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楠,杨奕帅,长孙东亭,朱晓鹏,罗素兰
(1.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 药学部,海南 三亚 572000;2.海南大学 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口市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与药学院,海口 570228)
芋螺(Cone snail)是一种肉食性海洋软体动物[1],其分泌的芋螺毒液包含许多不同化合物的混合物,包括小分子、肽和酶。其中,含有很多种不同成分的神经活性毒素肽-芋螺毒素(Conotoxin,CTx)具有广泛的多样性,这些具有高活性和靶点选择性的神经小肽大多由6~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富含二硫键,以特定的离子通道和受体为靶标,作为药理学工具和探针,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2-4]。α-芋螺毒素 (α-conotoxin,α-CTx) 是目前研究最广泛和深入的CTxs。α-CTx分子质量较小,由12~20个氨基酸残基连接构成,是各种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亚型的选择性拮抗剂[5-6]。α-CTx一般含有4个半胱氨酸(Cys),根据二硫键的不同连接方式,可组成3种异构体,其中,大部分α-CTxs的活性形式为球型。另外,根据α-CTx半胱氨酸间氨基酸数量的不同将α-CTx分为:α-3/5、α-4/4、α-4/6、α-4/7等多种亚家族。α-CTx不仅作为分子探针,用以鉴别不同亚型的nAChR,在治疗与nAChR相关疾病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9],并且在成瘾、镇痛等神经生理、药理研究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10]。
罗素兰研究团队从疣缟芋螺中分离得到了一种α-4/7型CTx LvIA,它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能够作用于nAChRs,对α3β2 nAChR具有较好的的活性(IC50为8.7 nmol·L-1),但是LvIA对α6/α3β2β3,α3β4和α6/α3β4 3种nAChRs亚型保持一定的高亲和力[11-13]。为了提高LvIA的选择专一性,前期实验室基于LvIA进行了设计和改造,获得了对应的共晶结构,同时也利用受体突变技术解析了它与α3β2 nAChR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14-15]。研究发现,当第11位天冬氨酸(Asp,D)突变成丙氨酸(Ala,A)后对α3β2 nAChR的活性保持不变,共晶实验表明,第11位氨基酸影响着LvIA与α3β2 nAChR的结合作用[16-19]。第11位是否是LvIA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今后能否基于该位点对LvIA进行改造,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基于LvIA前期研究发现的关键氨基酸信息[20-22],主要是针对第11位氨基酸,对LvIA进行进一步设计改造,分别用精氨酸(Arg,R)和组氨酸(His,H)对Asp进行取代,设计了2种新型突变体,考察第11位氨基酸电性和侧链基团对LvIA活性的影响,旨在为LvIA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α-CTx LvIA及其所有突变体线性肽粗品(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色谱级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色谱级乙腈(Acetonitrile,ACN)(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DMF)、碘(I2)、铁氰化钾(K3[Fe(CN)6])、甲酸等分析纯试剂(广州化学试剂厂),质粒提取试剂盒(Omega),胶原酶(Collagenase)、乙酰胆碱(ACh)、阿托品(Atropine)(Sigma公司),DNA纯化试剂盒(TaKaRa大连有限公司),体外转录试剂盒(Fisher Scientific公司),胶原蛋白酶A(美国Sigma-Aldrich公司),圆二色谱检测涉及的试剂由华中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提供;Waters 2695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e2695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岛津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er,ESIMS)(美国格雷斯公司),双电极电压钳系统Axon 900A和Digidata 1550B数模转换器(美国Molecular Device公司),ELGA超纯水系统(英国ELGA公司);分光光度计(Smart SpecTM plus)(美国Bio-RAD公司),AlphaImager HP凝胶成像系统(美国Protein Simple公司);实验用非洲爪蟾(美国Nasco公司)。
