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愿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展望

2023-01-20 20:29陈子颖
东南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创宇宙红色

唐 艺 陈子颖

(1.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4;2.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89)

内容提要:元宇宙的本质是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等技术整合下的媒介进化。博物馆是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元宇宙快速兴起的背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路径也需进行更新,从具身化的现场体验向数字脱域化发展,可以从系统层、环境层、行为层、内容层四点进行展望。系统层旨在整合元宇宙多源数据和技术资源,环境层强调创建红色文创传播的虚拟平台,行为层重在营造趣味性用户交互体验,内容层意在传承情感共振的红色文化精神。

一、引言

2021年被喻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Metaverse)成为媒介发展到最新阶段的产物。“元宇宙”是个较为新近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未有统一的概念界定。Metaverse一词最早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雪崩》(Snow Crash)中用于命名与人类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Meta被译为“元”,有“超越”或“超级”之意;universe被译为“宇宙”,有“世界”或“空间”之意。元宇宙是互联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沉浸式体验、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等互联网全要素的未来融合形态,又被称为“共享虚拟现实互联网”和“全真互联网”[1]。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产生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时空拓展性,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物联网实现虚拟人、自然人和机器人的人机融生性,基于区块链、Web3.0、数字藏品或非同质化权证(Non-Fungible Token,NFT)等实现经济增值性[2]。可见,元宇宙颠覆了Web1.0和Web2.0时代旧有的联结模式,是依靠虚拟化身参与基于数字虚拟仿真的沉浸式交互。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目前构成元宇宙的区块链、仿真技术、VR、AI等关键支撑技术的综合应用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但元宇宙所展现的未来势不可挡,构成元宇宙的各项关键技术也对博物馆行业有重大意义和应用市场,诸如能身临其境地赏玩仿真虚拟文物、体验历史场景,在内容、形式、传播模式上对文创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这都是博物馆关注和研究元宇宙的理由所在。元宇宙与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使命密切相关,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也应在新形势下抓住元宇宙带来的新机遇,不断纳入元宇宙的最新技术成果。红色文创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先发领域,这不仅有益于拓展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元宇宙背景下博物馆探索文创产品传播新模式提供了契机。

二、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重要性

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文化、重现历史情境、讲述红色故事、唤醒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在传承和保护红色文化基因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能极大增强公众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信心。

红色文创产品可被理解为基于爱国主义情感,依托红色资源和文化产业,以红色文化和创意设计为核心内涵,将原有的红色历史资源再生为创新型成果而打造的一系列文化创意衍生品。现阶段红色文创产品多以实体产品形式传递内容,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重点应从产品的物质形态上升到红色精神文化特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博物馆可采取的传播渠道和手段可以是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也可以是多元融合的。

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指在博物馆这一特定载体下对红色文创产品的推广。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特定载体,能够承载多种传播方式,向公众传达革命精神,有效进行红色教育。在进行传播和推广之前,博物馆要对红色文创产品进行塑造与建构,对红色文化内涵进行深度认识与阐释,充分表达对红色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让红色文创产品“在被个人或群体观看、诠释、获知后而产生意义”[3]。

三、博物馆及其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路径之变

1.传统路径:具身化现场体验

在元宇宙及相关技术运用到博物馆之前,博物馆及其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路径聚焦于具身化的现场体验。具身化即一种具身认知,可以将其理解为依靠身体实践来完成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感知的来源依赖于身体与外部环境互动时的具体情境。观众需要亲临情境,到情境发生的现场中通过身体获取相应的感知。

具身化现场体验模式将观众局限在博物馆实体空间内。在这种模式下,博物馆及其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一般是实体化的、以物质形式呈现的,观众需要置身于博物馆营造的情境之中进行体验。但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冲击,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博物馆线下体验受阻等情况,将观众框定在“此时此地”的现场体验模式亟需更新。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审美客体的形态从“物质呈现”向“虚拟呈现”过渡[4],并向数字脱域化转变。

2.转变路径:向数字脱域化发展

具身化体验与元宇宙所带来的脱域化体验相比,是一种相对传统的传播模式。而元宇宙作为推动博物馆传播路径转变的一种关键媒介,为博物馆及其文创产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可驱动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突破旧有的思维局限,追求更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

“脱域”(disembeding)原是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用于描述“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分离”,这种分离意味着社会关系被“剥离”于有限的地方性场景,其带来的缺场引发了脱域现象[5]。概括而言,“脱域”是信息化世界运行的基本特征。

元宇宙为博物馆及其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脱域”提供了飞跃式可能,在这种模式下,文创产品既可以是传统线下的展览模式和实体纪念品售卖,也可以是数字虚拟化、非实体化的,构建脱域化的数字文创产品也正逐渐被各大博物馆重视。除了数字藏品,博物馆文创产品还包括远程教育、益智类游戏、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虚拟现实类交互体验[6]。虽然以元宇宙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数字脱域化转型还有很多技术难题,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数字文创产品类型也亟待更新。但可以说,元宇宙及相关技术刺激了博物馆传播路径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旧有模式的颠覆式更新,所带来的数字文创产品打破了以往文创产品物质性、实体化的单一样式,是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为红色文创产品赋能,以数字脱域化转型驱动红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四、元宇宙愿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展望

