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奕 指导 姜学连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排泄异常而导致的肝脏病变,临床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妊娠性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临床表现以阻塞性黄疸症状为主: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巩膜及皮肤重度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大便色浅等。西医治疗,主要应用熊去氧胆酸、甘草酸制剂、多稀磷脂酰胆碱、糖皮质激素等,疗效有限,易反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可引起肝炎病毒大量复制,加重肝病,导致黄疸反弹[1]。近代研究表明,中草药在消炎利胆、促进胆汁排泄、退黄降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病情不易反弹,药物毒副作用小[2]。
姜学连,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指导教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近30年,主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尤擅急重症型肝病的中医诊疗。笔者有幸侍诊姜教授,姜教授从瘀热互结、肝郁脾虚、肝肾不足论治淤胆型肝炎,疗效较好,现总结其经验如下。
中医学虽然没有“淤胆型肝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体征,应属于“黄疸”范畴。《伤寒论》言“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开创“因湿致黄”之先河。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发展,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气滞湿热血瘀,阻滞肝胆,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而泛全身,其中湿邪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3]。姜学连教授对黄疸有全面的认识和治疗经验,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可分为瘀热互结、肝郁脾虚、肝肾不足3类[4]。
1.1 瘀热互结 汉代张仲景最早指出瘀热互结是黄疸的重要病因。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指出“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曰“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瘀热致黄”论。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言“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黄疸》提出“时行热病,多必内瘀著黄”。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五疸论治》云“肺为酒毒熏蒸,故外发于皮而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疸》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以上医家均指出黄疸病机与瘀热互结密切相关。姜学连教授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邪固然是黄疸的主导病因。但若湿邪侵袭阳盛之体,则易从阳化热;或湿邪久蕴中焦不得化,则郁久生热;或外挟疫毒入里,则伏于血分化热;热(毒)日久不消,灼伤气血而成瘀,阻滞胆道,导致胆汁失约,溢于肌肤而发黄疸。正如《张氏医通·黄疸》所言“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1.2 肝郁脾虚 《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云“病入舍于肺……弗治,肺即传而行之于肝……弗治,肝传于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阐述了外邪侵入人体,通过脏腑传变,由肺入肝而犯脾,发为黄疸的机制。《灵枢·经脉》指出“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黄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认为谷疸、酒疸的发病与湿热有关,受损害脏腑主要在脾,故云“脾色必黄”。钱镜湖《辨证奇闻·肝疸》提出黄疸病因责之于“肝气之郁”。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黄疸根源》认为黄疸“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姜学连教授认为,肝为厥阴风木,主司疏泄;脾为太阴湿土,主司运化。肝脾调畅,木疏土运,津液得以布散,不致湿聚,无以成黄。