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明
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55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校园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校园建设被提上了日程。人们渐渐认识与校园建筑对教师和学生心理、道德和智力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建筑设计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功能性的需求,更要对其美观乃至精神方面的需求进行展示。校园建筑作为校园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更要注重其文化浸染与传承。将传统文化以校园景观建设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是体现在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更多地与人的思想行为紧密相连。因此建筑文化在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也成了一个关键的内容。
“文化”一词古代多用来指文治和教化,《周礼》说:“观乎人文,以化成世”。而当代“文化”,一般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和”,专指精神财富,诸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
所谓“传统”,就是指对前人社会经验观念的继承与统一认识,代代相传的各种精神,制度,习俗,艺术等等,以及前代所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有不同的含义。这里所指的“传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义上的传统;二是狭义的传统。所谓“传统”,从狭义上讲,仅指原始社会或部落时代所形成的习俗、习惯,也包括了后来的中国家天下、皇基传承等等;而这里所说的“文化传统”,应取其宽泛之意,宽泛之“传统”,就是指精神,习俗,道德,观念,艺术,制度等等社会因素之间的继承和统一。
校园建筑及景观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是社会文化传统之一,并且有它独特性的方面,它是在校园环境这个空间里,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操,同时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并存的地方。校园建筑及景观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精神风貌以及审美情趣等,是一个学校“灵魂”所在。校园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教育的标志,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将学校文化传统融于建筑及景观环境之中,彰显优秀校园人文精神,使校园环境富有生命力。
建筑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建造的,地域和历史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的样式和性质,受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熏染,它还应能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相互交融,表现此时此地富有自然人文特点,能与地方文化环境浑然一体,表现特有的素养。在校园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分析研究来了解其比例特征、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综合表现形式。传统建筑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值得研究。比如南方的建筑风格多为庭院,庭院内或者屋后往往会有通风天井形成更好的通风环境并且用檐廊、柱廊将各具有独特作用的客房连接起来,校园建筑设计需采用檐廊与柱廊相结合的交通流线组织方式,因为学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因此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人员疏散以及日常使用中人员密集程度等因素,应该具有更好的通行条件。
校园建筑除要求与地方地域文化特点相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意境美。校园建筑的空间序列与传统园林中的意境美是一致的,结合了中国建筑风格和山水画中所表达的“尊重生态、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在环境景观规划上注重意境美的营造,利用课间的时间进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感受到美的存在,理解美的存在,然后在今后的成长中对美学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
校园建筑中建筑文化设计也要考虑地缘文化问题,因为地缘文化和地理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它又是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而逐步沉淀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地缘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血缘文化更看重血亲之情,但地缘文化更看重同一空间中,无血缘关系者之间具有内在精神联系,即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缘文化发展到今天,是指由地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十分相近,因而其形成过程中语言,历史,道德,习俗,信仰,精神艺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趋同性。学校作为传承与弘扬地区文化的主要窗口,其校园建筑的设计过程自然要兼顾地缘文化对校园建筑的影响。地域文化有着其自身特殊的特征,它既包含了自然因素,又包括人文因素;既有物质形态方面,也有非物质形态方面;既有宏观层面上,也有微观层面上。而同一地域中经过长期文化演变而产生的固有文化内涵又将惊疑世代传承下去,并对本地居民思想观念产生内在影响,各地域受不同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等因素的差异,最终产生的文化观念、思想性格等都将有很大差异,校园建筑设计中应结合各地域特殊地缘环境文化[1]。
形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外化表现,它主要是指建筑的结构与形态特征。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经历了多次变革,其变化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层面上的改革;二是思想理念上的革新。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形制的变迁。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三种基本类型:居住形制、群体形制以及传统园林形制。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建筑形制上看,校园建筑设计以强调建筑设计规整度为主,若想要将民族特性与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到校园建筑设计中,则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分析对比传统建筑形制,并根据校园建筑设计要求将模型拼接演变,才能构建具有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创新型建筑。
