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永远在路上
——谈越剧改革80年的经验及启示

2023-01-21 07:03沈鸿鑫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剧种剧目改革

沈鸿鑫

越剧从一种浙江农村的小戏“的笃班”,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而且这场改革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仍在推动着越剧事业的向前发展。越剧改革80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80年前,以袁雪芬为代表的一批青年越剧人在上海举起了大旗,对越剧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改革,使越剧的剧目、音乐、舞台呈现、艺术管理和文化品位面貌一新。正是这场改革,对越剧的形态、风格、水准的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越剧从一种浙江农村的小戏“的笃班”,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而且这场改革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仍在推动着越剧事业的向前发展。

越剧改革80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几点尤其值得我们珍视。

追随时代步伐,融入都市文化,适应观众审美需求

时代蕴含时代的潮流、时代的脉动、时代的节奏,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乃至文艺欣赏的审美意趣等。这一点城市往往是个晴雨表,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起着引领和先导的作用。而戏剧作为人们群体观赏的艺术,决不能离开赖以生存的时代。

越剧从浙江农村进入上海,直到立足上海,这一过程就经历了许多曲折。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其前身是民间说唱“落地唱书”,后取名“小歌班”,也称“的笃班”。1910初次进上海,在十六铺演出,由于演出比较简陋、粗糙,并未打响;第二次、第三次进上海也告失败。1920年,几个小歌班集中了较有实力的艺人,再次闯荡上海滩。他们在表演、身段、音乐等方面都作了改进,推出了《碧玉簪》《梁祝哀史》《孟丽君》等一批新戏,这次在升平歌舞台演出得到了上海观众的认可。这很明显就是一个逐渐适应都市观众时尚的过程,这样小歌班才逐渐在上海立住了脚头。

20世纪40年代,越剧已经立足上海,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但是越剧界的有识之士居安思危,对现状并不满意。一是国难当头,但越剧剧目内容陈旧,与时代脱节;艺术上也比较粗俗,不能满足都市观众的审美需求。袁雪芬观摩了昆曲、京剧等,又看了几台话剧,特别是看《文天祥》,台下观众强烈共鸣的情景,使她感触很深:“我们越剧为什么只能演小寡妇哭坟,为什么不能像话剧那样演戏呢?”于是她组织编演新戏,如《香妃》《木兰从军》《王昭君》《祥林嫂》等,尹桂芳编演了《屈原》,十姐妹演出了《山河恋》等。在艺术上改革创新,雪声剧团明确提出,剧团的宗旨是“戏剧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换言之,戏剧是社会的镜子”。1943年,袁雪芬在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越剧新的唱腔“尺调”,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越剧的音乐。这样越剧在内容、形式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观,追随了时代的脚步,适应了都市观众的审美需求,把许多年轻的学生也吸引到剧场来了,越剧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汲取先进演剧理念,提升剧种文化品位

袁雪芬等人深感越剧剧目内容的陈旧是阻碍剧种提升的一个症结,但是当时越剧界依靠说戏师父以幕表排戏,没有剧本制,也没有专职的编剧、导演,更没有音乐设计、舞美设计者,音乐只能是老腔老调,舞台布景简陋。这种落后的艺术生产方式阻碍了剧种的发展。袁雪芬等人看到话剧界、电影界实行编导制,认为越剧也急需要建立编导制。1942年,上海大来剧场请袁雪芬领衔演出,袁雪芬向老板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建立编导制,她宁愿拿出自己的包银来请编剧,陆续请了韩义、南薇等编剧。1944年成立的雪声剧团更是广揽专门的创作人才,实行正规的编导制,专门设立了剧务部,剧务部里有编剧、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技导,还有舞台监督、宣传等。掌管剧团的剧目选择整理、新戏编排、演出活动、宣传广告等。编导制不仅在雪声剧团实行,而且在芳华剧团、东山越艺社、玉兰、云华、少壮等剧团遍地开花。编导制与原来的说戏师父说戏相比,是一次大的飞跃,它是创作演出新观念和新模式的体现,它催生了一大批经过整理的传统戏和新戏,舞台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提升了越剧的文化品位,使越剧逐渐步入现代戏剧艺术的行列。

