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全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柏林大学的精神极大地推动了德国科学事业和经济社会的繁荣,也使得19 世纪初到20 世纪初的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伴随人类从工业经济社会逐步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大学越来越成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主阵地,引领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前沿。在美国有着“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的名言。哈佛大学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对美国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大学因使命而生,不同时代的大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也不尽相同。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大学功能与定位决定了大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回应时代课题。大学所特有的科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的主体意识、平等的多元理念、终极的人文关怀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现代大学作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被广泛认为是仅次于社会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者。大学群英荟萃,是人文学术思想和创新思维最活跃、最富有的聚居地,是新技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孕育、传播和流行的摇篮。大学人将增扩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推崇“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孜孜不倦追求真理。著名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认为,科学的主要目的和它的主要报酬是对真理的不断发现,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只是它的副产品。哈佛大学校长、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强调:“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现在负责。”①蒲实,陈赛:《大学的精神: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2页。
第二,服务时代需求。“服务应该是高校唯一的理想”。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认为,大学不仅要发展创新知识,更要解决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现实问题。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强调,“一所大学能在国家的历史上占一个位置,不是因为其学识,而是因为其服务精神”①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张俊洪、宋富钢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07-308页。。美国著名教育家德里克·博克在《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中提出,“大学凭常规的学术功能,通过教学项目、科学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手段,承担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职责”②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2页。,服务社会、服务时代。
第三,培养时代人才。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人格和谐的时代新人是大学成立的初衷,也是大学的本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大学培养造就时代所需人才做了分析论述。德国人洪堡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今日之德国培养“有教养的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约翰·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是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就是为现实社会培养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这种“绅士”智力发达、情趣高雅、举止高贵、注重礼节、客观公正。
第四,赋予时代色彩。大学是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社会机构之一,有着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扮演着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大学在文化坚守中获得浑厚的精神力、深刻的道德力和巨大的感召力。美国教育改革家克拉克·克尔研究发现,西方世界在1520 年之前建立的、仍旧以可辨认的形式存在、有着类似的功能和未中断历史的75 个公共机构中,大学占了61 个。这充分说明大学所具有的坚韧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传承力。大学不断吮吸前人积累的优秀文化精髓,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正如清华党委书记邱勇所强调:“缺乏文化底蕴的大学无以为卓越。”
第五,推动时代进步。英国教育史学家哈罗德·珀金则认为,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乔奇·G·康茨断言:大学可以领导社会去探求、实现社会的价值和理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启动者”。他甚至要求教育者要“有勇气正视每一个社会问题,千方百计地解决全部现实生活问题……形成有关人类命运的有力的、使人信服的和挑战性的远见。”③理查德·D·范斯科德:《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刘付枕、姜文闵、陈泽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59页。美国密歇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则声言:“大学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社会机构保持了其辉煌而持久的地位,不仅以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而且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引领力量。”④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刘彤、屈书杰、刘向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竺可桢认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为海上之灯塔。”陈佳洱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强调,大学应当完成的使命是“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成为社会良知和人类进步的灯塔。这些观点有力印证了大学在推进时代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梅贻琦认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实自西方移植而来”,“就制度而言,中国教育在中国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⑤刘述礼,黄廷复主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99页。。当代中国大学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大学办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在不断守正创新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萌芽于晚清时期,模仿西方大学建立。维新运动以日本为榜样,引进西方文化,洋务派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用,推行以练新军、改官制、兴学堂为中心的“新政”。但随着西方文明的日益强盛,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体”“用”关系倒置,“本”被严重边缘化。20世纪二十年代后,国民政府强调普及平民教育,大学制度转向模仿美国。久被忽略的科学精神受到重视,科学知识得到普及,中国现代大学迎来第一个发展黄金期。期间,诞生了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西北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一些私立大学,如私立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以及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同济大学等应运而生,并在生物、农林、地质、地理及矿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许多学科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中国现代进程的重要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和技术短缺。当时高校办学规模普遍偏小,文科比重大,工科人才匮乏,无法适应当时的建设实际需要。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的背景下,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只能向社会主义苏联学习和借鉴。为尽快补充社会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一方面,从1950年开始中央人民政府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效仿苏联大学办学模式,从1952年6月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国性高校院系调整。一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拆分综合性大学,发展单科性大学;撤销私立大学(如: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沪江大学、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削减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工科和师范类院校。二是对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部分学科院系进行调整,新建了八所专科性学院,如河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等,把211 所大学改成183所具有“苏联模式”的高校,此次调整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由1949 年的23.9%降至1952 年的10.9%。经过调整,工程、师范和农林等专业得到了加强,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学院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工科为主,职业技能为辅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调整后的许多院校发展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过于细分的专业越来越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央人民政府又启动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并于1993年2月和1994年7月,先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这一轮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多形式的联合办学,改变以往高校“条块分割”办学和管理体制。1998年,中国大学迎来了“院校合并潮”,如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所大学合并为新“浙江大学”,进而引发全国性院校合并大潮。经过此次整合后,一批新综合性大学相继出现,如新“北京大学”、新“武汉大学”、新“四川大学”、新“中山大学”、新“吉林大学”、新“山东大学”、新“西安交通大学”、新“同济大学”、新“东南大学”等,“求大”“求全”成为此轮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
到2000 年,大量原部属院校,如机械部、农业部、化工部等国家部委,船舶、兵器、航空、航天、核工业等“总公司”所属的200余所高校,几乎全部划转至教育部和地方管辖,余下高校的原则上都划转至教育部管辖。经过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改革后,基本形成了中央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的“条块结合”办学新体制。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由原来行政管理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法规、拨款为引导,高校自主权不断扩大,顺应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时代需求。
