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专业《管理学原理》思政元素探析

2023-01-20 18:53武倩茹任晓春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思政

张 力,武倩茹,任晓春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党历来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价值塑造”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强调课程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等多重功能实现有机统一,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自此,课程思政被纳入各高校的重点建设内容。《管理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位置,积极探索该门课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贯穿于管理学知识模块、知识点等教学活动中的各环节,使管理学基础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一、公共管理类《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特点与建设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式、一体化的育人工程,只靠显性的思政理论课是远远不够的,容易出现“表象学习”的现象,无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和说服力的有效途径。[2]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在课程选取上必须有所取舍,抓住“牛鼻子”,选取基础性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3]

(一)公共管理类《管理学原理》开展课程思政的特点

《管理学原理》作为公共管理类的基础学科,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主要介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重点讲解在复杂环境下个人或组织如何进行决策、组织、领导与控制。从课程特点看,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要从不同的管理实践中提炼并概括管理原理和方法。个人的自我管理与组织的民主管理对人的行为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开设专业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管理学原理》更加强调管理的公共性及中国实践。相比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类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更应关注组织管理中公共性和公共价值,包括公共部门产品或服务的公共性、私营部门的社会责任、社会企业的社会价值等。从开课时间看,《管理学原理》通常在管理类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开设,具有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二)公共管理类《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合《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应将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挖掘中国历史文化的管理智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古代曾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要善于挖掘和总结古代的管理经验和智慧,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精华,并且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只有珍视和尊重传统,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应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二,灵活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并结合中国实际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管理学原理》中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中无不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思维。课程思政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为坚定信念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坚定政治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结束了千余年来受少数人剥削以及百余年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历史,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革命,一步步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建党100年以来,我党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管理以及治国理政的经验,其中很多都是《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因而,《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应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社会实践,培育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以及爱党、爱国的情怀。同时,揭示我国当前在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承担起民族振兴的责任,并将其所学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中。

二、挖掘《管理学原理》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漫漫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提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管理理论研究者的时代使命。

(一)“计划”环节的中国传统思想元素挖掘

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明白“计划”的重要性,儒家经典《礼记·中庸》曾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夸赞张良“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明在我国古代治国、治军、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同时,计划对于人生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论语》强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引导并激励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人生规划,特别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在“计划”环节中还包含着“决策”这一重要组成要素,强调使命、愿景与战略。中国成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聪明的决策者总是会周全考虑各方信息,慎重地做出决定。

(二)“组织”环节的中国传统思想元素挖掘

在讲授“组织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可通过古代典籍来帮助学生理解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如《孙子兵法》中“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是讲对军队要进行合理编制,依靠编制来管理、统领军队。对于现代社会的大型组织,其治理也必须要建立在合理设计团队的基础上,管理者应该充分放权,充分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4]《韩非子·诡使》中“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是指遵循个人爱好管理部队必然出乱子,遵循条令条例治理部队必然有战斗力,意在强调有序的组织规则对战争输赢起着关键作用。在讲授“人员配备”这部分内容时,要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管理的问题,其实就是管理人的问题。人员配备的要旨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人员配备精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善于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

(三)“领导”环节的中国传统思想元素挖掘

农耕文明一般非常强调集体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乏对领导经验的总结。儒家经典《论语》记载了孔子面对季康子问政时的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为政者(即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如果领导者能够做到正己,就可以不令而行,上行下效,使天下人(被领导者)都归于正道。通常情况下,领导职能的正常发挥在于能否很好地对被领导者进行激励,《论语》就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做出了旗帜鲜明地回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对激励机制的动机因素进行了区分,强调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要比苛政、刑罚高明许多。此外,古语云:“言能听,道乃进。”也指领导干部尤须在倾听群众呼声上做“有心人”,注重沟通研究,善于从细微处了解基层情况、发现矛盾问题。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与法家、道家思想等有着鲜明的差别,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将传统思政元素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深切。

