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贡献

2023-01-21 03:19孙成武张亚琴
关键词:中国式二十大改革开放

孙成武,张亚琴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 130024)

民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民心看成是最大的政治,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对于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初心使命,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对民心民意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将民心民意作为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前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民立场和核心价值理念。党的二十大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将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和阐述,进一步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所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须坚持的一项重大原则,从而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要求全党“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理论产生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它必然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明确阐述,要求党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这些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济与政治相统一的高度,明确了民心民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阐明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关于经济和政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揭示了政治的起因及其本质,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提供了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虽然有着巨大的自身运行的能动性,但最终却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具有派生性和次生性;政治是社会成员所属的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其以形成社会关系的集体力量来实现和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在当代社会中,政治运行和利益实现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和国家治理问题;未来合理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要通过能否体现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财富的分配最终要惠及最广大人民。以上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要点。

民心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全体人民对触及他们共同利益的、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作出的一种评价性判断,它是社会公众的心理倾向和价值选择的集中体现。在现代社会,民心最终是由民生决定的,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决定着民心向背,民心向背最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走向和政权的得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牢牢抓住了中国是个农业国的基本国情,将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认为农民问题在根本上是土地问题,从而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和纲领,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使占当时中国总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解决了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中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广泛而雄厚的民众基础。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形式来看,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中国执政党的,是在武装斗争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的军事对决中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但武力较量的背后是人心得失的较量。由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使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民众在基于切身利益的反复考量和比较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民于水火,从而才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仅成功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而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昂扬的斗志和火热的激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坚定地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的政策和原则,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背景下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一切奋斗,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践行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对此,习近平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民心民意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3](P135)并反复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3](P136)。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述,明确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这些论断不仅明确了江山与人民的关系、民生与民心的关系,而且深刻阐明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讲就是为民造福。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成功驾驭中国这艘巨轮,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行,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而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突破性进展,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性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以及贸易战、科技战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受阻的情况下保持了国家安宁、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归结起来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牢牢抓住了民心、民意和民生这一根本,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项事业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回顾和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把民心民意作为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前提,将其有机融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之中,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蓝图的各个组成部分,既从总体上明确了为什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具体阐明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依靠人民的问题,从而在新的理论高度进一步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二、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阐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既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也是基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反思和借鉴。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作为与苏联和东欧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也受到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虽然中国在当时已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开始走上了一条有别于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苏联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毕竟有过十分密切的关系,近代中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并且中国在国际上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进行了长期的冷战和对峙。因此,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和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给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的生存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以至于西方政治学家弗兰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断然宣告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历史现象,成为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有“冷战争霸说”,认为美苏争霸,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威慑力量与美国进行军事抗衡,导致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有“既得利益阶层自毁说”,认为苏联统治者形成了特殊利益阶层,他们为了把既得利益固定化,便自行解体了原有的国家;有“改革夭折说”,认为当时苏联也看到了自身发展的弊端,进行了数次改革,如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等,但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使改革逐渐偏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有“放弃党的领导特别是意识形态主导地位说”,认为苏共放弃意识形态领导权而导致了对苏共执政失误的清算潮,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等等。以上这些观点和看法分别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揭示了苏联解体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苏联解体正是由一系列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是,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则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在本质上脱离了人民,抛弃了人民,结果失去了民心,反过来被广大人民所抛弃。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成为反法西斯主战场并推动了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其领导下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相对峙的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军事实力上曾一度能与美国相抗衡。但自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开始,苏联党和国家的发展便失去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否定斯大林无疑是等于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就和历史,而否定自己的历史无疑是自毁未来和前程。勃列日列夫上台后,苏联党和国家的官僚集团日益腐败,党内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日益严重,高高在上,脱离人民。在国家发展方面因循守旧,所实行的所谓经济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同时,对外热衷于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及改善民生上,致使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民众怨声载道,由此,对苏联共产党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普遍产生了怀疑乃至抵触,对苏共及政府产生了强烈的信任危机。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的以所谓“民主化”“公开性”为导向的“改革”,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苏联解体的教训从反面证明:一个政党的建党原则和宗旨,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和目标无论如何高尚和伟大,都必须通过最广大人民基于切身利益的选择和支持才能得到实现。而人民也正是从自己切身利益的得失中来进行自己的政治判断和选择的。任何国家和政党,如果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脱离人民,最终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面对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的巨大挫折,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坚强的定力和清醒的认识。早在苏东剧变后不久,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坚定地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汲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P383)在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基础上,邓小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强调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4](P370)正是通过对苏东剧变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团结和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以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政策以及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从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之际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民心当成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反复以苏联的教训告诫全党,一定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总结苏联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实际上就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从根本上明确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基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尤其是对苏东剧变历史教训的总结和借鉴,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至上”的思想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人民”二字,如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教育方面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在文化建设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民生方面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方面,提出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在党的建设方面,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1],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新的伟业蓝图中,处处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人民情怀,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坚强决心和底气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三、通过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原则和新要求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果说“文化大革命”追求的是一种脱离人民现实生活的纯粹理想和“乌托邦”的话,那么之后兴起的改革开放便是向人民日常生活的回归。而这一回归,就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和物质的丰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期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苏联模式失败教训的深刻反思而作出的伟大战略选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及其领导力和组织力的不断提升,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社会环境。

