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曹 妍,朱瑞芳,冯耀清,韩世范,寇丽红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1]。血糖、血脂和血压升高都是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国传统饮食的改变显示,全谷物消费量从1982年的104 g/d下降到2002年的24 g/d,这可能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一个原因[2-3]。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富含全谷物的饮食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死亡率[2,4-5]。荞麦是我国的传统杂粮,属于全谷物食物。其中,苦荞麦作为荞麦的一种,除具有一般全谷物的优点外,黄酮含量居谷物首位,有“三降粮食”的美称[6],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相关临床试验评估了荞麦饮食干预对“三高”的影响,但还未见相关的系统评价分析摄入荞麦对血糖、血脂、血压的作用效果。因而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进一步探讨荞麦饮食对“三高”病人代谢作用的有效性,为荞麦干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前瞻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②研究对象:试验性研究纳入人群为血糖或血脂或血压异常者;③干预措施:试验组以荞麦为主实施饮食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干预;④观察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BP);次要结局指标为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研究结果至少报道其中的一项;⑤干预时间:经查阅文献发现荞麦饮食干预15 d时即有降糖降脂作用,故纳入干预时间为15 d及以上的研究。
1.1.2 排除标准 ①无法获取全文或分析数据不全;②文献类型为综述、Meta分析、会议摘要、动物实验研究、报纸等;③荞麦在饮食干预中非主要成分或干预时间少于15 d;④给予除荞麦饮食干预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食用荞麦的试验研究,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2年4月3日,语种不限。中文检索词包括“糖尿病”“血糖”“糖代谢”“血脂”“胆固醇”“脂代谢”“血压”“荞麦”。英文检索策略:"Fagopyrum"[Mesh] OR "Fagopyrum tataricum" OR "Fagopyrum sagittatum" OR Buckwheat* OR "Fagopyrum esculentum" OR "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 OR "Tartary Buckwheat";"Blood Glucose"[Mesh] OR "Blood(N) Sugar" OR "Glucose,Blood";"Lipids"[Mesh] OR "Lipid" OR"cholesterol" OR "triglycerides";"blood pressure"[Mesh] OR "Pressure,Blood" OR "Diastolic(N) Pressure" OR "Pulse(N) Pressure" OR "Systolic Pressure" OR "Pressure*,Systolic" OR "High Blood Pressure*"OR "Hypertension"。此外,阅读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尽可能查全。以PubMed为例,具体检索策略如下:
#1 "Fagopyrum"[Mesh]
#2 ((((("Fagopyrum tataricum")OR("Fagopyrum sagittatum"))OR(Buckwheat*))OR("Fagopyrum esculentum"))OR("Fagopyrum tataricum(L.) Gaertn."))OR("Tartary Buckwheat")
#3 #1 OR #2
#4 "Lipids"[Mesh]
#5 (("Lipid")OR("cholesterol"))OR("triglycerides")
#6 #4 OR #5
#7 "Blood Glucose"[Mesh]
#8 ("Blood (N) Sugar") OR ("Glucose,Blood")
#9 #7 OR #8
#10 "blood pressure"[Mesh]
#11 (((((("Pressure,Blood")OR("Diastolic (N) Pressure"))OR("Pulse (N) Pressure"))OR("Systolic Pressure"))OR("Pressure*,Systolic"))OR("High Blood Pressure*"))OR("Hypertension")
#12 #10 OR #11
#13 #6 OR #9 OR #12
#14 #3 AND #13
