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寻
“你要学习他们”
1929年9月27日,郑小瑛出生于上海。她是爱情的结晶,名字里有父亲郑维的姓和母亲温嗣瑛的名。
郑维是福建永定客家人,虽是农民子弟,却靠自身努力考上清华,还曾出国留学,1949年后成为上海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授。温嗣瑛是重庆人,受“五四”思潮影响,执意去上海,就读于女子体育高等师范班,后来成了中国第一代女子体育教师。父母的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对郑小瑛影响很大。
郑家曾与抗日“七君子”中的沈钧儒和史良为邻,幼时的郑小瑛深受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在她至今还收藏着的小本子里,有史良写给她的一段话:“你有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爸爸,又有为家庭和社会服务的干练妈妈,他们是男女国民的模范,你要学习他们,担负起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来,才是真正的救国。”
郑小瑛很早就展现出音乐才华,父母也专门存了一笔教育基金,用于她学习钢琴和舞蹈。不过,父母更希望她成为治病救人的医生,所以她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并按校方规定,先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预科。在那里,她发现自己还是更热爱音乐,很快便转到音乐系主修钢琴了。
也是在这一时期,她接触到中共地下组织,逐渐意识到国家要想有光明的前途,就必须走革命的道路。1948年冬天,19岁的她决定在国家兴亡的重要关头参加革命,与几位同学一起奔赴解放区。
到达解放区后,她成了文工团的一员。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她很乐观,将全部热情投注于音乐工作。她以前学习钢琴,觉得人类的音乐作品是相通的,但是到了解放区,她唱解放区歌曲,观看由工农组成的宣传队敲锣打鼓,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中国的民间音乐。
在学唱新歌时,她发现很多同志并不识谱,唱歌的节奏也不对,她便打着拍子带领大家一起唱歌,就这样慢慢成了文工团的乐队指挥。1952年,表现优异的她被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作为一个指挥,内心必须要坚强、自信”
1955年,苏联合唱指挥家列·尼·杜马舍夫为了帮助中国培养合唱指挥人才,提出办一个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从全国各地选拔了一批学员,培养了诸如秋里、聂中明等优秀指挥人才,其中只有郑小瑛一位女性,她就这样成了新中国第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合唱女指挥。
1960年,郑小瑛被选派到苏联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进修歌剧、交响乐指挥专业。她无比珍惜这个机会,假期也不回国,而是去图书馆阅读俄文和英文原版的音乐大师们的指挥论著。她还经常带着总谱,泡在音乐厅或歌剧院,观摩著名指挥家的排练和演出,并把他们对音乐的处理、手势,舞台调度、舞美灯光,以及即席的感想和收获,都记录在节目单上。
1962年,郑小瑛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出现了。那一年,还是研究生的她,登上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的指挥台,指挥公演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她出场的时候,观众使劲鼓掌。新华社很快在国内发了通稿,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专门发电报祝贺她。
演出获得的成功也超出了郑小瑛指导老师的预期,他后来在鄭小瑛的毕业评语中写道:“郑小瑛具有非常清晰的音乐思维天性和富于激情的严谨……完全可以预见她从事指挥的光辉前景和在她的祖国的交响艺术事业发展中将起的作用。”
1963年,她学成回国,被分配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在男性主导的指挥行业里,她脱颖而出,历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等职务。1978年以来,她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并指挥演出了多部中外著名歌剧。面对挑战,她像母亲温嗣瑛一样,从不因自己是个女人而退缩:“作为一个指挥,内心必须要坚强、自信,当着那么多人怀疑的眼光,特别是女孩子,你要没有点自信,看着那些眼睛都害怕。”
20世纪90年代,郑小瑛在哈佛大学讲学,美国记者问她:“你是怎么战胜那些男性站到指挥台上去的?”她告诉他们,她没有遭遇性别歧视,但也没有因为性别得到优待。中国的制度和他们的不一样,她优秀,所以被委以重任,如此而已。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
1978年,中央歌剧院复排歌剧《茶花女》。为了让更多人欣赏歌剧,年近半百的郑小瑛带着乐团在首都几大剧场连续上演,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每一场都座无虚席。
然而,他们最初的演出并不算成功。郑小瑛记得,在北京石景山影剧院演出时,她走进乐池,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她。《茶花女》的序曲十分轻柔,需要在安静的环境里演出,但现场人声嘈杂,观众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嗑瓜子,让乐手们不知道如何开场。甚至有观众趴在乐池边上问:“你们唱的什么戏啊?怎么一个劲地唱也不说话啊?”
