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 悦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可操作性的材料帮助幼儿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生活中的废旧资源丰富,在手工活动中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将安全、无害的废旧材料应用于美术活动中,既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又能给幼儿带来别样的美术课程体验。笔者在班上开展了“变废为宝”主题教育活动,带领幼儿实现废物利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降低美术活动成本,同时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在动手创作中帮助幼儿获得全新的情感体验,为美工区活动注入全新活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废旧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较为常见,这些性能各异、颜色多彩的废旧资源,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具有别样的教育意义。在废旧资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从以下几类物品中进行筛选。
服装辅料类。服装辅料类物品可以分为里料、纽扣、线绳等。在里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用旧衣服、餐桌布、窗帘等;在纽扣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用铁磁扣、塑料纽扣等;在线绳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用毛线、麻绳、彩色线等。此类废旧资源在美工区中通常用于装饰物品。
包装材料类。包装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分为木制品、金属制品、玻璃、纸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木制品可以从树枝、木板、木夹子等物品中选择,金属制品可以从奶粉罐、易拉罐等物品中选择,玻璃类可以从罐头瓶、饮料瓶等物品中选择,纸制品可以从旧报纸、宣传单、废旧书本等物品中选择,塑料制品可以从瓶盖、塑料瓶等物品中选择。
玩具类。玩具类物品一般源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弄坏了的玩具,如坏掉的玩偶、拼不上的积木、丢失的拼图等,部分玩具的零件可以二次利用,将其投放到美工区中能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餐具类。餐具类废旧资源较为常见,如一次性叉子、勺子、筷子、吸管等,还有一些家中淘汰的碗、盘子,都可以在美工区中通过拼接、绘画等方式,制作成装饰品。
美工区活动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最佳途径,宽松、自由、愉快的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开展“变废为宝”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构想、勇于创新,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活动主导权与决策权交予幼儿,让其制作出理想的作品,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下面,笔者以美工活动“班级里的春天”为例。
1.想象:废旧资源能做什么。在开展“变废为宝”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其思考“废旧资源能做什么”,通过明确的主题,让幼儿对废旧资源展开想象。以下是主题活动“班级里的春天”的教学片段。
教师:“春天来了,小草、小树都发芽了,花朵也穿上了美丽的衣服。我们如何才能让班级也充满春天的气息呢?在操作区中有很多废旧材料,请大家想一想、讲一讲,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A:“路上有很多柳树,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柳树枝挂在教室门上。”
幼儿B:“路上还有很多漂亮的鲜花,我们可以制作一些花束。”
幼儿C:“柳树枝软软的,可以用麻绳来代替。”
幼儿D:“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可以用塑料瓶种一些东西。”
在幼儿叽叽喳喳的讨论中,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根据不同物品的特征展开了分析,最终探讨出用麻绳制作柳树枝、用塑料瓶制作花盆、用吸管和纸杯制作花束等多个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结合废旧资源的特性大胆想象,在讨论和探索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初步分析了如何利用废旧资源。
2.操作:一起动手装饰班级。第一,做好活动前期准备。在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操作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利用收集到的废旧资源开展美工活动,鼓励其围绕主题目标展开全新的探索。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询问幼儿的想法与意见,引导幼儿说出在活动中会用到的素材,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补充材料,以保证后续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们的想法都非常精彩,每个人的想法都很有创意。现在大家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创作的物品,那请你们说一说,在创作中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请大家走进美工区看一看,还缺少哪些物品呢?”
