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金声琅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高校教育改革第一要务是提升教学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之一。酒店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特别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发展态势相吻合。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培养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其专业认知,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目的,保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科学发展。欧洲发达国家酒店管理专业开办时间早,成果丰富,在全球酒店行业享有盛誉。横向比较其他国家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他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吸取其中的有益精华,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既定的培养目标,以科学严谨的教学课程体系、制度规范和考核方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的总和[1-2]。通过查阅国内各个学科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献,发现研究焦点基本集中在以下问题:“人才培养方式是什么”“培养内容是什么”“如何做好人才培养保障”“如何评估人才培养质量”[3-6]。本文也围绕这四个问题对中荷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典型案例对比分析。
荷兰萨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简称:萨克逊大学)成立于1875 年,是荷兰H 类大学,相当于国内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荷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Hospitality Business School(简称:HBS 学院)是隶属于萨克逊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硕士两个层次。学院拥有来自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兼职教师,构成国际化的旅游及酒店领域研究群体。目前有来自荷兰和其他60 个国家的20 000 多名学生,其中留学生近4 000 名。毕业生就业率居荷兰同类专业前列,主要遍布于国际知名的酒店集团、旅游企业及接待业相关企业。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2010 年设酒店管理专业,2014年被安徽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新专业建设,2016 年列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专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定位于本科层次的酒店业中高级人才培养,有200 余名在校生。该专业虽有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近几年酒店行业发展迅猛且日趋呈现国际化趋势,对多层次多类型的酒店管理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也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较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以探求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的一种方法。本文即采用这种研究方法,对中外两所同类型高校的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有利于中国了解欧洲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现状,分析总结出中荷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异同,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以期为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模板。
萨克逊大学侧重于实用教育,专业内涵范围更广。HBS 学院认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针对酒店行业,更是覆盖整个服务接待业。所以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在酒店工作,也可以在服务业各类企业工作。HBS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供卓越的教育和学术环境,通过各类授课、多元化实践形式让学生掌握管理和经营理论与实践方法,锻炼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深刻体会到服务业的本质内涵,培养酒店行业适用人才,以满足不断变化形势下服务业的新需求。
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以现代酒店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掌握扎实的酒店管理知识、基础理论,拥有较强的服务技能,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还是面向酒店行业。
由此可以看出,两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酒店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HBS 学院对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比较模糊,目标范围宽泛,给了学生调整未来择业方向的空间。黄山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为清晰明确,但是没有给学生建构职业发展框架的更多选择。
HBS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模块形式来设置。将第一学年开设的11 门基础课程模块,划分为酒店行业、商业活动和人际沟通三大板块。其中酒店管理、行业动态、国际酒店和行业发展属于酒店行业板块,商业经济、市场营销、研究简介、活动组织、管理原则属于商业活动板块,商务英语和语言选修属于人际沟通板块。第二学年是专业学习和运营实习,除了课堂讲授相关课程之外,还安排了为时七天的公司或酒店参观和半年的酒店运营实习。第三年除了继续深入学习相关课程,还会安排两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第四年是管理实习和论文写作。
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除了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之外,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体系: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客户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酒店收益管理和情景英语等。实践教学模块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利用酒店运营管理(客房与餐饮)、酒水与酒吧管理和茶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在各类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在四年级时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实践的方式。
相比较而言,HBS 学院课程有三大特色:一是,课程内容广泛,注重培养学生管理思维。校内教学没有安排前厅服务与操作、客房服务、餐饮管理等课程,全部放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训;二是,语言学习不是单纯单词语法的学习,主要学习与人交流的方式,更侧重教会学生该如何与人沟通;三是,在不同学年讲解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级别的知识,循序渐进教授一门课程里从初阶到高阶的内容,系统地构建一门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Tesone 和Ricci[7]的行业调查显示,87%的雇主更喜欢雇用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酒店行业的雇主同样在寻找兼具专业背景和技能水平的候选人。酒店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实习实训是其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HBS 学院的实习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第二学年有一个为期七天的酒店参观,主要是到荷兰境内的公司和酒店。参观结束后,学生需要持有公司或酒店的证明回校并提交一份报告。第二部分是在第二学年进行为期半年的酒店运营实习,实习结束后会从六个方面来检验和跟踪实习效果,分别为行业分析、变革管理、工作流程分析、商务写作、工作态度评价和任务质量。第三部分的实习是在四年级开展半年的酒店管理实习。这个实习有别于二年级的运营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在酒店从事一定的管理工作或者做一个具体的项目,从事日常酒店管理工作。实习结束会有三个方面的考核,分别为项目计划、实习表现、酒店发展建议报告。这个管理实习同时也是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学生会在实习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毕业论文材料。
黄山学院的实习实践教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利用寒暑假对某个酒店或者旅游企业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写出完整的调研报告;二是学生在四年级时会有半年的酒店实习。
