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羽毛球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思

2023-01-23 06:44:09魏子亮
当代体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羽毛球比赛运动

魏子亮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课堂教学课程开展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强化,如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都在世界赛事上取得良好成绩。近年来,关于各项体育赛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网络热点话题,体育运动也成为了培养学生的重要教学形式。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教学中开展羽毛球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羽毛球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羽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从高中阶段羽毛球课程教学中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通过探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羽毛球专业技巧动作。

在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改政策下的双重影响下,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加强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确保学生在学习阶段性知识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羽毛球运动不仅受到专业运动人员的喜爱,在日常的锻炼终于也受到广大运动爱好者的欢迎,此类运动对运动场地、技巧都没有过高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的体育赛事,也是运动爱好者的娱乐运动项目。具有门槛低,限制少,经济消费低的特点,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参与。基于此,在高中教学阶段开展的体育教学,羽毛球成为了一个首选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广大的师生的一致好评。虽然羽毛球学习起来接受度高,但是想要规范化的学习羽毛球,就对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发球的技巧等有非常高的要求,羽毛球属于全身运动项目,规范化的发球具有技巧性。面对目前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羽毛球的专业运球能力。

1 羽毛球运动对高中生成长的意义

现代羽毛球最早发源于印度,在英国蓬勃发展,后传入各个国家吸引了大批的运动爱好者,由于此类运动不仅可以作为竞技项目进行比赛,还能作为娱乐项目帮助运动者锻炼身体,因此受到了广大运动者的欢迎。在高中教学阶段,体育运动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在击打羽毛球的身体运动中,通过位置的变化以及身体的移动能够训练学生的耐受能力,在杀球、救球等手臂的动作训练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此项运动是有氧和无氧的结合,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的肺活量,帮助学生构建强健的体魄。其次,羽毛球运动可以通过竞技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那个的胜负欲,在比赛中享受挥洒汗水的快感以及释放学习的精神压力,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青春活力带来的快乐。在蹦跳、挥打、转身等灵活的身体运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高中阶段学生的青春活力。最后,羽毛可以单人训练也可以多人协作,在羽毛球运动中一方面包含了竞争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为获取成功而努力,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另一方面在合作中互相配合,磨炼搭档之前的默契以及配合能力,都是羽毛球比赛中比不可少的元素,当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放平胜负心,用平稳的心态看待输赢。

2 高中羽毛球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积极性缺乏,训练偷工减料

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增加,面对高考的巨大的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需要将时间和精力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对家长何老师来说,认为羽毛球的训练对升学考试没有什么帮助,还需要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没有时间接触羽毛球,自然没有办法对羽毛球产生兴趣。其次在课余时间学生一般会选择通过休息来缓解学习的疲劳,不愿通过进行体育锻炼进行提高精神,这种情况下学生更不会主动的去了解羽毛球运动,这就导致学校的体育教学每况愈下,无法形成良好的羽毛球运动教育体系。

2.2 学生多被动学习,主动性较为欠缺

在目前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学校方面也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从多个方面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在目前高中阶段的羽毛球教学中,学生缺少对羽毛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正确认识到羽毛球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课堂上也处于被动式学习的状态。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测评中,学生没有展现自身的体能以及技巧能力,导致教学的分层次教学难以有效开展。面对此种情况,教师无法有效的开展个性化教学,导致分层次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2.3 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

开展评价教学是为了在评价中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方案,从目前的教學情况来看,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大部分教学评价以羽毛球课堂教学成为考量,没有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训练过程的表现力等因素,导致评价结果较为片面。目前主要根据动作的规范程度和产生的效果来进行评分,这种考试形式的评价,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加,不但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羽毛球的积极性,也会让他们过于关注技术动作本身,而忽略了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深刻体悟。

2.4 学校对羽毛球教学不够重视。

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热议话题,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羽毛球只是一项对有兴趣同学的娱乐活动,没有把羽毛球训练真正的作为一项体育教育课程。没有专业的羽毛球老师,通常是体育老师代课,学校内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羽毛球场地,无法进行专业的训练,达到教学需求。而且高中的体育教学中一般分为跑步、做操以及自由活动等,单一的教学课程。已经让学生把体育课当作了一节休息课,对学习羽毛球运动没有兴趣。

2.5 考查方式不完善

在所有教学科目的学习环节中,均须拟定科学完整的学习成果测定方式,其不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训练成绩的考评和验证,并且亦为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性内容,教学考评机制的有效运作可以大幅度提升体育科目教学的质量。在我国各类学校的羽毛球课堂教学工作中,时常暴露出考核方式不完整的情况,如此无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热情,亦不能一拖教学结果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羽毛球运动科目的教学过程,须促使学生掌握此类运动的基本专业知识,其中涵盖运动项目的历史由来、运动功能、科目理论、操作要领等多项内容,如此方可促使学生更为完整地练习羽毛球这个科目,而且在具体运动的环节中可以达到一些附加效果。