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将文献导入NoteExpress 3.2.0软件去重,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由2名研究员纳入文献并核对,如有异议,则商议决策,意见不一时与第3名研究员共同商议。每项纳入研究中提取的资料包括主要作者、发表年份、受试者特征、受试者人数(总人数)、荞麦摄入量、食用荞麦类型、试验时间和结局指标。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包括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对参与者实施盲法、结果数据不完整、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每条标准均以“低风险”“高风险”“不清楚”来评价,完全满足上述质量标准为A级文献,部分满足为B级文献,完全不满足为C级文献。类试验(CCT)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进行质量评价。MINORS条目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干预性研究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横断面研究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资料合并效应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若合并结果显示P>0.1且I2<50%,表示各研究间异质性可接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若P≤0.1且I2≥50%,表示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采用逐个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饮食干预疗程通常为12周,依据实验研究类型、干预形式及干预时间是否≥12周进行亚组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
2.1 文献检索结果 计算机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1 897篇,追溯参考文献获得9篇,经过重复筛选后,最终纳入9项[7-15]RCT研究,9项[16-24]CCT研究,2项[25-26]横断面研究。其中18项[7-13,15-18,20-26]为国内研究,意大利[14]和塞尔维亚[19]各1项。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表3。纳入的研究干预时间为15 d至6个月,荞麦摄入量为5~200 g,有2项[9,14]RCT和4项[18,20-21,24]CCT研究未说明荞麦具体摄入量,其余研究均有明确说明。试验性研究的参与者均为高血糖或血脂等异常病人,包括已确诊服药或不服药的病人。受试者食用荞麦或以荞麦为主的产品,如荞麦面包、荞麦面粉等。所有纳入研究的实验方法相似,在基线检查和干预期后均采集血样,比较血糖及血脂变化情况。Qiu等[11]的研究结局指标类型为均数和95%置信区间,基于本研究Meta合并需要,将其转化为均数±标准差模式。报告的研究结果以mg/dL为单位时,使用标准换算系数换算为mmol/L,其中胆固醇1 mg/dL=0.025 86 mmol/L,TG 1 mg/dL=0.011 29 mmol/L,FPG 1 mg/dL=0.055 56 mmol/L。
表1 RCT研究基本特征
表2 CCT研究基本特征
表3 横断面研究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9项RCT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见表4。在纳入的9项RCT研究中,有4项[8,11,14-15]提到随机方法为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和分层随机法,评价为低风险,其余研究都未明确指出随机的具体方法,评价为不清楚;所有研究均未提及分配隐藏,评价为不清楚;仅1项[14]研究中描述了对参与者实施盲法,评价为低风险;1项[11]研究明确报道无法对参与者实施盲法,评价为高风险;其余研究未提及,评价为不清楚;3项[7,11,14]研究报道了参与者中途退出数目及原因,故失访偏倚评价为低风险,其余研究均未报道缺失情况,评价为不清楚;所有研究均无法判定是否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故报告偏倚评价为不清楚;3项[7,11,14]研究报告了质量控制,其他偏倚风险评价为低风险,其余研究评价为不清楚。所有文献等级均为B级。
表4 RCT研究偏倚风险评估
9项CCT研究采用MINOR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见表5。9项CCT研究中,2项[21,24]研究设立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6分和18分;其余研究均为自身前后对照,最低10分,最高13分。所有研究结果均基于研究目的展开;采用生化指标评估干预效果;3项[16,18,20]研究明确给出了纳入与排除标准,其余研究未进行详细说明;所有研究均报道了随访时间,未见研究明确说明随访时间不足;1项[16]研究明确说明失访人数,其余研究均未评估失访率;所有研究均未进行样本量估算的具体说明。在2项[21,24]设立对照的研究中,孟铭伦等[21]的研究对照组选择未见充分说明,且未见基线比较;且2项研究均为同期对照,统计学方法均有明确说明。
表5 CCT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单位:分
2.4 Meta分析结果(见表6)
