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万芬
(甘肃省武威市图书馆,甘肃 武威 733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阅读的方式不再仅局限于纸质阅读,音频、视频等多种阅读传播方式也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与此同时,图书馆也不再单纯是大众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的公共服务场所,而是随着其社会功能的不断拓展,进一步衍生出了公益宣传、科技推广乃至线上学习等多元化的服务属性。在这一背景下,图书馆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网络建设,还需要正确理解流媒体技术的内涵,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推出新型的资源信息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来传输资源的网络通信方式。传统方式下,人们在获取视频文件或音频文件时,常常需要将相关数据资源下载到固态硬盘当中,然后才能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观看浏览。这种方式不仅导致大格式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迟,同时也决定了数字资源只能够以文字方式进行传播,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信息阅览需求。在流媒体背景下,人们在获取资源时不必再将整个文件都下载下来,而是可以采取缓存部分内容的方式,为读者进行边传输边播放,从而使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更加快捷,同时也不必再受到存储空间的困扰,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来自由选择音频、视频、图像或是文字阅读材料[1]。
具体而言,流媒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时序性、即时性和连续性。流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像、视频、文本、音频等信息资源处理为一种特殊的压缩格式,并在服务器端将不同的压缩包分别进行传输,使用户在客户端利用对应的解压软件进行处理,即可对信息及时阅览观看。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当中,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多媒体信息难以集中处理的问题,因此不仅能够满足读者更多的阅览需求,而且能够缓解人们在资源存储、设备配置以及传播效率方面的压力。
(1)文件存储器。流媒体的数据传输方式较为特殊,因此对于文件的存储格式通常是采用SCSI硬盘或磁盘列阵的方式进行单独处理,以便于能够加快文件传输效率,满足用户对信息的不同阅览需求。
(2)传输方式。流媒体的数据资源通常根据媒体格式不同,采用单独的传送协议,并支持同时传输的网络连接方式。
(3)资源编码器。流媒体的资源编码器主要功能是进行资源改造,也就是将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等文件格式处理为最适合网络传输的文件样式。其主要功能在于根据用户的不同阅览需求来采集或编译对应的多媒体资源,将其处理为“流样式”数据之后,直接保存在储存器或固定服务器当中,方便用户随时进行提取。
(4)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是连接客户端的端口,其可以通过网络密匙来建立单独的数据传输渠道,且每条渠道只能够面向同一用户发送数据包,并支持在线播放等多种数据传播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台服务器可以同时面向几千甚至几万个用户建立数据通道,不仅能够保证数据传播的效率,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成本[2]。
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是通过对先进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来打造智能化的信息资源系统。由于其具有便于利用、不受时空限制、超大规模以及多功能等一系列应用特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多媒体图书资源的数字化问题。而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便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其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优势。
传统多媒体图书资源的存储,通常通过磁带、DV、CD、VCD以及录影带等几种方式来实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这一类资源不仅需要进行人工管理,同时也无法实现自主查询或使用,因此无法支持用户的线上阅览或传输需求。而在流媒体模式下,图书馆可先基于云计算架构来建立专属的大数据技术存储系统,同时借助资源编码器的使用来对不同的多媒体图书资源进行处理,使其能够根据纸质图书资源生成多种媒体格式的数字资源,从而有效整合各类异构数据,并将相关的书籍资源在网络上传输给所有用户进行使用,有效实现书籍资源的共享和存储。
流媒体技术是支持数字图书馆“线上阅览室”建立的重要技术标准,其能够对现有的网络架构与声像服务设备进行整合,将图书资源以音频、图像、视频等方式传递给不同的用户,满足人们的信息阅览需求[3]。不仅如此,随着当前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实现在低宽带下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文件服务,因此可以确保不同网络连接速率的用户能够同时获得相同质量的资源传递效果(画质、音效、延迟等)。如此一来,不仅有效降低服务器荷载,最为关键的是还可以支持线上学习、交流讨论以及网络直播等活动,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采用流媒体技术进行信息资源传播,不仅可以有效缩短用户获取图书资源的时间,而且可以解除人们进行数字阅读的限制。首先,传统多媒体文件格式体积较大,且不支持在线同步传输。而使用流媒体格式对其进行处理之后,可以有效缩小文件大小,并且最大限度地节约宽带,使人们通过Modem拨号上网也可以进行阅览[4]。其次,流媒体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采用的是双向交流传输模式,人们不仅可以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同步反馈回到服务器当中。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图书馆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全面采集读者阅读信息,而且也能够实现线上会议、虚拟学习室等多种读者交流互动服务。最后,流媒体技术采用“边传输、边播放、边丢弃”的资源传输模式,因此书籍资源在到达客户端并完成播放之后,便会立刻释放存储空间,使用户只需要少量缓存便能够阅览体量较大的文件。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人们设备配置压力,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信息的版权。