校园建筑想要在设计中表现出传统建筑文化的背景与风采,就应该吸取传统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将传统建筑文化更好的弘扬。传统材料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地利用传统材料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还能使其更加完美。因此,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建筑当中就成为了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传统材料,充分挖掘其魅力价值对于校园建筑设计中继承并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就是多种传统符号结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传统符号既可以表达时代的特色,又可以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符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校园建筑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传统符号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符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传统符号在实践中应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照搬与模仿以及古代建筑符号堆砌,应该将传统符号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以细节和谐统一的方式进行全面的呈现[2]。
校园建筑设计也能够将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和参考,使校园建筑同样能够具有一定传统文化内涵和强化城市内部文化内涵性。我国南方有许多优秀的建筑,这些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建筑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使其与校园建筑相融合,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设计风格,在校园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举措的一个重要板块。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建筑设计中去,使其更具有传统文化风格呢?其一是色彩,以古雅、古韵、古趣为原则,选择古雅、古趣、古意、古意的颜色,如:古雅的古色、古韵的古色、典雅的古色等,以及具有古意的色如用中国红、“四君子”和淡绿色作为校园建筑的主用色;这样既符合学生审美需求,又与学校特色相吻合;还能够凸显校园历史人文内涵,也为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建筑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材质选择。主要有木质材料和塑料材料等[3]。其二是在色彩上,无论是屏风造型还是书阁造型,都会将中国建筑风格与亭台楼榭完美结合。其三是样式造型和视觉效果输出方面,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新时代校园文化。
中国古建筑中的木构件以及装饰纹样等等,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在我国的许多传统观建筑中,都会使用到红色这一色彩,并且在一些传统建筑物中也会将红色运用其中,例如:北京的故宫和中国馆等,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元素在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在建筑连廊的版式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篆刻印章元素、横梁和支柱等元素以及运用剪纸、青花瓷、祥云图及青铜元素来丰富装饰纹样,并以篆隶楷行为主,突出传统字体与文字内容之间的关系。校园建筑设计不仅要体现出传统造型的美感输出,还需要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格局。
校园建筑设计要想具有某些传统建筑文化特点,必须先从建筑风格出发,设计中借鉴某些具体传统建筑样式。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的外在风格,还要考虑到建筑的内部装饰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与当前的建筑物完美地结合起来。但是在具体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在校园建筑设计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要重视建筑交通连廊宣传内容中传统文化的参与。校园建筑文化长廊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儒家“五常”,国学经典,贤人,贤士,贤相,贤才,贤将等,其中以传统文人代表和国学鸿儒为主线,通过对他们的介绍来展现校园榜样的治学、治家以及治国精神;二是在建筑文化长廊中开设传统国学课程,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活动。
融传统文化元素于一体,创建良好的校园建筑,达到“以经典为经,以圣贤为用”的校园文化输出成效,培育学子大仁大爱,大德大能是涤荡学生灵魂,推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塑造校园文化品牌的主要途径。
当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发生着变化,其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身心的培养,当代学生思想活跃,人际交流愿望强烈,要求更多地分布于建筑空间之外的自然空间之中。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不同时期的校园景观也不尽相同。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环境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校园景观文化环境能够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好的校园景观能激发广大师生奋斗的斗志,使景观物质形式向精神形式转变,陶冶、培育当代学生。
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功能。校园景观作为整个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形态,即受制于自然环境也受制于人文活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校园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校园景观设计要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一个良好的身心体验。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校园景观建筑密度比较低,景观绿化面积比较充足,校园景观对城市空气质量具有调节作用,减少了城市污染,发挥了对整个城市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好的校园环境是“心灵向导”,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人在自然面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我”为中心,以人为目的。人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也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富有情感的景观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价值判断及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景观应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希望而又温馨的氛围,它能唤起师生内心高尚而美好的感情,培养他们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健康心理,坚强意志以及其他德行和性格。
要做好校园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形式服从功能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目的的一种表现,校园景观除了要满足精神功能外,还必须要确保自身物质功能的实现,包括避寒,防暑,聚散以及宁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校园景观的合理设计能够让校园管理变得更加方便和顺畅,以体现人性化景观设计。同时从行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创造的庄严神圣这样的精神气氛有助于在客观上产生规范和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
总体而言,传统文化在校园建筑及景观设计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基于中国传文化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所以,在校园建筑及景观设计中需要设计师认真思考与研究相关文化内容,掌握其内核加以合理化运用,才能完成校园文化内容的输出,起到教书育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