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3-01-21 03:51李云王立鼎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李云,王立鼎

(西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验。实际上,早在党的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之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两个结合”作为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郑重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之中。

“两个结合”一经提出就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详述了“两个结合”的历史源起、理论根基和哲学基础,认为其实质是“中国化”“化中国”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2],相互关系体现为“既是二分的,又是一体的,是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3],实现途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基本经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铸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基”[5]。这些讨论基本厘清了“两个结合”的学理认识。

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两个结合”之一,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学界很早就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展开讨论,提出了“中西马会通”“综合创新”“马魂中体西用”“以马解中”等观点,但并非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视角。直至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首次提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6],以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之后,学界才开始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方法的视角展开讨论。颜晓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内在根据、主要方式和价值意义[7]。沈湘平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根基和百年历程,认为其意义在于“澄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关系”[8]。田鹏颖研究的独到之处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效“何以检验”的问题[9]。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结合”,学界共识是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但是其契合要点究竟包括哪些,可谓见仁见智。这些研究对本文展开进一步讨论具有借鉴价值。

笔者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对学界较少涉及的深刻意涵进行解读,并就二者结合的内在根据和实践要求提出不同理解,以期对相关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1]。这就为理解这一论断的深刻意蕴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在强调“思想精髓”而非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10],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而基本原理仅指贯穿其中的基础性、根本性、普遍性的观点[11],也即“思想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他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12]。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把“四个坚持”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集中体现。其中,前两个坚持是后两个坚持的高度概括,后两个坚持则是前两个坚持的具体展开。至此,何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已经相当清楚了。

关于第一个坚持,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为第三个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遍存在、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或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上分为两大层次:一是核心层次,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前者由“世界统一于物质、事物的矛盾运动、认识的能动反映”三个原理构成,后者由“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构成。二是核心层次运用于人类社会特定阶段后形成的原理,如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后形成的雇佣劳动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后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论、社会主义矛盾论、无产阶级政党宗旨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重要论断(1)“两个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显然,核心层次原理是后一层次原理得以建构、运用和发展的思想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乃至整个理论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最根本、最普遍的观点,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13]。

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高度统一的。世界观作为观察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实质上也是认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当世界观被用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世界时就自然转换为方法论。正如毛泽东所言:“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14]

关于第二个坚持,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集中体现为第四个坚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核心内容。所谓立场,就是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时始终一贯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是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谋幸福。所谓观点,即人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15],但基本观点就是上文提到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12]。所谓方法,即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和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立场是价值观问题,是观点和方法的根本出发点;观点是真理性问题,是立场和方法的科学指导;方法则是立场和观点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成为马克思主义发挥普遍指导作用的理论武器。

第一个坚持与第二个坚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是主要侧重于解决人们的认识和思想是否反映客观实际,是否符合社会存在,是否既唯物又辩证。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则直接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主要侧重于解决人们如何正确开展实践,是人们由科学理性走向实践理性的最直接的理论武器。当然,二者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立场、观点、方法的形成基础、理论逻辑,反过来说,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是世界观、方法论的核心精神、实践原则。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二者具有一定的重合性。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6]

总之,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根本、最普遍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武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将之称为“一般原理”。从哲学角度看,“一般原理”的“一般”是指“事物的共性”,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还是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15]。

可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为指导,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为指导。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强调“文化精华”而非所有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于“中华传统文化”。后者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来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总和,“它流动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传统的民俗风情之中,凝集于包括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的经典之中”[17],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精华-糟粕”分析框架,是指去除糟粕后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国家有关部门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任何中华文化只要是具有文件中所说的特质,或者是具有其中强调的积极作用,那么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文化,另一类是精神文化。通过浏览学习强国网站上“习近平文汇”第39个专题“习近平论文化”可以看到,新时代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

第一,优秀的物质文化。这类文化异彩纷呈、底蕴深厚,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其主要包括(2)本段所述中华优秀物质文化均根据学习强国网站“习近平文汇”第39个专题“习近平论文化”整理而来。参见https://www.uexi.cn/xxqg.html?id=1mlit667mn51mlit667mn51mlit667mn。:一是标示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遗存。例如轩辕黄帝陵、半坡遗址和兵马俑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殷墟甲骨文作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二是凝结着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历史工程。例如万里长城蕴含着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和坎儿井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工程”。三是彰显着中华文化之影响力的艺术瑰宝。例如敦煌艺术“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云冈石窟气势宏伟、雕刻精美,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四是蕴含着独特历史记忆的文化名城名镇。例如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也是黄巢、孙膑、范蠡、吴起、曹植、宋江等历史人物的活动区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四是兼具文化特色与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例如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推光漆器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也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五是承载了华夏文明基因密码的农耕文化。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形态多样的古村落古建筑,到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遗迹,都是需要留住的“有形的乡村文化”。可见,中华优秀物质文化不仅异彩纷呈,而且是以文弘业、以文培元的物质基础。