VoD视频点播模式即“Video on Demand”,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依赖于流媒体技术的支持。不仅建设成本相对低廉,同时也有效解除了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线上渠道来获取自身需要的文件信息。具体而言,VoD模式是一种自动化的信息传输模式,可以由用户自行决定阅览内容、阅览时间。只要网络运行状态良好,用户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选择对应信息后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不仅如此,VoD模式集声音、动态影视图像、文字、静态图片等信息为一体,使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自行选择需要的信息内容。同时其在播放过程中,解决了人们以往无法共用同一文件资源的限制,使多个用户群体可以同时在线、同时阅览,并在阅览过程中留言、评论等,而其他用户群体则可以同步在自身客户端中收到相应反馈,因此有效增强了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并使得当前图书馆的阅览方式变得更加智能、高效。[5]
传统的数字图书馆虽然具有支持用户在线检索、点播阅览的功能,但是其在数据传播过程中更偏向于单向输送模式,无法对用户客户端的资讯信息做出同步反馈。而在流媒体技术支持下,由于信息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因而数字图书馆能够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通过对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的采集(播放、暂停、回放等),进一步对用户行为规律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建立用户动态数据库,以此来准确判断不同用户的使用偏好。
如此一来,数字图书馆便具备了智慧管理功能,并可以依托自身系统配置来向用户群体提供更多可增值服务。例如,根据用户某一段周期内的检索频率来挖掘数据,并经过可视化技术处理之后确定用户的点播习惯以及下载需求,从而提前一步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来缩短检索流程。再比如,根据不同类型的书籍订阅频率,来确定当前广大读者的阅读倾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拓展某一类书籍储备,以此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览内容[6]。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图书馆资源储备情况更加合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数字图书馆的流媒体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并向读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书籍阅览服务。
对于高校学生、教师以及科研团队等特殊阅读群体而言,其通过图书馆阅读往往不仅仅是查询信息或搜集资料,而是存在更高层次的学习、交流以及讨论等需求。而通过流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变以往点对点、一对一的信息服务模式,可以容纳多人同时接入到一个服务器端口,从而实现团队远程在线的信息共享。因此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数字图书馆的科研服务功能,并为人们进行线上学习或阅读提供更大的便利。
例如,数字图书管可以通过与App技术开发商、终端设备商以及通信运营商等进行合作的方式,借助数字图书馆现有的信息服务平台优势来开发一些移动智能服务项目。如增加几何画板、图表工具、制图软件等应用功能,使得用户群体不仅可以在线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而且还能够将自身的一些学习心得与成果记录下来,并通过流媒体技术同步存储到服务器的专属存储空间当中。如此,不仅能够提高不同读者群体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科研等事业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进行公共知识管理的重要机构,然而由于以往技术层面的限制,导致图书的信息辐射范围相对有限,并且通常只能够以线下宣传的方式来向群众普及各类知识。而在流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的一些重要信息不仅能够传递到更多特定人群,同时还可以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来面向一些偏远地区的大众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如此,不仅能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且也能进一步体现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向群众传递知识信息。
例如,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对部分基层地区缺乏科技力量的问题,数字图书馆可以采用远程直播的方式,来为一些基层干部或农民群众讲解农业种植知识,并且可以在线获得大家的意见反馈,根据其提出的阅读需求来介绍更多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并加强社会文化的宣传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当中的运用,并结合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对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项目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技术的开发整合,并主动把握当前广大群众的信息阅览需求,以便能够开发出更加智能的阅读服务模式,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