反之,若素体肝郁脾虚,或湿邪从外侵袭,内蕴中焦,或酒食不节、饥饱无常,湿浊内生,阻碍中焦,郁遏肝脾,木郁土壅,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此类患者既有厥阴疏泄不利之肝郁,又有太阴运化不足之脾虚。其中,脾虚不能化湿为本,肝郁不得疏泄为标,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1.3 肝肾不足 《灵枢·经脉》指出“肾所生病者……黄疸,肠癖”,最先提出黄疸与肾相关。黄疸虽病位在脾胃肝胆,但阴黄发病,多与肾阳不足、湿从寒化有关,与肾关系最为密切。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将黄疸病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5种证型,其中,女劳疸、黑疸与阴黄极为相似。女劳疸为纵欲过度,肾虚浮热所致。而黑疸则为黄疸、女劳疸久久不愈,肾虚阴亏发展而成。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发黄》认为湿从热化为阳黄、湿从寒化为阴黄,将阴黄、阳黄辨证更加系统化,证见“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此为肾阳不足、寒湿内盛,当以茵陈四逆汤温补肾阳、散寒除湿治疗。姜学连教授认为,黄疸病位在肝胆,病程相对较长,湿热瘀毒日久,热毒灼津则阴液亏耗,导致肝阴亏虚。故黄疸日久者,多伴有胁肋隐痛、眩晕欲仆、腰膝酸软、脉沉细无力等肝肾不足征象。甚者,阴不制阳,水不涵木,邪陷厥阴,引动肝风,出现嗜睡、神昏、谵语、抽搐等阴虚动风表现,与现代医学胎黄惊风、肝性脑病、胆红素脑病等相符。
姜教授根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将本病分为3类:瘀热互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肾不足证,并分别给予强利清肝汤、刘豨逍遥五苓散、加味黄精汤治疗。其中,湿邪为黄疸主要病因,故各证方药均给予健脾化湿治疗。
2.1 瘀热互结证 此类患者,尚属实证,或虽虚实夹杂,但以实证为主,多见于阳黄者。其临床表现为:黄色鲜明,起病急,病程短,多伴发热口苦、心烦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滑数或弦数等瘀热征象。本证患者湿热久蕴,里热较甚,热邪迫病,故起病较急,黄色鲜明。其瘀热扰肝,久则犯心,则见口苦舌赤、心烦易怒、尿赤尿痛、脉象弦数;累及胃肠,耗伤阴液,则见便秘腑实、舌苔黄厚或糙。脉滑数,或弦数,方以强肝清利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茵陈蒿、栀子、黄芩、蒲公英、败酱草、连翘、丹参、郁金、赤芍、白术、茯苓、当归、麦芽、炙甘草。本方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之功,其中茵陈蒿、栀子、黄芩清肝利胆、祛湿退黄;蒲公英、败酱草、连翘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丹参、郁金、赤芍凉血化瘀,白术、茯苓、当归健脾祛湿、补益气血,麦芽、炙甘草疏肝健脾调中。对于瘀热较甚,并见大便干结者,姜教授遵从“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的观点,常重用赤芍,并加生大黄、虎杖凉血祛瘀通便,使大便微利,瘀热随之而泄。临床研究证实,赤芍、大黄等凉血活血药可扩张胆管,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加快黄疸消退[5-6]。
2.2 肝郁脾虚证 本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目色黄而不光亮,起病相对缓慢,病程相对较长,多伴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脘痞闷,口不渴或渴不多饮,食欲减退,便稀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等脾虚湿滞或湿热征象,兼见胁痛或见胁下痞块、少腹胀闷、嗳气太息、烦躁易怒、脉弦或弦数等肝气郁结征象。以刘豨逍遥五苓散加减治疗,即刘豨汤、逍遥散、五苓散的合方加减。方药组成:刘寄奴、豨莶草、柴胡、郁金、白芍、白术、茯苓、泽泻、茵陈、赤芍、茜草、麦芽。功效:疏肝健脾、清利湿热。方中刘寄奴,味苦,性温,专入血分;豨莶草,味苦、辛,性寒,擅行经络。二药寒温并用,气血双调,可疏肝活血、利湿退黄。茵陈蒿、泽泻,清利肝胆、通利三焦,茯苓、白术可健脾除湿;柴胡、赤白芍、郁金、茜草疏肝行气解郁、养血活血化瘀;麦芽疏肝健脾和胃,为佐使之药。实验研究证实,该方具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肝纤维化等作用[7-9],并在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13]。
