釉的碟、瓶、炉等,黑釉的盏、瓶等;闽清义窑的器物则相对单一,但数量较多,主要是青瓷碗,装饰手法基本上是划花;罗东窑瓷器主要为青釉碗,品种单一。比较亮眼的是,在“南海一号”出水的众多陶瓷中,还有两件陕西耀州窑瓷盘,充分说明在南北分治时代,民间交往并没有中断。墨书瓷器也是一大特色,“南海一号”出水了910余件墨书陶瓷器,个别瓷器底部标注有楷体、行书、草书等书写文字,对出水的墨书陶瓷器大致分类,依据书写内容分为姓名类、“直”字类、“纲”字系列、器物用途类、地名类、花押、符号类及其他类共八类。[5]
如此众多窑系的瓷器同时汇聚在同一艘船上,承载着超乎想象的信息量和异常宝贵的学术价值。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在看到“南海一号”瓷器后感慨:他毕生研究瓷器,但他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众多的瓷类珍品和如此齐全的名贵瓷器。[6]
“南海一号”沉船为公元1183年的古商船,属于南宋中期。出水文物中瓷器占比达95%之多,不仅有本土“原创产品”,还有不少“来样加工”产品。由此可见,宋代海上瓷器贸易销量巨大。有关北宋末年广州商船大量出口瓷器的情况,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7]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在《遂宁赋》中说:“宋瓷成群,举国罕见。千年埋没,当代再生。……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南海一号”出水的品类众多、异常珍贵的瓷器,为上述记载提供了最翔实可靠的实物证据。
南宋军事实力弱小,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看,南宋则是一个发达、繁荣、进步的朝代。不但内部经济发达,而且对外贸易繁荣。
政治上,南宋延续北宋做法,坚持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各方面的权力制衡。同时,由于北方金国政权压迫,致使陆路丝绸之路受阻,南宋遂大力提倡和鼓励海上贸易。这样的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及陶瓷对外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上,宋代实施鼓励垦荒、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激发了人们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太湖流域的上等田,亩产达到五、六石,从而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粮食作物的充足供应不仅保证了人口再生产,还为制陶、纺织、造船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条件。南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海外贸易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而,外贸经济非常发达,此时期被称为“世界伟大海洋贸易史上的第一个时期”[8]。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口,就与当时先进的造船工业有着密切关系。南宋城市的兴起、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形成,都是当时领先的经济形态。经推测,南宋时期全国2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对外贸易,其重要通道便是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上,南宋的文化发展基本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时期。南宋文化发展水平早于西方数百年,曾被西方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9]。宋朝也是一个盛行饮茶的时代,瓷器是当时最好的茶具,饮茶的推广增加了瓷器的需求。瓷器上具有浓厚的欧洲文化色彩的绘画题材,正适应了欧洲人的文化风格和审美情趣。外商订购瓷器上的纹饰图案,多是中国的瓷绘工人根据欧洲的样品精心绘制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把中国与欧洲乃至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瓷器文化与欧洲文化交流互鉴,也使中国所烧制的具有欧洲艺术风格的瓷器远销世界各地。
从制瓷手工业生产体系来看,南宋时期,由于北方金朝贵族不断发起战争,大批工匠南迁,北方的几个制瓷中心也遭到破坏,逐步衰落。为便于运输,内地窑场纷纷转移至沿海地区,陶瓷贸易中心也随之南移,从而为沿海港口对外输出陶瓷提供了便利。从此南方制瓷业掀起了中国陶瓷对外贸易新高峰。这一时期,不仅各大名窑产品行销海外,华南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众多以外销为主的窑场(主要集中在泉州、广州、福州、明州等沿海贸易港口附近区域)。这些窑场一般多是仿烧名窑瓷器,尤其偏好景德镇窑青白瓷器、龙泉窑青瓷器。“南海一号”出水的大部分陶瓷器均来自这些窑口。窑场将消费市场定位在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等海外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陶瓷贸易,陶瓷外销反过来又刺激了窑业发展,从而形成了外向型的制瓷手工业生产体系。