3 高中羽毛球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差异化教学实施,增强个性与整体水平晋升

羽毛球运动虽然是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但是由于身体素质的不同,对于羽毛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在高中阶段的羽毛球运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教师应当实施差异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个体能力的高低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让羽毛球运动成为高中体育课堂的全员运动,促进个性化及班级整体体育水平的晋升。例如,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的方式,针对学生学习羽毛球的情况,通过技巧测试以及体能测试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针对每个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和锻炼目标。对于体能情况相对较差的学生,主要为提升身体素质为主,对体能已经达标的学生通过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专业击球技巧。每个层级中的学生还需要根据其个性化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有的学生步伐移动迅速,可以锻炼他救球及高远球的能力,而有的学生爆发力不足,可以强化锻炼近网杀球的能力等。在分层教学时需要注意,层层教学不是差异化对待,不能将两批学生完全分离教学,应采用协同提高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交流学习。通过分层式的教学,羽毛球课堂不仅能够实现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促进班级整体羽毛球技能水平的提升。

3.2 多样化比赛形式,促进技能与实战经验提升

羽毛球运动属于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坚持“没有竞技就没有水平的提升”的教学方式。基于此,开展实战比赛是羽毛球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比赛开展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决出胜负,而是通过观察比赛的过程,从中观摩、交流,取长补短。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或者实战比赛,了解羽毛球比赛的规则,继而帮助学生了解羽毛球比赛中注意点,有针对性地在练习中规避这样的弱点或错误。而通过参与比赛,在实战中施展技能,提高比赛适应性和应变性。教师可以在羽毛球课堂中定期设置多样化的比赛形式,例如通过技术考核比赛,考核学生对某一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在比赛中进一步强化该技能的掌控力度。或者开展综合技术比赛,将各种技能贯穿在一起考察,比如将杀球、平高球、高远球等技法融合,结合交叉步、小碎步、蹬转步、蹬跨步、腾跳步等多种步法,在一场比赛中寻找机会进行竞技。在多种技法的融合下,学生能够在多次实战中逐步理解此类战术应在什么时机运用,还能够有效判断比赛中失误的原因及预判方法。通过赛后的相互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共同探究比赛过程的精彩点以及失分原因,这将促使学生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运动细胞,不仅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还促进实战经验和技术技能的提高。

3.3 及时化运动维护,确保运动安全与习惯并进

羽毛球运动是球类中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则就表明在高强度的运动中容易产生损伤,尤其是在训练中需要快速的步伐移动、身体旋转以及爆发性蹬跳落地时,极度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韧带挫伤、膝关节磨损等运动性损伤。如果不注重身体的保护,运动损伤将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基于此,教师在羽毛球教学时还必须及时进行运动维护,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损伤的出现。对于学生的健康而言,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加有效。而良好的运动习惯是预防损伤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必须在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教给他们正确的热身方法,保证足够的热身时间,让韧带和肌肉得到充分的改善,提升肌肉和韧带的灵活性。同时,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坚持平时的锻炼,比如慢跑、跳绳等全身运动,长期的锻炼能够塑造更加有灵活度的韧带,增强身体的承受能力。此外,教师还必须制定充分的课堂应急响应机制,一旦遇到学生运动损伤,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损伤部位处理及就医,确保学生的伤情不会进一步扩大。通过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与坚持,再加上合理的应急机制,才能够让学生在羽毛球课堂中安全地拓展技能。

3.4 激發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投入课堂教学

高中生正处于一个精力旺盛集体活动比较热衷的阶段,对于羽毛球这类需要双人配合训练以及集体学习锻炼的机会是接触不多的,如果能适当的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快速的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羽毛球运动。例如将羽毛球运动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在进行羽毛球训练前,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进行热身,例如是十字跳以及弓步较差走等,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在预热游戏中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此外可以可通过观看实战比赛的形式,例如观看教师之间的比赛或者专业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一方面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比赛的技巧,另一方方面让学生感受比赛的热情以及荣誉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3.5 采取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提高羽毛球教学的教学水平以及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开展教学评价的方式,在羽毛球教学的课堂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开展双向的测评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客观的评价提升专业的羽毛球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让教师在评价教学中及时发现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对教学的方案以及方式进行调整。首先,评价教学不仅是要关注技巧测试结果,也应结合教学课堂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其次,在评价教学中结合羽毛球教学的技术水平,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那个提升专业运动能力。最后,通过评价教学的模式,让教师综合多方面的情况,例如学习的积极性、训练过程的表现力以及课堂学习的接受程度进行综合考量,进而有目的的优化教学方案。

3.6 做好教学前的准备活动

在羽毛球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做好课前的准备活动,以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快进入到运动状态当中,这对于提升羽毛球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在具体的教学准备活动的设计上,体育老师应该适当增加准备活动的趣味性,并且将其和羽毛球运动进行结合,这样既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体育老师可以将传统的跑步、体操热身替换成变换颠球热身的方式,让学生在热身的过程中提升球感和耐力。

4 结语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锻炼学生体质的全身运动,在高中学习压力大,课程紧张的阶段,通过羽毛球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面对高强度的复习压力,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抒发,很容易击垮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基于此,通过羽毛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后续学习和高考。高中阶段体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面对目前的羽毛球教学情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开展羽毛球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羽毛球课堂的教学方法,抓住个性化特点开展教学,用比赛充实课堂内容,并通过日常的训练以及评价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案,通过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猜你喜欢
羽毛球比赛运动
羽毛球
发芽比赛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羽毛球
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 12:32:22
飞行的羽毛球
选美比赛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
羽毛球PK赛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35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