1.2 [D11R]LvIA和[D11H]LvIA的合成和氧化折叠设计2种LvIA第11位突变体序列送至上海吉尔生化有限公司,使用固相合成法(Fmoc法)进行合成(纯度为80%~85%)。然后使用制备型RP-HPLC对合成好的线性肽进行纯化,使产物的纯度达到95%以上。纯化得到的线形肽采用两步法氧化的方法进行氧化折叠,保证形成I-III,IIIV的二硫键连接结构。第1步氧化,将纯化后的线性肽冻干粉溶于B60(60%乙腈),缓慢地滴加到铁氰化钾反应液(K3[Fe(CN)6]10 mmol·L-1,Tris 0.1 mol·L-1,pH7.5)中,室温充分反应45 min,促使其形成第1对二硫键(Cys-2和Cys-8),线性肽浓度不高于50 g·L-1。利用RP-HPLC纯化反应后得到单环产物。将第1步纯化后的多肽进行第2步氧化。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逐滴加入到碘(I2)反应液中(7.5 mmol·L-1I2溶液;V水∶VTFA∶VACN=73∶3∶24),反应时间8~12 min,促使其 连接Cys-3和Cys-16形成第2对二硫键,反应完毕滴加VC饱和溶液至溶液颜色从紫黑色变成无色,终止I2氧化反应,至此,得到包含2对二硫键的LvIA突变体的最终产物。使用RP-HPLC对氧化折叠产物进行纯化(溶剂A为0.075%TFA水溶液,溶剂 B为0.05% TFA、90% ACN,梯度洗脱条件:5%~35%),使其纯度大于95%,纯化得到的氧化折叠产物利用ESI-MS鉴定其分子质量,确定LvIA及其突变体是否形成正确的二硫键连接方式。冻干保存,用于后续电生理活性实验。
1.3 乙酰胆碱受体模型的建立从载入了含(rat,r)α3、β2 2种亚基基因质粒的DH5α感受态细胞中提质粒,将获取的质粒酶切成线性质粒,然后纯化此线性化DNA模板,利用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纯度,并使用Nanodrop测定浓度。使用T7 RNA polymerase体外转录试剂盒将DNA模板转录,转录后的RNA使用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纯化的产物cRNA,再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并使用0.8%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纯度鉴定。选取1只腹部没有斑点的非洲爪蟾,冰冻1 h麻醉,使用手术刀将爪蟾的腹部下侧切开,用剪刀将肌肉剪开,取2片蛙卵置于OR-2溶液中,再用胰蛋白酶酶解成单个蛙卵,至大部分卵母细胞表面无膜,挑选其中个体均匀,无血丝,黑白分明的爪蟾卵母细胞。按照1∶1的比例混合成所需的亚型,保证每个细胞的注射量为50.6 nL,注射后的蛙卵置于含抗生素的ND96培养液中(96 mmol·L-1NaCl,2 mmol·L-1KCl,1.8 mmol·L-1CaCl2,1 mmol·L-1MgCl2,5 mmol·L-1HEPES,pH7.1~7.7;抗生素:青霉素、10 mg·L-1链霉素和100 mg·L-1庆大霉素),17 ℃培养2~3 d,表达α3β2受体亚型。
1.4 LvIA突变体活性的检测将表达了特定受体的卵母细胞放置于细胞槽内,将双电极电压钳装好holder,再把灌注约1/23 mol·L-1KCl溶液的电极针安装到holder上,将电极针浸入液面,调零,使其钳制电压为70 V,基准电流低于100 nA,将电压膜片钳打开到ON的模式,钳住细胞,调节程序,每个Sweep(1 min)的第2秒的时候灌流系统给予蛙卵细胞100 μmol·L-1浓度的ACh刺激,其余时刻持续使用ND96溶液灌流。使用双电极电压钳系统检测和记录蛙卵细胞的电流,待电流大小稳定以后,逐次加入经过梯度稀释的待测定活性的LvIA突变体,孵育时间为5 min,再一次开启程序,比较蛙卵细胞加药前后2次产生电流的的大小差异,计算反应率(Response)。通过非线性拟合方程:Response=100/[1+([toxin]/IC50)nH]×100%进行拟合分析,获取药物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IC50值),其中,nH代表Hill系数。
2.1 LvIA突变体合成纯化线性肽,使其纯度高于95%,用于后续的氧化折叠反应,连接2对二硫键,将所得产物通过HPLC和MS鉴定,具体结果见图1-A、B。[D11H]LvIA在乙腈浓度23%时洗脱,洗脱时间为14.8 min;而[D11R]LvIA在乙腈浓度为25%时洗脱,洗脱时间是14.9 min。通过质谱确定了[D11H]LvIA和[D11R]LvI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02.95和1721.99Du,与理论值一致,且均比其线性肽的相对分子量少了4 Du,说明成功连接了2对二硫键并且末端酰胺化,见图1-C、图1-D。
图1 LvIA突变体的HPLC和MS结果