2.5 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张永红等[26]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荞麦产区与非荞麦产区人群高血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产区人群的血糖异常率分别为1.9%、7.3%;荞麦产区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血糖水平低于非荞麦产区人群,两产区人群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荞麦产区人群标化血清TC、TG、LDL-C偏高率分别为4.02%、26.58%和4.66%,均显著低于非荞麦产区人群的7.76%、31.04%和8.81%(P<0.01);两产区人群标化血清HDL-C偏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高血压,荞麦产区人群标化患病率为18.2%,低于非荞麦产区人群患病率23.3%(P<0.01)。He等[25]的调查结果显示,食用荞麦>200 g/d人群TC水平为(3.38±0.78)mmol/L,显著低于食用荞麦<200 g/d人群(P<0.05),但食用荞麦<40 g/d与0 g/d人群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用荞麦<40 g/d与40~200 g/d人群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食用荞麦>200 g/d或0 g/d人群(P<0.05),此结果与张永红等[26]的调查结果不一致;食用荞麦40~200 g/d及以上人群LDL-C和血压平均水平显著低于食用荞麦<40 g/d人群(P<0.05),但食用荞麦40~200 g/d与>200 g/d人群LDL-C和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群TG水平与是否食用荞麦及食用荞麦的剂量无关,该结果与另外一项横断面调查结果不一致。
2.6 敏感性分析 对纳入研究采用逐个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共有7项[8-10,12,20-22]关于2 hPG的研究,去掉1项[8]纳入无并发症的T2DM病人研究后,合并结果异质性降低(P=0.15,I2=38%),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MD=-2.19,95%CI(-2.57,-1.81),P<0.000 01]。其余结局指标中各项研究对总的合并效应量影响较小,提示合并结果均较为稳定。
2.7 亚组分析 除血压外,血糖和血脂相关的指标汇总结果异质性都较大,故依据试验类型、干预时间及荞麦干预形式对各研究结果进行亚组分析,因纳入研究有限,无法通过纳入人群特征和荞麦种类进行亚组分析。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纳入研究中,实验类型、干预时间、荞麦干预形式及是否≥12周均非本研究异质性来源。但根据干预时间,亚组分析表明HbA1c、TC、TG合并效应值均比干预时间<12周时大,且干预时间<12周时,HbA1c合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荞麦干预形式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食用荞麦面的研究相比,茶饮或提取物降低FPG、TC、TG效果似乎更好。见表7、表8。
表7 依据干预时间亚组分析结果
表8 依据荞麦干预形式亚组分析结果
到目前为止关于荞麦饮食干预降糖调脂效果的研究数量有限,且结果存在争议[27-29],大部分临床研究还未深入考虑不同荞麦品种所含有效成分、干预剂量及烹调方式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缺乏标准的参照。荞麦作为一种低血糖指数全谷物食品,先前已有研究证明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及膳食纤维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下降有密切关系[30]。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增加荞麦的摄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脂异常病人的血糖、TC、LDL-C及收缩压水平,虽然对TG和HDL-C的调节效果尚存在争议,但结合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原因,荞麦饮食干预一方面可取代部分精细米面,增加全谷物粗粮摄入,改变饮食结构;另一方面还可增加有效功能成分摄入,从疾病发生机制上延缓其进展。总体上本研究为荞麦作为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
3.1 荞麦饮食干预可辅助控制血糖水平 全谷物摄入与葡萄糖浓度降低有关,并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这表明有可能通过全谷物及其功能成分调节葡萄糖和胰岛素的稳态。荞麦富含膳食纤维,且其活性成分具有增加胰岛素、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上调PI3K、Akt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等生物功能[30-31],在一定机制上能够降低血糖并缓解糖尿病进展。根据本研究临床指标的汇总结果,荞麦饮食干预可降低2 hPG、FPG和HbA1c。对2 hPG的效果尤其显著,这一结果与粱云[32]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与荞麦黄酮抑制小肠α-葡萄糖苷酶,减轻胰岛素抵抗,荞麦纤维延迟血糖升高而降低餐后血糖有关[33];HbA1c是血红蛋白和血糖的联合产物,能够反映病人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Unick等[34]发现HbA1c降低0.643%时才有效,但一般认为HbA1c降低0.5%时与大多数糖尿病药物的作用相当,即具有临床意义,本研究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干预时间≥12周时,HbA1c平均可降低0.99%,证明长期食用荞麦有利于血糖控制。有学者发现摄入荞麦及其制成品后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下降,血糖峰值也降低,可改善T2DM病人24 h的整体血糖水平及血糖的波动[35-37],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支持了这一结论。虽然合并结果显示对空腹胰岛素(FINS)的作用无显著性,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也出现不一致结论[38-40],但总体可见摄入荞麦对高糖病人的糖代谢有益处。
