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年经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于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2012年正式挂牌建成运行,2013年经科技部评估并验收合格,正式对外开放。
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钢铁冶金工业为对象,以能源高效梯级转化、冶金资源高效利用、高端钢铁材料高效生产等关乎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工艺技术开发为目标,根据国际钢铁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定位于高温过程反应机理与动力学、能量高效转换与链接、铁矿资源高效利用和钢的纯净化及夹杂物控制4个研究方向。
近几年,实验室共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杰青、重点、优青和面上项目等)、重大国家合作项目、科技部项目和军工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105项,横向项目181项。实验室新建企业联合研发平台3个(南钢集团、河北新奥集团、河南凤宝特钢有限公司),技术转让、专利权转让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期内共计9项。截至2020年11月30日,实验室共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250篇,其中第一标注225篇,第一标注论文中按照中国科学院分区统计1区论文63篇、2区论文77篇;发表《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329篇(不含SCI、EI双收录36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1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1件、实用新型专利16件、外观设计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
实验室近期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项目1项。目前,实验室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共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负责课题和子课题25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11项,其中杰出青年科学项目1项,重点重大及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项目1项。此外,实验室执行了自主课题26项(其中新引进青年教师自主课题2项),开放课题8项。经过开放课题的培育,实验室研究员获得了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开放课题对实验室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实验室具有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3个二级学科,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资源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相交叉,是一个冶金工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冶金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固定科研人才队伍。在队伍建设方面,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8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8人(博士生导师58人),副教授、高工13人,讲师和工程师等11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占90.1%;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20年)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长江学者4人、万人计划7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青年千人3人、青年长江3人、百千万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人、科技部2017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和国家级、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3人,2019年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2人,“十三五”钢铁工业科技成就奖1人,北京市教育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第十五届青年科技奖1人,青年托举人才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创业优秀奖状1人,钢铁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央企业工委青年文明称号1人。实验室目前拥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其中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与1个“黄大年”教师创新团队。此外,实验室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40多人作为客座和兼职研究人员,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不断探索,形成了全方位的培养模式:一是注重探索“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高层次复合型优秀人才新模式,具备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点;二是依托国家重点科研任务,提高人才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国际化,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意在通过多元的培养模式,将学生锻炼成社会所需的“钢材”,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目前,实验室共有400多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在全体研究人员培养与研究生自身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7人,校长奖章1人,山西建邦奖学金、中天钢铁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各1人,校十佳学术之星提名人1人,学院学术之星1人,优秀三好研究生9人,三好研究生28人,优秀研究生干部10人,校优秀毕业生2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人,北京市三好学生1人。同时,实验室注重研究生团队建设,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会、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在北京高校红色1+1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在优秀基层党组织活动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为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经实验室全体教师讨论,特别设立“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卓越奖学金”,对科研成果优异的研究生进行奖励和表彰,最终有16人获得这一奖学金。此外,实验室号召研究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开展“科研铸梦,金彩同行”系列比赛,通过轻体运动会、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篮球赛等体育活动,提升集体的凝聚力。
实验室硕博连读占博士招生比例的43.33%。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很多毕业生进入高校、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中国工商银行、五矿集团、中国铝业、中国有色等事业、国企、央企工作,不少学生进入海内外知名大学深造,毕业生就业领域不断拓展,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行业科研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实验室非常重视国内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由实验室主办,武汉科技大学承办的“2019 冶金创新论坛(2019 Metallurgy Innovation Symposium,简称MIS)”国际会议,于2019年9月在武汉成功举办。国内冶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盟高校代表、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世界各国同行专家学者(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外宾30余人)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就冶金领域的热点技术、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的汇报与交流。会议不仅在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方面孕育出新的领域,也将对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转型升级、清洁高效生产以及环境与生态保护等产生深刻影响。
实验室作为负责单位之一,组织召开了“中国-德国高水平大学开启校际合作四十周年纪念会暨北科大-亚琛工大学术研讨会”,在回顾中-德大学合作历史及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钢铁行业低碳排放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校际合作40年间,已有近400名北科大学生赴亚琛工大深造,亚琛工大也已派遣超过15批近200名学生到北京科技大学进行实习和文化交流。现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广大科研战线的领军人才,不仅为中德两国友谊作出了卓越贡献,更成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9年“先进制造用高品质钢铁材料开发与智能制造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功获批,基地首届主任由实验室教授担任,由来自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波兰琴希托霍瓦技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教授组成优秀国际研究团队。目标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打造成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绿色钢铁制造研发平台、国家级钢铁绿色制造创新中心、钢铁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国际合作典范。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本着“联合、流动、开放、竞争”的运行机制,注重与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紧密地与国内外学术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实验室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增强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