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何敏 庞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十份关于共青团改革的文件相继出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共青团要“勇于自我革命”。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青年学生在思想、行为、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都普遍呈现出新特点、新需求,传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共青团工作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势在必行。回顾历史发现,共青团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需要坚持高校党委的正确领导,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路径,以实现高校党团组织更好地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目标,并最终担负起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高校党建带团建是指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基层党组织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通过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带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好地夯实党的群团工作基础,并最终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的互促共建。
(一)有利于稳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革,高校党建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青年学生处在当下最好的发展时期,拥有着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纷繁复杂的信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冲击,动摇着高校青年的思想根基。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青年学生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不移跟党走。高校坚持党建带团建,要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团组织的建设指导,同时赢取广大青年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进而稳固党的高校青年群众基础。
(二)有利于推进共青团事业健康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党政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为党组织输送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深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随着西方各种思想、文化的渗透,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激烈。2.“00后”后大学生一方面呈现出思维活跃、个性独立、爱党爱国的特点,但同时一部分人也存在着不能吃苦、不守诚信、无责任感、意志薄弱等不良现象。3.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成为新一代青年的聚集地,对高校共青团的网络阵地建设、活动内容设计都提出更高要求。4.学生规模的扩大、学分制的推行、后勤社会化等高校教育改革措施对传统的高校共青团组织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因此,面对来自国内国外环境和学生学校自身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需要加强与创新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促使高校党建、共青团建设积极作为,使高校青年与党同向而行。
(三)有利于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学生是高校主体,他们既可以推动高校事业稳定发展,又是造成学校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青年教育和引领对保证高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至关重要。新时期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这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面对来自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高校需要加强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高校既要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重点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还要创新党建带团建的路径,凝聚、引领、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将“立德树人”贯穿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全过程。
(一)各级组织对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要明确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健全组织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当前,很多高校党委虽然在学校年度党建工作要点中强调了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但在如何具体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上,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细致的方案,因此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缺乏具体的制度支撑。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各二级学院党委大多以学院专业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为重点,对学院党建带团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利用党总支、党支部和师生党员的力量开展党建带团建的相关工作。
(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不完善。各高校党委普遍认识到党建带团建工作在高校党建中的重要意义,但许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妥善解决好“带什么”和“如何带”这些基础问题,党建带团建工作仍缺乏系统、完善、长效的工作机制。从党建带团建的内容来看,涉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多项工作。不仅需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运行体系作为保障,同时还需要在党建工作机制中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和推动机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缺少这样的顶层设计。
(三)党团组织之间缺少协同互动。虽然许多高校积极探索了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效路径,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互动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党团工作内容相对独立,党建活动一般由党委负责,共青团工作由上级团组织安排,党委对共青团工作往往没有具体指示和安排,党建带团建工作缺少切实可行的工作切入点;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团员觉悟不够,先锋模范意识不强,导致基层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团组织向上争取党组织支持的积极性不够,而党组织也缺少党建带团建的具体指导经验。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与团组织实际上各行其是,导致基层党团组织互动衔接不畅。
(四)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载体有待创新。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载体,党建带团建工作亦是如此。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载体并未跟上此种变革,具体体现在:一是组织载体传统单一。基层学生党团组织负责人均由辅导员兼任,并未设置专人专岗。二是活动载体不够丰富。虽然党团活动数量日益增多,但多以主题学习的形式开展,缺少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宣传载体不够新颖。高校虽然借助了新媒体平台,但在内容上忽视了学生实际需求,导致高校新媒体建设片面强调形式的新颖,忽略了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建设。四是忽视品牌建设。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面广点散,不能将零散的工作经验总结形成特色品牌。
基于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健全党建带团建的运行机制,创新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载体。
(一)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品牌化。“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建设也是高校党团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从组织建设着手,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样板化党支部和示范团支部,打造基层党团组织示范品牌。如建立党员教师导师团队品牌。高校传统的共青团工作主要依靠团干部,在利用高校已有师资力量优势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党员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术实践、科创实践、就创业实践方面的优势,建立一支由主要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职团干部和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导师团队,帮助青年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技能,提升思想认识。
(二)党团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志愿服务是党建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团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可以成立有能力、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的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团干部、优秀团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高校各级组织在对本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探索党团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既可以由专业党员教师牵头项目,凸显专业、学院、学校特色,以专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也可以倡导“人人志愿,全员公益”的理念,实行专人分类指导,按照志愿服务的具体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志愿服务小组,如专业志愿服务组、公益志愿服务组等。
(三)党建带团建“互联网+”阵地品牌化。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融入基层党团组织的发展建设中,已经成为高校党建的重要思路之一。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N”的形式,不断挖掘、整合教育资源,“+”出党建的精度、准度;还可以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党团交流互动新基地,延伸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官微”“官博”等官方媒体展示学生自创网络文创作品,打造原创网络文化品牌。通过“青年大学习”“智慧团建”“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网上学习会”,由学院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团支部书记主题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打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栏目品牌,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领学促进作用。
(四)红色思政教育品牌化。回首百年,党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谱系已经深深融入中国青年的血脉,而将这种红色血脉积蓄传承是新时代引导广大学生筑牢信仰之基、更好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教育培育路径,创建红色文化育人品牌是当前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红色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在高校党委的带领下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编写进校本教材,再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各环节,打造红色思政品牌,增强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如“行走的思政课”“宝哥说”等广为人知的网红思政品牌。二是红色教育开辟新阵地。传统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主要借助红色社团、红色纪念日以及校外红色教育基地,易流于形式,无法取得活动实效。高校可以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增强红色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参与感,如通过VR技术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色历史,或者通过红色微电影的拍摄、红色故事的亲自演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党史变为主动讲党史,从而增强红色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
中国共青团的100年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100年,青年的发展离不开党,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党管青年是未来共青团事业不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国家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党建工作更要重视把握新时期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内在发展需求,创新党建带团建路径,打造党建带团建品牌,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