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进烜,杨 东,朱能勋,余昌元,王 勇,郑静楠,蔡文婧,李元杰
(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2.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51)
亚洲象(Elephasmaximus)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EN)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附录Ⅰ物种,在我国也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1]。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栖息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栖息地破碎化等因素,亚洲象分布区与居民生产、生活区重叠情况日趋严重,象群进入社区民众生产生活区活动、取食行为频率增加,导致亚洲象伤人事件频发。因此,处理好亚洲象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缓解人象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亚洲象分布区内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促进边疆稳定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集中活动的栖息地范围选择莲花塘、小田坝和冷山河3个区域实施栖息地恢复、食源地和硝塘建设等项目,扩大和改善亚洲象栖息地,丰富食物源,引导外溢象群逐步回归保护区,为实现对亚洲象的有效保护和促进人象冲突缓解提供实践依据。
云南省亚洲象种群数量1983年为193头,至2018年亚洲象种群数量发展到293头。35年间,亚洲象种群数量约增加52%。根据象群活动区域范围可将其分为4个种群、9个群。分别为西双版纳—普洱种群189头,勐海—澜沧种群18头,西双版纳勐腊种群74头,临沧沧源种群12头。随着亚洲象数量的逐步增加和实际有效栖息地的减少,为获取足够的栖息地和食物,其活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全省亚洲象分布范围从1983年的2个州(市)3个县(市)14个乡(镇)扩大至2018年的3个州(市)9个县(市、区)40个乡(镇),新增1个州(市)6个县(区)26个乡(镇),呈现向北扩展的趋势[2],思茅区、澜沧县、江城县、宁洱县、景谷县和勐海县等亚洲象分布区均是近20多年间新扩增的区域。此外,据2018年亚洲象资源本底调查显示,62.4%的亚洲象主要生活在保护区外,22.9%的亚洲象主要生活在保护区内,14.7%的亚洲象在保护区边缘来回迁移。
亚洲象栖息地主要以海拔1 300 m以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热性灌丛及灌草丛、热带雨林及季雨林、干热性灌丛及灌草丛为主的天然植被类型,总面积1 150 274 hm2。亚洲象最适宜的栖息地是人为干扰小的天然次生林。亚洲象栖息地分布较大,但其栖息地面积在减少,质量不同程度地下降,主要表现为保护区内栖息地质量下降、保护区外原有栖息地丧失或破碎化和农地类型栖息地面积大且质量差的空间分布格局。
近年来,由于受亚洲象原有栖息地面积大幅减少和保护区内栖息地质量下降、保护区外的原有适宜栖息地因开发利用使得破碎化加剧、保护区外亚洲象食性和适应性改变、亚洲象分布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人象活动时空重叠等诸多因素影响,呈现人象冲突频发态势。
2.1.1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亚洲象栖息地恢复与食源地建设的实施,在有效保护亚洲象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同时,显著缓解人象冲突,协调人象冲突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实现我国亚洲象分布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亚洲象对促进云南省生态系统稳定、维护生物多样性、构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1.2是依法依规并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需要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组织或委托相关专家或机构,在总结以往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亚洲象保护的有效途径和肇事伤人事件背后的真实、客观原因。结合当前的保护管理现状,依法依规提出切实可行的拯救保护措施和针对愈演愈烈的人象冲突缓解措施,进一步提升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并从根本上解决人象冲突问题。
2.1.3是实现物种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的需要
开展栖息地恢复与食源地建设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内亚洲象栖息地质量和适宜性[3-4],保障亚洲象野外可食用天然植物资源的富足,有效提高野外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亚洲象旗舰种、伞护种优势,在保护亚洲象的同时也使其它食草类动物(如印度野牛、鹿类、麂类等)获得相应的生态利益,实现物种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
