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赛,成 杰
脑卒中是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等常见慢性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全球性健康促进战略的全面制定和实施,健康行为及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受到多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模型是被广泛应用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之一,从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首先,信息干预阶段评估汇总病人的知识需求;其次,通过动机性访谈等方式增强个体行为转变的动机;最后,为病人提供切实可行的技能来执行,使健康教育方案具有实践意义。相比于单纯的健康教育更有可能有效地改变病人的不良行为并维持行为改变,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影响,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9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4];②病人年龄18~80岁;③意识清醒,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分;④有理解能力和良好的听力,能够达到配合标准;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②存在的身体功能障碍是由其他疾病造成(截肢或关节置换等)或先天性引起;③存在严重失语或构音功能障碍,在协助下也不能很好地识别语言;④存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脱落标准:①干预期间病人因各种因素不能完成整个干预;依从性较差;不愿继续参与研究;中途退出;②病情恶化或转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约定复诊时间。试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成立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由研究生导师、临床医生、专科护士各1人及2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对干预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研究者本人负责整个方案的实施及材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1.2.2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
1.2.2.1 信息干预 收集病人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建立病人信息评估档案,汇总病人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包括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脑卒中病人预防保健知识、测量血压与心率的正确方法、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的心理疏导方法、康复锻炼方法、沟通交流方法、缓解病人病耻感的方法、急救知识。第1次干预后为病人发放《脑卒中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嘱病人及时阅读,如有疑问可做标记,每次15~30 min。第2天至出院当天,根据病人不同的知识需求,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并以提问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该阶段共持续12周。住院期间,可进行多次,每次15~30 min。干预地点主要在神经外科病房,出院后可进行线上教育,应用微信每周2次为病人发送脑卒中健康相关知识、图片及视频,每次信息干预前对之前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确保病人掌握。复查3 d前为病人发送复查提醒[5-6]。
1.2.2.2 动机干预 ①无意图期:引导病人说出自己对疾病康复的看法和顾虑,探寻其心理需求。②意图期:向病人及家属强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并对健康行为相关问题给予解答,做好心理疏导,同时向病人传达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早期康复锻炼可使其身心得到较好康复的信息。③准备期:依据病人的康复进展情况,帮助病人建立康复计划,树立康复目标,并结合真实案例提出针对性、合理化建议。④改变期:协助病人回顾已学习的健康行为知识,并对现阶段的健康行为保持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对教育的成效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赞扬,强化病人保持健康行为的积极性。⑤维持期:继续保持与病人家属的联系,并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让病人体会到来自家庭的关怀与支持,帮助病人建立康复信心,并在日常康复锻炼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监督,为病人创造更有利的康复外部环境。动机干预中与病人面对面进行访谈,分为5个阶段进行。于病人病情稳定48 h后,进行第1次访谈,之后3~4 d访谈1次,每次20 min左右。访谈开始前,须征得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院内干预期间访谈地点在神经外科示教室进行,出院后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交流,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档、保存以便为后续研究做支持准备工作[7]。
1.2.2.3 行为技巧干预 ①教会病人测量心率及血压的方法。②督促病人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③为病人制作用药时刻卡,药物名称、剂量、用药时间及频率都用明显的颜色标记,并叮嘱家属做好监督工作。④为病人播放轻松舒适的音乐,让其感受音乐里的大海、草原、大自然的风情,舒缓紧张的肌肉,并为病人进行放松按摩,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于干预第2周开始进行,早晚各1次,每次15~20 min。⑤让病人尝试进行情景小故事对话、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提升语言沟通能力。⑥邀请病人参加科室每月举办1次的医护患一体健康讲座,为病人搭建一个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病人的人际交流。⑦依据Brunnstrom分期为病人制订康复锻炼计划,内容指导由研究者亲自讲解并示范。每次指导前先评估病人的康复情况,依据康复情况选择锻炼内容。制作康复训练记录表悬挂于病人床尾,嘱病人每天遵照计划进行锻炼,由家属负责记录。行为技巧干预可与信息干预结合在一起,根据信息干预的内容,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每天1次或2次,每次40~60 min。出院后可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技术指导,或通过为病人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内容视频,让病人在线学习,并告知病人坚持服药和坚持康复锻炼[8-9]。
1.2.3 干预时间及地点 ①院内阶段:研究者于每日10:00~12:00在神经外科病房内对病人进行干预,充分避开病人的治疗时间。②院外阶段:病人出院后叮嘱病人按时完成锻炼任务,并及时线上汇报锻炼情况,锻炼时间和地点可由病人自行安排。
1.3 研究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业、住院次数、医疗保险类别、婚姻状况、入院天数、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否有并发症、卒中类型、偏瘫部位等。②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Walker等编制的HPLP-Ⅱ用于测量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处于何种级别。该量表共52个条目,分属于健康责任、压力应对、体育锻炼、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6个维度[10]。毛晓群将其翻译成中文版,通过预试验测得HPLP-Ⅱ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0.82[11]。③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该量表由Williams等[12]于1999年研制,是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的专用自评量表[13],共12个领域78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14]。
1.4 资料收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者于病人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12周后采用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9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1例病人因疾病和个人原因中途退出,最终92例病人纳入此研究。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病人的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干预12周后,试验组病人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分组因素对病人健康行为得分有影响;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时间点的健康行为得分不同;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病人对应的健康行为得分之差随干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见表3。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2.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干预12周后,试验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效应、时间效应、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单位:分
3.1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坚持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加速脑卒中的复发。通过健康教育对病人进行行为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有重要意义[15]。目前关于行为改变的理论有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理论、IMB模型等[16]。IMB模型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它从3个角度阐释了复杂的健康行为的形成与维持过程,旨在引导个体完成行为改变并自觉维持其实施,具有良好的行为干预效果[1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的健康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健康行为。原因可能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从决定行为改变的3个因素出发,信息干预阶段分析归纳病人的信息需求,并通过视频、图片及讲座等方式为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预防保健知识、康复护理的内容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等,提供了有利于行为改变的氛围,提高了病人的健康素养,使病人更好地应对疾病[18];动机性访谈阶段与病人进行深入交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理诉求,并向病人传达保持健康行为对疾病预后和康复的益处,使病人深知参与预期的健康行为对自身的益处,同时鼓励家属给予病人更多的支持与鼓励,提升病人的社会支持,增强病人的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转变的动机[19];行为技巧阶段教会病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技巧,提高了病人保持健康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了病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0],与相关研究[21]结果一致。目前,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保健及提高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3.2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疾病治疗的目的不单单局限于延长寿命,而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22-2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生活质量。原因在于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3个核心概念为病人解释行为转变过程,并阐述复杂的健康行为形成及维持过程,引导脑卒中病人完成行为改变并自觉维持其实施,对病人健康行为方式的转变具有良好效果,其针对性、全面性、主动性更强。并能给病人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知识,让病人充分理解,提高病人的重视程度及依从性,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4]。其次,干预内容较易实施和理解,让病人在了解自身疾病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5]。
3.3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样本仅来源于1所医院,建议今后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本研究由于受到研究时间的限制,仅进行1个月和3个月的效果测评,建议以后适当延长干预时间,以便更好地观察其远期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干预中取得良好效果,使病人的健康行为水平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