郑小瑛非常心痛,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抱怨观众。石景山有很多钢铁厂,这些观众多半是厂里的工人和家属,他们很少听歌剧,并不了解歌剧是什么。她决定改变这种状况,便在售票处贴了一张字条,告诉观众,演出前有一场20分钟的音乐讲座。因为担心没人来,她还站在剧院门口吆喝。刚开始确实没几个人来听讲座,但过了两天,大家都来了。
在讲座上,郑小瑛用通俗的方式教大家欣赏歌剧,她播放一段音乐,然后说:“大家注意听,这是序曲的主题,就是这个声儿,你们记住,每当表现爱情,表现悲剧,它会出现。”她的讲座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有外地的观众因为没有听全她的讲座,就退掉火车票,第二天专门又来听一次。
为了引导观众,郑小瑛毫无矜持之态,在河北演出时,现场也是一片喧哗,她站在入口处的板凳上高声喊道:“老乡们!听我给大家说说什么是歌剧!”据说,她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场外卖烤白薯的小贩。
渐渐地,“郑小瑛模式”诞生了。在交响乐的指挥台,指挥背对观众,开始指挥,直至曲目完成,全程并不需要说话。但郑小瑛打破了传统,她会在演奏之前,用最通俗的语言面向观众讲解曲目,然后才开始指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么大一位指挥家,大作品也讲,小作品也讲,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大家听得入了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杨绿荫说,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听郑小瑛讲解歌剧的情景。作为中国最有经验的指挥教授之一,郑小瑛带出了众多出色的弟子,他们屡获大奖,有的已是国际、国内知名指挥家,但她认为自己更应做大众的音乐老师,因为“音乐来自人民,大众需要音乐”。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是她毕生的追求。
“能倒在指挥台上,是我一生最浪漫的事”
2022年7月24日晚,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郑小瑛在如潮掌声中缓步走上舞台,开始指挥乐团演出《黄河大合唱》。她满头银发,身着黑色燕尾服,举起指挥棒时,那自信权威的气势,仿佛司令指点着自己的士兵。
谁能想到,这样生机勃勃、激情澎湃的人,竟曾三次罹患癌症呢?
1997年,郑小瑛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她白天看病,晚上还如约去大学作讲座,讲到兴奋处,站上桌子,现场指挥学生们合唱。后来,她遵医嘱住进医院,接受手术。手术前,她问大夫:“我还能指挥吗?”大夫回答她:“当飞行员上天都可以。”
这位乐观的大夫给了她很大信心,半年后,她戴着假发出现在爱沙尼亚共和国塔林的“东方音乐艺术节”上,一口气指挥了两场中国作品交响音乐会。
此后,她还两次查出癌症,都平静地去做了治疗。有乐手后来得知消息,发短信慰问她,她回答说:“谢谢关心,我已经痊愈了。”乐手没想到癌症还有“痊愈”一说,下结论道:“郑老师得癌症就跟得感冒似的。”
郑小瑛没时间伤春悲秋,她曾说:“能倒在指挥台上,是我一生最浪漫的事。”这么多年來,她一直活跃在指挥台上,还与朋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女子室内乐团,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公助民办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做了非常多的音乐推广活动。
2007年,郑小瑛携厦门爱乐乐团,到被誉为“音乐圣殿”的柏林爱乐厅演出。她指挥的是《土楼回响》,演出大获成功,返场谢幕持续了十多分钟。
《土楼回响》是一部以客家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大型交响诗,首演于2000年,次年即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唯一金奖。这部“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被郑小瑛带往世界各地,已在12个国家演出近80场,创下中国交响乐套曲演出纪录。她希望世界听到中国,看到“中国人在交响乐领域也做出了成果”。
郑小瑛认为歌剧不应忘记服务大众的“初心”,因此努力推动“洋戏中唱”。
2022年8月27日,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与抖音直播携手,为全国观众带来云上歌剧《茶花女》中文版,在线观看人数迅速突破300万。在两个半小时的直播过程中,郑小瑛一直在直播间与网友互动。
弟子高嵩像很多青年音乐人一样,对她充满了敬爱:“她是艺术家,她的心里永远把观众放在第一位,把普及音乐作为首要任务,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更多人来喜欢古典音乐。”
编辑/张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