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办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21 19:35孙文超范萌鄢志雄
安徽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验室学院实验

孙文超,范萌,鄢志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415)

高校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1],是科研成果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技能养成的重要平台。同时,实验室安全又是实验教学正常运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2]。然而,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仅2021年公开报道的安全事故就有四起: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发生火情,1人轻微烧伤;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在冲洗烧瓶时发生炸裂,玻璃碎片刺破手臂动脉血管,幸无生命危险;10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军路校区实验室发生爆燃,导致2人死亡,9人受伤。实验室安全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3]。尽管各高校已出台了多个实验室安全相关文件,做了针对性的预案,但具体实践操作中仍因种种原因难以落实到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指出“安全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的通知》(教科信厅函〔2021〕38号)指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复杂艰巨,是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从“安全工作意见”到“安全专项行动”,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地方高校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项紧迫的工作,是维护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必要工作。为防止实验室事故发生,学院重点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安全、健康的实验环境“保驾护航”。本文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实验中心为例,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探索,并形成符合地方民办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

1 实验室安全现状

地方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资金获取渠道窄,建设经费基本来源于学费,投入到实验室建设的经费十分有限,涉及到安全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4]。随着民办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在校师生数量增加,无形加大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14年获批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科院现设八类实验教学平台、四类开放实验平台和应用生物研究中心,共有实验技术人员11人,专任教师30余人。各类实验室共50余间,承担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专业学生的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社团、专业技能劳动、“双创”及专业技能竞赛等项目,年服务达15 000人次,实验室工作量巨大。此外,实验室还存在实验环境复杂、仪器设备老化、药品种类数量多、师生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实验室管理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 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2.1 师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培训不到位

安全意识薄弱是制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瓶颈,意识不到危险,就是最大的危险[5]。大部分安全事故源于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中又有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师生安全意识淡薄、不良实验习惯造成的。虽说高校也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安全培训,但多流于形式,无法入脑入心。

2.2 基础建设投入不足,仪器设备老化

随着地方民办高校生源逐年增加,办学经费也逐年增加,但用于实验室的安全经费投入增幅不大。在有限经费支持下,高校一般仅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实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投入,安全设施基础建设投入并未同步跟进,如缺乏废水处理系统、通风排气系统、防火防盗系统等,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对人员、设备和学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6]。

高校实验室使用年限长,仪器设备陈旧,易出现线路老化、线容量不足、保护设施灵敏度降低、水阀破裂漏水等问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安全事故[7]。

2.3 废弃物处置不规范

随着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实验室废弃物也随之增加,如部分实验室产生的废气未经规范化处理,直接通过排风系统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实验室污水和生活污水共管排放,对周边水体产生污染;学生回收废液分类不够精细,为图方便进行混合收集,且未贴标签,给废液回收及处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8]。

2.4 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相比公办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而言,地方民办高校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多为上级下发的指导性文件,通常只起到指导性作用,其可行性、操作性较弱。部分高校为应付上级检查,直接将上级指导性文件原封不动照搬进来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因制度未结合本院专业特点和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导致安全责任分工不明,安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极不利于实验室高效安全管理。

2.5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程度不高

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多为传统管理,沿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这一传统安全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与针对性。

3 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学院实际情况,以实验室安全管理为出发点,以维护全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为落脚点,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符合生科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3.1 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爆炸以来,校-院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学院以此为教训,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实验室中心主任、安全员为副主任,实验室技术员为成员的安全管理委员会,推陈出新,先后对《生科院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生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生科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生科院实验室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组织建设,有效解决了“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谁使用、谁负责、业务谁来管、安全谁负责”的原则[9]。

3.2 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隐患即事故”。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实验室安全培训,为新生配发《实验室安全守则》小册子,出台《生科院关于开展新生入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方案》《生科院关于开展新生实验室安全考核的方案》等文件,通过“自学-讲授-考核”的形式将师生安全培训落到实处。学院鼓励学生自学《实验室安全守则》;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及讲座;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考核,合格学生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学习及科研任务,未合格学生需进行“二次学习”,直到考核合格。