2.3 肝肾不足证 多见于黄疸后期,久病不愈,正气耗伤者,证见:胁肋部或肝区隐痛,其痛缠绵反复,伴头昏目眩、腰酸膝痛、烦躁多梦、口干咽燥、日渐消瘦,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方以加味黄精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精、生地黄、女贞子、当归、黄芪、党参、白术、苍术、青皮、柴胡、丹参、郁金、麦芽。本方滋补肝肾、健脾除湿,兼能行气活血。其中黄精、生地黄、女贞子、当归补肝肾以扶正气,柴胡、青皮、丹参、郁金疏肝理气、凉血活血,补而不滞。黄芪、党参、苍白术同用,益气健脾除湿,脾旺湿自除;麦芽疏肝和胃,为佐使之药。如阴损及阳,兼见畏寒肢冷者,可给予附子、干姜、淫羊藿温阳散寒治疗。阴虚动风者,加鳖甲、钩藤、石决明息风止痉。姜教授常应用本方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肾不足证型,临床效果显著,认为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肝炎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促进肝组织微循环、延缓并抑制肝纤维化等有关[14-16]。
患某,男性,47岁,因“腹胀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3月”于2019年6月4日入住我科。既往无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有长期饮酒史30年,每日饮酒折合酒精量约200 g,未戒酒。入院症见:全腹胀闷,餐后加重,周身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干呕,伴纳差、乏力,伴腹泻,5~6次∕d,小便量少、色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数。查体:慢性肝病病容。巩膜及周身皮肤黄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可于右锁骨中线肋下5 cm及剑突下剑突下6 cm触及肿大肝脏,左锁骨中线肋下3 cm可触及脾脏。双下肢重度水肿。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26.20 U∕L、谷草转氨酶 182.9 U∕L、白蛋白28.5 g∕L、碱性磷酸酶262.4 U∕L、谷氨酸转肽酶480.9 U∕L、总胆红素 549.91 μmol∕L、直接胆红素 271.03 μmol∕L。腹部彩超:肝大、脾大;门静脉增宽,主干内径1.5 cm,脾静脉内径1.0 cm;腹腔积液。中医诊断:黄疸(肝郁脾虚证)。西医诊断:重症淤胆型肝炎。处方:刘寄奴10 g,豨莶草 30 g,柴胡 6 g,当归 10 g,赤芍 30 g,白术20 g,茯苓20 g,香附10 g,泽泻20 g,大腹皮20 g,白茅根 30 g,鸡内金 20 g,丹参 20 g,葛根 30 g,莪术 10 g。给予上方加减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并给予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胆碱保肝利胆,呋塞米、螺内酯利尿等对症治疗。2019年6月18日再诊: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较前减轻,腹胀、恶心较前缓解,食欲较前恢复,右上腹隐痛,按压后明显,伴口干、乏力,大便质稀,约每日9次,小便量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38.90 U∕L、谷草转氨酶 185.8 U∕L、碱性磷酸酶232.7 U∕L、谷氨酸转肽酶269.8 U∕L、总胆红素397.66 μmol∕L、直接胆红素324.61 μmol∕L、总胆汁酸126.1 μmol∕L。患者右上腹隐痛,伴口干、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辨证:肝肾阴亏。给予加味黄精汤加减,药物如下:黄芪20 g,黄精15 g,生地黄20 g,女贞子10 g,葛根30 g,苍术10 g,白术10 g,郁金 10 g,姜黄 6 g,鸡内金 20 g,豨莶草 30 g,茜草20 g,仙鹤草30 g,地榆10 g,大腹皮20 g,莪术10 g,薏苡仁30 g。服法同前。2019年6月25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 41.40 U∕L、谷草转氨酶146.7 U∕L、碱性磷酸酶195.2 U∕L、谷氨酸转肽酶 249.1 U∕L、总胆红素 315.76 μmol∕L、直接胆红素149.21 μmol∕L、总胆汁酸85.5 μmol∕L。考虑患者黄疸减轻,予以办理出院,院外继以此方加减服药。2019年8月19日复查肝功示:谷丙转氨酶 21.70 U∕L、谷草转氨酶 27.4 U∕L、碱性磷酸酶150.0 U∕L、谷氨酸转肽酶 280.90 U∕L、总胆红素 80.67 μmol∕L、直接胆红素37.68 μmol∕L、总胆汁酸86.80 μmol∕L。1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述黄疸基本消退,无明显不适,可从事农活,未再规律复查肝功。
按语:姜教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实证倡导清利湿热、凉血解毒化瘀,虚证主张疏肝理气健脾、补益肝肾。而实际临床工作中,随着疾病的进展及治疗的干预,瘀热互结、肝郁脾虚、肝肾不足三证,常相互夹杂或相互转化,难以一证概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姜教授倡导张仲景“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精神,根据疾病病机证型的变化,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兼顾正虚邪实的主次、病情轻重的缓急,先后运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