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山西农村读报组与农业生产研究*

2023-01-23 13:30苏泽龙刘晓诚
农业考古 2022年6期
关键词:读报农具报纸

苏泽龙 刘晓诚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新闻报纸事业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时有《新华日报》太行版、《新华日报》太岳版、《晋绥大众报》等,其中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晋绥日报》至1949年5月1日终刊时,日销已经达到1.5万份[1](上卷,P498-499)。解放区的报纸用贴合群众的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由于我们所依靠的农民群众当时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为了扩大影响范围,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读报组,晋察冀边区平山、建平等县9个区就有二三十个读报组;晋冀鲁豫边区武北、榆社两县除小学、冬学附设的读报组外,更有76个独立的读报组[2](P162)。新中国成立后,报纸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至1959年10月山西省公开发行的报纸达到了111种,报刊的发行量由1950年的8.2万份,增加到375万份,全省平均每4.3人就有1份报刊[3](P79)。读报组除宣传政策外,在农业生产中也发挥出积极作用,高大荣领导的张家坡合作社位于离石五区的一个小山庄里面,位置十分偏僻,但是他们却年年增产,还积累了办社经验。有人觉得奇怪,高大荣既没有专职干部的帮助,也没有办过社,怎样把社办的这样好呢?高大荣说道:“我们办好合作社,除了党和政府的领导外,还倚靠了‘专职干部’的帮助。而这个专职干部就是农民报。” 原来张家坡在互助组时期就建立了读报组,学习先进社的办社经验与合理密植等生产方法,一年来,全村粮食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前翻了一番[4](P1)。可见,读报组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关于读报组的研究,周海燕、詹佳如等学者主要是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读报组这一集体读报形式在社会中产生的重要影响,王霞在《20世纪50年代山西读报小组研究》一文中,主要梳理了读报组建立的起因、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其完善的过程,在农业生产方面涉及较少①。本文拟利用山西地方报刊资料、文献资料、档案资料等,分析20世纪50年代山西读报组对促进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国家权力下沉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经验。

一、读报组的建立与农民读报

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说道:“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5](P24)在传统社会中,农民由于固定的生活方式,对于文字并没有强烈的需求;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农具的推广与生产技术的发展,促使农民开始有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文化成为农民快速掌握新式农具与生产方法的重要助力,从而激发农民自觉地提高生产效率。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山西省积极响应会议中提出的建立与领导读报组工作的号召,老区各地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农村读报组;新区各地也作了典型实验与重点建立。“半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农村读报小组八百二十九,参加读报的干部、党员、群众达两万人以上”[6]。读报组建立后,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又是如何进行运作呢?早在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例如党的组织工作,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7](第4卷,P1428)1950年4月22日中央政务部颁布的《决定》中更是指出:“读报组应当是报纸内容的经常的和有组织的学习者和宣传者。读报组同时应当向报纸报告地方情况和群众意见。”[8](中卷,P76)这两份文件分别规定了读报组的根本目的与基本任务,即建立读报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生产建设,基本任务是组织群众学习报纸内容。当时在山西发行量最多的就是《山西日报》与《山西农民报》,“《山西日报》重视表彰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科学实验,取得优异成绩,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农民科学家、劳动模范和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知识的回乡知识青年”[9](第43卷新闻出版志·报业篇,P65);《山西农民报》主要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农民群众宣传政治路线与相关农业科学知识,利用“活人活事活道理”的方法向农民进行宣传鼓动。山西完成土地改革后,获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但是掌握科学技术与丰产经验仍是发展农业的一大关键,因此,成立读报组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在农民中宣传相关农业生产经验与生产技术。

在读报组没有建立之前,潞城二区郝家沟的村干部领导群众在进行冬季生产与冬学运动过程中由于办法与经验较少,感到十分困难。每次开村干部会议都要争吵上一番,最终也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县里就给各村冬学②订阅了《山西农民报》,通过阅读、学习报纸上其他地区增产经验、合作社组织领导生产等内容,推动了各项工作。一个老农民反映道:“三天不听报,心里没有窍。”[10]四区区委会的樊宝珠也认为报纸对于生产经验的推广是有很大帮助的,她指出:“在目前三秋运动当中,报纸上一连串介绍了选种和各种农业常识,这不仅成为区干部领导生产的宣传材料,而且广大农民也好照着报上的科学办法来做。”[11]读报组在农民生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还编了“‘报纸是件宝,没办法上边找’,‘三天不读报,好像迷了窍’,‘报袋上了山,群众睁开眼’”[12]等顺口溜。

