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赵海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名词的物性角色可简单概括为四类:施成(因果来源)、功用(功能用途)、形式(属性特征)、构成(构成材料)[1],物性角色对于构建词语的释义维度有一定价值,有利于全面深入地分析词义。盐这种物质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调味品,《汉语大词典》中有不少盐类词语,学术界对部分词语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未形成体系,也不够深入。盐的施成、功用、形式、构成四个角色在词语释义中都有表现。笔者从物性角色的角度对一些盐类词语意义继续做一些研究,梳理一下传统社会中的盐文化现象。
从不同的物性角色来看,事物呈现不同的特征,语言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词。施成角色(agentive role)指事物的形成、来源以及因果关系。“盐”在古代和现代的名称不同,不同地域的名称也不同,“盐”的来源不同,名称也有差异。
词语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汉语大词典》需要对古语词做出具体的解释。盐是现代的名称,古代文献中有不少与“盐”相关的名称。《汉语大词典》解释“卤”在古代是盐的一种,也可泛指食盐,可以和“盐”连文,如唐代元稹《估客乐》:“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2]1028“卤”这个名称出现较早,《说文解字》:“卤,西方咸地也。”承培元《引经证例》通过声训的方式解释“卤”为裸露,不生草木,地面没有覆盖[3]。
事物的名称往往会随着地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变体。为了便于沟通,这些方言变体需要《汉语大词典》做出解释。“盐”的名称因地而异,《汉语大词典》收录了“斥”的一个义项“咸卤”,《书·禹贡》:“厥土白坟,海滨广斥。”陆德明释文:“郑云:‘斥,谓地咸卤。’”[4]1052“ ”同“斥”,《说文解字》:“东方谓之 ,西方谓之卤。”承培元《引经证例》中解释:咸盐地面大多有坼裂,所以叫做[5]。不同地方,盐的名称不同,“西方谓之卤”,有人据此判断“卤”借用为表示西方的“西”[6]。其实“西”字古代字形应是太阳西下鸟入巢将要栖息的样子。《说文解字》解释“卤”为“从西省”是有道理的,先有“西”而后有“卤”,没有必要再借用“卤”表西方。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卤”表方位的具体用例。所以,“西方谓之卤”的大致意思是居住在西边的人把盐称之为卤。
事物来源不同,在名称方面也会有所区别。“盐”的来源不同,名称各异。《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及《说文解字注》都解释:“天生曰卤,人生曰盐。”[7]天然形成的盐叫做卤,人工提炼而成的盐叫做盐。人工提炼的盐也有不同类别,《汉语大词典》解释“卤”时使用了《史记》书证:“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2]1028海盐是从海水提炼,这里的盐卤应是池盐。另外《说文解字》提到了“河东盐池”,就是山西解池,生产的池盐很有名。提炼的原料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盐。常说的食盐有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等类型,另外还有木盐,来源于植物树叶上有一层盐霜,可以刮取下来食用。木盐应该是地上的水气咸,凝结在了树叶上。
煮海为盐,会让人认为盐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其实“海”的古今意义不同,《汉语大词典》解释“海”是百川会聚之处、大湖或大池[8]1218。《说文解字》:“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9]现在的湖泊中,有的依然以海为名,如青海、洱海、中南海、哈素海(内蒙古)等。盐宗庙中供奉的是宿沙,人们普遍认为宿沙是海盐的发明人,如有人根据传说中宿沙“煮海为盐”认为原始社会已经掌握了提炼海盐的技术[10];也有人依据《说文解字》记载的“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断定宿沙发明海盐[11]。《水经注》也记载:“宿沙煮海谓之盐。”[12]但依据这些证据判断宿沙是海盐的发明人应该有误,主要在于大家把“海”理解为现代的常用义“海洋”是有问题的。此外,汉代宋衷《世本》记载:“夙沙作煮盐。”[13]并没有提到“海”。《周礼》中有“煮盐以待戒令”[14],也没有提到“海”。煮盐不一定用海水,还可以使用咸土、咸石等材料[15]。《世本》里还记载了古代安邑有盐宗庙,安邑在山西运城,出产的是池盐,不是海盐。古人大多生活在内陆,海洋文化一直没有繁荣发展,所以宿沙煮出来的不一定是海盐。“煮海为盐”中“海”更有可能就是指含盐的大湖或大池。不过,古代确实有煮海为盐的现象,只是出现相对较晚,如南朝张融《海赋》中有“熬波出素”[16],“熬波”即煮海水为盐。依据张融的生平及《海赋》的内容可知,这里的“海”应是大海、海洋。