媒介在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把握元宇宙这种新媒介,就是抢占传播渠道的先机。在元宇宙的背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应转变传播路径,才能实现有效传播。

博物馆文创产品传播的最主要目的是传播其精神内核。对红色文创产品而言,其精神内核即红色文化及其精神。在元宇宙及相关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要以新的技术资源为根基,创新传播平台和渠道,为受众营造出有情感共振效果的交互新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系统层、环境层、行为层、内容层四个层级,对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进行展望,以期能更好地将红色文创产品的精神内涵与社会群体的历史记忆相连接。

1.系统层:整合元宇宙多源数据和技术资源

系统层是基础。在元宇宙的构成逻辑中,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二进制的虚拟网络空间中,也就是说,其目的是将现实世界平行投射到虚拟世界,实现社交、创作、游览、游戏等一系列虚拟活动。下文将要提到的环境层、行为层的实现都依赖于相关技术系统的整合及应用。因此,博物馆需要明确元宇宙能提供的四大技术支撑——BAND:B(Blockchain)为区块链技术,它是一种新的分布式计算与存储范式,整合了已有的诸多技术,元宇宙所拥有的经济系统和数字资产建设都需要依靠区块链技术;A(AI)即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N(Network)表示Web3.0的加强版互联网,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建立的去中心化互联网;D(Display)代表一种终端展示的方式,一般有XR、脑机接口等形式[7]。计算机会生成一个人机实时交互的虚拟环境,用户可借助某些穿戴设备(一般为VR眼镜、头盔显示器或数据手套)沉浸其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元宇宙的经济闭环建构在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和共识机制之上。NFT是依托以太坊区块链ERC721智能协议技术的数字资产权益的凭证。在博物馆领域,NFT一般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出现,赋予其等同于现实世界中的所有权。数字藏品的出现为博物馆文创产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由于新奇性、趣味性和虚拟性,其有望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文创产品形式。红色文创产品可以依靠区块链技术,以NFT的形式更新产品类型。同时,基于AI技术可以实现多场景深度学习,如语音识别与合成、虚拟世界中情节的自动生成等。可见,技术更新让博物馆文创产品有了更为丰富的传播内涵和途径。在元宇宙四大技术BAND的支持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可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实物,结合VR、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脑机接口等终端展示方式,还原具有高度沉浸感的历史场景,让观众线上参与情景互动、专题讲座、专题导览,而且不受时间、空间、文化、语言的限制。

若要在元宇宙的风潮中紧抓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先机,博物馆及相关技术人员首先要落实系统层的运行逻辑,整合多源数据和技术资源,对数据建立相应的标引和逻辑关联,从而构建数字资源的语义图谱,实现包括实体、概念、关联等在内的多层次整合,帮助建立数字化实体在不同场景之间的关联跳转,从交互层面实现数字资源的融合应用[8]。

2.环境层:创建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虚拟平台

在元宇宙的背景下,博物馆原创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的概念与范畴也应得到优化与拓展。目前而言,IP的价值已不只聚焦在商业领域,其范畴逐渐扩展到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如基于故宫文化的“故宫IP”。可见,IP的真正价值是要有一个能持续保持活力的精神文化内核——包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凝聚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红色文创产品而言,博物馆可以将一类红色文化作为整体IP打造,并以该红色文化IP为核心选择传播方式。这不仅能保持我国红色文化持续兴盛,而且还能够引领我国红色文创产品获得新的发展,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博物馆可更新传播平台,利用元宇宙的技术加持,创建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且暗含更多可能性的虚拟交流平台。虚拟交流平台可包含红色文物的数字展览,不过在元宇宙世界中,这种数字展览更加依赖于高精端、规模性的技术资源。

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虚拟平台必须“求真”,史实要在多个层面提供支撑。首先,元宇宙是记录、贮存红色文物的重要途径。博物馆可以将红色历史文物进行高精度3D扫描,创造真实文物在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是指通过适当的虚拟技术进行数字化映射,在空间、功能、用途等方面实现对物理实体的衍生。

其次,真实故事将是元宇宙物态展现所遵循的秩序框架和历史逻辑,是数字世界建立的依据。博物馆不仅要创造红色文物的数字孪生,还要创造其生发情境的数字孪生。“事性”和“物性”是组成作品必不可少的两方面:“事性”是指关系性要素,如发生语境、社会文化背景等;“物性”则指颜色、工艺、结构等物质性要素[9]。红色文创产品的内核是红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相比物性层面而言,其事性层面所隐含的要素(包括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历史背景及时代特色)更为重要。博物馆也要积极把握红色文创产品媒介转型的先机。元宇宙营造的虚拟空间以红色文物的发生语境为模本。这就要求博物馆挖掘红色历史文物的原有情境,并以叙事性手法将其重新纳入数字展馆。例如,可将陕西延安革命根据地、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革命老区复现于元宇宙中。博物馆可以通过点云数据相机全景扫描革命遗址原景,再将其上传到点云数字平台,生成数字虚拟场景。同时,依靠实时渲染技术,观众能沉浸其中,也能通过感官追踪技术在虚拟世界内自在地感知和活动。