在海派文化背景下,广采博纳,坚守个性,塑造新越剧的形象

越剧是个年轻的剧种,底子薄,如果不努力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来丰富自己,就缺乏艺术竞争的能力。越剧进入上海之后,上海不仅是南北艺术荟萃之处,京剧、昆曲、梆子、绍剧、沪剧、锡剧等南北剧种十分盛行,还有话剧、电影、西洋舞蹈等外来艺术,这些都给越剧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吸收的丰富营养。而且由于越剧浸润于海派文化环境里,也带上了海派海纳百川、广采博纳的性格。当时,袁雪芬等提出了越剧要寻求两个“奶娘”:一个是昆曲,一个是话剧。这两个“奶娘”其实一个是代表了传统的、古典的;一个代表了西方的、现代的。越剧底子薄,表演粗糙,它要学习昆曲的身段舞蹈、表演程式,使自己的表演更加规范、细腻、典雅。另一方面,要学习话剧贴近现实,表演讲求真情实感的优长。由于汲取昆曲与话剧两方面的乳汁,致使越剧逐渐成为既有典雅风格,又具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活力的新兴剧种。

中国拥有360多种戏曲剧种,每个剧种之所以能立足于舞台,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而它的主要标志又在于特殊的语言、声腔和舞台表演风貌。一个剧种如果没有特色,就很容易被别人同化,或者被别人吞并。所以在广采博纳的同时,又要坚守本剧种的艺术个性。越剧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就在于坚持自己的个性,完善、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在剧目选材方面主要是越剧擅长表现古代生活的题材;在音乐方面,它虽然吸收别的剧种某些元素,但始终保持浙越音乐的风格。它后来创造的尺调、弦下调都是越剧音乐体系里的改变与创造。越剧有一度曾有“话剧化”的倾向,他们及时发现,进行了去“话剧化”的工作。越剧有许多变化,但它始终坚守它的地域特征和民间性,坚守越剧独特的方言、富于江南水乡风味的声腔以及柔美、细腻、抒情的表演风格,以致能在戏曲之林中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抓住剧目和人才两个关键

一个剧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剧目、人才、艺术本体、观众与市场。越剧改革的有一条经验,就是紧紧抓住剧目和人才两个关键。

一个剧种的发展史,就是剧目的创造、传承、积累和丰富的建设的历史。剧目可以成为剧种的标志物和艺术流派的标志物。一个剧种必须有它的代表性剧目,一个好的演员也应该有他的代表性剧目。越剧改革中建立编导制,主要就是为了剧目创造。1946年5月,袁雪芬领衔的雪声剧团首次把鲁迅的名著《祝福》改编成《祥林嫂》,搬上了越剧舞台,引起了上海文艺界的广泛关注。郭沫若、许广平、田汉、胡风等名流都前往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田汉说《祥林嫂》的演出是“生活的,人情的”,他称赞袁雪芬的表演“风格很高,极有才能”。他还在报纸上撰文,称赞越剧能演出富于现实意义的戏,是很大的进步。后来有人称《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46年9月,雪声剧团编演了《凄凉辽宫月》,周恩来也前往观看,他对于伶说:“应该好好地注意这个剧团。我晓得绍兴戏,不晓得绍兴戏在上海有那么多观众,影响很大。在国统区,在没有党领导的情况下,演出《祥林嫂》出乎意外。你们应该动员党员从戏剧艺术入手,主动地接近她们,尊重她们,帮助她们,耐心地引导她们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947年7月,袁雪芬与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等(后被称为“越剧十姐妹”)联袂义演《山河恋》,由南薇、韩义、成容根据法国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改编,描写路易十三时代,宫廷的勾心斗角和三个火枪手的正义行动。义演得到了观众和各界人士支持,许广平到后台看望,田汉撰写《团结就是力量》的文章。义演也遭到了反动当局的禁演,袁雪芬、尹桂芳等据理力争,才得以继续演出。越剧改革中对传统剧目也进行了认真整理,如袁雪芬重新整理《梁祝哀史》,剔除了糟粕,丰富了形象。传统剧目焕发了新意,新创剧目开拓了题材,使越剧的剧目体系有了改观,而且有些剧目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人才兴,则剧种兴。20世纪20年代开始,越剧的各种戏班培养出了施银花、王杏花、赵瑞花、姚水娟以及尹桂芳、袁雪芬等十姐妹这样一批杰出人才,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40年代越剧改革一个目标。前面谈到的《山河恋》义演,目的就是筹集资金建造自己的剧场,并开设一个学馆以培养演员,但是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上海越剧院成立了学馆,上海市戏曲学校和各区戏曲学校成立越剧班,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还探索了男女合演,培养了一些越剧男演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方面的创作人才,他们活跃在越剧舞台上,使越剧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新中国成立后,从未停顿过越剧改革的脚步,改革,始终在路上。特别是打造了《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四大经典以及《何文秀》《碧玉簪》《打金枝》《孟丽君》《白蛇传》《追鱼》《五女拜寿》《忠魂曲》《舞台姐妹》等一系列熠熠生辉的优秀剧目。并且进一步深化艺术改革,使越剧从一种浙江农村的小戏“的笃班”,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创造了艺术的辉煌。

