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初中体育自主课堂构建

2023-01-23 12:00:35张建宏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理念体育过程

张建宏

体育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师在工作中的重心,在生本教学理念之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围绕初中体育教学为中心,探究在生本教学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

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舒缓学生在学习中紧张的学习压力,在生本教学理念之下,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推动当前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对各种隐形资源进行挖掘,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育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生的参与感。

1 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1.1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发展成熟,对于事物的喜爱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上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程开展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喜欢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无一例外是需要学生进行长久的锻炼和技巧训练的,这就导致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失去了对课程的喜爱,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期间注意力不够集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1.2 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

体育课程属于户外活动课程,只有少部分的项目教学是在室内的,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示范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演示相关的体育运动技巧,这就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单一,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彩。除此之外,体育课程的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进程取决于教师自身,受教师自身水平能力的影响,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并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3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体育课程的内容教学时间较少,但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多,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导致在练习的过程中错误延续,进而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究其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不够合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无法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 升本理念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

2.1 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独立性

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通过设计相关的课程教学环节,来激發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独立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学习意识,是的,学生无论在课上学习还是在课下练习的过程中,都能够保持对于体育课程足够的热爱,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性格。

2.2 推动当前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线课程标准改革推进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首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入到主动式的学习状态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2.3 加强体育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体育课堂上,所学习的各项体育运动,都是有生活中的各种生产活动也演变而来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但是对生活的认知还是缺乏一定的了解。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与体育课程知识相连接,有助于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训练的同时,了解各项体育知识的由来,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打破体育学习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壁障。

3 基于升本教学理念下,开展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相关策略

3.1 整合资源,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方方面的,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总是让学生以课堂的基础训练和理论学习为主,不重视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比较分散,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在生本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整合生活中的资源,并将其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体育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提样,还能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去理解相关体育知识,深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项运动叫田径运动,是由古人狩猎演变而来,非常考验学生的体能耐力以及自身坚毅的意志,但是在学生初始练习阶段,很多学生认为这项练习是无关紧要的,而且自己并不喜欢这项运动。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这项运动的由来,并且辅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练习,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比如,田径运动的由来,他的前身是什么样的,为学生寻找一些基础的理论资料,同时,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田径运动,比如铁人三项,4×100米接力跑等等,让学生了解这项体育运动中的优秀运动员,从而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到体育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学习体育运动,从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3.2 关注学生,根据学情展开教学

对初中阶段的体育训练学习,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在长久的训练中,不仅消耗了学生大量的体力,还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充满了抵触感,不利于教师后续的学习。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首先应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印象,采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体育游戏活动与初中体育课堂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课堂的训练任务,同时,又缓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因此,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生本教学理念的落实。比如,再开展体操运动练习一下,需要学生准备进行简单的肢体热身运动,使学生的各个关节打开,为了更好的开展课程教学,教师基于生本教学理念,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热身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跳大绳”的游戏活动,跳大绳这项体育运动所有的学生都了解规则,而且简单易上手,非常适合做热身运动,而且又与课程教学的体操内容相关联,非常适合作为热身运动。以体育游戏活动为前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正式课程的开展做良好的铺垫,能够使学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因此,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与课程相契合的特点,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应立足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体育游戏活动,从而使体育优秀活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进行知识的学习,以此来教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3 实践拓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学习上,还包含很多的实践活动,但是要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这一部分的课程削减掉,进而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课时去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实践教学活动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教师在保证学生课堂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条件下,也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拓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从而让学生敢于表现,释放自我,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客观规律的发展,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变化,情感以及言行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长。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篮球课时,篮球课程的学习包含控球、传球、投篮三大基本要点,其中的每一项又可以划分为若干点,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每个学生的篮球天赋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新事物接收方面所表现出的个体化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分成式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一种,学习成绩中等学生为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一组,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也采用分层式的设计方法,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就学生学习能力强的一组来说,自身的运动天赋不必多说,主要是在于动作姿势的标准以及对于规则内容的掌控,还有对于控球能力的感知三方面,教师将小幅度的教学目标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结为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篮球进行逐步的练习,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一组学生来说,教师先从篮球的基本规则讲起,学生了解基本规则之后,教师为学生演示标准的动作姿势,模仿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三步上篮,完成投球动作,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在生本教学理念背景下,教师所采用分层教学,优势的组别与劣势的组别教学目标是不一致的,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夠充分体现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每一位学生个体化差异的重视。

3.4 角色定位,组织师生交流活动

在生本教学理念下,学校教师在教学,一切围绕学生来开展,因此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做到平等带生,尊重学生,并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明确的定位。通过组织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能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加了解彼此,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教学减少一定的阻碍,学生在与教师探讨相关问题时,能够更快的掌握要脸,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比如,在开展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握球拍时动作姿势不够标准,导致球经常打到手上,导致球的运动轨迹出现偏差,即使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提醒,仍然会出现这些低级错误。在学生对打交流环节,经常出现单方面碾压的情形,主要是学生对于自身的实力,没有进行正确的定位。未来也是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就学生的握拍姿势以及学生自身的实力,要有清晰的地位,基于学生自身实力,为学生匹配相应的对手,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相互对答,与学生相互交流在打乒乓球时的技术要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将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特点以及要诀传授给了学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竞技能力,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5 注重能力,养成自主锻炼意识

生本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更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使用本教学理念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通过相关课程教学环节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课余锻炼中,由早前传授时的教学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从而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长跑这项运动需要学生具有极大的肺活量以及持久的耐力,而这些条件都需要学生去进行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单凭体育课程的这些课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长跑的动作要领以及向学生宣传一些长跑对于身体有益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锻炼的意识概念,学生无论是在课上练习,还是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都会有意识的去进行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3.6 创设情景,切实提升学生素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成熟,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对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再合适不过。基于生本教学理念,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中的体育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借助明星人物的影响力以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内涵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坚毅、努力拼搏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比如,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时的璀璨瞬间,他们为之付出了常人所想象的努力,才最终取得了金牌,他们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感受,教师借用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基于生本教学理念,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要充分立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新形势,推动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拓展,整合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展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理念体育过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