读报组一般是建立在各村生产队或是互助组中,这样便于联系、组织群众进行读报。同时读报组的划分根据组员的文化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4](P8-9)。关于读报时间与地点的问题,山西省农村读报组则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来进行,太原东温庄张保吉读报组的组员认为农忙时期读报耽误生产,提出在这一时期就不要读报了,等农忙过去之后再说,但张保吉认为读报是可以促进生产的重要方法,于是借鉴《山西农民报》上介绍的“地头读报”的方法,“把报纸带到地里,抽休息时间给大家读”[13]。其他读报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纷纷学习张保吉读报组的经验方法,将读报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群众对于读报组作用的肯定。在读报过程中规定读报要有中心,划分报纸内容的主次先后,“读报也不是照报逐字逐句读,而是由读报员首先读了报纸,然后根据不同对象选读报上不同的文章,而且要边读边讲,对文化程度很低的群众甚至只讲不读。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群众,使群众喜欢听”[14]。以上通过联系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从报纸内容、读报时间地点、读报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使读报组制度逐渐完善了起来。

“完整的读报过程,就是一个深入的思想发动过程,也是具体体现报纸威力的过程,也是通过报纸使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与群众见面,并为群众所掌握,进一步起来为实现这些政策和主张而行动起来的过程”[15]。在这一过程中谁来读,怎样读才能发挥出报纸最大的效力,并能够将政策话语转化为农民生产中的实际行动,是读报组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总人口中不识字、识字少、不能用文字交流思想的文盲占80%以上”[16](P133)。因此报纸与群众之间就需要一个重要的中介——读报员。1950年3月29日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在《关于新闻工作中的两个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报纸虽然不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可是老百姓里面的积极分子——有文化并有政治觉悟的,是能够看懂、听懂的。经过这些积极分子,我们报纸所宣传的东西,就可以到群众里面去。”[17](P41)读报员在宣传的过程中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将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后传递给农民群众,他们一般是政治立场坚定、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在互动过程中通常能够密切联系、调动群众,灵活机动地读报。

新生政权要求读报员首先必须有着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读报员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根据各阶段的生产任务挑选合适的读报内容,最后要结合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此外,还需要注意读报员的群众关系,看他能不能注意联系群众”[4](P9)。读报员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激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达到传达各项生产政策的目的。此外,读报员还采用了“访报”“黑板报”“顺口溜”等方法进行读报,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组织读报,激发起农民听报的兴趣,扩大读报组的规模。社员对此反映很强烈:“正如妇女和程巧说:‘念过去等于零,讲一讲,访一访,才能听懂记清’,韩忠有说:‘访报真比念报强,又好懂来又记得牢’。”[18](P54)读报员在读报的过程中,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建立起与群众的联系,同时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读报组既是一个集体自我教育的重要媒介,又是一个发挥报纸重要宣传作用的组织,读报员作为中介,对其的根本要求是能够在读报过程中以实际生产工作为中心,充分联系群众、调动群众。

二、读报与农业技术推广

读报组围绕着国家的中心任务大力推广农业生产经验,符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快速恢复生产发展的要求,集体读报营造的氛围更能够促进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产,集中一切力量加快农业建设。读报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防治病虫害、推广新式农具、学习先进生产经验等读报活动。

(一)防治病虫害

1950年7月27日发布的《华北局关于农村生产情况与劳动互助问题向毛主席的报告》中指出,华北群众最迫切的要求第一项便是改良技术,“其内容是防治病虫害,改良品种,改良耕作法,改良农具,改良土壤,增加肥料和改进施肥技术等”[19](P14-15)。在这一背景下,读报组围绕着农业生产这一中心任务在农村中展开了大力宣传。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农业产量的一大问题,由于过去匮乏的农业知识与落后的农业技术,导致病虫害给山西省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1950年山西全省808,000亩庄稼遭受到了严重的病虫害,直至1954年全省大部分地区均受到病虫害的侵扰,“据七十二县、市初步统计,为害面积达107,100,00余亩,仅棉蚜即达370,000,0亩, 占 棉 田 总 面 积 的66.5%”[20](P535)。1951年山西省的武乡县马堡村庄稼地里出现了黑婆婆(害虫),给庄稼带来了不少损害,为解决这一问题,读报员领导组员学习了报刊上刊登的“消灭虫害”的科学办法,动员民众采取相应措施灭虫,“全村群众捉黑婆婆九十四斤,保全了青苗”,挽回了一定的农业损失。但在推广农药的过程中,部分群众存在一定的顾虑,怕农药对农产品造成伤害,因此不愿意使用。读报组结合各个地方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实际案例讲给农民群众听,积极展开实验展示效果,看到眼前的实例,农民群众愿意相信农药减轻病虫害的效果,将其投入到生产中,节省了一大部分因虫害而浪费的劳力。