(四)“控制”环节的中国传统思想元素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事中控制要强过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要强过事中控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亡羊补牢等成语都意在强调防患于未然的“事前控制”和及时纠正偏差的“事后控制”。

三、挖掘《管理学原理》马克思基本原理元素,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完整、先进、科学的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大趋势,为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为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和分析管理科学,还应该让学生在《管理学原理》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从中不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计划”环节中的马克思主义元素挖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就应该统观全局、审时度势、周密计划。在做决策时,要运用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决策和计划能否取得成功,前提是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有清晰地把握和认知,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尽管社会和事物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好时机,科学决策,最终促成事物的变化和飞跃。

(二)“组织”环节的马克思主义元素挖掘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在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时,可以巧妙运用辩证法思维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中央政府的领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此外,我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辩证法的原理,这要求我们在组织设计中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三)“领导”环节的马克思主义元素挖掘

“领导”环节中的激励问题,可引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尊重和强调,反对过分强调物质激励,批判资本主义过度追求资本的最大化,以及对人的忽略并将人异化为手段和工具。唯物论中“意识对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强调正向激励对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讲解“沟通”问题时,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要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尊重下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在讲述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过程时,可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理解组织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经过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获得的。

(四)“控制”环节的马克思主义元素挖掘

管理过程中之所以需要控制,就是因为“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因此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要强调控制过程中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反对脱离实际。同时,强调控制过程的灵活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顾全大局,更要有创新精神。

四、挖掘《管理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元素,坚定学生政治信念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独特魅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贯穿于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使红色基因浸染和扎根于时代新人的思想信仰和专业思维深处。”[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既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不断探索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独特经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丰富的管理学思政元素。

(一)“计划”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元素挖掘

马克思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其社会生产的“计划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规划的出台要经过“前期研究—建议起草—通过建议—制定纲要—专家论证—听取意见—审议批准—正式公布—规划实施”等严格的程序,可以说国家五年规划是对全体人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规划,是提高全体人民发展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规划,对国家经济的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样,对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思考,可以让学生明白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先见之明。

(二)“组织”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元素挖掘

成功的管理建立在合理、结构严密的组织基础上。一个伟大的政党的产生,除了需要具有宏伟的愿景、明确的战略目标,也需要合理有效的组织架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三湾改编”是极为成功的组织设计经典案例。经过“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经过“三湾改编”,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实行的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引入电视剧《亮剑》中的经典剧情“李家坡之战”,通过李云龙设计的“四组一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凸显了组织设计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跟我党不断创新组织建设有密切关系。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选派第一书记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入,只有建立现代的企业组织结构才可能保证现代大型企业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领导”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元素挖掘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领导在组织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代表周恩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其鞠躬尽瘁的工作作风和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深深感染了每位炎黄子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重视领导的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引入国家公祭日、红船精神、西迁精神等,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想、发愤图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四)“控制”环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元素挖掘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难探索,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总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地探索过程中及时纠偏,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所谓“控制”环节的中国特色思政元素,最为经典的便是上世纪70、80年代“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启。可以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五、结语

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心同向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管理学原理与思政课要协同育人,二者应在处理好各自特殊性的前提下,积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不断探索协作之路。我们在挖掘《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的过程中,也需要实事求是,避免走形式、走过场而偏离主题,应坚持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首先,课程思政的目的是通过将价值塑造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手段,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有正确的三观,否则,课程思政的目的难以实现。其次,挖掘思政元素不宜喧宾夺主,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庸俗化,使课堂沦为“管理故事大会”,要求真务实,绝不能因为思政元素的增加而“挤占”专业知识的空间,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最后,思政元素的挖掘要谨慎,教师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对“潜在”的思政元素有正确、全面的把握,决不能操之心切、流于形式,疲于应付,否则非但没有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反而会传播错误的知识,降低课程的含金量。总之,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工作,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协调发展,拓展合力育人的教育视野,推进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猜你喜欢
管理学原理思政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