越剧改革80年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越剧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觉得今天我们学习越剧改革80年的经验,特别要关注几个问题。

首先要认真学习袁雪芬等前辈的改革精神和崇高品德、高远情怀,树立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时搞改革阻碍很多,困难重重,但她们坚定、执着,以改革为己任。袁雪芬宁愿拿出自己的包银来请编剧,义演《山河恋》又体现了越剧界同仁的团结一心。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是纸醉金迷的冒险家的乐园,处于社会底层的被称为“戏子”的演员,特别是女演员,随时有遭受蹂躏,或被腐蚀吞噬的危险。所以,不少女演员拜有财有势的人为“过房爷”“过房娘”。但袁雪芬对这些非常厌恶,她身穿一件蓝布旗袍,梳一条长辫子,而且吃素食,拒绝各种堂会及应酬,上海闻人杜月笙及宋美龄请她去唱堂会,她也回绝了。她提出了“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的信条,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今天社会也有许多诱惑,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崇高的人生准则和职业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搞艺术。努力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在改革和创造的道路上攻坚克难。

第二,要守正创新,保存好、传承好、发展好越剧艺术。

现在,越剧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录,保护好越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收集、挖掘、整理、保存有关越剧的历史资料,包括发展历史、剧本、曲谱、剧照、艺术创作记录、表演艺术经验等资料,并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要以抢救的态度做好老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的口述记录,用录像等办法把他们的师承谱系、艺术经历、实践过程、表演和演唱经验体会、传承教学等情况详尽地记录下来。并做好剧目、表演艺术、越剧流派等的传承工作。办好戏曲学校的越剧班,做好剧院内的传、帮、带。越剧作为戏剧门类的非遗项目,应该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使它长久地活在舞台上,活在群众当中。这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优秀精神文化的正道,守住民族艺术形式根本特征的正道。就越剧而言,则是要守住越剧的艺术传统和艺术机制,守住越剧的表演范式和艺术个性。同时还是要创新,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键还是要出人出戏,要重点培养尖子演员、领军人物和高质量的创作人才;广开思路,开拓题材,抓好重点创作,不要满足于“高原”,要创造“高峰”,创造精品力作,创作出像《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那样的传世之作来。

第三,要迎接新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越剧在内戏曲就面临着市场萎缩、观众锐减的危机,越剧人积极应对,千方百计克服一个个难关。如今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的传播手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迎接新的挑战。越剧必须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科技,谋求新的发展。

除了推进创作观念、内容风格、手段的创新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传播方式的创新。现在越剧界已经在尝试沉浸式表演、环境式越剧的新的演出范式,另外,可以促成越剧与互联网的融合,如运用互联网平台直播越剧剧目,还可以开设越剧教学直播间,网友可以在线学习。这样不仅能扩大越剧传播渠道,而且可以丰富网络平台的内容,提升互联网生态的内涵。

二是要大力开展越剧的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越剧,欣赏越剧,喜爱越剧,特别要扩大越剧的观众面,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增多剧场演出,把越剧送进社区、学校,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可以开办越剧教学班,从小培养观众。还有上面说的互联网在线直播剧目和在线教学,更有效地打通越剧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联系,让越剧不仅是老年人的艺术,而且是年轻人的艺术,使越剧焕发出勃勃生机。

让我们继续努力,愿越剧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剧种剧目改革
舞台剧目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改革之路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