依托2020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800万元资金,在保护区亚洲象集中活动的勐养片和尚勇片主要栖息地范围内,通过野外调查和调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区域,有针对性地规范开展栖息地恢复、食源地等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保护区内栖息地质量和丰富食物源[5-6],为保护区内的亚洲象增加更为适宜的栖息空间,得到更多的食物,使其能长期稳定生活在保护区内,同时使保护区外的外溢象群逐步回归到保护区内,达到缓解人象冲突的效果[7-8],从而提升保护管理的有效性。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栖息地恢复与食源地建设选址原则如下[5-6]:
1)根据监测数据及亚洲象活动规律,在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或主要通道附近地势相对平缓、且分布有丰富的其喜食野生食物资源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内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
2)远离居民生产生活区,避免将亚洲象引入村寨肇事。
3)结合已开展项目的区域持续开展栖息地恢复。
4)栖息地恢复与食源地建设所选择区域为同一个区域互不重叠的地块。
5)选择亚洲象经常性活动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天然次生林区域,主要为原居民(原住民)搬迁后的轮歇地、集体林地(自留山、责任山)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地,结合食源地进行选址。
6)硝塘建设选择天然硝塘较少的区域且具有天然水塘或常年具有不干枯的小溪沟区域。
7)监控视频安装选择视线开阔且尽可能观察到亚洲象活动并已建设的硝塘区域。
根据以上选址原则开展亚洲象栖息地恢复和食源地建设,最终确定在保护区内景洪市勐养镇的莲花塘、小田坝和勐腊县勐满镇冷山河3个区域开展。硝塘建设确定在景洪市勐养镇的莲花塘和勐腊县勐满镇冷山河2个区域的具有天然水塘或常年具有不干枯小溪沟区域开展。监控视频安装确定在景洪市勐养镇的莲花塘旧家和勐腊县勐满镇冷山河大箐沟。
3.2.1栖息地恢复
1)降低森林郁闭度
根据冯利民等的研究结果表明,0.1~0.25是亚洲象最喜欢的郁闭度,不喜欢郁闭度过高的森林。在栖息地恢复过程中,有目的地清除林下长势差以及受病虫害影响的乔木和灌木,保留较大和健康的树木,对坡度小于30°的天然次生林、轮歇地森林植被进行改造,将森林郁闭度控制在0.4~0.6左右,为亚洲象喜食的草本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增加该区域内亚洲象喜食植物的丰富度。
在降低森林郁闭度的清理采伐作业中,在开展工作前须调查区域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做好标记并原地保留,禁止砍伐;禁止砍伐沟箐和山梁区域内的树木及有动物巢穴、隐蔽地的林木。在清理过程中,为了保证野生亚洲象及其他野生动物具有良好的通行环境,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地块中的亚洲象食性植物,对需要砍伐的树木要求伐桩高度小于10 cm。对亚洲象喜食的桑科植物,由于均具有很好的萌生性,在砍伐时其高度可以在10 cm以上,但不得高于1 m。栖息地清理安排,在年底至翌年初开展一次彻底清理,每年下半年进行一次补充清理。
2)烧除
由于清理和砍伐下来的树木在短时期内难以全部腐烂,为避免清理的树木或伐倒木影响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通行,对清理或砍伐的树木进行全面烧除。通过烧除,一方面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可减少林中病虫害,营造出更健康的林分。为取得好的烧除效果,开展烧除要采取单报单批的方式进行,不受当地计划烧除时间的限制。在进行林地清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恢复区域边缘清理的树木及杂草全部搬运到恢复区域内,形成不小于10 m的防火林带,避免在烧除过程中由于出现跑火现象而导致的火灾发生。
3)作业技术
莲花塘、小田坝和冷山河3个区域栖息地恢复共涉及14个林班,总面积439.62 hm2,实际作业面积415.31 hm2。采用人工“疏伐”、林下植被烧除等人工干预方式,采伐各林班内枯立木和胸径10 cm以下的小树、幼树、灌木,清除保留木枝下高3 m以下的树木枝条,割除灌木和林间藤本。将采伐和割除下来的乔、灌、草(藤本)采用堆腐+计划烧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清理地被物,对国家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予以保留,对亚洲象喜食的草本植物全部保留,使恢复区域的森林郁闭度降低,增加透光面积和林下草本植物盖度,一方面以适应亚洲象栖息、迁移、散布,同时对其他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构成明显影响;另一方面增加林下亚洲象喜食植物,达到增加象群滞留时间和使象群长期生活的目的。主要作业技术如下:
莲花塘区域共涉及4个林班,面积188.31 hm2,实际作业面积183.26 hm2,作业采伐株数76 969株,采伐蓄积1 833 m3。采伐株数强度为39.5%,采伐蓄积强度为9.5%,郁闭度从恢复前的0.70降至0.50。
小田坝区域共涉及4个林班,面积121.22 hm2,实际作业面积106.48 hm2,作业采伐株数40 782株,采伐蓄积905 m3。采伐株数强度为22.9%,采伐蓄积强度为5.3%,郁闭度从恢复前的0.80降至0.55。
冷山河区域共涉及6个林班,面积129.46 hm2,实际作业面积5.57 hm2,作业采伐株数41 815株,采伐蓄积804 m3。采伐株数强度为40.4%,采伐蓄积强度为5.7%,郁闭度从恢复前的0.75降至0.60。
3.2.2食源地建设
1)地块清理
在食源地建设地块中,保留植物主要以亚洲象和其他食草野生动物的食性植物为主,最大程度地为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在计划开展建设食源地区域,村寨搬迁后,由于长期缺乏相应的人为干扰,大部分地块内生长了大量的外来入侵物种,如飞机草(Eupatoriumodoratum)、肿柄菊(Tithoniadiversifolia)等,外来入侵物种严重限制了本地物种和亚洲象喜食植物的生长。通过对地块内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全面清理,采用连根挖除的方式进行,对清除的外来入侵物种集中堆放进行烧除;对郁闭度较高、林下草本植物较少的地块,对木本植物采取大量清除,但保留区域内原有的亚洲象喜食植物物种,将郁闭度降低至亚洲象最喜欢的0.25以下,为林下草本植物提供快速生长的环境。