读报组还大力推广温汤浸种等科学技术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山西屯留二区王村速成识字班的学员组成了四个读报小组,在春耕快要下种的时候,有部分群众说不会浸种拌种,“学员们就把《华北人民》上登的‘谷子、玉茭浸种方法’给大家读了,又进行宣传。并由十二人组织了两个技术传授小组,帮助全村群众进行浸种拌种工作”[21]。这样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农民生产经验,推广起来更快更有效。1952年太原七区东温庄党支部利用读报组推广了密植与种籽消毒的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干部的大力帮助,群众并没有真正掌握相关技术,生产方法的改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浸种的种子同样有黑疸,麦子还遭到了自然灾害,导致一些群众不再信任新技术。面对这种情况,党支部首先向党员、团员、读报组长等带头干部讲解小麦增产的重要性,组织大家学习报纸上密植、浸种相关经验的文章,接着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深入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举身边实际的增产事例让农民信服。例如:“张海龙密植得到了好处,他在讨论时说:‘去年我种的二亩密植麦子,谁说不好?就是遭了黄疸,也比地头邻家孟增寿多打了四十斤,今年我还要再密植三亩’。”[22]“宋小儿也说:‘今年我双苗密植的玉茭长的不大。吃亏在密植后上粪不够,没像许坦农场那样做,往后可得讲究技术啦!’”[21]春耕再次播种时,农民群众积极响应温汤浸种的号召,主动将这一方法运用到生产中,这样通过集体读报的方式宣传推广科学生产方法,有效地遏制了病虫害问题,集体读报增强了人们交换信息与观点的频率,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同一空间背景下其他人的影响。在这样的宣传鼓动下,农民群众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开始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农业科学观。

(二)推广新式农具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资料的缺乏,尤其是农具缺乏导致农民不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进行耕种,大大地影响了生产。中共中央政治局1957年发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第七条中提出:“根据生产的需要,经过地区适应性的试验和改制,积极推广那些适合当地条件的改良农具和新式农具。经常注意农具的保养和修理的工作。加强新式农具使用的技术指导。”[23](P10)根据各地经验,使用双铧犁耕地,一般使用两头牲口,一个人10小时可耕10亩左右;播种机、收割机每天能完成50—60亩的工作量;三齿轻便耘锄一人一畜每天可锄地20—30亩[24](P4)。新式农具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更是节约了一定的劳动力。山西省晋县的农民形容双铧犁说:“双铧犁,像一宝,犁地多,花钱少。”[24](P4)新式农具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是较大的,对于缺乏生产资料的新中国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但是在推广新式农具的过程中,群众或是没有突破保守思想或是没有掌握使用方法,导致群众不愿意接受、使用新式农具。武乡二区的群众就反映说:“单把犁是一倒垧,又笨又重,使用起来不得劲。”该区干部了解到这一消息后,组织全区19个读报组学习新式农具的好处与使用方法并进行宣传推广。买回单把犁两张,召集各村互助组长和技术能手进行实验,大家亲眼看到单把犁犁过的地又匀又平,称赞道:“只要学会新技术,什么庄稼都能种。”看到实际效果后,各互助组纷纷购入新式农具,在下种中,使用新式农具耕地共443.5亩,全部上了杀虫药剂,进一步提高了单位亩产量。《山西农民报》中自1949年10月20日开始先后刊登了《把咱的旧农具换一换——天津工展新式农具介绍》《怎样去买新式农具》等,1950年刊登《长治专区各地试验各种解放式农具受到了农民热烈欢迎》《从试验中推广解放农具》《南尹壁村党员带头推动——互助组用喷雾器消灭了蚜虫》等文章,各地读报组组织组员进行学习。沁县一区东庄村李富荣农业生产合作社读报组组员李昊小反映道:“单把犁使起来比旧犁好得多,一天能比旧犁多耕一亩地,省出人工来就可以搞牧畜业。”[25]农民了解了新式农具后知道了使用其的好处,就愿意购买、使用新式农具,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农民使用新式农具也是重要的一环。万荣县荣河乡五星农业社的青年读报组领导社里的青年读报纸,大力支援工业,提出要做技术革新的促进派。学习报纸上关于技术革新的文章,鼓励青年研究新式农具、改造新式农具。武乡五区的下城指导组给大家读了“改造农具”的文章以后,模范互助组长李有旺苦心钻研,创造了带轮耕地犁和脚踏风车,不仅认识了新式农具,还进一步改造了农具[26]。壶关一区东长井村读报组向农民传播因地施肥、改良土壤的好处,读报组员王维新用亲身的经验向群众宣传,打破了群众保守思想[27]。在宣传过程中掌握农民追求实际利益的心理,打消农民群众顾虑,将政府关于新式农具的相应优惠政策及时传递、讲解,进而促进政策向生产利益的转化。