第二,优秀的精神文化。这类文化主要是指凝结在5 000千多年来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其主要包括:一是“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18];二是“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的国家治理智慧[6];三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以及“大爱无疆、仁者爱人”“舍己为人、乐善好施”“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中华传统美德[19];四是“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理天下者,以人为本”,以及荀子的“人最为天下贵”和墨子的“兼相爱”的中华人文精神[20];五是由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话体现的“天下为公”“不懈追求”“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的伟大梦想精神[21];六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22],以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不同文明和谐相处之道[23]。中华优秀精神文化不仅深邃厚重,而且是以文铸魂、以文强国的精神沃土。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3)本段所述优秀的地域文化也是根据学习强国网站“习近平文汇”第39个专题“习近平论文化”整理而来。参见https://www.xuexi.cn/xxqg.html?id=1mlit667mn51mlit667mn51mlit667mn。。例如荆楚文化具有显著的水文化特征,“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黄河文化“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长江文化“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潮州文化“以潮瓷、潮绣、潮塑、潮剧、潮雕、工夫茶和潮州菜为代表”,“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晋商文化是商贸大贾创造的商业文化,“能够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中华优秀地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象征,而且是以文立心、以文互鉴的实践基础。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要避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理解为观念文化。当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际上是相互渗透的。物质文化中往往倾注着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标准,精神文化往往又会物化为物质文化。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分为两大方面,但其主导方面还是观念文化。教育部就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把“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作为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央有关部门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进一步明确规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内容,一是对治国理政有借鉴价值的核心思想理念,二是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有积极影响的中华传统美德,三是对社会和谐、人心向善有滋养功用的中华人文精神。可见,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要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观念精华。

(三)“相结合”重在强调“相互贯通”而非相互疏离

“相结合”本意是指事物各部分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二者通过相互吸收、融汇贯通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1]。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为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在内容上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不断充实自身所需要的中国化、民族化因子,使自身的一般、共性、普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个性、具体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兼具科学原理与中国智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思想新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在形式上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进行表达和传播,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神韵、中国风格的科学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理论。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需要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一是以马克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认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容是否符合中国实际,是否符合唯物辩证法;二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思想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既能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

强调以上两个方面双向汲取、互相贯通,旨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成为有中国文化底蕴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新文化。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言:“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依据

从发生学来看,马克思主义属于外来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明成果。那么,二者“为何能够结合”?或者说二者走向结合的逻辑依据何在?这是理解这一重大论断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二者的思想精髓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体系的精粹所在。二者的结合是思想精髓的结合。结合之因首先在于二者之间高度契合,即契合要点并非个别的、零散的,而是多维的、系统的。

学界对此很早就展开讨论。张岱年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形神关系论”“福祸相依论”“生于有余而争于不足论”“天下为公论”等,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中国人民才欣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23]。美国学者窦宗仪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实践论与儒家文化的“格物致知”“道”“理气”“理器”“正名”“诚”“力行”和“知行合一”等进行比较,认为正是二者之间互为契合才彼此贯通、互为支撑[24]。还有论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世界大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和衷共济、民为邦本”,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追求是“人类解放、以人民为本、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等,因此二者在价值理想互为相通[2]。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作了权威性概括。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显然,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高度契合,是二者能够结合的首要因素,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缘由。

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首要法则是“越接近,越容易开花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25]

(二)二者均有包容性优秀特质

包容性即兼容并包之属性。任何思想理论如果具有包容性,那么必然具有开放性,必然能够海纳百川,必然不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壮大的优秀因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包容性特质。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但是其基本原理是对自然、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之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加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指向是改造世界乃至解放全人类,因此在本质上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性科学理论。这实质上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首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指导一定民族国家的具体实践时,必然会主动吸收该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自身理论体系之中。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自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就不断从中华文化中汲取适应不同时代要求的优秀思想观念,极大获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不断增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理论,实现民族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26]究其原因,一是中华文化是人本文化而非宗教文化,故而不具有排他性;二是中华文化既吸纳了中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也融合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可以说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三是中华文化崇尚“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交往理念。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也是天然具有兼容并包之品格,换言之,中华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天然具有亲和力、包容性。