从生产资料来看,中国拥有丰富的制瓷资源:充足的制瓷原料、燃料与水资源。古代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制瓷原料及烧制瓷器的松木和水资源。例如景德镇窑,该窑位于昌江与其支流西河、东河汇合处,利于粉碎、淘洗瓷土,水上交通也很便利,而且四面环山,为烧窑提供了丰富的燃料。景德镇在日后成为中国瓷都,也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成熟的制瓷技术。
从制瓷工艺和技术来看,制瓷技术先进,具有垄断优势。瓷土的选择、提炼、因材施釉,在纹饰题材、制瓷种类、施釉颜色等制瓷工艺方面都有所改进,火照法和覆烧法等烧造技术得以运用和普及。民窑烧造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江南地区瓷窑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瓷器对外贸易的发展。
各大窑场逐步适应海外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陶瓷商品。“南海一号”出水的棱角酒壶、喇叭口大瓷碗等极具异域特色。中国瓷器一般用轮制拉坯,这种带棱角的西亚、阿拉伯风格的六棱白瓷执壶应是手工或用模具成形,很有可能是根据外商提供的银质执壶样品而烧制成的同款瓷壶。再如,中东和非洲国家喜欢蓝色和绿色,我国海商便销售青瓷也正适应了海外需求。
消费方面,陶瓷是日常生活所需。鉴于实用功能,瓷器可以代替粗糙的木器、简陋的陶器以及昂贵的金属器,同时,陶瓷易清洗、耐用,也促其成为生活器具的理想选择。在东南亚各国,中国陶瓷输入之前,植物叶子被用作盛装食品的容器,至今个别地区仍在沿用这一习惯。成书于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的《诸蕃志》中记载,登流眉国(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渤泥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器,食毕则弃之。”在波斯国(今伊朗):“其王……食饼、肉、饭,盛以瓷器,掬而啗之。”[10]可见,只有国王才可以用瓷器盛饭。但是在中国瓷器输入后,大量精美实用的器皿,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改善和丰富了他们的物质生活。“南海一号”中发现的陶瓷就有碗、碟、盘、瓶、钵、壶、罐、炉、粉盒等多种类型。
投资方面,陶瓷华美、清丽,富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可作为珍贵的艺术品,较之西方国家本土瓷器,投资价值更高。当时在世界各国上层社会,均以珍藏中国瓷器为荣,如埃及河阿尤布王朝开国君主萨拉丁,曾以40件浙江龙泉窑青瓷作为高级礼品,赠送给大马士革苏丹诺尔丁。[11]陶瓷鉴赏家韩槐准指出,婆罗洲一地各民族都非常重视我国的陶瓮及瓷瓮;家中收藏的陶瓮、瓷瓮的数量可以用来衡量家中的财富。并且,他们非常崇拜瓮,“其最大之需要,乃应用于埋葬,以为妆奁”。同时,中国古陶瓷瓮还可充当借款的抵押品,以充分保证债权。“此种土人家藏之瓮,非易于购得,倘欲罗致,惟有一途。缘为婆罗洲一地,其经营商店者多属华侨……倘土人财用缺乏时,每携家中所藏之古瓮为抵押品与华侨商店借款。”[12]
出口方面,宋代景德镇因出产“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中国奢侈品牌”。各国对中国陶瓷的偏好也不尽相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偏好中国为其生产的军持;菲律宾一些地区把中国瓷器当作圣物来崇拜,为保证灵验,一定要用中国瓷器作为盛算命用的器皿;菲律宾还喜欢用瓷瓶来盛装骨灰并作为死者的陪葬品。马来西亚土著人则偏好中国瓷器的药用价值,他们认为中国瓷器可以磨碎作为药来治病。[13]“南海一号”大量的贸易瓷器品种繁多,是为适应外销市场不同需求的。专家推测,船主大概是常年往来于南洋做生意的商人,船上除汉人外,还有印度人、阿拉伯人。船上大量的货物,说明生意规模相当庞大。在《诸蕃志》中,赵汝适列举了亚洲用瓷器进行贸易的15个国家的情况。
南宋时期,中原地区被金占领,南宋在东南沿海立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海洋贸易的扶持力度。
首先,设立市舶司。宋朝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当时的朝廷为了管理海外贸易事宜,专门设立政府机构——市舶司,并制定一系列的海外贸易管理条例,以规范对外贸易事务,以获取更大利益。北宋先后在广州、明州、登州设立市舶司,后又在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增设。南宋时期,保留广州、泉州市舶司,新设明州、澉浦等市舶务。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泉州在陶瓷贸易的对外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曾任福建路市舶司提举的赵汝适,以任内采访所得,撰成两卷《诸蕃志》,成为研究宋代海上交通、对外贸易等的重要文献。