3.3 上好“第一堂课”,站好“最后一班岗”

安全知识入“教案”,安全教育进“课堂”。要求教师在编写实验课章节教案时,应将安全内容或可能出现的隐患有机融入到教案中;要求讲授“第一堂课”时必须结合实验室情况和专业特点融入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如何预防,确保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应对;要求毕业班学生进入实验室前须接受系统化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同时要求对实习学生同步开展实习安全培训;为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要求“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不仅做好《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还需将实验室整理后的全景图上传至实验室工作群,安全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再准许学生离开。

3.4 优化实验室功能分区

各实验室根据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摆放,合理规划实验室各区域,明确实验操作区、试剂配置区、物品放置区、污染区、气瓶区及灭菌区等。

3.5 规范化学试剂储存,签订安全责任书

建立“实验室化学试剂规范管理制度”,学院安全员根据化学试剂物化性质,分别将其储藏在符合行业标准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酸强碱的储藏柜中,准确记录试剂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生产厂家、数量、规格和危险性等。学院安全责任领导与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在文件中明确规定,化学试剂应按规定程序进行申请、采购、使用,并做好出入库记录和使用记录等。危险化学品严格遵守“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管理、双人领、双人用、双锁、双账”。实验室负责人应对领用的化学试剂进行全程负责。

3.6 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切实推进安全应急演练工作

为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遇事不急不躁的应急处置能力,学院联合教务处不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工作,主要围绕病原微生物标本意外事故、毒性物质急慢性中毒、化学品灼烧、强酸强碱泄漏等情境开展。以演练为抓手,检验实验室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查漏补缺,进而完善实验室应急预案,提升师生安全应急意识和风险处置能力。

3.7 推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把好实验安全“源头”关

由于学院实验室数量多,利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各实验室包括实验仪器、实验耗材、危险化学品在内的危险源清单,根据危险源种类和数量评估实验室的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依次将实验室划分为低风险实验室、中风险实验室、高风险实验室。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实验试剂耗材,尤其是危险化学品进行从申请-审核-采购-验收-入库-使用(调拨)全过程动态监管。对于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较多的中高风险实验室,鼓励课程负责人以修改实验方案,更改实验项目或寻找“替代品”的途径降低风险,把好“源头”关。利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学习通或微助教等信息化平台向师生推送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素材,助推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实验室考试系统[10],让师生不受时间、空间等影响进行线上学习。

3.8 建立“校-院”两级“一自查、三巡查、一抽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守住“安全”红线

学院成立以党政领导人为主要安全负责人的安全检查小组,严格落实“一自查、三巡查、一抽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即实验室负责人每天下班前对照《生科院实验室安全项目自查表》进行自查,做好自查记录;按要求落实安全员每周不少于2次,实验中心主任每两周不少于1次,学院主要安全负责人每月不少于1次的实验室安全巡查工作,做好巡查记录;主动邀请校领导、专家不定期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抽查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检查小组对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实验室安全整改通知书”,并要求实验室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学院根据检查情况撰写实验室安全简报,供全体师生学习,以达到以检促学,以检促改的目的。紧绷安全这根弦,死守安全这条线。

4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成效

学院通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探索,结合地方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条件,根据生科院各实验室危险源的种类及其数量,将其分为低风险实验室、中风险实验室、高风险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实验耗材“源头”监管,从“源头”上减少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存量;制度规范化建设使得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已基本趋于规范;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准入”考核、安全教育入“教案”、安全教育入“课堂”等有效措施让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明显的提升;实验室安全演练工作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院师生安全应急意识和风险处置能力,通过还原真实场景事故,完善实验室应急预案;“一自查、三巡查、一抽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实验室潜在的安全隐患,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另一方面,学院领导可以通过不定期在实验课堂上巡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发现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通过上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院实验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5 结束语

“安全无小事,隐患即事故”。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责任重大,实验室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11]。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科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一些经验,也探索出了符合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套体系。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将实验室安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严守“安全”红线,为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实验室学院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海盗学院(12)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海盗学院(7)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