幼儿B:“我想用扭扭棒和纽扣制作出不一样的花朵,但是扭扭棒不够了,还需要一些扭扭棒。”
幼儿E:“我需要很多硬纸板,我要做一棵大树。”
幼儿F:“我需要很多绿色颜料,我要做很多树叶。”
幼儿一边七嘴八舌地讨论,一边寻找需要的活动材料。教师也根据幼儿的需求,对游戏材料及时进行了补充,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幼儿做好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活动中适时引导。在做好准备工作后,幼儿纷纷开始制作手工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观察为主,根据幼儿的状态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地做到“变废为宝”,体验废旧资源的独特魅力。下面,以活动中的两个情景为例。
第一个情景。两名幼儿在使用麻绳制作柳树枝时,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很气馁,想放弃游戏。教师见状马上引导幼儿:“你们看窗外柳树的枝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制作的枝条和它们有哪些区别?应该怎么做呢?”两名幼儿仔细观察后,说:“柳树的枝条都是长长的、直直的,并且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我们也应该调整一下,可以将废旧报纸卷起来,再把麻绳缠上去。”两名幼儿在观察后发现了问题,开开心心地去优化“柳树枝”了。
第二个情景。一组幼儿在用塑料瓶制作花盆时发现,塑料瓶很小,只能装一点点土,浇水比较麻烦。教师见状给他们提出建议:“你们可以做一个小装置,像医院的吊瓶一样给花浇水。”教师的话为幼儿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幼儿在讨论后去操作区找到了胶皮管、拉环、塑料瓶等物品,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了“点滴灌溉器”。
在上述两个情景中,幼儿在“变废为宝”主题活动中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在第一个情景中,幼儿利用废旧资源创作的作品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教师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自然环境中的柳树,让幼儿自主找到解决办法;在第二个情景中,幼儿发现给塑料瓶浇水很麻烦,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参考意见,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发散思维,合理运用废旧材料,最终解决了问题。
第三,活动后用作品装饰班级。在幼儿自主创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完成的作品投放到班级中,装饰班级,以此来肯定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感受废旧资源的独特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将制作的大树固定在墙面上,并将“柳树枝”挂在树干上,一棵逼真的柳树就“走”进了班级;将幼儿自制的花盆及灌溉器摆放在窗台上,让幼儿每天都能观察植物的状态;将用一次性筷子做成的花瓶、用扭扭棒和纽扣做成的花束摆放在班级的讲台上,让它们成为讲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等等。由此可见,幼儿用不同的废旧资源做出了多种物品,教师将其用来装饰教室,既凸显了废旧资源在美工活动中的独特用处,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给幼儿带来了成就感。
废旧资源的可利用空间非常大,基于此,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一些玩教具,让幼儿对废旧材料进行大胆地想象与创新。
1.思考:废旧资源能做啥。废旧资源的可操作性强,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在开始制作玩教具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元素,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根据废旧材料的特性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幼儿展示多种富有趣味的玩教具。
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屏幕中的玩具都用到了哪些素材?他们都被使用在哪些游戏中?”
幼儿A:“我看到了用硬纸板做的棋盘。”
幼儿B:“他们用塑料瓶做出了好玩的乐器。”
幼儿C:“还有用一次性纸杯和绳子制作的木偶。”
教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废旧材料可以做出很多有趣又好玩的玩具,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想做哪些玩具?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展开了讨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我可以用饮料瓶和纸箱做保龄球”“我可以用废纸和滚筒做滚球玩具”等。
2.创新:一起制作玩教具。通过讨论和分析,幼儿了解了不同废旧材料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借此机会,让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并参与其中,和他们一同制作全新的玩教具,最大化地发挥废旧资源的优势。下面,以活动中的两个情景为例。
第一个情景。一组幼儿选择制作“保龄球”,他们将矿泉水瓶、纸箱作为主要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将纸箱掏空,并在外侧剪了一个很大的洞,然后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并将其整齐地摆放在洞口前。教师看到幼儿制作的玩具后提示道:“保龄球是有球道的,我们还应该做一条‘球道’才对,不然从哪里扔球呢?”幼儿听后,再次展开讨论,最终选择将几块泡沫板进行拼接,创设了“球道”。
第二个情景。另一组幼儿对下棋十分感兴趣,打算制作几个棋盘和同伴一起玩。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选择了用硬纸板、勾线笔、尺子等作为道具,和同伴一边比量,一边画出格子。在棋盘制作完成后,教师询问幼儿:“那大家要用什么物品下棋呢?”幼儿回道:“我们准备用瓶盖做棋子,或者用废旧布料剪一些小圆点。”幼儿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
在上述两个情景中,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大胆构建,通过对废旧资源的有效开发,点燃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将废旧材料变成了全新的玩教具,突出了“变废为宝”的主题,为美工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资源,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变废为宝”主题活动既能够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还能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践行环保理念,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感受废旧资源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