最后,在数字场景和数字仿真文物之间创造联系,并体现叙事性。这种叙事性也是呈现历史真实的重要方式。但这里的叙事不再是单纯地讲故事,而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采取更多趣味形式,以吸引全年龄段观众的关注。博物馆运用元宇宙供给的各类技术资源,可从内容、体验模式、展览形式等方面创新红色文创产品的类型,这既是博物馆关注元宇宙的目的所在,也是红色文创产品传播可探索的路径之一。

3.行为层:营造趣味性用户交互体验

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行为层建立在环境层之上,主要关注观众在其中的交互体验。作为技术媒介的元宇宙是交互发生的基础[10]。博物馆利用行为层增强用户对红色文创产品的喜爱度和黏性,并以正向反馈叠加的方式扩大知名度。

元宇宙提供了一个虚拟交流平台,用户可通过“虚拟化身”进入和自由穿梭其中,并在虚拟平台上创造社交机会。这种传播方式能在多个互联平台上获取流量,吸引各年龄层级的用户,增强用户黏度。在虚拟世界中,元宇宙技术通过对用户身体行为与知觉的延伸创造出“虚拟化身”,用户可以根据职业、性别、外貌偏好等要素获取自己特有的“虚拟化身”,在红色虚拟沉浸场景中活动。

元宇宙作为技术媒介的最大魅力就是能真正突破时空的限制,获得与线下体验几乎无差别的在场感。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用户可利用穿戴设备及传感器,将虚拟化身体验的内容传递到身体感知系统中,以此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多重感知体验。博物馆在多屏互动技术支撑下,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11]。这种交互打通了多感官渠道,带来立体虚拟、三维交互的拟真性视觉体验,将红色历史进行视觉化、数字化再现,用户足不出户就能观看革命文物的全息影像,实现虚拟触摸,并多维度参与历史场景的沉浸式体验;用户还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红色文化活动,学习红色革命历史知识。这种个人的用户体验可以上升到社群共享体验,发展出更多远程社交模式,实现多人实时协作和高沉浸度社交,体验不同的身份角色。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将元宇宙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是为了拓宽传播途径、更新传播方式。博物馆要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基于这一前提,博物馆可以利用用户“虚拟化身”提供更多参与交互体验。例如,用户可以依靠带有震动传感器的数据手套,通过震动触感以及神经肌肉模拟反馈接触信息,产生“触摸”到红色历史文物的感觉,激发出红色数字孪生实景的体验潜能;用户的虚拟化身可在虚拟平台中自由穿梭,还有机会实现角色化情境参与,这种多感官交互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单一交互模式,能使观者获得更高层次的交互体验。

因此,营造用户交互体验是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的必要环节。博物馆将传播的最终环节真正落实到用户身上,才能实现传承红色文创产品精神内涵的传播目的。

4.内容层:传承情感共振的红色文化精神

红色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文创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其对红色精神的传播、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博物馆作为保存民族情感和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和聚合能力。集体意识观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12]。在集体意识观的约束下,个人在自由表达情感、信仰和意愿的同时,也被集体的共同情感支配[13]。情感共振的先决条件是身份和情感的认同,其在民族、地域和文化场域范围内至关重要。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精华所在,联结着民族同胞的情感认同。因此,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为用户提供的体验重点也在于情感共振。

博物馆通过技术整合搭建的虚拟平台、营造的交互体验,都要呈现与红色故事、红色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即传播的内容最终要落实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文创产品在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中所承载的内容有所不同:在物理世界中,它作为社会应用产品承载着红色文化精神的静态内容;在元宇宙虚拟世界中,它作为虚拟世界数字资产承载着红色文化精神的三维动态内容。以实体化红色文创产品搪瓷杯为例,在沉浸式虚拟平台中,搪瓷杯不再具有其在物理世界中的实用价值,而是可能作为用户的虚拟化身在虚拟世界中使用的物件。这种形式也十分易于开展专题化、主题化的内容生产。例如,博物馆可以以红色专题内容为系列,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这能极大增强用户群体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加深年轻用户群体对红色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扩宽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渠道。在元宇宙及相关技术支撑的愿景下,好的红色文创产品能唤醒历史记忆、凝聚红色精神,同时增强传播效果、提升传播效率。

五、小结

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更新了各类信息的传播方式。算力网络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和NFT的出现以及XR技术带来了全真沉浸体验等,这些技术资源的整合发展构建了元宇宙的逻辑基础。基于博物馆这一载体,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逐渐向数字脱域化发展。本文从系统层、环境层、行为层、内容层四个递进层级,初步展望了元宇宙时代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传播,但尚未对具体步骤展开细致论述,期待学界补充相关研究,牢牢把握媒介进化的关键节点,为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红色价值的延续创造先机。

猜你喜欢
文创宇宙红色
陶溪川文创街区
红色是什么
宇宙第一群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红色在哪里?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追忆红色浪漫
这宇宙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