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婚俗文化对比

2023-01-21 00:14周璐朴香玉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婚俗婚礼婚姻

□周璐 朴香玉/文

亘古通今,世界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人都把婚姻看作是头等人生大事,因而婚姻礼俗成为民俗中独树一帜的一部分。由单一民族组成的韩国,在婚俗上有着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婚俗文化方面的比较,说明二者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表述中韩婚俗文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意义,人们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婚俗文化。

1 中韩婚俗文化的渊源

中韩两国在婚俗文化方面始终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历史渊源。究其主要原因分析,一方面,它是由人们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决定的,例如尽管世界各国发展不同,但人们对于希望新婚夫妇白头偕老、相亲相爱、幸福平安的愿望是一致的,那么这种一致的情况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就并无太大关系。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中心,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影响了包括韩国在内的邻国。这种环境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韩国不仅在地理上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在历史上与中国往来密切,受中国文化渲染较大。再者,韩国是单一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渊源基本相同,这为韩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同时,古代三国时期儒学的传播和韩国李朝初期诸子学的引入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且表现在伦理道德、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

2 中韩婚俗文化的相似性

中韩两国在婚俗文化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是“送四柱”的习俗。在韩国李朝时期的民间婚俗中,男方选取吉日送女方家四柱。四柱又称四星指、刚书或庚帖,指每个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四组支。从这上面可以知道十二生肖,当时人们认为与婚姻是否合适与十二生肖直接相关。

除了“送四柱”外,人们还相信阴阳五行和人的命运。女方家长在确定收到了新郎家的八字四柱信息后,依五行、相生、相克三个道理来进行八字分析推算,若是相生,可以与其顺利成婚。若有相克,则绝对不可以与其成婚。在古代传统的家庭礼制婚礼过程中,如若女方家庭接受了八字四柱,就意味着他们赞许了这桩婚事,因此在古代人们一直特别重视这一程序。通常,新郎的生辰都是要用一张白纸写上的,折缩成十五折分别写带有“四柱”字样及“谨封”的字样,用青红绳子绑起来,然后选择合适的人送到新娘家里。在中国,结婚前先去看一下生辰八字四柱是否具有阴阳相合之关系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只不过一般在韩国是男女家互相推算双方四柱八字是否相合,而在中国则多是要男方进行八字推算男女两家的生辰属相和测试结果,然后由男方来通知女方决定最终选择婚配与否。韩中两国人民都将这种经过推算而得到普遍认可和采纳的婚姻形式称为“天作之合”。这种民间婚俗反映出了人们的婚姻观。人们认为婚姻是由上天决定的,天意不容侵犯。天定姻缘是天命观在婚姻关系上的引申和具体化,婚姻的当事人之间缺乏自主意识只能用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天命观”来阐释婚姻。此外,一些古代思想家还将阴阳五行等神秘观念与婚姻结合起来,论证了男性优于女性的合理性。天命观历来是先秦儒家伦理的一种核心思想,在婚姻制度的长期演进形成过程中,这种道德哲学已经与人们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相融合交织在一起,渗透进了传统婚姻习俗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在韩国李朝的早期婚俗过程中,也有许多类似于中国的习俗。例如,在韩中两国传统婚礼上,都布满了丝绸粉彩、扇子等习俗,遮住了新婚夫妇的脸。关于我们这一社会习俗的起源以及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遮面的基本功能作用不外乎遮羞和避邪两种。关于遮羞的说法,可以从唐人李冗在《独异志》中所记载的神话故事中找到来源。此外,中国的新娘和新郎在结婚时都会穿上他们最好的衣服。韩国在举行婚礼仪式当日,新郎与新娘一般也都要身着一件极为隆重华美艳丽的传统服装,平民在婚嫁这一天也可以用古代贵族甚至是有些是古代王族专用的华贵服饰用品来装扮新人。这种婚庆习俗也反映出来了人们喜欢去追求一些幸福、吉祥事物的普遍心理特征。其次,在用雁作聘礼这一社会风俗上,两国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中国古代礼法程序中,有“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雁”的记录。除了“纳征”外,其他五个礼物都是雁。韩国因为受中国古礼的渲染也会在婚礼中运用雁。不同的是韩国只有在举办奠雁礼时才会使用。

两个不同的国家在婚俗文化方面具有如此多的重合,除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使得两国在婚俗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以外,中国文化对韩国婚俗的感染也是非同寻常的[2]。中国深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为李朝统治阶级所接受。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儒家礼制对韩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婚俗文化具有儒家文化圈的许多共同特征。