3.2 荞麦饮食干预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 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称,高脂血症病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是正常血脂人群的3倍,而血清总胆固醇降低1%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3%的风险[41-42]。因此,降低胆固醇浓度可降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死亡风险。2项[25-26]横断面调查结果表明,摄入荞麦可降低标化血清TC和LDL-C偏高率,摄入100 g/d的荞麦与降低TC(0.07 mmol/L,P<0.01)、LDL-C(0.06 mmol/L,P<0.05)以及升高HDL/TC比值(0.01,P<0.05)相关。此外,Meta分析结果显示,从15 d到6个月以荞麦为基础的饮食干预改善了受试者的血脂状况,具体可平均降低TC 0.39 mmol/L,LDL-C 0.31 mmol/L,TG 0.26 mmoL/L,与低血糖指数饮食在中长期干预过程中显著降低TC和LDL-C浓度[43-45]一致。这些结果均表明荞麦的摄入在预防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方面有一定作用。关于TG和HDL-C的调节效果尚存在争议,He等[25]调查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和另1项[26]横断面调查结果相矛盾,初步考虑存在其他干扰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3 荞麦饮食干预对血压管理可能有效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50%的缺血性心脏病和60%的脑卒中可归因于血压升高[46-47]。有研究表明,与精制谷物组相比,全谷物(燕麦或燕麦和小麦)干预12周显著降低了健康中年人的收缩压[48]。本研究合并结果也显示荞麦饮食干预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对舒张压的效果不明显;此外2项横断面研究调查结果均显示食用荞麦具有降压作用,主食荞麦与抽样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呈负相关。考虑荞麦具有抗氧化和降血压肽的作用[49],也有学者指出水溶性膳食纤维与血压之间有独立相关关系,荞麦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水平高于不溶性纤维[25],因此理论上荞麦有降低血压的潜力。但高血压的患病因素有很多,单通过控制或增加某一种因素可能无法达到满意的预防或控制效果,未来可考虑饮食联合其他干预措施观察降压效果。
3.4 荞麦饮食干预降糖降脂效果与干预时间、剂量、病程及干预形式有关 根据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荞麦饮食干预确实有降糖降脂的功效,且干预时间和受试者病程可能会影响荞麦饮食干预效果。食用时间较长的干预效果可能更好:干预时间≥12周时,降糖调脂效果更佳;干预时间为1周时[50],效果不明显;糖尿病受试者的病程不同时所剩胰岛功能不同,荞麦对其调节效果可能有差异。此外食用剂量也是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之一。荞麦的降糖调脂作用归因于其活性成分,包括可溶性纤维、蛋白质、芦丁和槲皮素等,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些活性成分达到有效作用的剂量并不明确。虽然横断面调查[25]结果表示食用荞麦40~200 g/d的干预效果比<40 g/d的普遍较好,Qiu等[11]也发现,110 g/d的荞麦剂量可能是达到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的有效剂量,但具体摄入的生物活性成分剂量仍然不清楚。荞麦本身富含功能成分较其他粗粮多,但荞麦所含黄酮等有效成分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时,会出现不同情况的损耗,结合亚组分析结果,初步考虑不经过高温处理加工,直接泡茶饮用可能最大限度发挥黄酮功效,干预效果更好,但关于茶饮干预的研究较少,亚组分析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未来需要更多精细研究设计,确定荞麦饮食干预产生有益效果所需的最低使用剂量、方法及干预时间。
目前已有研究纳入病人病程不一,食用荞麦的种类、频次、荞麦烹调方式等也有不同,大部分研究为短期试验,可能会影响荞麦降糖降脂功效的评价。因此,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从荞麦摄入有效剂量、干预时间及干预人群特征等层面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清晰评估荞麦饮食预防和辅助管理慢性病的真实效果。