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丛 王晋晋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程体系;路径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对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不断改革和创新。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新形势三教改革、课程思政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在“岗课赛证”的背景下,课程体系要对接行业要求、证书标准、竞赛规程,从而推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工作。
2“岗课赛证”的功能价值
2.1突出技能导向
职业教育要突出技能培养。一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各类政策鼓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学徒制,以期改变专业实践教学薄弱、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的现状,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2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具有典型的跨界特征,它跨越了学习与工作、学校与企业、教育与职业。跨界特征要求职业教育多元办学、多元育人。各学校普遍探索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但很多时候,学校还是偏理论教学,实训实习却交给企业。而“岗课赛证”从模式上引入企业方、大赛方、证书方,在主体上更为多元,更满足职业教育跨界特性。
2.3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的内容往往落后于市场,而教材是职业教师授课依据。面对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推进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进教材、进课堂。如何与市场接轨,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并尽快将内容同步到课堂,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技能大赛、“1+X”证书相关企业作为行业的引導者,技能大赛规程、职业能力证书标准必然贴合行业需求。利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指导和培训,有助于教师更新知识体系,获取最新前沿技术并应用于教学。
2.4满足学生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
每个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内容有着不同的偏好,好的教育一定是个性化教育。如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X”证书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其他专业证书扩展技能,也可以选择对口证书提升技能。
3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内容相对滞后
职业教育作为对接就业的教育,教学内容理应与岗位需求同频共振,将市场需要的新技术,国家或行业新标准、技术规范纳入授课内容。但往往由于教材建设的落后,一些已经淘汰的技术仍出现在课堂上。比如,在网络技术中,很多教材还在用大量篇幅阐述hub这一淘汰产品。
3.2内容边界不清
在缺乏专业课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一些专业课课程内容边界不清,课程的前置课程、后置课程逻辑关系不清晰,缺乏衔接。同时,针对不同课程内容,以网络安全来说,都是规划教材,有的侧重于密码学、操作系统加固、安全风险管理,有的侧重于Web攻防、漏洞扫描、木马与病毒,内容差异达50%以上。而不同课程,可能又涉及相同的内容。
3.3课程体系不合理
一个专业到底应该开设哪些课程,理论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在实践中不难发现,不同院校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差别也很大。教育部发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明确规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路由交换技术”“Linux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SDN技术”,但通过调查了解,一些院校课程设置为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不合理地设置核心课程。
4“岗课赛证”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4.1以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就业的教育,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网络运维与管理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终生学习、创新思维等素养,不能完全照搬“1+X”证书内容,证书考什么就教什么,以证书通过率为目标。只注重职业性,缺少教育性,收窄学生学习面,就等同于培训,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完全对照技能大赛体系,将课程教学重心放在技能大赛的解读和训练,并以获得大赛名次为目标,提高学院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不可取的。因为技能大赛具有选拔性和竞技性,大赛内容主要符合少部分专业知识优异的学生,内容难度、跨度大,无法适合大多数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所以,不论教学怎么改,证书和大赛如何变革,都应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于人人皆可成才。从目标逻辑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获取证书为导向,技能大赛是以获奖为导向,而职业教育是以立德树人,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导向。综上,以证书或大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是不合理的,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才是最佳选择。
4.2融入岗位、证书、大赛标准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要求,重新开发课程体系,将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对接,与“1+X”职业等级证书及职业技能大赛融会贯通,将专业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找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按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拆分、重新整理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对接。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为例,对照高职层次培养目标,有四类岗位:安全产品售前工程师,对接潜在客户,在收集客户需求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安全实施工程师,根据协议,负责安全工程的规划与具体实施,直至项目结束:安全运维工程师,定期对网络安全产品等进行维护、巡检,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对产品进行升级和维护,协助安全系统平稳运行;渗透测试工程师,在客户许可情况下,进行模拟渗透攻击,对目标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从而对目标系统的漏洞及威胁进行详细评估。