通过对两校实习实训情况的描述与分析,目前实习实训均由校内实训与行业实践组成,但是在具体的安排时间和形式上差异明显。首先,HBS 学院的实习时间长。其次,HBS 学提供更多的实习场所与实习机会,实习形式更加多样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直接反映了教学效果,如果采用恰当的评价标准,组织科学的评价活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督导作用。
组织学生召开座谈会是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萨克逊大学每学期会组织班级学生代表、教研室领导及教师代表召开评价会,学生如果对课程或教师有任何意见,可以直接提出,以便于教师改进。这个教学评价对教师的个人发展没有任何影响,不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只是帮助教师不断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促进方式。
黄山学院学生评教形式主要有两种:学生座谈会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座谈会由教学管理人员在期中组织,参与座谈的学生代表可对所有任课教师的优缺点逐一指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定性的评价,提出要求和建议。安排专人做好记录,会后由教学管理部门将评价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以便教师及时改进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学评价覆盖范围更广,期末所有学生登陆教学评价系统即可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评价结果也会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作为教师评优的参考指标。
相比较而言,黄山学院的教学质量评价形式更严谨规范,力求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活动,并划分等级与层次。萨克逊大学则更注重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不与任何考核挂钩。
HBS 的学生毕业后有约35%的学生选择考研,30%~40%的学生会选择到酒店行业就业,其余的学生会流入其他相关的行业。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选择行业内就业的比例非常高。由于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深受雇主企业欢迎。
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5—2019 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都维持在95%以上,大大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在对2018 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工作责任、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满意率高达95%以上,如图1 所示。
图1 2018 届毕业生满意度评价
对比双方人才培养质量可以看出,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很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期待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酒店行业人才队伍中去。但是也不可否认,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流失率也较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来看,学生专业意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足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萨克逊大学对专任教师是否有行业相关经验要求不高,会采用多种形式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合作,比如外聘客座教授,与公司或酒店签订协议,每周在固定时间请企业嘉宾来给学生上课。所有的案例分析都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而是来源于真实企业的真实境况。部分课程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由教师讲授一些研究方法、分析思维的启发,后一部分由行业管理人员以实体企业为案例,讨论公司酒店的具体问题,再由学生做分析报告。
黄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要由酒店管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完成,兼职教师辅助。获聘为兼职教师人选全部为酒店总监级别以上资深酒店职业经理人。学院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或导师进校开办讲座,有些课程由专职教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授课,但占比并不大。
通过上述两校师资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萨克逊大学由于地处欧洲酒店业发达的行业背景下,专业师资人才储备较充足,灵活的教师招聘机制也促进了师资的良性流动。黄山学院作为公办高等院校,对于教师的引入机制有规范流程,对授课行业导师资格认定也较为严格。
综上所述,结合中荷两所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比发现我国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培养目标模糊,不够具体明确;二是课程设置仍以单向灌输式为主;三是忽视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四是师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普遍低下。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顺应旅游接待业发展趋势,探索一条能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与专业方向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将行业动态、专业知识与课程设置相结合,细化人才培养方向,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明确清晰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围绕培养方向开展实训项目,同时尊重学生的志向选择,突出学生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就业优势,学生毕业后进入行业工作可以较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换和能力储备。
在现有教学模式暂时不可变的状况下,对课程内容灵活调整并进行模块化创新,将知识点进行模块化设计,突出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灌输,保证教学内容与行业实践的一致性。同时根据学生不同个性发展需要,统筹规划主干课程,开发更多的选修课,扩展行业知识范围。定时开设多类型的非正式课程,将讲座和专题等非正式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保证与行业前沿资讯的有机结合。积极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课程模块,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作为核心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独特的职业发展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借鉴荷兰实习实训项目的模式优点,依托自身校企合作优势,引导学院在产教融合形势下相应调整实践教学环节,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多层次、多维度地培育各类独具特色的实践项目基地。协调更多旅游企业或酒店给学生实践机会,积极调动行业力量参与酒店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使实习实训项目与行业实践贴合更紧密,为学生实习实践打造真实场景,而不仅仅是课堂模拟。通过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到“行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实现雇主需求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相一致,为学生毕业即可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明确质量标准,修订教学管理文件,规范质量监控流程,构建学生培养质量全程跟踪评价制度,基本建成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管理闭环”。搭建一个可靠、实时、稳定的教学信息处理与辅助决策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系统功能和数据的完全集中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系统作为整个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完成学生、教师和教学督导部门等多元交互评价,实施全方位、常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
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更多的酒店或其他相关旅游企业加入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借鉴HBS 学院师资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实习酒店、教师工作站等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将酒店中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行业导师引入校园,与专业教师形成“1+1”模式,即每个课程模块均有1 名专业教师和1 名行业导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行业导师与行业前沿接触,一方面对理论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弥补了专业老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理论,缺乏实战经验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