其次,以瓷博易。南宋海外贸易蓬勃发展,泉州港更是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伴随着交易额不断攀升,国内金银铜钱大量外流,出现了钱荒。针对此现象,有官员指出,金银大量流向国外太可惜,建议改为以物易物。据《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志》第一百三十八)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绮、瓷漆之属博易”。[14]这样,瓷器、丝绸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产品。瓷器等具有“货币之属”。正是这项以物易物的政策,使得陶瓷跃升为南宋海外贸易中的大宗商品。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记载有“博易用瓷”,多次均提到“番商兴贩”的博易之物为“瓷器”“青白器”“青瓷器”等。其中提到了番商以瓷器“博易”的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凌牙斯加、佛啰安、细兰、阇婆、南毗等国及附属一些地区,并且提到了青瓷器、青白瓷、白瓷漆三个品种。[10]
最后,授商以官。宋朝廷采用授商以官的政策奖励海外贸易者。《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志·香》记载:“绍兴六年知泉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大食蕃官罗辛贩乳香值三十万缗,纲首蔡景芳招诱舶货收息九十八万缗,各补承信郎。闽广舶务监官抽买乳香,每及一百万两,转一官。”[14]
南宋时期,北方多战乱,陆路贸易受阻,海上贸易的地位不断提升。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革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宋朝航海交通发达,造船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船只载重量大,船体坚固,结构良好。“南海一号”沉船的船身长41.8米,宽11米,不算桅杆船高约4米,船只排水量达800多吨,载重近425吨,这样的船只在当时世界造船业中无与伦比,也只有中国才具备这样的建造水平。宋代商船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具备深海、高速航行的能力。当时首创的“水密隔仓”技术,为船只自保提供了重要保障。“南海一号”上各船舱舱室内的瓷器码放整齐,各舱货物品种分布及装载具有一定的规律。从“南海一号”出水的少量墨书瓷器传递的信息,不难看出当时的船货管理之先进。
在导航技术方面,除了指南针的普及,也包括传统的天文测量、地文定位、海外地理学、船舶操作技术等。还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特别是大洋天文定位术和磁罗盘导航技术,大洋天文定位术以量天尺为测量工具,磁罗盘导航技术是全天候的。据《宋史》记载,南宋时期,我国古代航海者已经准确地掌握了海洋季风规律,并且能够利用季风的更换规律保证航行。这也是各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海船的主要原因。
“南海一号”满载远航且保存尚好,为我们掀开了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壮观景象的冰山一角,展现了我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再现了东西方波澜壮阔的交往历史,成为海上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沉船中发现的外销陶瓷,作为重要的海外贸易商品,为研究海外陶瓷贸易史提供了最突出、最具说服力的实证。“南海一号”沉船的发掘、打捞与保护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贸易史、航运史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提供了坚实论据。
中国陶瓷作为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的对外贸易商品,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南海一号”古沉船像一枚被解封的“时间胶囊”,将一部特定的历史片段真实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中国如今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世界经济巨人。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为各国人民带去的依然是和平,是开放,是互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和平之路、成功之路、强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