(三)学习先进生产经验

读报组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典型先进人物与生产经验的积极宣扬上,对劳动模范仪式性的塑造与宣传提高了他们在农民群众中的权威和影响力,在评选过程中,他们所做的贡献往往是被广大农民所熟知、肯定的,是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的。曲耀离、李顺达作为从农村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劳动事迹引起普通农民群众的共鸣,他们所具有的品格契合当下政治需求。报纸作为主要的信息渠道来源再加上政府的引导,著名的劳动模范成为享有社会地位的名人,政府给予这一群体大力的表彰与物质上的奖励,一系列仪式化的操作让他们成为了先进的代表。劳动模范身上的特质也被大力宣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成为社会新风尚,树立了“劳动光荣”的价值取向。再通过报纸将劳动模范的生产经验总结刊登出来,发放给各个读报小组,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经验在报纸上反复宣传,在各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仅鼓励了农民群众在自然环境同样恶劣的地区积极发展生产,更进一步激励其探索生产的方式方法,激发自身潜力,唤起农民群众争当先进的意识。生产经验的广泛推广也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符合当时迅速恢复农业的要求,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津二区修仁村的郭成章互助组将报纸带上了地头,不耕作时就将报纸拿出来念一念,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读了曲耀离对棉田的管理计划,全组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曲耀离棉花丰产是与采取密植方法、合理使用肥料粉、及时使用药械消减棉蚜密不可分的。因此经过商议,这一互助组成员订出了6条棉田管理计划,全组18个男劳力和女劳力全部下地,利用密植方法种好棉苗,又准备好肥田粉给棉田上追肥,之后备下足量棉油皂,防治棉蚜等病虫害的出现[28]。河津通化村读报组,读了报纸上的“迎接五一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曲耀离的植棉计划后,认为曲耀离种植棉花过程中的粒选和密植经验都很重要,于是他们就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将每亩下种5斤籽变成8斤,每亩棉田的种籽都进行了选种,并用“赛力散”药剂拌了种。闻喜五区的西颜村读报组专门召开了座谈会,总结讨论本村与曲耀离种棉经验的不同之处,积极学习棉花生产的种植方法与技巧[29]。各地通过读报组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曲耀离棉花生产的经验,这一系列的工作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减少棉田虫害、提高棉花产量。1952年壶关郭堡村劳动模范李魁忠读报组,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劳动模范李顺达领导的合作社中养猪积肥计划,明白了想增产就得多积肥,要积肥还是多买猪的道理,全组就计划买40头猪进行积肥。利用读报组与互助组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推广了山西各地的生产经验。平顺三区的任家庄土地不平整、山地多,村民都认为这里没有前途,发展不了机械化。自从1952年村里加强了对读报组的领导,群众听了李顺达的苏联参观记,了解了李顺达与武侯梨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建设经验后,感到山地也有建设方法。2个月时间里全村共积肥4000多担,割柴8万余斤,打井1眼,修羊窑1孔[30]。读报组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相关生产经验,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讨论、实施。

先进生产经验的推广使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提高了农业生产产量,有利支援了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但在学习丰产经验的同时,也注意与各地的实际生产情况结合,避免了盲目学习不适合当地的生产经验。

三、读报与生产的泛社会化影响

20世纪50年代读报组在山西农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读报本身就是一种丰富农民业余生活的重要活动,读报员在读报过程中利用群众感兴趣的顺口溜、快板、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得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最新农业政策、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等,在转变农民思想、促进扫盲运动、巩固合作化运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深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读报组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参加读报组群众的政治觉悟,启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大多数成为国家各种建设中的积极分子,有力地推动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爱国生产竞赛等各项重要工作”[31]。读报的过程就是宣传、组织的过程。农民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同时,能够逐渐提升对于新生政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塑造“家国”观念。抗美援朝时期,左权下麻田读报组在学习了美帝侵华的历史和中朝关系等文章后提出了“多生产一颗粮食,就增加一分力量”的口号。农民决定用实际的生产工作支援抗美援朝,积极开展生产竞赛,全省1952年一年超额完成了增产节约2万亿元的爱国增产节约计划,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胜利的基础[32]。读报组通过结合各阶段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农民群众逐渐形成了“家国”情感观念,提高了主人翁意识与参与意识,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将情感转化为生产动力,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二)促进扫盲运动,提高文化水平