功用角色指事物的用途、功能。《天工开物》认为盐是生命的源泉,十天不吃盐,人就会倦怠恹然[17]。盐在古代还可用于清洁牙齿,如《红楼梦》中宝玉用青盐擦牙。此外,《本草纲目类编》记载盐有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的功能,其中黑盐能治疗腹胀气满,胡盐可治疗耳聋目痛,柔盐可治疗马脊疮[18]。盐在古代的使用场合和功能与现代有所不同。
1.咸鹾
“盐”的使用场合不同,名称也会不同。盐可用于上古社会的祭祀活动,盐类词语是古代社会生活的见证。为了表示对鬼神的敬重,先民们祭祀时不用通名,而使用专名来表示一些祭品。《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咸鹾”一词,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盐,汉代蔡邕《独断》解释:“凡祭号牲物异于人者,所以尊鬼神也……稻曰嘉疏,盐曰咸醝。”[2]1029《礼记》记载了宗庙祭祀的礼仪,列举了不少祭祀场合使用的特殊名称,如:一元大武(牛)、刚鬣(豕)、柔毛(羊)、尹祭(脯)、脡祭(鲜鱼)、清酌(酒)、嘉蔬(稻)、咸鹾(盐)、嘉玉(玉)、量币(币)[19]。这些词语中的“咸鹾”是祭祀时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敬重而给盐取的别称。《汉语大词典》还收录了“盐鹾”,具体解释为“盐务”,有人增补“盐鹾”的早期意义应为盐[20],这种释义不够具体。依据《说文解字》“盐,咸也”,可知“盐鹾”即“咸鹾”,是由“咸鹾”通过同义语素替换得来的,“盐鹾”的早期意义应与“咸鹾”相同,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盐,后来使用范围扩展,祭祀以外的使用场合也可以用这个词了。
2.形盐
古代宴会活动中也会用到盐。《汉语大词典》有“形盐”一词,“特制成虎形的盐,供祭祀用。”[21]这种释义太窄,虎盐的使用场合主要有两个:祭祀和宴会,如《左传》:“王使周公閲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21]昌歜是用昌蒲根酼制而成的菜,白黑是白米粥、黑黍粥,形盐是虎形的盐块。依据语境可知这里的形盐是用来宴请宾客的。《周礼》中有“形盐”一词,郑玄注:“形盐,盐之似虎者。”所以形盐即虎盐。唐代《通典》“三曰形盐,掘地以出之。”[22]依据这种解释可知,“形盐”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大块的盐,如崖盐,可雕刻成虎形。
1.调味
人们习惯用熟悉的事物来隐喻现实生活,盐便是其中的一个喻体。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食品的味道。古代梅和盐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汉语大词典》有“盐梅相成”,字面意思是盐味与酸味两种味道调和,用来比喻济世的贤臣。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23]宋代梅尧臣《篱上牵牛花》诗:“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24]梅,味酸;卤,味咸。唐末司空图评论:“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25]烹调时,通过调配盐梅的比例,才能使食物的味道更好。《汉语大词典》还有“盐梅舟楫”,喻指辅佐的贤臣,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元代柯丹丘《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23]“盐梅”代表的酸咸口味儿也可以比喻人不同的爱好、兴趣,如唐代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云夫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26]
2.腌菜
转喻也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式,盐可以指代清贫的生活。盐是腌制菜品的重要原料,《汉语大词典》中有“朝齑暮盐”[4]1310,“齑”也写作“虀”,贾公彦注释《周礼》时解释:“昌蒲根为齑。”[27]用昌蒲根加醋可制成菜,所以“齑”常表示细切后用盐酱等浸渍的腌菜、酱菜。唐代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28]齑即腌菜。宋代朱敦儒《朝中措》还简单描写了制作腌菜的经过:“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2]1444唐代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4]1329早饭腌菜进食,晚餐蘸盐下饭,“朝齑暮盐”用来转喻生活贫苦。这个短语也写作“朝虀暮盐”,后经过省缩便形成了《汉语大词典》中“虀盐”一词。宋代叶适《待制汤公挽词》:“缫藉知良玉,虀盐是大儒。”[29]“虀盐”指代清贫生活。再如,清代钱泳《履园丛话》:“卅载虀盐甘澹泊,一宵风雪了因缘。”[30]清代曹寅《鲥鱼》诗:“三月虀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31]“虀盐”借指素食。“虀”也写作“韲”,二者意义相近,“韲”表示用酱腌渍的细切的韭菜。清代张廷璐《南归》:“奉席儿能谢簪绂,扶笻妇尚理韲盐。”[32]“韲盐”转喻穷苦人的粗食。
