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旅游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度和包容度很高的行业,旅游从业人员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文明”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旅游从业人员与游客更多面对面交流,思想政治水平不仅影响到当地旅游行业的声誉,也会影响游客的文明素养,甚至会影响国家形象。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任务就更加艰巨,更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1],树立良好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助力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笔者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意见与建议三个方面,设置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线上发放问卷,收集到232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统计显示,35.4 %的学生熟悉课程思政,46.02 %的学生基本了解、已经有课程涉及,16.81 %不太了解,1.77 %完全不清楚;62.83 %的学生能够区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37.17 %的学生不能区分这两个概念;74.34 %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有用,18.58 %认为作用一般,7.08 %认为没用;12.39 %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很满意,41.59 %的学生基本满意,36.28 %认为教学过程和效果一般,9.73 %不满意。由此可见,近些年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建设越来越重视,学生认同课程思政的重要积极作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不断深入细化课程思政工作,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程度不高,认为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不理想。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图1所示,主要表现为:存在与专业内容联系不紧密、融入方式单一、不贴合学生实际需要、与就业缺少联系、缺乏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等问题。
图 1 关于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们希望课程思政授课内容涉及职业素养、社会热点问题解析、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认同、文化自信、爱国情况与理想信念等其他内容,如图2所示,其中71.68 %的学生希望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图 2 学生关于课程思政授课内容的建议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73.45 %学生喜欢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出思政内涵,60.18 %学生喜欢通过实践环节融入思政元素,57.52 %的学生喜欢情景模拟或任务驱动法的方式切入,47.79 %喜欢观看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融入,46.02 %喜欢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出思政元素,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喜欢采用自然融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政点。
实践表明,实施课程思政需紧密结合专业的特点,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着手,以各类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适合的教学实践方法,需要做好前期的基础建设,进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是其一项重要特征。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需对接旅游业发展新业态,联合优质合作企业,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出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强化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教育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行业岗位实际所需进行课程设置,在具体课程中实现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目标。为达到更好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同时,也要利用好校内实训、校企合作教育、思政课程教学、入学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契机,多方联动形成良好的办学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将旅游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各个层面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完善,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坚实保障[2]。
专业教师是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要素。面对旅游行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和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需求,当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会面临更大的责任和挑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博闻强识和融会贯通的文化底蕴。其次,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与专业教学内容紧密贴合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旅游管理课程“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优势,课程内容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特色景点景区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3]。再次,提高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开展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了解学生认知情况,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和创新现有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实现育人的良好效果。最后,教师要树立榜样作用,在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演示练习和钻研,向学生传递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发挥引领和模范作用。
对接“智慧旅游”、旅游行业发展新趋势,改善教学硬件与软件条件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VR技术、线上数字化资源、网络短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方式对学生浸润思政元素,如旅游课程中采用VR技术,学生可以在校内VR实训室身临其境模拟全国4A级景区工作情境,模拟实际岗位工作场景、将模拟仿真的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学习到了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因“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大”等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旅游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行业新技术新发展,培养数据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信息化育人环境,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显著位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德技并修,培养思想政治坚定、意志品质优秀,突出诚信、敬业、负责、守法等职业道德养成,面向旅行社、景区、会展、酒店等行业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次需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课程教学目标。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除专业知识和能力目标外,其素质目标融入思政元素,如懂礼、仁义、诚信、友善,树立数据意识、服务意识、劳动精神,获得职业认同感与荣誉感。课程对接景区、地方、全程、领队、散客导游岗位核心业务能力及职业标准,设计“两观为本,文化引领”的课程思政体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为引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四种课程类型,可以结合不同类课程的特点来挖掘课程思政。
例如公共基础课融入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课则可以结合课程特色和专业技能侧重点,深入挖掘与教学任务紧密贴合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劳动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职业认同等元素。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通过展示国家餐饮服务技能案例和实践操作,渗透“提升服务品质,诠释匠心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同时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拒绝“剩宴”、“吃得文明”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无形中形成对职业的热爱。《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等专业课蕴含着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工匠精神、职业认同、法律素质、职业能力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
与之相辅相成的第二课堂、专业社团活动也应该发挥充分的作用,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潜力[4],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从而使课程思政的教学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旅游从业者是一个与游客密切联系的职业,需要对历史典故、社会新闻、时政热点保持紧密关注。调查发现,76 %学生认为课程需多关注学生所需,紧密对接就业、社会热点等话题,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内心所关注的难题。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5],扎实开展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丰富课程设计,开阔学生视野,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抬头率、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分析、明辨是非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应挖掘社会热点、时政知识,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调动他们关注学习时事政治的主动性。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出,目前课程思政存在授课方式较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特点使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坚持行动导向,制定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环节,将挖掘的思政元素资源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渗透到教学内容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演示法、合作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例如《导游业务》任务二“首次亮相礼接站”的“接站事故妥处理”环节中,引导学生在完成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正反对比等过程中,换位思考、有所感悟,学生分析处理接站事故,直面被动局面和事故损失时,有所触动和感悟,教师抓住有利时机,提炼升华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教师在教学示范、实战演练、总结评价等教学活动中,严谨操作,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传,用自身的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等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
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该采用动态科学的方式,可以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6]。在评价主体方面,采用多元主体考核,具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实习单位评价、游客等实习服务对象的评价等,全面和科学的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过程性考核可以采用对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劳动精神、职业道德、礼仪素养、文化自信等来进行评价,从而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内化于心”;结果考核侧重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结果考核,这是将课程思政学习“外化于行”的体现。
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建设符合教育规律,经过多年同仁们的研究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遗址、自然资源都是很好的教学材料,旅游管理专业应发挥特色优势,重新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其于教学任务紧密贴合,丰富课堂设计,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从而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培养出更多思想觉悟高、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