2)烧除
火烧对于草本植物的恢复与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种植亚洲象喜食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根据食源地建设需要,烧除时间应不受计划烧除时间的限制,采用单报单批的方式进行,以确保烧除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3)种植
为快速提高野生动物喜食植物的质量和种群数量,采用在地块中人工种植亚洲象喜食植物,主要以粽叶芦(Thysanolaenamaxima)、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芭蕉(Musabasjoo)、莎草(Cyperusrotundus)等物种为主,种植密度为600~900株/hm2,采用随机方式种植。
4)食源地建设
莲花塘、小田坝和冷山河3个区域食源地建设共涉及11个林班,总面积181.65 hm2,实际作业面积160 hm2。其中:莲花塘片区共涉及4个林班,面积92.63 hm2,实际作业面积78.71 hm2;小田坝片区共涉及1个林班,面积15.91 hm2,实际作业面积15.91 hm2;冷山河片区共涉及6个林班,面积73.11 hm2,实际作业面积65.38 hm2。清除地块中现有外来入侵物种肿柄菊和飞机草,恢复成为宜林地,合理人工种植大象喜食的对叶榕(Ficushispida)、构树等灌木树种和莎草、棕叶芦、芭蕉等草本植物,一方面达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的目的,另一方面达到增加象群停歇时间,促进当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目的。清理整地时间为每年1—2月,栽植时间为每年7—8月,株行距4 m×4 m,采用品字形配置和株间混交方式进行种植。
3.2.3硝塘建设
在天然硝塘地点,根据天然硝塘形状大小开挖土壤,投放500 kg食用盐与土壤搅拌后回填,恢复自然状态;在非天然硝塘地点,选择易渗水的地方,挖掘面积不少于25 m2、深不低于0.5 m的坑塘,每次计划投放约400 kg配方食用盐,与土壤搅拌后回填恢复原样。为满足区域内亚洲象对矿物质的需求,充分发挥硝塘对亚洲象的吸引作用,每半年对已建的硝塘进行管理和重新填埋食盐1次。
3.2.4监控视频安装
在景洪市勐养镇的莲花塘旧家和勐腊县勐满镇冷山河大箐沟两处安装地点,用水泥硬化面积为4 m×4 m的水平地块,采用3 m高的钢管对安装区域进行固定围栏建设。在围栏区域内安装监控视频设备,并在信号传输区域择点采用无线网桥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保护区亚洲象栖息地恢复及食源地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因疏伐和食源地建设清理出来的杂灌草采用部分计划烧除措施,将产生烟雾以及作业过程中小型设备的噪声和生活污染物等,会对施工区域中的水环境、大气质量和声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但项目施工占用的面积有限,不会明显改变施工区域环境质量,不会造成某一野生动植物类群在项目区域消失;且工程施工时间较短暂,进入管护维护期后,这些影响将减弱或消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生态防护措施和各项污染控制措施,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且可控。
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将亚洲象再次引入保护区核心区生活,深受当地政府重视和人民群众欢迎,均持支持态度,积极性和参与度高,在当地不存在社会风险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同时,项目建设后可切实提升保护管理的有效性,显著缓解当地人象冲突问题,最大限度地缓解当地亚洲象伤人事件的发生,开创人象和谐共存新局面,有助于全面展示我国亚洲象保护成果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建设项目属公益性项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保护区亚洲象栖息地恢复及食源地建设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缓解当地人象冲突现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当地亚洲象伤人事件的发生和缓解对区域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恢复当地群众正常劳作,进而增加经济收入,大幅减少亚洲象肇事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损失。
亚洲象保护成效关系到亚洲象的兴衰存亡与边疆少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进程,同时也是检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否成功的标志。亚洲象是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针对亚洲象种群扩大和数量增长导致原有栖息地和食源无法承载等因素造成的亚洲象向保护区外活动甚至迁移现象越发频繁的现状,在保护内开展亚洲象栖息地恢复与食源地建设等项目并进行总结推广,是系统解决亚洲象分布区存在各种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致谢: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郭贤明正高级工程师、王兰新正高级工程师、李金华高级工程师、岩光工程师等在野外调查工作和栖息地与食源地选址中给予大力支持,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