3 中韩婚俗文化的差异性

通过我们前面的论述可以知道,韩国李朝前期与中国在婚俗情况和婚姻生活观念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诚然,我们不能因为韩国与中国在婚俗文化发展上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就武断地认为两国的婚俗文化是完全相同的。韩国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表现在婚俗文化方面存在区别,这也不例外[3]。韩国倚靠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在历史长河的更迭中,形成了独具韩国特色的婚俗。作为民俗的重要内容,这些婚俗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其基本内核在历史长河的传承中基本稳定,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范围内,韩国的一些传统婚俗保留了其固有的特色,在具体体现上与中国的婚俗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在我们中国的婚姻发展过程中,可以体现出鲜明的宗法制建设特色和重视家族管理观念,而在韩国的许多婚姻习俗中,则更鲜明地体现了村落共同体思想意识。这种地域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在韩国形成,对韩国婚俗产生重大影响。在通婚的范围上,禁止同一族谱系统的人通婚。婚礼第二天,在村内村民举行东床仪式时,所有村民都来观看并分享女家准备的酒和食物。另外,像这样礼与法、礼俗与风俗的紧密结合也是中国明朝时期婚俗的又一特征。仪式以法律为基础,婚姻程序、结婚年龄、通婚范围、父母和媒人责任的法律规定都是以仪式为基础制定的。同时,礼俗紧密结合,在礼俗的基础上规范风俗习惯。尽管中国民间的婚姻有多种表现形式,却都是以《朱子家礼》为根本的。但在韩国前期的婚礼庆典中,却呈现出礼俗不一致的特点。虽然他们对婚礼程序的规定与中国明代基本相同。但是事实上,在民间亲迎礼却没有被实行。而是延续其原本的婿留妇家婚俗。在婚姻范围的限制上,韩国借用了《明律》的规定,对同姓不应结婚进行了规定,但从具体的执行情况来看,存在着同姓异本通婚、异姓同本不婚的现象。另外,在韩国的传统婚礼中,很多母亲都会告诉未婚的青年人最好不要参加别人的婚礼。因为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都是单独来的。他们会把自己的幸运送给新人,同时也会把新人的厄运招到自己身上。而且已婚的年轻人也需要避讳。在韩国的婚礼仪式上,大家一起嬉戏玩耍也是一种风俗,同时,它也反映了韩国的外向性格、活泼、开朗的特点。

如上所述,韩国婚俗文化有许多独特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批判的[4]。诚然,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也有存在一些国家文化被外来国家所融合或取代的例子,而韩国则不同。

早在三国时期,中国的儒学文化就流入朝鲜半岛,并对韩国产生了深邃的影响。然而中国文化并没有取代朝鲜族几千年形成的固有文化。在韩国,尽管推崇儒家思想文化的统治社会阶级和儒学者们极力要用中国儒家礼制取代韩国的固有婚俗。但在韩国民间,韩国的婚姻生活风俗一直都是沿着他们自己的道路不断发展的。这可以体现出文化的稳定性与传承性。韩国传统的女婿入户婚俗受到了来自中国的迎宾仪式的冲击,受到了深受中国“朱子礼”影响的统治阶级和儒家的批判,但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对亲迎礼进行排斥与之抗衡。这种发展的结果是,原来的韩国婿留妇家婚俗和中国的亲迎礼仪式无法维持原状,最终不得不采取妥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李朝中期以后在要求实行亲迎礼的压力下,出现了一种“半亲迎”的折中处理方式。但是,婚礼仪式在新娘家举办,婚礼完毕后先在女家居住,然后再回男家的婿留妇家婚俗的主要特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李朝后期,随着中国儒家文化对韩国的更深一层次的影响,韩国的婚礼逐渐向迎宾礼的方向发展,在女方家中度过的时间大大减少。但事实上,直至今日,在一些不同地区仍保留着婿留妇家婚的婚俗。由此可见,在婚俗方面,韩国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完全被中国文化同化,而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4 中韩婚俗文化的社会意义

有关中国婚俗文化的首本著作《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在了解了其中讨论的婚俗具有文化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可了解婚俗具有的社会意义[5]。而它的社会意义主要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随着时间上的变化,和当今人们生活水平意识的逐渐提升,婚俗文化也随之在悄悄地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婚俗观念中传统的文化精华部分得以被适当保留,而同时那些受到封建专制的、尤其可能是在旧社会对女人们来说极不公平对待的文化部分正在渐渐的被排斥掉。这就不仅意味着人们更加尊重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更意味着社会对女性地位和身份的认同感也增加了。两性婚姻的道德冲突在婚俗文化中越来越少见了,结成幸福的两性婚姻家庭也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幸福美满了,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正面积极影响的也随之更多。第二,满足社会整合的需要。我们首先要清楚,习俗文化的真正的形成必然离不开悠久的历史,婚俗礼仪自然也就不可能例外。婚俗的不断向前发展与演变,逐渐消融或化解掉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社会问题减少了,国家也就更加和平安定了。第三,婚俗还有教育和娱乐的社会意义。婚俗仪式同时也常能和现在人们的饮食、宴请、社交、游戏活动等许多传统民间生活习俗形式相结合,具有一种很强的社会娱乐性和民间趣味性,尤其是诸如中国这样庞大的传统文化之邦。进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婚俗既是一种婚姻文化现象,更是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另外一面镜子。

5 结语

婚俗文化的更迭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制度、民族心理、伦理道德和宗教观念的发展演变。通过对传统社会婚俗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和韩国那个时代的文化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特点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婚姻风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极其丰富的内涵,这对我们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在何种时候,婚俗连接的是人情,婚姻寄托的是希望。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份美好的期许依旧萦绕在我们身边。■

引用

[1] 晨奇.全方位审视中国婚俗的历史沿革——《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评介[J].社会科学,1991(5):79-80.

[2] 代明凤.“三茶六礼”婚俗文化背景下的结婚伴手礼设计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9.

[3] 聂垚,沈文凡.唐代诗人婚俗观类释——以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为参照[J].文艺评论,2012(4):85-91.

[4] 于秒,王晓菲.韩国婚俗文化一瞥[J].世界文化,2008(4):44-45.

[5] 周韵祺.面向跨文化交际的当代中韩婚俗对比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婚俗婚礼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多趣婚礼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