“人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群众性扫盲教育”[33]。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促进相关生产技术的推广。在读报过程中,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了解报纸内容,通常会建立生字黑板和生字本,遇到生字就查字典。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感受到了不识字的不便,不少人决意开始学习文化知识。“武乡窑上沟劳动模范王锦云参加读报组后,半年来已认了五百一十三个生字”。神山头乡东谷村的王成群已经67岁了,解放以后村里的青年大部分都扫了盲能读懂报纸,他看见以后很羡慕,主动要求识字。还说:“我决心要看农民报,今年冬天学完三册,争取在明年冬天看下农民报来。”[34]交城县第二批在职干部扫除文盲班的学习小组就是读报组。由于报上的生活多是与农民的生活与生产相关,因此大家认起字来也快,也能够理解字词意思,都反映说:“农民报是不开口的好老师。”[35]在读报的过程中,群众将读报与识字结合起来,边读报边记下不认识的字,求教他人,进一步提高了个人文化水平,推动了农村扫盲运动的开展。

(三)巩固互助合作化运动

20世纪50年代同样也是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时期。1951年2月2日政务院颁布的《关于1951年农林生产的决定》中指出:“必须继续贯彻毛主席所指示的‘组织起来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的方向。”[36](P29)读报组在宣传合作化道路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民进一步了解到互助合作运动的优越性,坚定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互助运动初期,山西有些互助组出现了“秋黄散”③的问题。交城五区的花果头李抗美互助组在春耕或秋收的农忙之际,农民担心自己的地无法按时耕作或是及时收获造成损失,总是在农忙的时候各干各的,这不利于互助组的团结发展,后来互助组及时学习了《山西农民报》中《荞麦川党支部怎样治好了互助组“秋黄散”的老毛病》的文章,全组一起讨论,最终规定,如不能及时收获作物便对相应的农民进行一定补偿,这样的解决方案大家没有异议,互助组顺利展开生产劳动,解决了“秋黄散”的问题[37]。军城乡树石村1956年成立高级社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春耕时一组、二组因为生产过程中抽调牲口问题闹起了纠纷,该村支书就利用读报组组织群众学习讨论了《山西农民报》上“三垅谷”的一篇文章。群众们都说:“队、组都是一家人,打下粮食都是咱们社员的,何必闹不团结。”[38]这进一步巩固了高级社。读报组组织集体读报的过程中,农民群众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转变了“单干”“自给自足”等小农思想,推动了互助合作化运动;激发群众家国情怀,并将其转化为农民的实际生产行动,建立起了中央与基层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农业生产建设。

此外,读报组动员妇女踊跃参加生产,解放妇女思想,提高了妇女地位。读报组还通过讲解报纸上不同的内容增加了群众对科学知识、卫生知识的了解,对基本常识进行了一定的科普,在培养群众良好卫生习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因“大跃进”运动,一些报刊上刊载了不适当内容,导致在宣传过程中煽动农民不切实际地生产,读报组的作用有所削减。例如1959年10月关于“左云之风”的报道脱离了各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宣传、硬性推广,导致不少县卖粮过了头,造成了严重后果[39](P536-537)。1958年3月31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宣传网问题的通知》,授权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自行决定是否继续保留宣传网。随着有线广播站在山西农村的建立、发展,读报组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注释:

①参见:周海燕《意义生产的“圈层共振”:基于建国初期读报小组的研究》,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沙垚《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读报组的历史考察——以关中地区为例》,载《新闻记者》,2018年第6期;詹佳如《集体读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读报组研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1期;王晓梅《建国初党报领导下的“读报组”发展探析——以建国初〈解放日报〉“读报组”发展为基本脉络》,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6期;杨丽萍《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读报组及其政治功效》,载《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桑蕴涵《“工人阶级”的主体询唤——基于建国初期〈解放日报〉读报组记录》,载《新闻传播》2018年第22期,等等。

②农村利用冬天的闲暇时间,组织政治、文化学习。

③农村互助组在忙完春耕或者秋忙后解散的现象。

④农业生产中不切实际,盲目高估产、高指标、高征购。1959年山西省左云县率先出现这一现象,因此得名。

猜你喜欢
读报农具报纸
古代农具“奇妙夜”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报纸
《读报一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读报有感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