以上两个方面综合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然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然吸纳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使之成为自身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二者相互需要且相得益彰

两种思想文化能否相互结合除了前述两个因素外,还取决于二者是否相互需要,以及相互结合后是否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二者是互为补充、相互需要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如前所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般、普遍、共性是需要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具体、个性之中的。否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能实现“一般与特殊”“普遍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也就无法获得完整的生命力。从当前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母体,依然对中国社会结构、国家治理和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影响,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需要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惟此,才能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1]。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毕竟生成于农耕时代,其中一些思想观念必然具有时代局限性。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甄别、扬弃和创新,确保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前流”,而非“倒流”或“西流”。尤其是在当前世界文化激荡的时代大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成为中华民族岿然不动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惟此,才能在新阶段新征程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辉煌已经确证了二者结合的确使彼此大放异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涵养,“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27],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使中华文化在遭遇西方文明的野蛮冲击后不仅没有中断发展,反而焕发出绵延不绝的中国力量;在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中不仅没有被消解,反而构筑起更加坚实的文化堤坝。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精神武器。

(四)二者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1]。这充分表明,实践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推动二者结合的首要因素。10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智慧”“如何展示中华文化标识”“如何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如何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等一系列思想文化发展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可见,实践提出问题是推动二者结合的首要因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检验二者结合成效的标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已为10年来的伟大实践成就所证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10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

可见,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在中国出场且长期在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存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二者的结合问题也就无从谈起。此外,中国共产党作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8]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旨,不仅仅是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还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誓:“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此,相关实践要坚持“四个统一”的原则。

(一)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坚持一元性,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尤其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多样性,即坚持以包容性气度不断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因子,同时在内容形式上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手段载体上形成“传统文化+网络”“传统文化+数字”“传统文化+智能”的多维发展格局,在路径上采用举办文化节、文化展览、创意展演、音乐会、美术展、学术论坛、人才交流合作、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推进机制。

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实质上是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相关实践主体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中推进中华文化新辉煌,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29]。

(二)坚持学理性与通俗性相统一

这一原则要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进程中,既要阐释清楚二者各自思想精髓的深刻学理,又要使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转化和传播。

为此,一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工作,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工作。二要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画卷,凝炼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标识,挖掘有助于促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精神力量。三要不断创新与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文化叙事与传播方式。

(三)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坚持历史性就是在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中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坚持现实性就是在立足现实需要基础上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旨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后者旨在抵御文化复古主义。

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虚无主义极力夸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矛盾,认为二者不可并存、不可贯通,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我们要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与复兴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30]

抵御文化复古主义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文化复古主义过于拔高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的“神坛”,重走历史上尊孔读经以儒治国的传统道路,似乎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就是贬低中华传统文化。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我们不能以“悠久传统”反对“现代文化”,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我们应立足于当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协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大繁荣。

(四)坚持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

坚持民族性,即二者结合首先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于民族复兴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关键性问题来繁荣中华文化,自觉回答中国之问、民族之问、人民之问。首先要观照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解决民族复兴的文化难题,构建民族自信的文化体系,展示民族气度的精神标识,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构筑和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持人类性,即二者结合还要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固树立世界历史意识和人类整体意识。要自觉解决事关世界走向和人类命运的前途问题、关键问题和重大课题,聚焦于人类生存与发展之困,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要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在交融中破解“文明冲突论”。要推动中华新文化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克服其固有的文化缺陷和困境,探索人类新文化乃至人类新文明,“为现代世界立心、为整个人类立命!”[31]

总之,“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9]。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两个结合”中属于新思想、新论断。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阐释,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究竟应该如何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也有助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提供丰厚滋养问题。换言之,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仅仅理解为是对传统治理智慧、中华传统美德等观念文化的指导。事实上,在历史名城、文物古迹、农业景观等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也存在着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本文第二部分关于契合性、包容性、互需性和实践性4个方面的讨论,为深入认识二者结合的逻辑依据提供了有益视角。最后讨论为相关实践提供了对策建议。新阶段新征程,如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将是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