经过七十多年的恢复、调整、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诸如: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速度、在校生规模、出国留学规模、大学生毕业率等。但长期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积累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2014年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5 年11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共同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重点对1999年大学扩招后由“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从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到评价机制实施战略性调整。到2016 年,全国有约200 所高校参与了转型试点。2020 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部署了“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8 项具体任务。2021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供高校自主选择。这一轮改革有利于促进高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优势特色专业培育,服务区域发展,彰显地方特色。截至2021 年,全国1238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有1091所定位应用型,占比达88%,高校应用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大学之“特色”是新时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必然。关于中国大学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进行过深刻思考并做了阐述。据不完全统计,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 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视察了国内20 余所高校,足迹遍布内地和边疆,涵盖教育部、军队、地方所属高校,公开为高校师生回信20 余封,直接与高校师生讲话、对话30 余场次,对中国大学特色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思考。
2014 年5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店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思想基础”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6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②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4期。。2022 年4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传承陕北公学的红色基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导他们“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踏实实践者”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6、49页。。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中国大学的办学根基,是中国大学走向世界,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基石和内生动力。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版,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新路。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6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③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1 年5 月28 日,https://www.12371.cn/2022/04/30/ARTI1651303352795765.shtml,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办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在体现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6页。。科学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应用,在于造福人民。中国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要主动面向经济主战场,不空谈,不空想,不唯“论文”,不唯“SCI 至上”,坚持基础研究与产学研用并重发展,将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优势转化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发现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社会的需要和呼唤,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解决国家战略发展和民生问题。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⑤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6 年12 月8 日,https://news.12371.cn/2016/12/08/ARTI1481194922295483.shtml,2022年10月27日。。2018年5 月2 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⑥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10期。。“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6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思政课的重视,他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③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④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⑤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年第5期。只有青年学生听懂了,弄明白了,才能达到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6页。。
党对高校的领导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方向性和根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⑦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2014年12月29日,https://news.12371.cn/2014/12/29/ARTI1419851014902990.shtml,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⑧《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6 年12 月8 日,https://news.12371.cn/2016/12/08/ARTI1481194922295483.shtml,2022 年10 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其中第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大学领导是教育者,但更应该是政治家。”要求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大学领导的讲话“是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的重要体现,应该鲜明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⑨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⑩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6页。
“要有一支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队伍”这是对中国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大考察调研时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6页。。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大学“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要“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7页。。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阐释,切实担当起新时代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具体而言,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应有使命担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涉及国家教育性质和核心价值的方向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13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靠一代代青年来赓续。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青年大学生有专业知识、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是中国青年的引领者。高校要持续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深化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特别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熔铸到培养全过程,引导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要将大学生的政治成长纳入人才培养规划,把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作为学生入党的第一标准,努力造就一代又一代“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53-54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著的优势。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理念到机制建设再到价值实现,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直到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才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党要牢牢掌握对高校全面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构建职责清晰、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党建工作格局。高校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党建和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融合发展。坚持依法治校、“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正风肃纪,切实有效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大学成为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为师之道,首在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教育工作发展指明了道路。他认为:“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①参见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 年9 月9 日,https://news.12371.cn/2014/09/09/ARTI1410278235178697.shtml,2022年10月27日。,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相统一”,成为有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和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者。他强调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教师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意识,坚定信念,以身立学,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据统计,由于基础研究不够,源头原理不清,原创力不足,目前我国包括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高端电容电阻、核心工业软件、环氧树脂、透射式电镜、高端轴承钢、超精密抛光工艺、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30 多项技术和材料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②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 年5 月28 日,https://news.12371.cn/2018/05/28/ARTI1527511342851253.shtml,2022年10月27日。,高校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全球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不断创新激励机制,推进重大创新基地实体化建设,积极搭建平台,打通创新链和人才链,促进高校内部科研组织模式和结构优化,提升跨学科、跨界的汇聚研究和集成创新能力,“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27页。,在攻克“卡脖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18页。中展现新作为。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工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彰显了“中国之治”,形成了“中国模式”,但还没有建立起世界公认的“中国理论”。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之一,应充分认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创新平台、研究方法和手段,总结经得起实践、历史、世界检验的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凝练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冲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范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流学科专业群,探求新的分析范式、概念凝练、话语表达、理论归纳、推理演绎,构建有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