通过对我国四批次职业技能等级试点证书的分析发现,与“网络安全”课程密切相关的证书有Web安全测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络安全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8项证书。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训及课程安排,选择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证书进行融合,在基线核查工作领域,对应Windows系统安全、Linux系统安全课程单元;在基线加固工作领域,对应Windows系统安全、Linux系统安全课程单元;在安全检查工作领域,对应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Web攻防、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课程单元:在Web安全分析与防御工作领域,对应Web攻防基础、SQL注入。
从竞赛内容看,主要有基础设施设置与安全加固,网络安全事件、数字取证调查和应用安全,CTF夺旗.攻击,CTF夺旗.防御四部分内容。竞赛的综合性明显更强,每个竞赛阶段均应用到多个技能点,考察其综合能力。竞赛模块A,对应课程单元Windows系统安全、应用安全、Web攻防基础、Windows系统安全;竞赛模块B,对应课程单元网络嗅探、密码学基础、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竞赛模块C,对应课程单元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病毒与木马;竞赛模块D,对应课程单元Linux/Windows。
4.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为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关注点从单个专业转向专业群,各个学校积极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从就业角度看,学生就业面向的是岗位群,岗位、专业、证书之间存在群组交叉关系,并非一一对应。从专业群视角梳理课程体系,有利于拓展专业适应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内部产业关系,按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构建“平台+模块”课程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构建人文素养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模块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的共享主要体现在专业群各专业的共建共享,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專业群;程序设计、网站建设、操作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组成专业群专业基础平台课;思政教育、形势与政策、公共英语、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等公共基础课组成专业群人文素养平台课;网络安全、Linux操作系统、网络互联技术组成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模块课;JAVA、算法、数据库系统管理则组成软件技术的模块课;Python、渗透测试、移动APP开发、UI界面设计等组成供专业群内学生共享互选的拓客课程平台。专业群根据计算机行业动态发展,对专业群内的专业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及优化,以满足学生职业成长需要。
4.4搭建资源平台
要建设模块化平台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各专业学生“点餐”: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平台课程的不同模块进行学习,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岗课赛证”背景下,在融合赛证的过程中,因为课堂的承载量受限,我们只能选择性进行部分内容的融入。对于如何满足考证学生扩大内容的需求以及技能大赛学生增加课程难度的需求,单靠课程无法满足这一现实需求。
整合企业、竞赛、证书资源与教学资源,促进资源融通,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岗课赛证”融通的载体和依托。通过整合企业资源、竞赛资源与教学资源,构建课程与企业资源、竞赛资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岗课赛证”融通的练习库、案例库、项目库等教学资源;建设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吻合、与技能竞赛考核标准相匹配、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点相契合的课程资源体系。发挥资源平台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打通“岗课赛证”各环节,进而更好地服务师生,提高育人的针对性。
4.5变革考核方式
构建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实施前构建由“岗课赛证”所代表的企业大师、学校专家、竞赛组委会和技能证书机构等组成的多元评价共同体,对课程体系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课程标准等进行不同主体角度的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进行过程评价,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授课教师为主导、多元评价共同体参与”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方式进行教学阶段过程性评价,对教学内容与方法、阶段性教学效果、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标准等进行及时评审,以便发现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在课程实施后,对课程的结课形式和标准进行多样化结果评价,包括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替代课程结课考试、技能竞赛成果转换为课程学分等形式,以社会认可并能够彼此衔接、转换、互认的各种“资格要求”,实现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与融通。
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相关课程,如参加网络系统管理赛项免修“网络互联技术”课程:参加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免修“网络安全”课程:参加云计算赛项可以免修“云计算技术”课程。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专业相关职业能力等级证书,初级证书计2学分,中级证书计3学分,高级证书计5学分,可以与专业课学分互相替换。
5结束语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融入了企业资源、大赛资源、证书资源。通过大赛资源,在课程中引入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动态;通过证书资源,更好对接企业需求,缩小毕业生就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在四者融合中,岗是关键,是本源,过于偏向某一方都会导致偏差或加重学生负担。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其职业能力成长,进行有机融合,方能把稳育人方向,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作者简介:
蒋永丛(1983—),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网络安全、教学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