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5]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自我革命精神的政党,在其百年的历史中,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甚至带有全局性的错误,但党通过纠正错误和总结经验教训,使党在每次挫折和失误之后都会赢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契机和新局面。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6]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延安整风基础上通过总结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对党内曾经出现的一系列左右倾错误进行了彻底纠正和清理,从而极大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实现了党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拨乱反正基础上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作了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从而澄清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混乱,极大地统一和解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对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开辟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也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通过自我革命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要求全党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1]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也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全过程的根本政治立场。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流血牺牲,是为了实现中国的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艰辛开拓,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时代不同,使命如一,即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立场和原则。新时期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即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从而一举解决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没能解决的人们基本生活需求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如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P182)改革开放前,中国虽然已经有了近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设了新中国,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失误,使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尤其是“文革”十年内乱几乎打断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以至于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中国不仅没能迎头赶上,反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远。当国门封闭时,我们看不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而国门一旦打开,我们才真正看到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距离。因此,要缩小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就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对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出发,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地更加强盛一些。”[7](P311)邓小平通过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问题的深刻思考,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7](P150)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邓小平响亮地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4](P63)邓小平这些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也从实质上阐明了改革开放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关系,明确了改革开放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成果,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制度。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进程,我们党所提出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及美好生活的需要,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因而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努力探索、接续奋斗的过程,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过程。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进一步将党的初心使命融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依靠者、推动者,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落脚点。习近平反复强调,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8]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和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新的原则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世纪新征程党完成自己的使命任务所必须坚持的一项重大原则,要求全党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这是对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对全党所提出的新要求。为此,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并从分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健康中国建设等四个方面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阐述和新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践行初心使命的明确宣示,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理念的集中表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坚强决心和信念。

四、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旨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伟大梦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所提出的“富国强兵”、到戊戌变法所提出的“发展实业”,再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所提出的“振兴中华”,都代表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理想和目标的探索和追求。然而,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背景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和压迫下,现代化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一次次的探索和尝试最后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人民才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通过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打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代表的旧生产关系,解放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9]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再一次明确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0]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奋斗历程。尽管在不同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基本任务、战略重点等都不尽相同,但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坚持“人民至上”,通过现代化建设谋求人民的富裕和幸福。从改革开放前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到新时期解决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问题,再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始终是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论述,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过程中所坚持的“人民至上”原则和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及特征之一,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两个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而不只是为少数人或少数政治集团所享有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和归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人从未干过的崭新事业,在国际上也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现代化,与一些发达国家以资本为中心、为少数人或少数政治集团所享有的现代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正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的:“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实现富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现代化本身并不能解决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问题,这一点已为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及经验所证明。从国际上来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其国内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不仅未能消除,反而比以前更加严重。中国自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史和现实也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最终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有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中,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取向。

第一,从人的层面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广大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而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要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

第二,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通过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共富裕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从而,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和阶段性目标,为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第三,从国际层面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担当。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而实现的现代化,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而且是为了造福世界人民,是为谋求和实现整个人类的福祉而设计的中国方案。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战略眼光和恢弘气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和全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新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式二十大改革开放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中国式民主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