3.助燃
盐除了用于饮食领域外,还有助燃的功能,由于盐加热会膨胀,晶体会爆裂。在古代文化中人们认为抓盐入火,燃烧得会更猛烈。这种现象被凝结为《汉语大词典》中一个词——撮盐入火,借此来比喻人性格急躁、一触即发。这也是人们隐喻思维的表现。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4]871红娘说她家小姐崔莺莺脾气急躁,自己要离开了。《水浒传》:“却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索超,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4]871索超是梁山第十九条好汉,号称“急先锋”,用“撮盐入火”形容他的性格很得当。性格急躁就会发脾气、生气,所以“撮盐入火”也用来形容人怒气大增,如《西游记》:“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4]871
形式角色指事物的属性特征,如事物的度量(如大小、长短、高低、多少、深浅)、价值(如好、坏、奇怪、重要)、速度(如快、慢)、颜色(如黑、白)、物质属性(如硬、重、湿、强、干净、热、酸、厚)、人类属性(如高兴、仁慈、聪明、大方、残忍、着急)。盐的属性特征在词典释义中也有价值。
外表特征主要是指事物度量、颜色属性。盐一般具有洁白的外在特征。盐和雪的颜色相同,所以可用来形容雪,这就是文学领域的“拟盐咏雪”现象。如《汉语大词典》“飞盐”指飘飞的雪,南朝简文帝《咏雪》:“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2]710回文诗句中的“盐”即雪。拟盐咏雪的表达在古代文学中逐渐增多,韩愈《喜雪献裴尚书》:“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33]也有用雪描写盐的,吴地(两淮)生产的盐,以洁白著称,影响四方,如李白《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34]吴盐如花似雪,突出了吴地盐的雪白。
《汉语大词典》还收录了“撒盐”,比喻降雪[4]858。当然,也有人认为用柳絮形容雪更形象,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了“笑盐”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时,天降大雪,东晋名将谢安问侄子们雪像什么,谢郎比作“撒盐空中”,谢道韫则比作“柳絮因风起”[35]。“柳絮因风起”侧重于描写雪的轻柔,“撒盐空中”则偏重于描述雪花之白。比喻贵在传神,所以人们大多赞美“柳絮因风起”,既描写了雪白,又刻画了雪的轻盈。但是,如果下的雪是“霰”(雪珠、雪粒)的话,或者雪天无风的话,“撒盐”更适合描写“霰雪白纷纷”(白居易《秦中吟》)这种景象[36]。此外,有人比照日本撒盐辟邪的习俗,推测谢郎所提的“撒盐”也应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习俗[37]。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比喻一般都是以熟悉的事物、事件作喻体,如果没有见过撒盐这种行为,应该不会贸然使用这种喻体。
内在属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的事物形式特征。水中着盐,盐入水会立刻消失,这是盐的内在属性。《汉语大词典》中有“撮盐入水”,形容立刻消失,如元代关汉卿《窦娥冤》:“有鬼有鬼,撮盐入水。”[4]871用典是古代作品中常用的技巧,也要做到如盐入水,不留痕迹。袁子才《随园诗话》:“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38]把典故融入诗句,让人不易察觉。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上联‘芳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疑为空写,不知‘人去’句即用《鵩赋》‘主人将去’,‘日斜’句即用‘庚子日斜’。可悟运典之妙,水中着盐,如是如是。”[8]854古代的言词、故事,都可以化用,但要做到恰如其分、浑然天成却很难,所以“水中着盐”成了用典追求的最高目标。“水中着盐”的另一层意义是把思想内容的内容融入景物,在体会景物时理会思想。这是文学家创作的较高境界。
盐的构成角色在词语释义中也有表现,构成角色(constitutive role)主要指事物的组成部分、构成材料等,如唐代的炼制盐——赤盐,是由一斤黄矾石和八两石盐熔制而成的[39]。物性角色理论对于揭示词语释义的理据有明显的价值,可以增强词语释义的透明度。整体来看,物性角色在词义中分布不平衡,“盐”的功用角色、形式角色在词义中使用较多。施成、功用、形式、构成四个角色对于构建词语释义维度有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现词典释义方面的一些问题,从而为修订辞书提供参考。物性角色理论,对于系统地梳理传统社会的盐文化现象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