2.2 乙酰胆碱受体模型建立提取包含鼠源α3、β2这2种亚基的质粒,使用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纯度检测。从图2-A可知,质粒条带清晰,未发生拖尾情况,超螺旋结构大小在2500 bp左右,符合理论值大小。从图2-B可知,条带清晰可见,无弥散现象,超螺旋结构的大小在5000~7500 bp范围内。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线性质粒的质量浓度,质量浓度皆大于0.2 g·L-1,可以保证后续试验的浓度要求。制备α3、β2这2种亚基的cRNA,所得RNA的凝胶电泳结果如图2-C,图中有1条明显的亮带,大小在750~1 000 bp之间,符合理论值,α3亚基的浓度为0.4 g·L-1,β2亚基的浓度为0.49 g·L-1。将2种亚基按照1∶1的比例混合,显微注射到酶解好的爪蟾卵母细胞中(图2-D),表达2~3 d,使用激动剂ACh刺激,可以在细胞膜上检测到内向电流,电流大小在200~2000 nA范围内,如图2-E。
图2 α3β2 nAChR模型的建立
2.3 LvIA突变体活性检测分别将LvIA和2种11位的LvIA突变体在表达α3β2 nAChR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进行电生理活性检测。在终浓度为10 μmol·L-1的孵育条件下,LvIA、 [D11R]LvIA和[D11H]LvIA对α3β2nAChR的 阻 断率分别为(95.8±2.8)%(n=6)、(9.8±2.5)%(n=7)和(12.4±3.1)%(n=5)(图3),与野生型LvIA相比,2种11位突变体对α3β2 nAChR活性几乎完全丧失。
图3 LvIA及突变体对于α3β2 nAChR的电流轨迹图
为了进一步确定2种LvIA 的11位突变体对于α3β2 nAChR的阻断活性,笔者做了剂量反应曲线(图4),分别测定了[D11R]LvIA和[D11H]LvIA对α3β2 nAChR的IC50值,2种突变体对于α3β2 nAChR的IC50值分别为8976 nmol·L-1和6390 nmol·L-1(表1),活性与比本体的活性相比,分别降低了574.38%和408.62%。证明当第11位的Asp变化后,LvIA的活性大大降低。
图4 LvIA及其突变体对于α3β2 nAChR的浓度反应曲线
表1 LvIA 及11位突变体在α3β2 nAChR上的IC50
α3β2 nAChR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受体,与疼痛、成瘾等生理学作用密切相关。LvIA是一种十分重要的α-CTx,作用于α3β2 nAChR,是从疣缟芋螺中发现并且克隆得到的,对LvIA构效关系的研究将有益于获得靶向α3β2 nAChR的相关分子探针,有助于对与α3β2 nAChR相关的药理学研究。目前,发现能够作用于α3β2 nAChR的α-CTx的有很多,其中,GIC、MII、OmIA和PeIA等具有较强的靶向作用,针对这些芋螺毒素的突变改造对于本实验具有借鉴作用[23-24]。如:在对α-CTx MII的研究中发现,MII第11位的谷氨酸(Glu)与α3-β2亚基上带正电荷的残基如:(+) K153和(-)K163形成相互作用,促进MII与α3β2 nAChR的结合,11位对保证MII的活性至关重要[25]。利用共结晶技术对α-CTx GIC的研究发现其第7位的Ala、11位的Asn和12位的Asn对于GIC与受体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1位的Asn可以通过形成氢键与Ac-AChBP相互作用,如果改变11位的氨基酸,会影响GIC与受体的结合,11位氨基酸对于α-4/7型CTxs与受体的结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6];在PeIA的相关研究中,也发现11位氨基酸分别突变为Arg和Lys之后,对α3β2 nAChRs的IC50分别变为30.9μmol·L-1和45.4 μmol·L-1,基本丧失了活性[27],上述结果都证明了11位氨基酸对于α-4/7型CTx活性影响显著。
根据前期研究,发现β2亚基上的3个位点:T59K、V111I、F119Q对α-CTx LvIA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受体突变加电生理结果表明受体上59、111和119的3个位置,是与LvIA结合的关键位点。罗素兰研究团队对LvIA前期研究中,获得了LvIA与Ac-AChBP的共晶结构。借助共晶结构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α3亚基中的Lys-155可以与LvIA中带负电荷的Asp-11形成盐桥,增加相互作用,说明第11位的Asp对于LvIA与α3β2 nAChRs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大,但是将第11位突变成Ala之后活性保持不变,所以本研究希望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第11位如何影响LvIA对于α3β2 nAChRs的活性,针对11位所设计的两个突变体[D11R]LvIA和[D11H]LvIA,当第11位氨基酸突变成碱性氨基酸Arg和His之后,2个突变体的活性都极大的降低。结合前期共晶结构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当11位突变为碱性氨基酸后,与α3亚基中的Lys-155都为碱性氨基酸,同性相斥,结合力减弱,造成了LvIA活性的降低。该研究探究了11位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基于LvIA的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